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547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docx

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发言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钢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8年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张晓刚

2008年2月17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我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本次理事(扩大)会议报告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7年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国际钢铁界的地位和影响提高的显著成绩。

全行业的运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旺盛,拉动钢铁生产增长

2007年生产粗钢48924.08万吨,比上年增加6625.22万吨,增长15.66%;生产生铁46944.63万吨,比上年增加6189.22万吨,增长15.19%,钢铁生产呈较快增长态势。

钢铁生产较快增长,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旺盛拉动的结果。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2007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43436万吨,比上年增加4610万吨,增长11.87%。

其中2007年下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长14.11%;

二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国际钢协预计2007年全球市场钢材表观消费量11.976亿吨,比上年增长6.8%。

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下,2007年我国钢材、钢坯进口和出口相抵并折合成粗钢,全年净出口5488万吨,比上年增加2015万吨,增长58.02%。

把进口、出口因素考虑在内,2007年国内市场钢铁产品总体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年末企业和社会的钢材库存处于正常水平。

2.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新成果

2007年生产钢材56460.81万吨(含重复材,下同),比上年增加10442.84万吨,增长22.69%。

扣除重复材后,全年成品钢材产量46719.3万吨,比上年增长16.2%。

2007年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

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

2007年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万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

2007年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在特殊钢生产方面,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生产合金钢2100.33万吨,同比增长24.06%。

其中,合金弹簧钢160.24万吨,同比增长32.47%;合金结构钢929.85万吨,同比增长19.37%;轴承钢208.27万吨,同比增长29.09%,均取得了好成绩。

2007年钢材进口、出口相抵,全年净出口钢材4577.57万吨。

其中,棒线材1518.41万吨,角型材520.91万吨,板带材1402.64万吨,管材856.46万吨,铁道用材27.94万吨,其他钢材251.2万吨,各大类品种钢材均实现净出口。

其中,特厚板、厚板、中板、中厚宽钢带等品种,净出口量占当年生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20.5%、15.45%、14.76%、9.58%,说明各大类品种钢材从总量上已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2007年钢材进口和出口比较,全年净进口的钢材品种有冷轧薄宽带钢184.4万吨,镀层板(带)32.77万吨,电工钢板(带)83.84万吨,冷轧薄板15.82万吨,这些高档次钢材品种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说明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必须继续坚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各大类钢材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的比重,进一步替代进口,以全面满足国内各用钢行业发展的需求。

3.钢铁产品出口上半年高增长,下半年明显回落

2007年全行业出口钢材6264.63万吨,比上年增长45.67%;出口钢坯642.61万吨,比上年下降28.88%;全年进口钢材1687.06万吨,比上年下降8.86%;进口钢坯24.21万吨,比上年下降34.64%。

2007年上半年出口钢材3379.05万吨,钢坯436.99万吨,折合粗钢4031.72万吨;上半年进口钢材869.31万吨,钢坯14.05万吨,折合粗钢938.85万吨。

上半年进口、出口相抵净出口粗钢3092.87万吨,比2006年上半年增加净出口粗钢1986.71万吨,增长179.6%,呈高增长态势。

由于国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措施,着力限制低档次钢铁产品出口,其政策效应已经明显发挥作用。

2007年下半年出口钢材2885.58万吨、钢坯205.62万吨,折合粗钢3275.39万吨;下半年进口钢材817.75万吨、钢坯10.16万吨,折合粗钢880.11万吨。

2007年下半年进口、出口相抵净出口粗钢2395.28万吨,比上半年减少697.59万吨,按日历天数计算,出口水平下降23.78%。

2007年与2006年同期比较,上半年出口增长179.6%,下半年回落到增长1.22%。

其中4季度净出口粗钢比上年同期减少331.19万吨,下降24.46%,呈负增长态势。

上述情况说明,2007年比2006年全年增加净出口粗钢2015万吨,绝大部分发生在上半年。

国家采取限制低档次钢铁产品出口措施后,其政策效应发挥作用突显,下半年净出口转为基本持平,4季度负增长,这种发展趋势将延续到2008年。

4.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双下降

节能减排是2007年全行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可喜成绩。

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32.12千克标煤/吨,比上年下降1.3%;吨钢耗用新水5.31吨/吨,比上年下降17.42%。

由于单位能耗下降,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22580.6万吨标煤,比上年增加2569.43万吨标煤,增长12.84%,比2007年粗钢产量增幅低2.82个百分点。

在污染物排放方面,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SO2排放总量756367.91吨,比上年下降0.51%;COD排放总量59964.78吨,比上年下降8.76%;工业粉尘排放总量382274.92吨,比上年下降2.79%。

2007年吨钢烟尘排放量比上年下降10.65%,但由于钢铁生产总量增加,全年烟尘排放总量156648.36吨,比上年上升3.02%。

总的来看,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工艺装备落后的中小企业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多,全行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5.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绩

2007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工作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

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2007年6月,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全面启动,组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14个子课题全面开展工作,研究并建设21世纪新型现代化钢铁生产流程。

2007年7月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复杂金属矿产资源采选冶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全面启动,分15个子课题,全面开展工作。

6.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

2007年宝钢集团与八一钢厂联合重组,与邯钢集团合资建设邯钢新区;鞍本集团与凌钢联合重组,并合作建设朝阳新区;武钢集团与昆钢联合重组;马钢集团与合钢联合重组;华菱集团与无锡钢厂联合重组;沙钢集团与江苏淮钢和永钢、河南永新钢厂联合重组;建龙集团与新抚钢联合重组,并参股重组通钢集团;五矿集团联合重组营口中板厂;中钢集团先后联合重组吉铁、吉炭、遵义铁合金厂、青海铁合金厂、洛阳耐火材料厂、邢机、衡机、西安重机;中信泰富集团联合重组石钢等,均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同时,还有一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计划、意向正在实施和推进过程中。

7.钢铁生产成本上升,钢材市场价格上涨

2007年全年进口铁矿石38309.33万吨,比上年增加5679万吨,增长17.4%。

2007年12月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最高超过190美元/吨,综合平均到岸价125.28美元/吨,创历史最高价位,比2006年同期上涨56.38美元/吨,涨幅81.83%。

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市场铁精矿价格同步上涨,12月份有的地区铁精矿价格达1500元/吨以上,大中型钢铁企业综合平均采购成本1179.25元/吨,比2006年同期上涨571.87元/吨,涨幅94.15%。

由于铁矿石大幅涨价,加上煤焦电运涨价的影响,2007年12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炼钢生铁制造成本比2006年同期上升31.05%。

考虑不同企业的供料状况差异,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使用自产铁矿石比重50%以上,或进口矿执行长期贸易合同、长期海运合同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2%左右;

二是使用自产铁矿石30%左右,或进口矿执行长期贸易合同、长期海运合同50%左右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6%左右;

三是使用外购矿比重高,实行现货贸易和即期海运合同为主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55%左右。

2007年全年国内市场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113.49,比2006年上升8.57点,上涨8.16%,其中长材涨15.92%,板材涨7.7%,全年钢材市场价格水平总体高于2006年。

2007年年末与年初比较,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105.15上涨到125.12,年末比年初上涨18.99%,其中长材上涨43.72%,板材上涨12.55%。

2007年全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波动调整,年末达到全年最高价位,长材价格涨幅明显大于板材。

2007年全年国际市场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167.2,比2006年上升15.9点,上涨10.5%,其中长材上涨24.7%,板材上涨3.7%。

2007年年末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76.2,比年初上涨17.3%,其中长材上涨35.1%,板材上涨8.3%。

总的来看,2007年国内、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走势同步运行,价格差比2006年有所缩小。

8.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盈利水平呈下降态势

2007年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910.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81%;实现利税2460.1亿元,比上年增长43.78%;实现利润1447.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54%,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7年全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预计实现利润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也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今年以来由于钢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