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434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docx

安全用电知识word版

第一讲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

第二讲电击

第三讲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

第四讲触电急救

第五讲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第六讲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的措施

第七讲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第八讲电气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安全是革命本钱,健康是人生基础,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钱”将

花尽,“基础”将毁掉。

届时,即使你满腹经纶,只是昔日黄花。

以说,为了自己长寿,为了亲人,重视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过每

一天。

由此可证:

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头等财富。

安全记在心,平安走天下。

人人安全,家家放心。

第一讲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市政、交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

由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各种先进的家用电器不断地进入千家万户,而大多数用户缺乏安全用电方面的相关知识。

因此,电气火灾事故及触电事故时常发生,并呈上升趋势。

为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及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已是尤为重要。

下面就常见的配电设施的安装、使用注意事项,来探讨一下预防电气火灾事故及触电事故中值得注意的安全用电问题。

★电:

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源。

在使用方便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如果操作和使用不当,就会危机人们的生命、财产,甚至会给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我们要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熟悉操作规程及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的特点:

多发性、突然性、季节性、行业性、高死亡率。

★多发性:

在各类事故中,总死亡人数占比例大,仅次于交通事故。

★突发性: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延误急救时机,死亡率高。

★季节性:

每年6~9月份多雨潮湿,触电事故多。

★行业性:

工业生产(化工、冶金、矿山、建筑)为40%,电力行业为30%。

非专业多余专业、农村多余城市、低压多余高压。

★所谓的安全用电:

就是指在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使用电能以及为此目的而采取的科学措施和手段。

★安全用电的内涵包括:

它即是科学知识,又是专业技术,还是规章制度。

第二讲电击

一、电击概述

★什么是电击?

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称为电击。

(一)电流对人体效应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

电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刺麻、酸疼、打击感,并伴随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心慌、惊恐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心律不齐、昏迷、心跳呼吸停止直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电伤和电击。

1.电伤

★什么是电伤?

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

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1)灼伤

电灼伤可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现象是皮肤发红、起泡、皮肤烧焦、坏死。

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

(2)电烙印

电烙印是指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部位处。

现象是皮肤表面留下与带电接触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电烙印边缘明显,颜色呈灰黄色,有时在电击后,电烙印并不立即出现,而在相隔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3)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的伤害。

现象是皮肤表面粗糙、坚硬,经过一段时间后方能自行脱落。

2.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的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

★电击使人致死的原因:

一是流过心脏的电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死亡率高;二是因电流大,使人产生窒息,因电流作用使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二)电击伤害影响因素

(1)电流强度及电流持续时间:

当不同大小的电流流经人体时,往往有各种不同的感觉,通过的电流愈大,人体的生理反应愈明显,感觉也愈强烈。

按电流通过人体时的生理机能反应和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分成以下几类:

1)感知电流:

使人体能够感觉到有麻酥、灼热感,但不遭受伤害的电流。

人体对交、直流电流的感知最小值分别约为0.5mA、2.0mA。

成年男性感知电流为1.1mA;成年女性感知电流为0.7mA;

2)摆脱电流:

人体电击后能够自主摆脱的电流。

摆脱电流通过人体时除有麻酥、灼热感外,主要是疼痛、心律障碍感。

人体的摆脱电流男性约为16mA;女性约为10.5mA。

3)致命电流:

人体电击后危及生命的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流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电流持续时间很长,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

一般认为,工频电流30mA以下及直流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持续时间很长,即使电流小到8~10mA,也可能使人致命。

(2)人体电阻:

★什么是人体电阻?

人体的不同部位对电流呈现出一定的阻抗,即人体电阻。

它由体内电阻和表皮电阻组成。

★体内电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内部器官所呈现的电阻。

★表皮电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两个不同电击部位皮肤上的电极和皮下导电细胞之间的电阻之和。

当人体受到电击时,流过人体电流在接触电压一定时由人体的电阻决定,当人体电阻愈小时,流过的电流则愈大,遭受的伤害也愈大。

一般人体电阻高的约为一万到十万欧姆,低的约为六百到八百欧姆。

(3)作用于人体电压: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电压越高,则流过人体的电流则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

通过人体电流大小,也并不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成正比,随着作用于人体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下降,导致人体的电流迅速增加,对人体的伤害也就更加严重(Ur↗Rr↘Ir↗)。

安全电压36V及以下。

(4)电流路经:

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当电流流过人体心脏时其电击伤害程度最大。

电流路径与通过人体心脏电流的比例关系

电流路径

左手至脚

右手至脚

左手至右手

左脚至右脚

流经心脏的电流与通过人体总电流的比例﹪

6.4

3.7

3.3

0.4

(5)电流种类及频率的影响:

电流的种类不同(交流、直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一样。

当电压在220~300V以内时,触及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的危险性大3~4倍。

通常,50Hz~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危险性最大。

低于或高于此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要显著减轻。

频率为500Hz以上最安全。

(6)人体状态的影响: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与人的年龄、性别、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下,对电流的敏感程度而言,小孩比成人敏感女性比男性敏感。

在同等电击情况下,女性和小孩更容易受到伤害。

此外,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结核病、内分泌器官疾病、酒醉的人,因电击造成伤害的程度要比正常的人严重。

二、电击方式

电击方式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两种。

1、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电击

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电击可分为单相电击和两相电击。

(1)单相电击:

单相电击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的电击事故。

电击事故大部分都是单相电击。

单相电击的危险程度与电网运行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接地系统的单相电击比不接地系统的危险性大。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单相电击:

以380V/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

Ir=Uph/Rr=220V/1000Ω=0.22A=220mA

220mA>>30mA的摆脱电流,足可以使人致命。

(2)两相电击:

两相电击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电击事故。

其危险性较大。

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它是相电压的√3倍。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其大小只决定于人体电阻和人体与其相接触的两相导体的接触电阻之和。

因此,它比单相电击的危险性更大。

以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

2、人体与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

★什么是间接接触电击?

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

它包括跨步电压电击和接触电压电击。

(1)跨步电压电击:

跨步电压是指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故障电流流入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活动时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

由跨步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为跨步电压电击。

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

人在此区域活动时要防止跨步电压电击的危险。

因此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8M以内。

如果必须进入此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电击,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

(2)接触电压电击:

接触电压电击是指人触及漏电设备外壳,加在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

由接触电压引起的电击为接触电压电击。

第三讲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

★防止人身电击的技术措施包括:

绝缘和屏护措施;在容易电击的场合采用安全电压(42V、36V、12V、6V);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等。

1.绝缘和屏护:

将带电体进行绝缘防护,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发生电击事故,确保人身安全。

屏护是遮拦、护罩、护盖等带电体隔离防止人体无意识地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

在屏护上还要有醒目的带电标识。

2.采用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不会使人发生电击危险的电压。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交流42V、36V、12V、6V,直流安全电压上限为72V。

3.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包括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

安全接地是防止电击的基本保护措施。

★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人体有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相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

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人体有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压器的中性线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外露可接近导体与接地装置相连。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一般在4Ω~10Ω,从而降低故障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减小人体触及漏电设备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防止电击的目的。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①用电设备不采取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漏电设备外壳时,人体相当于发生单相触电事故。

接触电流Ir=Uph/Rr+Ro(7-1)

接触电压Ujc=(Uph/Rr+Ro)Rr(7-2)

式中:

Ir———流过人体电流Ro———接地装置接地电阻Ω

Rr———人体电阻ΩUjc———作用于人体电压

Uph———电源相电压

以380/220V的低压配电系统为例。

若作用于人体电压Ujc=220V,人体电阻Rr=1000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Ro=4Ω,则人体电流Ir=220mA。

足可以使人致命。

②用电设备采取保护接地;电流将经过人体电阻Rr和设备接地电阻Rb的并联支路、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电源形成回路,设保护接地电阻Rb=4Ω,流过人体的电流及接触电压为:

接触电压Ujc=Id*Rb=Uph*Rb/Ro+(Rb∥Rr)(7―3)

≈Uph*Rb/Ro+Rb≈220*4/4+4≈110V

接触电流Ir=Ujc/Rr=(Uph/Rr)(Rb/Ro+Rb)(7―4)

=(220/1000)(4/4+4)=0.22*0.5=0.11A

0.11*1000=110mA

式中:

Ir———流过人体电流Ro———接地装置接地电阻Ω

Rr———人体电阻ΩUjc———作用于人体电压

Uph———电源相电压Rb―――保护接地电阻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一相绝缘损坏,外壳带电。

如果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则设备外壳上将长期存在着电压(接近相电压),当人体触及该设备外壳时,就有电流流过人体。

接触电流Ir=3Uph/|3Rr+Zc|(7―5)

接触电压Ujc=3UphRr/|3Rr+Zc|(7―6)

式中:

Ir———流过人体电流Rr———人体电阻Ω

Ujc———作用于人体电压Uph———电源相电压

Z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