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96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docx

中科院英语做题心得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一:

词汇记忆

众所周知,英语考试中,词汇是关键,是所有考察题目的前提。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或者对词汇的记忆、理解不够好,直接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想考个好成绩更是无法谈取。

所以,词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如果不幸你又选择了中科院作为博士考试的目标,嘿嘿,情况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了。

记得当年考硕士的时候,国家规定的词汇量大约是5700个(现在可能有变化,但不会很大吧),英语六级的词汇量也差不多就这些(稍有出入,但变化不大)。

而中科院的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词汇大纲(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纲为准),包括的词汇量达到了近12000。

这个数字达到了硕士英语大纲的两倍。

虽然不能否认很多词汇之间有内在联系,可当我第一次拿到这个大纲的时候,我从来没见过的单词多的是。

废话少说吧。

第一,要有个权威的英语词汇大纲。

我选择的是北理出版社的版本,其特点是综合了历年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试卷中出现过的词汇,比较全面,而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看这本书之间,建议大家可以先把六级字汇大纲,或者一些学者编写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字汇大纲上的所有词汇都记完。

这个应该不难,大家都是过来人嘛,而且量也没那么大。

第二,第一次如何看北理版本的大纲。

这本书上会有很多字汇以前没有见过,如何把这些词汇搞明白,相当有难度。

在大学时期,大家都习惯拿着词汇表,从头背到尾,也有人喜欢把词汇分成几个大块,一块一块的往下记。

这是个好方法,而且也比较有效果。

但对大多数的博士考生来说,缺乏基本条件。

因为我们这些人要么是已经工作了,日常杂事繁多,要么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不可能拿出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

我比较推荐的方法是“分而食之”。

1,拿出大约一周的时间,对大纲中的词汇进行甄别。

自己已经知道的词汇放过,不会的词汇用红笔做个记号。

然后把这些做了记号的词汇分别抄写到窄纸条上,并附上其中文意思(如果不知道怎么读,还要注明音标),最好每个词一个小条。

对于有派生的词汇,可以只抄下根词,余下的可以放在以后解决。

把这些小条按照字母顺序分成多个包,比如a开头的放在一起,有些词汇不多的,可以合并(大纲中,真正没有见过的词也就2000左右吧,因人而异,而派生、词组占了不少)。

2,在自己口袋里一次放一个包,大约会有30~60个单词吧。

当你在忙于工作的间隙,或者散步的间隙…..(只要是有小的时间段就可以),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条,快速的记下它是怎么拼写的,怎么读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然后把纸条放在另一个口袋里。

接着就可以在脑海里默记,做到会读,将来见到这个词了,能知道它的大体意思(至少它是什么性质的词)。

一般来说,半天就可以解决50个生词,而且不会误工作。

就靠这个方法,我在3周内,不知不觉的啃掉了大约近2000个生词。

(提醒一下,如果你在路上默记,安全第一,碰着树了,撞着墙了都没多大影响,和车车接吻可就麻烦了:

)  )。

这一步完成后,如果效果不是多好,可以重复,一般2个回合足够了。

第三,这个时候,大纲中的词汇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才记过的,但不是很熟练,一类是以前都熟悉的。

针对这两类词汇,采取交叉记忆,周期轮回的方法。

1,每天对大纲中新记过的划红线词汇都要过目一遍。

这个过程要快,一看到这个单词,就回想它的中文意思,想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参考大纲。

切不可回复,非要把它记清楚再看后边的,没这个必要,因为这个时候不会的词还多着呢,误了时间就是缩短了记忆的周期,等你把这个熟悉了,以前有点印象的词汇又失去了。

注重的是整个不熟悉词汇的过目频率,而不是哪几个单词。

2000多个词,2个小时内必须扫过一遍。

2,同样在那一天,要把大纲从头往后记忆。

这时要轻松不少,因为很多词是熟悉的,而不熟悉的词可以再加深印象。

就我个人来说,一般整个大纲一周内就可以过一遍,而这个时候,划红线的词汇已经过了7遍。

当这痛苦的一周过去之后,第二次大循环开始之后,明显的就感觉好多了,很多红线词汇已经熟悉了。

第三条的2款是否是多余的?

非也,当全力记忆红线词汇时,以前熟悉的词也有一些在模糊,尤其是相当多的红线词汇与这些“熟悉词汇”之间,在意思,拼写,读法上比较容易混淆。

这个过程,持续3周之后,整个大纲上的词汇,几乎没有你不熟悉的了,当然,汉语意思一时记不起来的还有不少。

这些词汇属于那些“顽固词汇”类别,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词,只看过一遍,基本就记住了,而有些词(特别是拼写很类似的词汇),记了多少次,还是不大确定。

建议此时专门找个小本子,把这些“顽固词汇”特别抄录下来,每天都去对比光顾。

由于这类词汇数量不多(顶多就200吧),特殊对待后,用不多长时间就记牢了。

第四,一个半月过去了,大纲上的词汇基本搞定,但恰好这也是一个关键时刻。

由于采用了强记的方法,表面上看大纲都熟悉了,所有的单词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拼写甚至引申意义。

但这个效果非常的不稳定,只要中断一周,很多词汇依旧让人头痛。

不错,大家该猜到了,词汇进入巩固期了。

巩固期相对好多了,坚持“持之以恒”吧,每周把整个大纲扫一遍,随时发现记忆“模糊”的词汇。

在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的相辅相成下,一直坚持到考试前一天。

根据个人感觉,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题目的词汇部分不难,这些选择填空只要把题目的意思和选项中各词汇的意思搞懂了,往往不存在两个选项拿捏不准的情况,基本一下就能确定答案。

我推荐的方法是:

A,    两个前提:

题目意,选项意要搞明白;

B,    不能确定的选项:

1,从语法角度判断该空需要什么类型的词汇(形容词,还是副词,还是名词…);2,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判断,有不少并列句,倒装句就是这样;3,固定搭配;4,排除法

C,    实在什么办法都用完了,也不知道该选哪个好。

这个时候,可以把某个选项带入到题目中,读一遍,然后凭自己的语感选择一个最舒服的选项。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二:

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理解在大家看来,是英语考试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所占的分数最多,在试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有很多方面的书籍,介绍大家如何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却很少提到不同类别的英语考试试卷中,都有自己的出题特点。

其结果是,大凡英语考试,大家都采用几乎一样的思考模式,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具体类别考试复习时的针对性。

首先,介绍如何提高阅读理解的基本功。

很多参考书中,都提到在阅读时,不能读出声来,要快速的阅读。

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相当的训练,可惜的是大部分考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这样的条件。

根据个人的体会,阅读中,碰到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是理解不了其中内容,经常让人头痛的是阅读过程中,会在一些关键地方碰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大大影响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

所以第一个基本功还是词汇部分,我们不需要把大纲中所有的词汇都会拼写,因为除了写作之外,会认某个词与会写某个词没区别,即使是写作,用到的词也都是常见的。

学会用自己的呼吸来控制自己的阅读,进而提高阅读速度。

这点可能不少朋友没有听说过吧,对,这是我自己体会后总结出来的。

针对一个句子,大家要学着在吸气的过程中,看明白前半部分的意思,而在呼气的过程中,看明白后一半的内容。

开始训练时,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个要求,没关系,重新吸气,呼气,直到这个句子看懂。

选择的文章不要太难,但也不能过于简单,仔细体会这个过程。

我比较推荐的一个方法是:

充分利用选择填空题目,在要填空的位置上,先写上正确的答案,然后尝试着在一个呼吸过程中看懂它所表述的意思。

这不仅将来能提高选择填空的阅读速度,也提高了语感。

当训练的差不多后,可以转入阅读文章了,把呼吸和大脑的思维连贯性统一起来。

其次,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从头读到尾吗?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了自己很多次。

经过尝试后,我总结的经验是没必要。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觉得阅读理解,如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把文章的内容结构搞懂:

这篇阅读理解分了几个段落?

每个段落中最重要的那个主旨句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章作者是以什么口气、什么态度来看待自己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的?

实际就是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意图。

全面阅读有什么不好?

第一个就是浪费时间,考试中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费了不少时间读懂了文章的某些内容(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可偏巧这在后边的题目中又没有体现出来,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

第二就是使得人容易忘记其他部分的内容,当我们看第一段的时候,看明白它的内容了,可当你把最后一段也看懂之,第一段的内容你还能记得多少呢?

这个问题在阅读理解进行到第三篇,第四篇的时候尤其突出,以至于头晕脑胀。

相信很多人有这个感觉,英语考试过程中,觉得自己脑力不够用,或者考试结束后有朦胧的倦意。

这对后边题目的完成绝对是个巨大威胁。

第三就是缺乏对整个文章的理解,由于在全面阅读过程中,人的精力集中在具体句子的理解上,冲淡了整体的认识,而几乎每个阅读理解后的题目中,总少不了1个或2个关于文章整体概括性的题目,稍有偏差,就会出错。

采用“跳读”的方法,可以克服全面阅读的缺点。

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这样来描述:

在阅读过程中,先试图把每个句子都读懂,当你觉得它不是主旨句后,就快速读过去,或者直接跳过去。

当你读完之后,直接去做后边的题目,带着题目返回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跳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抓住,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而不需要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二是搞清楚文章的结构,从宏观整体上明白作者的语气、看法、态度。

带着题目返回文章中寻找答案。

一般来说,阅读理解的题目是先问细节问题,再涉及文章中某一词是什么意思、某一复杂的句子在表达作者什么看法,最后是关于文章整体的理解。

由于“跳读”占用的时间比较少,记的也比较清楚,所以一看到问细节问题后,基本上就知道去文章中哪个段落中去寻找答案了。

如果看到了关于文章整体理解方面的题目,可以把各个段落中的主旨句联系起来判断,采用排除的方法,确定最佳答案。

最后,多多分析历年考试试卷,总结出相关“规律”(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经验)。

我很想把自己总结的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试卷的具体规律写出来,可真的又不知道该如何写,只是在自己的感觉上觉得它就是这样。

所以这点需要大家自己去意会,总结属于自己的“规律”。

我在这里肯定的告诉各位:

每个类别的英语考试,都有自己的侧重点,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要善于分析阅读理解正文中的规律:

1,每个段落的主旨句一般都在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少部分在段的中间,这些句子的意思比较宽,覆盖了本段内容;在中科院英语博士入学考试中,每个阅读理解后边有6个问题,一般来说,有3-4个是细节部分,1-2个是正文概括性的题目,1个是关于正文中某个词汇或者某个句子的问题(有些阅读理解后边没有)。

2,不幸的是,正文中比较长的,或者比较难懂的,或者有生词的句子,往往是题目中要涉及的。

然而幸运的是这些句子虽然表面上看比较复杂、也很长。

基本上不是带有复杂结构的简单句,就是并列句,再不就是双重否定句(其他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在“跳读”中,如一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可以暂时放过,一旦题目中涉及到该句,切不可紧张,先分析结构,再层层理解。

这时就考大家平时积累了,我强烈建议:

在做模拟题的过程中,只要碰到这样的句子,就一定不要放过,摘抄下来后,好好研究一番:

这个句子是如何构成的?

它采用什么句式?

而实际上某一类别英语考试中,经常拿来考的比较难的句型,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种,无非是填充了不同内容罢了,搞懂后就没什么神秘感。

这种规律在其他试题类型中也存在,当题目类型确定后,命题小组的人就那么几个,成员相对比较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向性,作为一个小组,出的题目有偏向性不足为奇,关键在于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它的偏向特征。

3,如何去寻找那些“偏向特征”。

当我们把历年的几套试题放在一起综合对比后,就可以按提供如下线索去体会:

都喜欢怎么问问题?

比如说同样考察正文中的某个细节,有的类别考试喜欢把小问题问的很复杂,而有的则直接就问,但基本都是换了个说法去问的。

这个时候,大家最好去考察一下问的风格。

综合所有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