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127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docx

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工测量施工方案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编 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交四公局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七月

目录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1

测量施工施工方案1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施工准备1

3.1场地准备1

3.2测量仪器准备1

3.3技术准备2

3.3.1施工组织2

3.3.2技术要求2

3.3.3施测原则2

4主要施工测量原则3

4.1坐标及高程引入3

4.1.1坐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3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3

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4

4.2测量控制方法5

4.2.1轴线控制方法5

4.2.2轴线控制方法5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5

4.3基础测量放线7

4.3.1轴线投测7

4.3.2标高控制7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8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8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8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9

4.6测量注意事项9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0

5质量标准10

6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10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0

6.2护坡的位移观测11

7标高控制11

8标高控制12

8.1保证质量措施12

8.2安全技术措施12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3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现场临建围墙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施工图纸》

1.2、《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3、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答疑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位于溧阳市溧阳城西大道与永盛路交叉处。

住宅部分主体结构为地下2层,地上28层;车库部分为一层局部两层。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

8.65m。

檐口高度为89.700米,标准层高均为3.00m。

总建筑面积为㎡。

基础形式:

住宅楼为管桩加筏板基础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为二级。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

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光学经纬仪

J2

2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DZS3-1

3

3

激光铅垂仪

JDA-96

1

4

全站仪

BTS-3082C型

2

5

钢卷尺

50m

4

7.5m

4

5.5mm

20

6

塔尺

5m

2

3.3技术准备

3.3.1施测组织

1)本项目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中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测量人员及组成:

测量负责人:

1名。

测量技术员:

2名。

测量员:

4名。

3.3.2技术要求

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3.3.3施测原则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

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4.1坐标及高程引入

4.1.1坐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根据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得知场外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见下表:

建筑物外侧坐标控制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再设置)

点号

纵坐标(X)

横坐标(Y)

/

/

/

/

/

/

/

/

建筑物外侧高程控制点

点号

高程(m)

BM

8.65m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本工程各楼座控制桩布设在混凝土护坡坡顶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4.1.3引测坐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1)、坐标点

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个基槽采取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

所以布设的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确定控制控轴线为:

61#楼:

B*1、B*29、G*1、G*29

62#楼:

B*1、B*29、G*1、G*29

64#楼:

B*1、B*18、H*1、H*18

第一步,采用极坐标的施测方法,测设各楼座的定位点。

首先根据甲方提供的原始坐标点进行引测至施工场地内,根据新建建筑物的形状以及以及特点将测设点设置在不妨碍施工且视线开阔的区域。

各楼座的控制轴线座标点见下表:

建筑物定位主轴线交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纵坐标(X)

横坐标(Y)

61#-B*1

X=81965.938

Y=45398.041

61#-G*1

X=81977.038

Y=45398.041

61#-B*29

X=81965.938

Y=45451.841

61#-G*29

X=81977.038

Y=45451.841

62#-B*1

X=81891.738

Y=45398.041

62#-G*1

X=81902.838

Y=45398.041

62#-B*29

X=81891.738

Y=45451.841

62#-G*29

X=81902.838

Y=45451.841

64#-B*1

X=81931.056

Y=45481.641

64#-H*1

X=81942.156

Y=45481.641

64#-B*18

X=81931.056

Y=45514.641

64#-H*18

X=81942.156

Y=45514.641

第二步,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复查各楼座定位点。

将全站仪设置在事先引测的坐标点,前置光靶于各楼座定位点,测读各楼座的坐标,复查校核各楼座坐标数据。

至此,建立了本工程各楼座测量的控制轴线网。

2)、水准点

高程控制点根据测绘院给甲方提供的BM高程控制点,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建筑物四周围墙上或者其它固定的物体上,尽量设置在靠近新建的建筑附近,每幢新建建筑至少设置二个引测点,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为8.65m(±0.000)。

4.2测量控制方法

4.2.1轴线控制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用“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

4.2.2高程传递方法

基础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施工

4.3基础测量放线

4.3.1轴线投测

1)土方开挖:

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为大开挖,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钉出距槽边1米控制桩,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

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十字控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计算出基础底板或者地梁的外皮线,弹上墨线。

如果有砖胎膜的可以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

砖砌胎模距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4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3)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80~100cm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

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

5)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基础底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标志。

4.3.2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标高为一固定值。

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米均测设一水平桩。

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槽底标高。

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1)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制点。

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内控点,预埋钢板(200×200×8mm),在内控线的钢板交点上用手提电钻打φ1mm小坑并点上红漆作为向上传递轴线的内控点。

以后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200×200mm的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窗口,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距离,用钢尺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精度误差不超过2mm。

2)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

在首层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