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4031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docx

啊啊啊极力用第124单元测试答案附后

2015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题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满分:

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修葺(qì)

B.怵然(shù)

C.凝睇(tì)

D.巨擘(bò)

踯躅(chí)

水裔(yì) 

扁舟(biǎn)

鸾鸟(luán)

迤逦(yí)

回眸(móu)

碣石(jié)

砧木(zhēn)

肤如凝脂(zhǐ)

天崩地坼(chè)

云栈萦纡(zhàn)

切中肯綮(zhò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B.“我爸李刚”的宣言里,何尝不是充斥着令人浮想联篇的意味?

“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这话太值得权力监管部门玩味了。

C.郑宇列举实例,借以说明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在宏扬中华传统价值观点,“不能用西方的‘挈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

D.《蜀相》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偭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

“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

“养生主”,即养生的主旨,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C.张若虚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事实上,《春江花月夜》代表唐诗的最高水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

李白借梦游天姥山表达对自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和不平。

二、课内诗文阅读鉴赏(24分,每小题3分)

(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6.对这首诗中的诗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复兴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

“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B  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  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  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

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三)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8.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

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令人感悟。

B.三、四句是说人生的命运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表面上,这是让人们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里蕴蓄着无限的辛酸与愤慨。

C.五、六句是说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再也不去歌唱《行路难》来抒发心中的感慨。

D.七、八句是说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言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结尾两句一纵一收,一扬一抑,就把诗人内心悲愤难忍、起伏顿宕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四)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以人的灵性,描绘出了月光笼罩着思家的游子,更以悲悯的柔光追随着游子徘徊的步伐久久不忍离去的迷离之景。

C.“卷不去”“拂还来”的不只是月光,更有化不开遣不散的相思之愁。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不动声色地将典故化到春天滨江景物之中,用典笔法可谓了无痕迹。

(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10.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对句,写诗人过去只是听说过洞庭水的美景,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岳阳楼,这里一今一昔之间表达出诗人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C.颈联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叶孤舟。

D.尾联诗人由身世之悲转向国家之忧,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六)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下列对《过小孤山大孤山》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参天长。

”诗人开篇就象一个技巧娴熟的丹青高手,简练生动地勾出了这幅山水画的全貌。

B.陆游晚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

C.“俊鹘抟水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陆游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叹为“甚可壮也”,并补充“山上栖鹘甚多”,有感叹社会不平,人生多舛,世多邪恶之意。

D.苏轼借用民间传说,有意讹转小孤山、彭浪矶为“小姑”“彭郎”,引出一段小姑嫁彭郎的佳话,引起读者的优美想象;陆文则否定“小姑”“彭郎”的民间传说,真实具体。

(七)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

12.下面对上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应该翻译为“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的”。

其中,“乎”是形容词尾;“其”是代词,代上文的“间”。

B.庖丁这段对文惠君的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

C.庖丁解牛有三个境界:

始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解牛,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依乎天理”,能“以神遇而不以自视”,至于“游刃有余”之境。

D.本段文字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通过神态和直接的心理描写刻画形象。

如写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寥寥数语,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三、诗文阅读与鉴赏(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7题(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

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

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

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4.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锱铢:

极言贵重的东西;②南亩:

泛指农田

③九土:

即九州,指全国;④呕哑:

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

孤单的人;⑥戍卒:

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

指刘邦;⑧焦土:

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B.②③⑥⑧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

15.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第18~19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听邻家吹笙

李白郎士元

一为迁客去长沙,凤吹笙如隔彩霞,

西望长安不见家。

不知墙外是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重门深锁无寻处,

江城五月落梅花。

疑有碧桃千树花。

以上两首诗描写音乐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技巧?

试比较赏析它们的异同。

(8分)

18.同:

19.异: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22题(13分)

   唐诗四季(节选)

吴经熊

唐朝最伟大的自然诗人当推王维。

在他的笔下唐诗的春达到了中边皆甜的境界。

他的自然主义是最纯粹的,不像孟浩然的自然主义还受生活失意的沾染,更不同白居易的自然主义掺了多量理知主义的淡水。

他是处于蠢蠢欲动的初春和飞扬跋扈的晚春中间,他的声音是像春天最快乐的日子那么的温柔抚慰,真有所谓“猗猗季月,穆穆和春”的气象。

清明的幻想和纯洁的灵魂使他轻易地吸收大自然的美。

王维的人格是难于描摹的。

他既不怪僻,又不狂热;既不是一个浸淫在烦忧悲痛中的灵魂,也不是麻木不仁的道学先生;既非放荡不羁,又非墨守成规;既非野马,又非驯骡,更非无声无臭模棱两可的黯淡灵魂。

王维的灵魂是天蓝色的,他好像同一切自然之美,结不解之缘。

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素有宗教涵养的人物,他的上帝不是严父而是慈母。

他的生平没有多大风波,虽然身居要职,却没有官僚习气。

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在诗里他绝少宣传佛教,他很自然地实行他的宗教,他食甘蔬菲,时常静坐思禅。

他的精神专一,能将苦热化作甘露,真得了宗教三昧。

在一首诗里他说: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他三十岁的时候,便丧了偶,可是他养了两个极堪眷恋的情人。

她们非但不彼此嫉妒,并且互相辅助,使他完成他的工作——这两位情人就是“诗”和“画”!

他不但是位大诗人,还是古今驰名的山水画师。

苏东坡曾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看这幅画是多么的爽目(《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他并不想脱逃这世界,他的希望是寄托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

他的《竹里馆》显出同大自然孤独在一起的时候,他是多么舒适自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明月能窥见他,他已是心满意足了。

他较孟浩然更依恋大自然,单独的时候他就弹琴自娱,像一个婴孩在母亲的膝上嬉戏那般自得。

这母亲说:

“看,看,我的孩子,明月在觑着你!

”这孩子也就欢喜。

他不像孟浩然般的感觉: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诚然,只有优越性灵的人才能真正的欣赏自然。

《终南别业》是王维五十多岁时写的:

中说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可见王维不但相信佛教,并且还深受道家思想的熏陶的。

我想真正的中国人的心境是近于道家的,不论他皈依什么宗教。

倘若他信仰宗教,他也是一个道家化的佛教徒;倘若他信仰基督教,他是个道家化的基督徒。

道家思想不是宗教,乃是接受宗教的态度。

我在别处说过,中国历史上的大政治家的行动是儒家化的,而感情是道家化的。

再回到王维。

他说的“中岁颇好道”,到底是什么道呢?

他的道就是大自然。

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未离王维前,还引他的《山居秋瞑》。

看上来它像一幅图画的几段景色,其实结尾的二行包含着无限的意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

在一个春季诗人看来,四时都是春天。

20.作者为什么说王维的灵魂是天蓝色的?

(4分)

答:

21.苏东坡曾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结合《渭川田家》一诗,赏析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4分)

答:

22.在吴经熊先生的《唐诗四季》里,春季包括诗人王维和李白,夏季包括杜甫和战时诗人,秋季有白居易和韩愈等辈,冬季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他把王维归类为春季诗人,你赞成这个观点吗?

若赞成,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对“在一个春季诗人看来,四时都是春天”这句话的理解;若不赞成,请你适当引用王维的诗歌,以佐证你的观点。

(5分)

答:

四、古诗默写(10分,每空1分)

23.按课文原句填充。

(1)细草微风岸,。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垆边人似月,。

未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

(9)《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熔成千古名句:

“,。

五、语言表达与交流(4分)

24.诗歌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

我们学过的诗词中都有挥之不去的“月”的影子。

请选择你所知道的诗歌中含有”月”的意象的两个诗句,仿照下列句式,用排比句写出诗人笔下借月抒情的不同(4分)

例句:

友人左迁,愁肠百断,太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来排解充塞胸臆的苦闷;

仿写: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宋朝诗人陆游在他83岁的那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了一首《示子通》,其中的一句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你认同“功夫在诗外”的主张吗?

如果认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果不认同,理由何在?

请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独到的观点。

不止于“学诗”,其他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附:

重点文言、诗歌背诵

1.,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

(鲍照《拟行路难》)

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4.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蜀相》)

5.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6.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7.鹿门月照开烟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

9.,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2.,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13.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14.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15.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

五更鼓角生悲壮,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16.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17.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质不眠倚桂树,          。

19.,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20.五月渔郎相忆否?

,。

(周邦彦《苏幕遮》)

21.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2.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23.垆边人似月,。

,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24.            ,__________。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25.世间行乐亦如此,。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27.一人之心,   。

秦爱纷奢,      。

      ,     。

28.        ,         ;        ,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

29.戍卒叫,           ,楚人一炬,           。

(《阿房宫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4单元)答案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A

B

C

C

A

C

B

A

C

D

C

D

D

B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D。

A踯躅(zhí)B怵然(chù);C凝睇(dì),扁舟(piān)。

2.A。

B浮想联篇——浮想联翩;C挈约——契约,宏扬:

一般作“弘扬”,“宏”不算错字;D偭怀——缅怀。

3.A。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B。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后通常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D踌躇:

从容自得的样子;志:

心意。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B。

解析:

本题是2010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原题。

这道诗句填写题,较之去年的对联填写是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类型题考的就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部分,只要读懂了句子所描绘的“早春雪景空巷无人”的意义,那么就很容易选择“树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填补空白。

5.C。

张若虚是唐代早期的诗人,《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之作,但不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水平。

二、课内诗文阅读鉴赏(24分,每小题3分)

6.C。

确实暗藏了一种批评,但不是“直接体现”,更描摹出了仙境中的杨贵妃临风而立,音容依旧的美丽风姿,所以其中应该还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7.A。

建造新房只是湘君的一种设想和想象,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8.C。

歌唱行路难,歌唱是因为举杯饮酒而中断。

【照搬《同步练习》】

9.B。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两句不是从游子的角度展开,而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

10.A。

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多感触,于暮年登上岳阳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

【据《同步练习》改编】

11.C。

“感叹社会不平……”属牵强附会,结合陆游生平来看,作者所叹也许有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之意。

12.D。

本文没有用到直接心理描写。

三、课外诗文阅读与鉴赏(40分)

13.C。

认为是毛病。

14.D。

介词,用。

A前者是介词,表对象,为,替。

后者是介词,表原因,因为。

B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是介词,从,自。

C都是结构助词,前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用来提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15.D。

白居易自己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从他的诗歌观点出发,对此流露出轻视之意,即文中所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16.B。

注意前半句的主语是“韦苏州歌行”,后半句主语是“其五言诗”。

断句为:

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

17.

(1)哪里想到,心愿没有实现而悔恨已经产生,诗歌没有被皇上听闻,而诽谤却已经形成了。

要点: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