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11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docx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交流四篇

1立足“三抓”服务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XX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履行自身职责,有效利用劳务扶贫政策、资金,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取得成效:

先后与县职业中学、市财贸校、省扶贫学校等密切配合,在扶贫新村中组织财会、机电、缝纫、中短期职业技术等知识培训,培训技工达300多人次,并积极与招工用人单位衔接,全部实现了就业,同时还带动了1300多人外出务工,使这些劳动力输出户户均增收达5100元左右;采用发放资料和短期培训单项农业种养业技术的方法,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积极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教育扶贫资金,改建和建设村级小学校8所,新增教学设备25台套。

主要措施是:

  一、抓宣传。

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利用标语、岩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劳务资源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

去年以来,就印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放《扶贫开发》杂志500多份,通过舆论宣传、技术帮扶,使那些有“智”无“力”的可开发人才,敲开了脱贫致富之门。

另一方面,通过“支部+协会”模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技术培训、科技讲座、实地参观等活动,以现身说法和传、帮、带的方式,扶持贫困农户和有资金、懂技术的农业大户,改变传统的农作方式,走科学种养业之路。

  二、抓培训。

一是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协会抓培训。

为支持李子园公司、广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及果业协会、奶牛协会等产业协会,特意安排了技术管理和培训费,用于产业项目发展中农民和技术员的培训。

特别是蚕桑、柑桔、香桃等这些项目实施村,一般都安排了三年的技术培训管理费用,使这些产业做优做强,协会越办越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利用培训基地抓培训。

积极争取国家劳务扶贫资金投入,建立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确定XX县职业中学为“四川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承担全县劳务扶贫工作。

今年在全县118个重点贫困村中按计划、成建制地进行职业技术培训375人次。

三是多种形式抓培训。

围绕县域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组织乡镇农业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种养大户、承包大户,邀请外地科技人员或“土专家”、“田秀才”、“鸡司令”、“鸭状元”等多种形式进行传经送宝,并组织新村建设中种养业大户到外地参观培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到真本领。

  三、抓激励。

一是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在扶贫新村建设中,挤出资金协助落实兑现好农村优秀人才“三优先一享受”和农民技术职称人员“七优先一享受”等各项农村人才优惠政策。

二是实施“订单扶贫教育”工程,近年来,该办先后向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财贸校等学校选送129人次的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培训学校进修、深造,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落实五大措施狠抓农村人才培训

  为了做大做强劳务开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县就业局狠抓了农村人才职业技能培训。

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从而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做到“四个明确”:

即明确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培训的意义;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内容要求;明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

统筹协调劳务培训项目实施,落实了培训基地,派人经常到培训基地指导开展劳务培训工作。

建立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

劳务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单位层层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为顺利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培训基地,进行规范管理。

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建立“面向市场,突出技能,长短结合”的培训模式。

一方面通过县级有关部门、乡镇劳动保障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务输出转移培训。

另一方面,通过认真考察评估,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县就业局及时指导、服务,指导培训基地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培训专业,促进培训质量提高。

  三、落实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

年初以西委发〔20XX〕13号文件将农民工培训计划下达到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和培训基地,并由县目标办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培训中,以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

乡镇主要以引导性培训为主,培训基地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

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开设有计算机操作、维修、财会电算化、电车缝纫、电工、电焊、商业营销、汽车驾驶等10余个专业;县级有关部门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的短期培训,开设的专业有农机操作、畜牧养殖、爆破作业、林业育苗、饲料生产等25个培训专业。

1——6月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4510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85.1%,其中职业技术培训17800人。

  四、创新工作机制,扩大培训规模。

为创新培训投入机制,他们按照将民间资金转变为资本的思路,鼓励培训基地充分利用民间闲置资金和场地,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壮大培训基地实力。

海铭电脑培训学校今年新投资150多万元,购置了1700多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和250多台计算机,建立了标准化的教学设施,1——6月,这个培训基地共培训学员2300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800人次。

淞惠职业技术学校新增投资40余万元,租用县人武部培训中心教学大楼,添置了教学设备,扩大了培训规模。

县就业训练中心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新的教学场地,购置了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该培训基地又新增了家政、礼仪、英语、机械模具等6个专业。

  五、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管理。

及时提供劳务信息,采用订单、定向培训方式,把培训后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者及时送往深圳、上海、浙江等23家企业就业,培训就业率达85%以上。

今年上半年已签订劳务订单1.3万人次,兑现合同8500人次。

育好才用好才加快蚕业人才资源开发

  XX县蚕业管理局立足实际,在蚕业人才资源开发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选拔与使用结合、智力与活力同步开发的原则,着眼于扩大蚕业人才总量、发挥农村人才作用,积极探索一套体系完备、机制灵活、运转有效的开发模式。

  一、千方百计育人才

  为有效扩大蚕业人才总量,提高蚕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联合培训与独立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突出抓了以下四点:

一是办班培训。

本着蚕农想学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蚕业实用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不易集中的情况,以村为单位,逐村举办培训班,使农民基本掌握了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

同时,定期组织农民到蚕桑业主大户进行现场观摩,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

先后组织农村基层干部集中培训200多期,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0多期,培训人数达2.5千人次。

二是巡回辅导。

组织部分蚕业中、高级农艺师巡回到各乡镇、各村社,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帮助蚕农掌握一些桑、蚕病虫害防治知识。

三是专家授课。

通过部门科技入农户的形式,积极开展蚕业实用技术和常规技术培训,先后聘请6名市蚕业管理站的专家、5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艺师担任培训教授,定期邀请他们举办科技讲座,开展蚕业科技咨询,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让蚕业人才成为“蚕业专家”,累计培训500多人次。

今年4月,市蚕业总站站长唐华伦率4名高级农艺师两次到义兴镇1村、3村、4村举办了蚕业技术培训,同时四川天薪茧丝绸有限公司也组织人员参加了培训,共计675人次,极大的提高了当地蚕农专业素质,并取得显著成效:

义兴4村今年春夏秋三季养蚕644张,单产达到39公斤,总茧款收入达25万元。

四是分片定点培训。

该局干部职工分片定点联系乡镇,特别针对蚕桑基地乡镇,从育苗栽桑、管桑嫁接、小蚕防干育、大蚕省力化饲养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培训计划,利用逢场天进行技术咨询、散发油印资料、进行广播宣传,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二、放手大胆用人才

  该局在优化蚕业区域布局的同时,从优化蚕业人才结构着手,一是抓好科技示范网络建设,发挥乡镇优秀科技人才的示范作用。

以蚕业优秀科技人才为骨干,建立蚕桑专业村100个,新桑品种嘉陵20号穗亩园30多个,发展蚕业科技带头人100名,加快了现代蚕业的发展步伐。

二是成立科技服务组织,发挥优秀蚕业科技人才的辐射作用。

按照不同乡镇蚕业发展程度以及蚕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将有限的技术力量科学分布,把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播、辐射到全县。

前两年全市发种量每年平均下滑7%的情况下,实现发种量每年稳增10%左右,人平发种、产茧、收购、单产蝉联全市第一。

三是开展科研活动,发挥科技人才的攻关作用。

组建了蚕桑协会和学会,会员及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

围绕发展“百里优质蚕桑长廊”、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蔟具纸板方格蔟的推广应用、嘉陵20号桑品种的引进推广等一些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开展科研活动多项,成功推广了省力化简易蚕台饲养、嘉陵20号推广等新技术、新品种。

四是积极向外选派,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作用。

推荐并选派了一名西南农大蚕桑专业的年轻同志到仁和镇21村驻村锻炼,充分发挥了“绿色使者”的作用,促进了当地蚕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切实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XX镇紧紧围绕“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工作重心,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有班子、有牌子、有位子、有票子、有路子”的五有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人才开发的“储备、培养、激励、流动、创业”的十字工作思路;建成了以镇为中心,村、社区为基础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以发展优质蔬菜、种草养畜(禽)、优质水果、农家休闲等四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全镇“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方式”转变,为强镇富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主要作法

  1、建机构,强制度,构建镇、村、社区人才资源开发网络。

该镇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党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小组,做到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办公室,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

村、社区确立了专、兼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全镇上下建成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人才开发工作网络机制。

  2、择贤才,建档案,构建村、社区人才资源库。

把具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等人才经村、社区基层组织推荐,登记造册,纳入服务和管理范围。

目前,全镇各类乡土人才库储备达5600余人,其中种植业250人、养殖业320人、工程技术类2100人、经营管理类1900人、运输业类1030人。

3、分类别,抓培训,构建实用型的学习机制。

严格实行人才分类管理,定期举办分类培训。

一是以镇农民技术学校为阵地,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导,每月举办一期以种植为主导的蔬菜、花卉苗木培训班;二是以镇畜牧兽医站为主导,每两个月举办一期以养殖业为主导的奶牛、獭兔、山羊、生猪培训班;三是以镇建司和物业管理公司为主导,每季度举办一期以建筑建材装饰业为主导的建修、维修、物业管理培训班;四是以各社区就业培训为主导,举办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餐饮、经营服务等培训班;五是选送年轻人到县职中、外地技校培训。

全镇培训人数6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

  4、托市场,捕信息,构建农村人才开发的实效工程。

在农村以协会为载体,着力开发种养殖技术人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该镇组建了奶牛协会、花卉协会、山羊协会、蔬菜协会、农家乐协会、水果协会、獭兔协会等7个协会,会员人数达1100余人,以扩大种养殖规模,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5、抓机遇,用人才,构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

抓住实施顺西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支持和鼓励事业干部分流到农业产业建设的主战场去,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事业干部到农村创业的积极性。

至今为止,有7名事业干部到村承包土地共400多亩,促进了该镇优质农产品示范工程的良好发展。

  二、主要成效

  大抓人才开发,使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3500余元。

  1、土地向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