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8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超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我国国家的根本属性(根本属性不是唯一属性)

2.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久治安.

5.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规定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6.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B.含义: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A.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地位: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

A.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B.监督权的含义: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C.监督权的主要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7.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①含义:

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②内容: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履行这一义务的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对公民的要求: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和公民爱国主义的体现。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理解: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一是国家在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二是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是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在我国,公民的义务与权利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的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履行作为公民的政治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都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比较: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含义

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代表去选举

优点

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便于组织,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不足

受限制条件较多

无法保障每个选民对代表的认可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比较: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余应选名额的选举

优点

比较充分的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不足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

如果不加防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立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参与民主选举的重要意义

(1)公民只有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2)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行使好选举权的要求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与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

(2)要积极参加选举,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

(3)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以人民利益为重,理性思考和判断,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具体表现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在做出决策前,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能够使决策既合乎公众的需要和愿望,又切实可行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通过公示板、公示卡、微机触摸屏、公众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公示出来的制度

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听证制度

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决策利民

2.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对于国家:

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对于公民:

①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

1.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1)必要性: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重要性:

①发展基层民主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②发展基层民主自治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农村村民委员会

(1)含义: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委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机关,不是国家机关。

(2)村民自治内容:

①村民选举: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村民决策:

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解决。

③村民管理:

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来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④村民监督: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3.城市居民委员会

(1)含义: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自治内容:

①民主选举:

居民委员会由居民选举产生。

②民主决策:

凡是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民主管理与监督: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3)作用:

①居委会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有利于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发展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5.青年要自觉参与民主管理

(1)原因:

①必要性:

青年学生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广泛的民主实践当中,能够获得更多机会,以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

②重要性:

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感意识和实际本领。

(2)青年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

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承担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如开展宣传、办板报等,也可以做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参加义务劳动等。

四.民主监督

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原因

(1)依据: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

2.内容:

①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申诉权利;③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3.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

比较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其他方式

区别

含义

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