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057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

专题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一讲文学

复习目标: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背景;《等待多戈》的思想内涵

导入:

如果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同时办一个戏剧辅导班,你准备参加哪一个,试说说理由?

喜欢莎士比亚,他的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的最高成就。

19世纪以来的文学的成就又有哪些?

复习过程:

指导学生填写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表格

文学形式

代表人及美誉

代表作及美誉

艺术特色

产生背景

流派风格

浪漫主义诗歌

拜伦-

诗坛上的拿破仑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反叛精神和民主思想

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初革命与改革时代残酷的社会现象人们对现实不满

侧重人的主观感情世界

雪莱-天才的预言家

《西风颂》

乐观主义

现实主义小说

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批判揭露现实社会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揭露和批判现实

列夫托尔斯泰—

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家

《战争与和平》--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近代的《伊里亚特》罗曼罗兰评

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与英雄气概。

揭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高尔基

《母亲》

荒诞派戏剧

贝克特

《等待戈多》-荒诞派的奠基之作

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荒诞

反传统

探究:

一、比较拜伦和雪莱异同

(1)相同点①相似经历:

两人都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又都因为写作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所不容,因此不得不先后流亡异国;②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③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的创作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有力支持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的旗帜。

2)不同点:

作品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①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拜伦式的英雄),表现作者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立和忧郁。

②雪莱的作品则体现了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

思考:

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二、比较文学作品中的西风

材料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材料二、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的《西风颂》

请回答:

两则材料都提到西风,但西风给人的感觉不同。

有何不同?

(4分)西风分别代表了一种什么形象?

(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8分)

材料一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是失意、痛苦、悲凉、孤独,萧杀的秋风,塑造了一个人生失意、精神不振的落魄文人形象;材料二中西风给人的感觉是格调高昂激越,感情真挚磅礴,塑造了一个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一切腐朽势力的英雄主义形象。

之所以有这种不同,元朝政治黑暗,统治者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科举考试又被取消,文人进取无望。

所人文人大都失意。

而雪莱受启蒙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响,洋溢着革命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三、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述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四、如何理解《等待戈多》的艺术价值?

《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

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我们等待,所以我们存在。

“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

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

我们是谁?

自我的本质是什么?

看似荒诞不经的喜剧,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

知识梳理

1.浪漫主义文学

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背景:

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

时期: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背景: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

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

时期:

20世纪以来

背景:

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

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荣时期。

(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述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第二讲艺术

复习目标:

知道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说出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欣赏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德彪西的作品;了解人类进入现代时期以后艺术的新发展;探讨这些艺术成就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结合历史背景欣赏19世纪以来的音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本课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互动(态)的、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生成蓬勃向上的人生情感。

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19世纪以来音乐与美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类型

派别

代表人物

背景

代表作品

特点

音乐

古典音乐、

浪漫音乐

贝多芬

(1)、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民主与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2)、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逐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音乐发展呈现多样性与民族性。

《英雄交响曲》

印象派音乐

德彪西

19世纪以来,出于资本主义崇尚个性的要求,也受到科学技术(光学理论)发展的启发兴起了印象派艺术。

《牧神午后·前奏曲》

①强调音响和音色,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②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现代音乐

 

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具体、电子、空间、机遇、偶然音乐

美术

印象派

莫奈

《日出·印象》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后印象派

塞尚

《埃斯泰克的海湾》

后期印象派与印象派名称相似,但应注意,后期印象派的画风开始向现代派转变

现代派

毕加索

(1)、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重要变革;

(2)、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①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②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合作探究: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新古典主义:

《拿破仑加冕式》。

背景:

18世纪-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不相上下。

特点: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构图强调完整,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对色彩不重视。

2)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

背景:

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思想解放和对现实的失望。

特点:

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象和感情。

主张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强调光色。

3)现实主义: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背景:

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思想解放和对现实的失望。

特点:

重视现实、批判、科学、客观,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描绘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

4)印象派:

莫奈《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的启发。

特点: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5)后印象派:

凡·高《向日葵》。

20世纪初,改变印象派仅仅模仿客观世界的做法,进行创新。

特点:

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6)现代派:

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20世纪以来,不停的动荡和战争、经济危机,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创伤。

特点:

表现艺术家自我内在精神追求。

2、印象画派为什么与“光”结下了不解之缘?

3.在中国画里,有无同印象派相仿的画派,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东西对比:

在中国画里,与印象派相仿的画派是写意画派。

在表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