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语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963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专题语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专题语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专题语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专题语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专题语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专题语法.docx

《1专题语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专题语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专题语法.docx

1专题语法

专题:

语法

第一节词类

【考点解读】

照汉语的老传统,可先粗略分出实词和虚词。

有实际意义的词是实词,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是虚词。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题型分析】

一、实词

(一)名词

名词的意义和种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名词有以下几种:

(1)表示人和事物

普通名词:

朋友、同志、作家、学牛专有名词:

张衡、黄河、泰山、新疆

集合名词:

人民、群众、物品、马匹抽象名词:

道德、思想、文化、政治

物质名词:

水、油、肉、声音、风、阳光

(2)表示时间秋天、早晨、明年、现在(时间名词)

(3)表示处所北京、中国、亚洲(处所名词)

(4)表示方位前、后、左、七、之上、以下、东边(方位词)

(二)动词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1)动作行为动词:

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

(2)心理活动动词:

爱、怕、很、喜欢、羡慕、希望、讨厌

(3)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在、存在、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4)判断动词:

(5)能愿动词:

能、会、愿意、敢、应该、要

(6)趋向动词:

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的意义和种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1)性质形容词:

软、硬、甜、苦、好、坏、大方

(2)状态形容词:

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

(3)不定数量形容词:

多、少、全、许多、好些

(四)数词

数词的意义和种类

数词表示数目和词。

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下、万、亿。

(2)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

一般是在基数前加“第”或“初”组成,例如:

第一、第十、初一。

(五)量词

量词的意义和种类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度量衡量词:

尺、元、角个体量词:

个、位、枝、艘、辆、幅、座、句

集体量词:

对、双不定量词:

些、点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做补语。

次、回、趟、顿、阵、番(说明:

也是物量词)、迈、下、

(六)代词

代词的意义和种类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

代词可以分为:

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

我咱你(您)他(她、它)人家别人

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大家自己

(2)指示代词。

汉语里的指示代词可以分“这”系和“那”系两组:

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

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主要是用来表示疑问。

现代汉语里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

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

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二、虚词

共同点(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1.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3.不能重叠。

(一)副词

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

很、最、极、挺、太、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尔范围:

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净、一概、—律、单单、就、—齐

表示处所:

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时间和频率: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水、永远、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

表尔肯定、否定:

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

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

表示语气:

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

(二)介词

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多为名词性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语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向、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例如:

(1)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从、自、自从、打从、在、当、于、往、由、向、至、趁、当着、沿着、顺着

(2)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

按、按照、依照、遵照、依据、靠、本着、用、经过、通过、根据、据、以、将、凭、拿、比

(3)表示原因、目的:

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

(4)表示施事、受事:

被、给、把、叫、让、由、归、管

(5)表示关涉对象:

对、对于、关于、跟、和、给、替、同、向、除了

介词都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等句法成分,它后面总得跟上一个别的成分(大多是名词性成分),组成一个介词结构做状语。

例如:

我[按要求][在晚上][用车子][把行李][给他]送〈到车站〉。

方式时间工具受事对象处所

[为了他的问题][按这个方案][在不少地方][向不少人]调查了不少材料。

目的方式处所对象

(三)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一类词。

例如:

从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看

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

和、跟、同、与、以及……;

有的表示选择关系,如:

或、或者、还是、与其、宁可……;

有的表示递进关系,如:

不但、不仅、并且、而且……。

有的表示因果关系,如: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有的表示假设关系,如:

假如、如果、要是……;

有的表示让步关系,如:

虽然、固然、尽管、固然……;

有的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

即使、哪怕、就是……;

有的表示条件关系,如:

只有、只要、无论、不论、不管……;

有的表示转折关系,如: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有的表示推论关系,如:

既然、可见……。

(四)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一类词。

助词可以分为动态助词、结构助词、比况助词、其余助词。

其中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比较重要,下面特别介绍一下。

1.动态助词:

了、着、过

它们主要用在动词之后。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的持续;“过”表示有某种经历。

例如:

吃了一个苹果、外面下着大雨、学过英语。

2.结构助词:

的、地、得

“的”和“地”,读音都是“de”(轻声);它们附在修饰语后面标示前后成分之间是修饰关系;但二者有明确的分工:

定语之后用“的”,状语之后用“地”,前者如“聪明的孩子”(不能写成“*聪明地孩子”),后者如“仔细地看”(不能写成“*仔细的看”)。

“的”字还有一个用法,那就是附在实词性词语之后,组成一个可以指代事物的“的”字结构。

例如“木头的”指用木头做的物品,“便宜的”指价格便宜的东西,“骑车的”指骑车的人。

“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在用法上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引出表示可能、状态或程度的补语,例如:

(4)吃得完爬得上去[可能]

(5)洗得很干净笑得直不起腰来[状态]

(6)好得很苦得不得了[程度]

3.比况助词:

似的、一样、

(一)般表示比喻,与“像”配合

4.其他助词:

所给连们

“所”,加在及物动词头上,形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如“所见所闻”、“答非所问”。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唉、啊、哼”。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以单独成句,不是虚词。

但它一般不与实词发生结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实词。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如:

哗啦、汪汪、轰隆隆、劈里啪啦、叽里咕噜。

拟声词可以做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

练习:

判断下列词语哪些是实词?

哪些是虚词?

说出他们的具体词性。

漂亮()同志()思考()非常()愿意()满()

回()轰隆隆()咱们()中学()着()噢()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都是什么词?

①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OOO元:

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②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短语

一、短语

短语,也称词组,是词与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

它大于词而不成句。

二、短语的分类

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为:

(一)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一般也可看作话题;谓语是对主语所提出的对象加以陈述,或说明主语干什么,或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说明主语是谁、是什么。

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

例如:

他//去我//喝你//出去粮食//丰收(名//动)

那鞋//好看心情//舒畅环境//优美阳光//灿烂(名//形)

今天//星期一明天//国庆节(名//名)

张三//是学生我//是老师(名//是/名)

(二)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任,表示某种行为动作,称之为动语(述语),这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后一部分常见的是由名词性词语充任,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任,它是受前一部分影响、支配的对象,称之为宾语。

动语和宾语之间是一种支配关系。

例如:

吃/米饭写/文章(动/名)

想/她(动/代)

爱/干净怕/冷清(动/形)

买/三碗(动/数量)

接受/批评(动/动)

听说/他回来了知道/她已经走了(动/主谓短语)

(三)偏正短语

这种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被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的,是整个短语的核心。

前一部分称为修饰语,后一部分称为中心语。

偏正短语,按它的语法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为了区别起见,一般将名词性偏正短语里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将动词、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里的修饰语称为“状语”。

定语常常可以带“的”,如“白衬衣~白的衬衣”、“木头桌子~木头的桌子”;而状语常常可以带“地”,如“刻苦学习~刻苦地学习”、“非常努力~非常地努力”):

1.定中短语(名词性偏正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有时用“的”表示。

例如:

(他的)马(代·名)

(江苏)人(名·名)

(昨天的)事(名·名)

(前进的)步伐(动·名)

(新)书(形·名)

(十吨)钢材(数量短语·名)

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谓语性中心语(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有时用“地”表示。

例如:

[马上]回来(副·动)

[今天]回来(名·动)

[花园里]谈(方位短语·动)

[这么]走(代·动)

[绕道]走(动·动)

[慢]走(形·动)

[一步一步地]走(数量短语·动)

[共同]奋斗(副·动)

[汪汪地]叫(拟声·动)

[为人民]服务(介词短语·动)

[非常]宽(副·形)

[这么]宽(代·形)

[三尺]宽(数量短语·形)

(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