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816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docx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目的):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

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

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4、《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

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5、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只进行器物变革,没有制度变革,没有思想变革。

7、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的根本原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

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

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6、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

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7、“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

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资本输出为主要殖民方式。

19、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革命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平均主义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革命的狭隘性。

20、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始终未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21、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2、20世纪初,中国许多地区开展收回路权的斗争的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2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都要求救亡图存,结果两者都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4、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力量弱小。

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主要反映的侵略目标:

商品输出。

2、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华侵略的根本目的:

开放通商口岸。

3、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的主要目的:

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

维护和扩大侵华利益。

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改变军事上的落后面貌,以维护清朝统治。

6、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

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

7、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在于:

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

8、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之一:

挽救民族危机。

9、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

救亡图存。

10、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

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在华势力

11、《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在于:

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到的客观作用:

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引进机器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间接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公车上书”最深刻的社会影响:

使维新思潮成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在于: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5、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6、1911年清政府“皇族内阁”成立的实际后果:

宣告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7、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

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四、特点特征表现标志

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

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

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

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

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

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

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

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

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

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

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1、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

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

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

兴中会的建立。

13、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

14、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

“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

15、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着:

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诞生。

16、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

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五、实质本质性质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

强国御侮。

2、以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3、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

摆脱政治危机,加强专制集权。

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前提条件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造成袁世凯夺辛亥革命果实的主要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

3、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很快失败的主要的原因;违背社会发展趋势(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民主革命相继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

5、清朝统治结束不久,出现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直接原因:

中央政权的严重削弱(或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6、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8、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统治者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9、新文化运动把反对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1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一股思潮

11、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

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12、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主要原因:

孙中山等人对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认识

13、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斗争目标

14、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区别的根本原因:

阶级立场不同

15、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统一战线的可靠保证

16、北伐胜利进军的根本原因: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7、北伐战争基本打倒了北洋军阀统治,但民主政治再次可望而不可及的原因:

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背叛了革命

18、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边区红旗始终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19、1927-1937年间,中共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

开展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20、1928年底,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其不能真正统一的根本原因在于: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21、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

北伐战争的影响

22、中央根据地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贯彻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作战方针

23、蒋介石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根本原因:

认为中共代表的工农大众更是心腹之患

24、“一二•九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

华北事变

25、西安事变爆发的历史根源:

中日民族矛盾己上升为主要矛盾

26、蒋介石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27、抗战期间中共所建根据地从长江以南转向华北地区的直接原因:

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

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9、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作用

30、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不敢与中共彻底破裂的主要原因: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并没有改变

31、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既不放弃抗日,又要反共的主要原因:

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日益壮大

3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

日本侵华目的不变

33、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的英勇抗战

34、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从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

全面进攻失利,战线过长

35、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主要依据在于: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6、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重要的原因:

小农经济从根本上束缚生产力发展

37、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最主要根源:

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理论

二、特征特点表现标志

1、与以前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新特征:

彻底批判封建主义思想

2、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3、1953年,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的基本特征:

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5、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

6、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的标志:

东北易帜

7、标志中国革命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

八一南昌起义

8、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9、从“九•一八”事变到《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从反蒋抗日到全民族抗战

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中国现代史开始

12、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反攻的主要标志:

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跃进大别山

1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