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790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docx

取消人民币兑换限额的影响

  一、事件。

  为了配合11月17日的沪港通开通,香港方面今日表示将取消现行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

  11月12日中午,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林宣布,自下周一(11月17日)起,认可机构可为香港居民进行不受限额的人民币兑换。

  二、“人民币兑换设限”是什么?

  人民币兑换设限始于2004年。

当时人民币在香港的资金池比较小,香港所需人民币须拿到上海平盘。

为防止海外资金冲击内地,就给居民兑换设了每日2万元的限额。

  三、“人民币兑换设限”放开对人民币的影响

  香港居民人民币兑换限额取消人民币存款利率或再升

  配合沪港通的开启,香港自11月17日起,将取消现行香港居民每人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对此表示欢迎,他表示取消兑换限额后,不但会方便香港居民参与沪港通等人民币金融交易,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在新的安排下,银行等机构为香港居民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产生的头寸,将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平盘,而非透过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在岸市场进行平盘。

  “香港居民的人民币兑换,由在岸市场改为离岸市场平盘是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陈德霖指出,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资金池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市场也具有相当深度和规模,银行日后为香港居民兑换人民币时,在离岸市场平盘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

  沪港通的推出,无疑是改变现行制度安排的一个助推力。

  在沪港通下,人民币须在境外换汇,香港及国际投资者需要先兑换人民币再购买A股,结算交收全程封闭。

  “(取消限额)有助于满足沪港通开通后带来的潜在人民币需求,沪港通的开启可能带来更高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量和资金需求。

”汇丰高级外汇分析师王菊认为,沪港通与现有投资渠道相比规模巨大,QFII和RQFII分别经历12年和3年才达到640亿美元和人民币2940亿元的规模,而沪港通南北向交易的初始额度即分别高达人民币2500亿元和3000亿元,另一方面,沪港通的参与者范围也更广。

  对于香港银行界来说,取消限额早在预期之中。

“银行实际上已经预期(限额取消)很久。

”星展香港分行企业及机构银行董事总经理郑思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早在2012年8月起,香港已经放开非香港居民(即不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个人)兑换人民币的限制,允许非香港居民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以离岸人民币(CNH)汇价自由兑换,但其人民币资金不能进行跨境汇款,银行也不能将兑换交易产生的人民币头寸通过清算行中银香港平盘。

而如今取消限额后的兑换安排,正与之类似。

  陈德霖表示,根据离岸事情离岸办的原则,银行对香港居民的人民币贷款和融资限制也将不再适用,将有利于香港金融机构推出和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也会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提升到更高的台阶。

  郑思祯认为,限额取消,不仅增加了境外人民币资金池的资金来源,对于银行而言,也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尤其是个人业务方面,过去受到限额约束,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投资人民币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金管局取消兑换限额后,银行等认可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商业或其他考虑设定兑换限额。

郑思祯表示,银行是否会自行设定限额还需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而定,境外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和客户的兑换需求都是影响因素。

  取消现钞兑换限额后,香港居民人民币汇款及支票结算限额依然存在,因相关交易涉及与内地之间的人民币跨境流动,仍须符合内地的有关规定。

目前,香港居民个人每日对内地人民币汇款(须为同一姓名的银行账户)的最高限额为8万元,以及香港居民签发的、于广东省支付一般消费支出的人民币支票结算限额为8万元。

陈德霖表示,不排除日后可能为响应业界和本地居民的诉求,修订两地清算协议。

  人民币存款利率或再升

  现行香港居民每日每人兑换人民币现钞最高限额2万元的限制,早在2004年香港银行推出人民币业务时订立,原因在于根据《清算协议》,银行为香港居民提供的兑换服务通过上海兑换窗口进行兑换平盘和进行往来内地汇款。

  “目前的结构是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加上有选择性的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王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指,放开离岸兑换限额和放开在岸兑换意义截然不同,现在的制度安排下,对资本项的控制依然存在,人民币从在岸市场向离岸市场的流动还是通过贸易项下结算进行。

  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如伦敦和新加坡,采用相同机制,人民币兑换以离岸人民币汇率计价,并无设立个人兑换限额。

  “海外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池)是最终供应量,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令流动性紧张。

”澳新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杨宇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但这种离岸资金紧张的状况相信只是短暂现象。

  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达到9445亿元,加上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总额1830亿元,人民币资金池总量已超一万亿元。

陈德霖认为,香港的离岸资金池足以应对兑换需求。

  “离岸资金的紧张,主要会体现在人民币的利率方面,包括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定存利率上。

”杨宇霆认为,对资金的需求将助推利率水平上升,近期香港的隔夜拆借利率和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已经有所上升,但措施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限,汇率变动主要还将取决于央行的定价,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价之间也不会出现大幅差价。

  王菊指出,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主要还是企业存款,而随着兑换限额取消,人民币存款利率有所提升,个人人民币存款的规模也会随之增加。

  四、“放开港人人民币兑换”影响深远

  放开港人人民币兑换限制,不仅有利于香港经济,有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加强,同样也有利于内地,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香港金管局总裁宣布,自下周一起,取消香港居民每天每人兑换2万元人民币限额的规定。

表面看来这项措施只是为了适应、配合同一天开通的沪港通,但就是这么一个十分具体的人民币管理措施,其可能引起的影响和意义十分深远。

  沪港通一旦开通,必然会有大量香港居民进入A股市场,每天每人只能兑换2万元人民币,对炒股港人无论是下单买进或者卖出兑现都是不够的。

根据2004年签订的人民币清算协议,港人一直以在岸价经清算行于上海兑换窗口兑换人民币。

现在放开港人兑换限制,实际上就是改变兑换人民币的评判地点,从在岸市场上海改为在离岸市场香港直接评判。

这实际上就是意味着,放开港人兑换人民币限制已经不仅仅是方便港人炒A股,而是进一步肯定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中国已成世界第二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经济发达的各大城市争相当人民币离岸中心。

新加坡、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巴塞尔、卢森堡等都已具备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

香港虽然可以说是第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而且目前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占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份额53%。

但是人民币跨境业务是一个正在不断增长的“大蛋糕”,香港如果不能够利用并扩大自身的优势,作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可能萎缩下去的。

  香港金管局总裁还表示,2万元上限取消后,香港人民币现钞兑换和人民币融资、贷款等各种限制也都不再适用,这将有利于香港金融机构推出和发售人民币的理财产品。

  内地居民正热衷各种理财产品,如果香港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依据港人的专业金融能力和成熟的金融产品,届时购买香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将不会只是香港居民,恐怕内地也会有大量人民币资金过来,这无疑也是在加强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

  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现有1.1万亿元,如果静态的看待取消人民币兑换限制,只能说对香港市场大概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在沪港通开通和香港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之后,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中的资金,其流通速度及流通量和滞留量,肯定都要比目前大得多,这同样加强了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放开港人人民币兑换限制,不仅有利于香港经济,有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加强,同样也有利于内地,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沪港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说了很多了。

而取消港人人民币兑换限制,是确确实实使人民币国际化前进了一大步。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分两个项目,18年前人民币已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再实行资本项目上的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国际化就算完成了。

  这18年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不是没有进步。

IMF对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分七类40项。

在40项中,目前中国实现部分有30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

具体来说还没能实现的有,外国公司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行股票和债券,境内居民不能直接到海外从事证券投资荒芙璧DII,境外居民不能直接到内地从事证券投资荒芙璧FII、RQFII,境内居民个人年度购汇有额度限制等。

  沪港通开通及取消港人兑换人民币限制,起码冲破了“境内居民不能直接到海外从事证券投资”和“境外居民不能直接到内地从事证券投资”两条;而港人作为境外居民既然没有了人民币兑换的限制,境内居民购汇的额度限制在沪港通的冲击下,恐怕也不能坚持多久。

  那么剩下还有多少限制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呢?

人民币离国际化已无限接近了,人民币汇率的市朝也就在眼前了。

  五、人民币兑换撤限意味着什么

  人民币兑换设限始于2004年。

当时人民币在香港的资金池比较小,香港所需人民币须拿到上海平盘。

为防止海外资金冲击内地,就给居民兑换设了每日2万元的限额。

  近年低息环境持续,资金存放在港元接近零息,但人民币定期存款普遍达3厘,同时有机会赚取汇率升值,因此香港居民钟情人民币产品,受限额掣肘也无可奈何。

有关撤限问题相关部门去年已开始讨论,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也表示,曾经研究把限额放宽至10万元,但最后决定全数取消,方法是把港人办理人民币兑换业务而产生的头寸,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平盘。

  香港金融界期盼人民币撤限这一举动将为香港离岸资金池扩容。

目前全球离岸人民币资金逾2万亿元,香港为最大离岸中心,凭借1.1万亿元坐拥半壁江山,本次放宽港人无上限兑换,加上贸易及投资商机庞大,业界料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未来可长足发展。

此外,一旦沪港通大受欢迎,北上买股如达千亿之数,加上外资涌入,换人民币买A股,届时资金池可明显扩大。

香港银行学会高级顾问陈凤翔则称,取消个人兑换上限后,可望增加市场需求及注入新动力,估计本港资金池规模或增逾两成。

  人民币撤限之所以引发如此大反响,对香港居民而言,首先憧憬的是人民币投资产品可以多样化,资产配置可以更自由。

由于“沪港通”开车在即,人民币需求水涨船高,加上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香港居民愈来愈看重人民币带来的财富效应。

此前,香港居民把手中的人民币进行投资,主要是人民币定期存款,因为以人民币作其他投资相当麻烦,如要购买2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产品,要先花10个工作日将港元兑换成人民币,沽货后又要花10个工作日将人民币重新兑换成港元。

这不但增添汇兑麻烦,也会让香港投资者承受兑换期间的市场波动风险。

  目前,各家银行闻风而动,纷纷推出各项新设计的人民币投资产品。

如人民币挂钩结构存款等。

信银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兼财富管理执行总经理赵慧玲说,过去有兑换限制时较难推出人民币与股票挂钩的产品。

今次撤限也使人民币贷款不受限制,该行亦将伺机推出人民币外汇孖展业务。

赵慧玲预期,随着撤限带来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商机,有助该行未来财富管理业务提升20%至30%。

  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意味着香港在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更加巩固,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港人憧憬,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规模,由现时占内地外贸两成,未来或升至四至六成,意味现在全球流通约2.6万亿元的离岸人民币规模,将会暴增。

若香港是人民币投资产品最丰富、最活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将可吸引全球天量人民币资金汇聚香港,使得香港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大赢家。

  汇丰香港区总裁冯婉眉即称,欢迎取消每人每日兑换2万元上限,这标志着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发展里程碑。

  至今还未止歇的“占中”闹剧让不少香港人担心,国家会改变对香港金融中心的支持。

如果说此前“沪港通”宣布即将开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