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3891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2 大小:8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docx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

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

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

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

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

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

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

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

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

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

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

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

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

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思维:

是人脑以间接地,概括的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4、迁移:

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5、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7、自我意识:

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8、能力:

是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10、过度学习:

练习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11、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简答: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③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③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⑤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c.刺激的对比d.刺激的新颖性

②人的主观状况:

a.需要和兴趣b.情绪与期待c.知识经验d.身心状态

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①合理发泄②转移③自我控制④自我安慰⑤幽默⑥升华

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明确的目的性②以随意运动为基础③与克服困难相关联

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①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

②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9、怎样根据气质特征进行教育?

P155-156(四条)

10、“狼孩”故事的分析P14-15

1、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A

2.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答案:

D

3.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

  A.教学和教育

  B.升学和就业

  C.教学和科研

  D.生活和生产

答案:

C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

B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答案:

C

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答案:

C

7.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答案:

D

8.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答案:

B

9.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答案:

C

10.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答案:

B

11.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

A

1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

A

1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

B

1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答案:

B

15.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答案:

B

16.“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华生

  D.赫尔巴特

答案:

D

17.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D

18.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答案:

A

19.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答案:

B

2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答案:

B

二、多选题。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环境

  E.教育形式

答案:

ABC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答案:

BD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答案:

ADE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答案:

ABCD

5.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

  A.面向学生

  B.面向未来

  C.面向现代化

  D.面向21世纪

  E.面向世界

答案:

BCE

6.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B.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D.制约教育目的

  E.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答案:

ABCDE

7.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E.控制人口流动

答案:

ABCD

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答案:

ABCDE

9.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

  A.基础教育

  B.成人教育

  C.高等教育

  D.中等教育

  E.职业技术教育

答案:

ABCE

10.学制具体规定着()

  A.学校的性质

  B.学校的任务

  C.入学条件

  D.修业年限

  E.学校之间的关系

答案:

ABCDE

11.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

  B.选择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

  E.协调作用

答案:

ABCDE

1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赫尔巴特

  E.福禄倍尔

答案:

ABCE

13.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答案:

ACD

1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答案:

ABE

15.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A.教学

  B.科研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E.智育

答案:

ACD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

  A.身体锻炼

  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

  D.智力开发

  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

答案:

ABCE

17.社区教育的作用主要有()

  A.协调育人

  B.优化环境

  C.组织协调

  D.监督管理

  E.主导学生发展方向

答案:

ABCD

18.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答案:

ABE

19.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

ACD

20.义务教育是一种()

  A.普及性教育

  B.自愿性教育

  C.强制性教育

  D.淘汰性教育

  E.选拔性教育

答案:

A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

答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根本职能在于通过____实现人的社会化。

答案:

人的培养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

答案:

教书育人

4.布鲁纳强调:

“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____。

答案:

基本结构

5.德育包括____、____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答案: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6.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在____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____活动。

答案:

课堂教学 正规教育

7.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教育为主体,以____为基础,以____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答案: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规律答案: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

2.人的身心进展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指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3.教育方针答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4.社区教育答案:

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

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赖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5.狭义的教育答案: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答案要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3)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6)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

2.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案要点: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

  

(1)重视学前教育

  

(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答案要点: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六、论述题(10分)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答案要点: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第二套)

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答案:

D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

答案:

B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答案:

D

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答案:

A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

答案:

C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A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

答案:

B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答案:

C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

答案:

C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

答案:

B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答案:

B

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答案:

A

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

  B.社会的教育化

  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D.全民接受教育

答案:

C

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答案:

A

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

C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答案:

D

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

A

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C

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答案:

D

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A.15世纪初

  B.16世纪初

  C.18世纪

  D.19世纪初

答案:

B

二、多选题。

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少选、多选者,该小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与生产劳动在()时期是相互脱离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C

2.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

  A.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院

  E.教会学校

答案:

ACD

3.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A.认知领域

  B.思维领域

  C.交往领域

  D.情感领域

  E.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

ADE

4.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

  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

  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答案:

AB

5.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学记》

答案:

CD

6.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E.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答案:

ABD

7.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有()

  A.促进生产发展B.推动社会制度进步

  C.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过程

  D.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

  E.选择经验和人才

答案:

CDE

8.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