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779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docx

华师物化试验报告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专业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学号

年级、班级

实验项目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活化能的测定方法;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计算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熟悉电导仪的使用。

【实验原理】

(1)速率常数的测定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时典型的二级反应,其反应式为:

CHCOO2H+

NaOH=

CH3OONa+

C2H5OH

t=0

CO

CO

0

0

t=t

Ct

Ct

G-Ct

C0-Ct

t=oo

0

0

C

C

此反应在稀溶液中进行,且CHCOON全部电离。

则参加导电离子有Na:

OH、CHCOO

—,而Na反应前后不变,OHT的迁移率远远大于CH3COO,随着反应的进行,OHT不断减小,CHCOO不断增加,所以体系的电导率不断下降,且体系电导率(k)的下降和产物CHCOO

「的浓度成正比。

令‘飞、\和.二分别为0、t和a时刻的电导率,则:

t=t时,C0-Ct=K(■■■o1)K为比例常数

tis时,C0=K('••0-'•:

联立以上式子,整理得:

1

得一直线,则直线斜率m,从而求得此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kco

(2)活化能的测定原理:

 

因此只要测出两个不同温度对应的速率常数,就可以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仪器与试剂】

大试管5支

移液管3支

DDS-11A电导率仪1台铂黑电极1支

恒温槽1台

氢氧化钠溶液(1.985x10-moI/L)

2

乙酸乙酯溶液(1.985x10moI/L)

【实验步骤】

1调节恒温槽的温度在25.00C左右;

2在1-3号大试管中,依次倒入约20mL蒸馏水、35mL0.02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

25mL0.0200mol/L乙酸乙酯溶液,塞紧试管口,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

3预热并调节好电导率仪;

4■■-0的测定:

从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准确移取10mL蒸馏水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注入4号试管中

摇匀,至于恒温槽中恒温,插入电导池,测定其电导率■■■0;

5t的测定:

从2号试管中准确移取10mL氢氧化钠溶液注入5号试管中至于恒温槽中恒温,再从3

号试管中准确移取10mL乙酸乙酯溶液也注入5号试管中,当注入5mL时启动秒表,用此时刻作为反应的起始时间,加完全部酯后,迅速充分摇匀,并插入电导池,从计时起2min时开始读'■t值,以后每隔2min读一次,至30min时可停止测量。

6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在35C恒温条件下,用上述步骤测定't值。

进而求得反应的活化能。

【数据处理】

(1)求27.47C的反应速率常数ki,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1恒温温度=27.47C■.0=2.268ms•cm

V乙酸乙酯=10.00mL[乙酸乙酯]=0.02mol/L

VNa°=10.00mLNaOH]=0.02mol/L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

t/min

-1

Kt/ms•cm

z-1

(K0-£)/ms•cm

K0一/ms-cm-1•min-1t

2

2.19

0.498

0.2490

4

2.13

0.558

0.1395

6

2.05

0.638

0.1063

8

1.99

0.698

0.0873

10

1.94

0.748

0.0748

12

1.9

0.788

0.0657

14

1.86

0.828

0.0591

16

1.83

0.858

0.0536

18

1.81

0.878

0.0488

20

1.79

0.898

0.0449

22

1.77

0.918

0.0417

24

1.76

0.928

0.0387

26

1.75

0.938

0.0361

28

1.74

0.948

0.0339

30

1.73

0.958

0.0319

由于开始时温度还未温度,前4个点偏离较远,若代入作图的话线性较差,故舍去前3

个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图1:

27.47去3点JS

1

数据处理:

\对0匚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求出速率常数

tkco

m=6.76956404,ki=1/(mc0)=6.76956404L/(mol•min)

文献参考值:

k(298.2K)=7.2906L/(mol•min)相对误差-7.15%

(2)采用同样的方法求35C的反应速率常数k2,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恒温温度=35.0°C.0=2.63ms•cm1

V乙酸乙酯=10.00mL[乙酸乙酯]=0.0200mol/L

VNaO=10.00mL[NaOH]=0.0200mol/L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表2:

t/min

-1

Kt/ms•cm

/-1

(瓷0-瓷t)/ms•cm

^0Kt/ms-cm1•min-1t

2

2.03

0.658

0.3290

4

2

0.688

0.1720

6

1.95

0.738

0.1230

8

1.9

0.788

0.0985

10

1.86

0.828

0.0828

12

1.83

0.858

0.0715

14

1.8

0.888

0.0634

16

1.77

0.918

0.0574

18

1.75

0.938

0.0521

20

1.73

0.958

0.0479

22

1.7

0.988

0.0449

24

1.71

0.978

0.0408

26

1.69

0.998

0.0384

28

1.68

1.008

0.0360

30

1.67

1.018

0.0339

同样由于开始时温度还未温度,前4个点偏离较远,若代入作图的话线性较差,故舍去

前3个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图1:

35去3点后

数据处理:

-对一0-作图,求出斜率m,并由m求出速率常数

tkco

m=14.772,k2=1/(mc0)=10.1210.96864066L/(mol•min)

文献参考值:

k(308.2K)=11.9411L/(mol•min)相对误差-8.14%

b.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k〃k2=m/m1

•••In(k2/kJ=Ea/R•(1/T1-1/T2)ln(mdm2)=Ea/R•(1/T1-1/T2)

•••Ea=Rln(m〃m2)•[「T2/(T2-T1)]

=49.36119901kJ/mol

文献值:

Ea=46.1kJ/mol相对误差7.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1)根据测定的数据作“八七图,图形为类似于抛物线的曲线,线性较差,分

t

析原因为: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混合后体系温度降低,在初放入恒温槽内,反应

试管温度未上升速度不如反应吸热速度,导致温度偏低,继而影响在混合后的几分钟所测溶

液的电导率,使其偏低。

去掉前3个数据后,重新作图,则线性明显提高。

以27.47C去1

点、去2点的图为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区别。

(2)在27.47C时,求出k值6.76956404L/(mol•min)

文献参考值:

k(298.2K)=7.2906L/(mol•min)相对误差-7.15%

根据参考文献,本次实验误差不算太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本次数据误差为负误差,即测得反应速率比理论速率要低。

分析原因:

由于恒温槽一直处于35C,进行测量时,进行多次充放水,待恒温槽温度

后,恒温槽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7.47,但实际上恒温槽内水温要比测量值略低(温度计从高

温回落到低温需要较长时间)。

另外,加入试管后,试管在恒温槽中并未完全跟恒温槽达到热平衡,且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导致测量的电导率普遍偏低。

而在测量35C反应时,由于恒温槽升温速度过快,温度超过35C,在重新调整等待回

落时,水温分布不均,温度计测量温度为35C,实际温度要比测量温度低(即反应温度低于35C),测量结果k值为10.1210.96864066L/(mol-min),文献参考值:

k(308.2K)=11.9411L/(mol•min)相对误差-8.14%,同样存在负误差。

数据处理计算反应活化能时,由于两个k值均存在负误差,计算结果反而有部分误差被抵消,因此活化能与文献值比较差别不大。

(3)实验评价:

本实验方法简便可行,对于较为复杂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大大简化了测量步骤。

但该方法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尤其对于恒温系统的要求尤为严格,受室温等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得到较为准确结果,应多次进行平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

【提问与思考】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进行,而CHCOOCt和NaOH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

因为反应速率k受温度的影响大,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反应物在混合前就预先恒温是为了保证两者进行反应的时候是相同温度的,防止两者温差带来温度的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2为什么CHCOOCi和NaOH起始浓度必须相同,如果不同,试问怎样计算k值?

如何

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

因为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使用同一浓度可大大简化计算如果不同,

则k=1/t(a-b)•In[b(a-x)/a(b-x)]。

选择不同浓度的CHCOO2B!

和NaOH溶液,测定不同浓

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有人提出采用pH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此法可行吗?

为什么?

答:

可以。

CH3COOC2H5+OH-=CH3COO-+C2H5OH,反应速率方程为:

v=dx/dt=k(a-x)(b-x),当起始浓度相同(a=b),对该式积分简化得:

k=x/ta(a-x)。

设t时刻溶液的pH值为£(t),则此时溶液OH-的浓度为ct(oh-)=10(pH"14),即a-x=10(pH-14),ka=[a-10(pH-14)]/[t・10(pH-14)],用a-10(pH-14)对[t・10(pH-14)作图,可得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m=ka,即k=m/a。

4为什么要将电导率仪的温度旋钮选为“25”?

答:

测量值就是待测液在实际温度下未经补偿的原始电导率值。

【参考文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广平,南俊民,孙艳辉,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