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41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50分。

1.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B.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该规定

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

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4.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宗法制得以恢复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5.《中国古代史》中指出:

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郡县制度的发展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D.宗法制度的影响

6.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

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性贵族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7.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

“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

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

8.马克斯·韦伯指出: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提高行政效率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

10.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

“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

”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以下特权中,通过这一条约获得的

A.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B.在中国设立了租界

C.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D.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12.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图略),残缺不全,原文有:

“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

”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3.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

“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

”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14.“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灭洋B.扶清灭洋C.以清灭洋D.反清扶洋

15.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理由①是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②是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6.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

这表明

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农民的阶级局限性D.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的主张

17.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动荡了;第二部分:

传播了;第三部分:

愤怒了;第四部分:

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18.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

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B.客观评价中共取胜的原因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9.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继承和实行新三民主义

C.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者D.领导和实施全民族抗战

20.1912年6月9号上海《民立报》的《东省之暗昧人物》一文载:

“自国体解决,奉省营统张作霖虽亦悬树国旗,剪除发辫,似于共和亦颇赞成,及详细调查,知实因东督赵尔巽迫使之使然。

故常怏怏不乐。

在奉举动每出入必带壮丁五十名,皆蟠辫于顶,作前清兵勇之状。

张自己虽剪去长辫,而帽后犹露短尾,以示不忘旧义云。

”这段材料本质反映了当时

A.张作霖虽剪辫仍不忘前清旧义B.兵丁蓄辫是反对共和

C.发辫成为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志D.东督赵尔巽赞成共和

21.1898年12月美国国会发表咨文:

“正在中国发生着重大的事情,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得到友好的待遇。

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这反映了

A.美国积极关注义和团运动的动态B.美国打算凭借其经济优势在中国谋求利益

C.美国决定在中国占领租借地D.美国决定用占领菲律宾的手段获取在中国利益

22.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歌》,歌词道: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从歌词含义,并结合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亚洲国家史实,可知在亚洲中国最早

A.走上宪政之路B.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

C.全面接受西方文化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3.《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

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

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

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

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

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

C.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忧国情怀

D.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

24.下文摘自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

“……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受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A.太平军B.北伐军C.工农红军D.新四军

25.《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

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

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26.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

“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

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

”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内容摘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28.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

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29.某绅士说:

“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

”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

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D.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3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31.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