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636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Word版含答.docx

学年苏教版生物必修二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Word版含答

第四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课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重点) 2.基因重组的来源及意义。

(重点)

一、阅读教材P86~89分析基因突变

1.概念:

指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人工诱变的诱导因素

(1)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

(2)化学因素:

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

如病毒、细菌等。

4.特征:

基因突变一般具有发生频率低、不定向和随机发生等特征。

5.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增加了基因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二、阅读教材P89第二段~P90第二段分析基因重组

1.概念:

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类型:

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

意义:

是生物进化的源泉,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判一判

(1)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2)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就不会发生突变。

(×)

(3)在原核生物中也可发生基因突变。

(√)

(4)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连一连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结合教材P86~89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1 观察下图理解基因突变

(1)患者的DNA中一个碱基对T—A被替换成了A—T,从而导致密码子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中氨基酸种类改变,引起了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最终导致性状的改变。

(2)基因的改变除了上面的替换外,还可能有以下情况:

情况1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碱基对,这种称为增添;情况2的变化是减少了一个碱基对,这种称为缺失。

这样的改变也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

(3)总之,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即为基因突变。

探究2 思考下面问题,归纳基因突变的特点

(1)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由此说明,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很低。

(2)在果蝇的眼色遗传中,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其红眼基因既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其他多种眼色基因(如图)。

由此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3)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也可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由此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4)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以及人都会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由此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即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1.基因突变的实质

2.基因突变与基因表达的联系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的影响

减小对蛋白质结构影响的措施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插入位置前的不影响,影响插入后的序列

若开始增添1个碱基对,可再增添2个、5个,即(3n+2)个或减少1个、4个,即(3n+1)个(n≥0,且为整数)

缺失

缺失位置前的不影响,影响缺失后的序列

若开始缺失1个碱基对,可再减少2个、5个,即(3n+2)个或增添1个、4个,即(3n+1)个(n≥0,且为整数)

增添或缺失的位置不同,影响结果也不一样:

当增添或缺失发生在最前端时,氨基酸序列全部改变或不能表达(形成终止密码子);当增添或缺失发生在中间某个位置时,会造成肽链提前中断(形成终止密码子)或插入点后氨基酸序列改变;当增添或缺失发生在该序列后端时,则不影响表达或使肽链延长。

1.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解析:

选B。

若①处插入碱基对G—C时,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

…/GGG/GA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

…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丙氨酸(1170)…,A错误;若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

…G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

…甘氨酸(1168)—谷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B正确;若③处缺失碱基对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

…GGG/AG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

…甘氨酸(1168)—丝氨酸(1169)—…,C错误;若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编码链(或mRNA)碱基序列为:

…GGG/AAA/CAG/…,相应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为:

…甘氨酸(1168)—赖氨酸(1169)—谷氨酰胺(1170)…,D错误。

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解析:

选D。

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后不一定会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因此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正确;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但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

与基因突变有关的6个易错点

(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2)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

(4)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如昆虫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

(5)基因突变≠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原因是基因是DNA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6)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

 

 基因重组

探究1 完善下面鸡冠的形态遗传的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子二代中除了亲代类型外,又出现了胡桃冠和单冠两种重组类型。

(2)生物重组性状出现是因为基因发生了重组。

把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

探究2 完善下面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图解,并完成下列问题

(1)若不发生交叉互换,上图中的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只有2种。

(2)交叉互换是由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造成的,从而可能出现新的性状(表现型),但不会出现新的基因。

总之,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一样,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有生物是否都能产生三种可遗传变异?

三种可遗传变异各发生在哪些生物中?

提示:

否。

所有生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真核生物有染色体变异的可能,自然状态下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才有基因重组的机会。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可能出现新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

及原因

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条件

外界条件的巨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

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因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生可能性

很小

非常普遍

1.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

解析:

选C。

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由于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不能确定A与a的不同是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都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中含有等位基因(如图)。

在确定变异类型时,可根据题意来确定,方法如下:

(1)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

(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

(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基因重组

B.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导致基因重组

C.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

选B。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理是S菌的基因重组到R菌上,本质是基因重组,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D正确;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基因重组的4个易失分点

(1)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减Ⅰ后期和四分体时期,而不是受精作用发生时。

(2)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病毒和原核生物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3)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如果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叫基因重组;如果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叫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以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核心知识小结

[网络构建]

[关键语句]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

2.基因突变具有发生频率低、不定向和随机发生等特征。

3.基因重组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随堂检测]

1.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引起的

C.基因突变只有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才能发生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大都是有害的

解析:

选C。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正确;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引起的,B正确;基因突变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内部因素作用下都可能发生,C错误;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大都是有害的,D正确。

2.下列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解析:

选B。

基因重组至少存在两对等位基因,A中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B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重组;C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基因重组;D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3.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右图。

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选B。

A与a、D与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即初级精母细胞中,而交叉互换后的B与b分布在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对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A项错误;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项正确;B(b)与D(d)间的基因重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

4.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眼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俗称眼癌,发病原因可能与RB蛋白缺失有关。

RB蛋白是常染色体上的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其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

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时,不能合成正常的RB蛋白,就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B蛋白的作用原理可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后,与染色体结合,抑制其复制

B.RB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在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该基因

C.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是RB基因的碱基序列定向突变造成的

D.当父母双方都携带RB基因的突变基因时,儿子发病率为四分之一

答案:

D

5.基因r1、r2、r3分别是由R基因的一对不同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r1、r2、r3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的mRNA如下表:

突变基因

mRNA碱基序列

r1

…GCGACUCGGUGA…

r2

…GAGACGCGGUGA…

r3

…GAGACUCGUUGA…

分析上表mRNA碱基序列,R基因相应DNA片段中模板链的碱基顺序是(  )

A.…CTCTGAGCCACT…

B.…GAGACTCGGTGA…

C.…CTCTGAGCCTCT…

D.…GAGACTCGGGGA…

解析:

选A。

对比表中r1、r2、r3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的mRNA可知,R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为…G_GAC_CG_UGA…,而基因r1、r2、r3分别是由R基因的一对不同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该段mRNA的第二个碱基为A,第6个碱基为U,第9个碱基为G,即该mRNA的碱基序列为…GAGACUCGGUG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基因相应DNA片段中模板链的碱基顺序是…CTCTGAGCCACT…。

6.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

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

(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A基因与B基因突变均是由碱基对改变而导致脱氧核苷酸序列变化。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由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故突变后性状并未发生变化。

答案:

(1)DNA复制的过程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3)AaBB AABb 扁茎缺刻叶 扁茎缺刻叶 (4)①将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分别自交;②选取甲子代中表现型为圆茎缺刻叶(aaBB)植株与乙子代中表现型为扁茎圆叶(AAbb)植株进行杂交,获得扁茎缺刻叶(AaBb)植株;③得到的扁茎缺刻叶植株自交,从子代中选择圆茎圆叶植株即为所需(也可用遗传图解表示)。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  )

A.最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最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不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D.最可能发生了易位

解析:

选A。

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说明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

2.下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

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

A.染色体易位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解析:

选B。

据图可看出,此现象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3.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

UUA、UUG、CUU、CUA、CUG、CUC,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

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

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

D.既无利也无害

解析:

选D。

当某基因片段中的GAC突变为AAC时,对应的密码子由CUG变成了UUG,这些密码子均控制亮氨酸,则该突变既无利也无害,答案是D。

4.下面有关自然发生的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基因重组可能出现新的性状

解析:

选B。

自然发生的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即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形成新的表现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细胞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则不能

解析:

选B。

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形成不同基因型配子,为基因重组,A正确。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形成不同基因型配子,为基因重组,B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形成不同基因型配子,为基因重组,C正确。

花药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基因重组,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6.关于基因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B.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C.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D.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

解析:

选B。

配子形成过程即减数分裂的间期,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配子传给后代,A对;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遗传,B错;人正常体细胞具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若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形成癌细胞,C对;因只有男性体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D对。

7.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

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选D。

图示呈现的突变基因杂合细胞,DNA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使每条染色体均含有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两极是随机的,因此两个子细胞可能是正常基因纯合细胞和突变基因纯合细胞,或者两个子细胞都是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8.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解析:

选B。

依题意可知:

该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之后,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当代就表现出来,说明这种现象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的,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A项错误;杂合子自交,其产生的后代中约有1/4为变异纯合个体,B项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不能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C项错误;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D项错误。

9.红花蚕豆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黄花的蚕豆植株,推测该黄花表现型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黄花植株与红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DNA序列B.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解析:

选A。

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中的碱基组成,基因中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细胞中DNA分子的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与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弱有关;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其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它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A正确。

10.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缺失了

解析:

选C。

氨基酸发生了改变是mRNA上密码子改变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突变,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本题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应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

C.DNA中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一定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

选D。

无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也可能发生自发突变;太空射线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NA中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不一定发生在基因中,即不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12.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

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

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

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

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

A.A2小段B.A3小段

C.A4小段D.A5小段

解析:

选A。

由于X与L混合培养均转化为野生型,说明X中含有A3、A4、A5、A6片段;X与K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