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548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9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铁路奎屯至北屯线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日期: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新建铁路奎屯至北屯线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隧道概述

新建铁路奎屯至北屯线巴音努鲁隧道,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区。

地形起伏,地面高程600~660m,地面高差5~30m。

该段线路穿越戈壁荒垣,为牧民的夏牧场,地表植被一般。

隧道起止里程DK387+820~DK390+300,隧道全长2480m,最大洞顶埋深约30m。

隧道大部分位于R=2800m的曲线上,位于直线上的有332.43m,隧道内线路为单面下坡,纵坡为-4.5%。

1.2工程地质

工点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中砂、砾砂、细圆砾土,丘陵出露有下第三系始新统一渐新统乌沦古河组泥岩夹砂岩,砾岩及下泥盆统凝灰岩。

具体分布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

中砂(Q4pl5)分布于DK388+245~DK389+900段丘陵表层及冲沟内,厚度0~1m,局部冲沟内2.0m。

黄褐色,颗粒不均匀,砂质不纯,σ0=200KPa。

砾砂(Q4pl5)分布于DK387+800~DK388+245段丘陵表层及冲沟内,厚度0~1m。

灰黄色,颗粒不均匀,含砾约占45%,σ0=250KPa。

细圆砾土(Q4pl6)分布于DK388+900~DK390+400段丘陵表层及冲沟内,厚度0~1m。

黄褐色,颗粒不均,σ0=300KPa。

下第三系始新统一渐新统乌沦古河组泥岩夹砂岩、砾岩,一般呈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成岩极差,为极软岩,产状近水平,节理不发育,Ⅳ级软石,Ⅴ级围岩。

本工点主要以泥岩为主,σ0=200KPa,主要分布于DK387+890~DK388+250及隧道出口DK388+790~DK390+500段,风化层厚度大于15m。

下泥盆统:

凝灰岩(D1Tu)下伏于第三系泥岩及出露于局部山丘底部坡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以浅灰-灰黄色为主夹经褐色、灰绿色,颜色较杂,岩质较坚硬,火山灰胶岩,中厚层状构造,岩体极为破碎,有小的褶皱发育,节理裂隙发育,表层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10~17m,Ⅴ级次坚石,Ⅳ级围岩。

风化层,σ0=600KPa,风化层以下σ0=1200KPa。

1.3水文地质特征

本段勘测期间经钻探未见地下水,地下水不发育,地表水为季节性洪水。

1.4不良地质

本工点处在背风侧及低洼处,存在积雪现象,为风力吹扬迎风侧及高处积雪,悬移至背风侧及低洼处。

下第三系泥岩具有中等膨胀性。

1.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设计不考虑抗震要求。

1.6气象资料

隧道所在地区年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37.2℃,最冷月平均气温-21℃,年平均降水量90.0mm,年平均蒸发量2255.9mm,平均相对湿度60%,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6.7℃,最大积雪厚度18cm,最大冻结深度200cm,年平均大风日数(>8级)为17天,最大风速31.0m/s。

主导风向N65°W。

1.7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国铁Ⅱ级

正线数目:

单线

限制坡度:

6‰

最小曲线半径:

1200m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

牵引种类:

内燃,预留电气化条件

闭塞类型:

自动站间闭塞

1.8主要工程数量

开挖土石方20.32万m3

仰拱C35混凝土5864m3

衬砌C35混凝土30052m3

填充C25混凝土8382m3

衬砌及仰拱钢筋2468t

Ⅰ16与Ⅰ20a型钢钢架1320.8t

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巴音努鲁隧道全长2480m,埋置浅,工程量大,又处北疆严寒地区,工期短。

计划2007年月日开工,2010年月日完工,总工期年。

根据工程特点,总体施工部署设置职能机构、规划施工场地、修建临时设施和配置机械设备及建立相关管理体系,保证工程顺利有序进行,按期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2.1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综合施工二队

(北屯端)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严格按项目法施工,我单位在资金、设备、人员配置上都给予全力支持,由项目经理部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工程的施工组织工作。

项目部领导层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职能层设五部二室,即:

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计统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安全生产部、综合办公室和中心试验室。

隧道进出口分别设综合施工队一个,每个综合施工队下设开挖掘进、机械运输、喷锚支护、二次衬砌四个专业作业班。

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分工如下:

2.1.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我单位企业法人在本项目的全权代表,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各项工作,负责施工队伍管理和协调业主、监理、地方

关系。

对本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负全责。

2.1.2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分管现场施工生产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生产进度、资源配置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管理和内部考核,分管环保协调和综合办公室的工作。

2.1.3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进行工作,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检部

门和业主的协调工作,负责技术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审核,竣工资料的编制与移交。

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推广“四新”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负责质量体系在本项目持续有效运行。

2.1.4工程技术部

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测量、工程调度、技术交底、临时工程设计,负责分项施工方案的制定,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工程变更的申报、工程技术资料的填报、归档及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法规和负责项目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并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2.1.5质量管理部

贯彻执行国家、业主和本企业有关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定,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制定创优目标及措施,并监督执行。

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负责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和不合格项进行处置,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2.1.6物资设备部

负责本项目施工所须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机具模板、支架等调遣、购买、调度、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对机械状况的完好性、附件的齐全性以及工作装置调整的正确性负责,并备足各类机械的零配件,保持施工设备良好运转,确保工程连续施工。

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编制上报业主供应材料计划,合理编制自购物资的采购、供应计划,负责工程所需物资、材料的采购、保管、标识、分发、日常管理等工作,并负责爆破物品的管理。

对购进的材料质量负责,所有材料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应有的化验报告,并配合试验室进行抽检。

2.1.7计统财务部

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合同的管理、施工统计报表、施工计划的制定与检查、工程计量与支付;负责项目资金的计划管理工程决算等。

2.1.8安全生产部

负责本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

制订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分项工程安全操作规程,负责施工安全检查,交通运输管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2.1.9中心试验室

负责工程所需物资和材料的检验测试,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中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混凝土试件的检测试验,水质分析等。

并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样检验。

2.1.10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公室为综合性管理部门,负责征地拆迁、内外关系协调,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医疗卫生、后勤保障服务、工地文化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2.2施工队伍任务划分

奎屯端与北屯端综合施工队:

分别负责隧道进出口端的开挖运输、初期支护与衬砌工作,按四班制编制,分别编制260人。

开挖掘进班:

负责掘进工作面的施作超前小导管、大管棚、钻爆工作,编制80人。

机械运输:

负责出碴和洞内外主要运输工作,编制40人。

喷锚支护班:

主要负责工字钢的制作安装、挂网喷锚工作,编制60人。

二次衬砌班:

主要负责铺挂防水板、混凝土拌合、洞内钢筋加工、仰拱衬砌、水沟电缆槽的施工,编制80人。

2.3临时设施

2.3.1生产及生活房屋

项目经理部设在隧道奎屯端。

另外在隧道进出口统一规划,分别建立综合施工队的生活服务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设置。

主要生活房屋有办公宿舍楼、餐厅、医护室、洗浴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商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公共厕所。

主要生产房屋有洞口值班房、空压机房、变电站、水泵房、水泥库、零星材料及配件库、钢筋加工房、炸药库、雷管库。

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2.3.2施工便道

材料、机械设备进出场运输主干道标准:

路面宽度4.5m,厚度25cm,横坡3%,单侧设排水沟,每300m设会车道,宽度9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

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法:

修建主干道路基,并整平碾压,压实度达到90%以上;摊铺10cm厚碎石整平,制作并浇注泥浆,泥浆板

结后再摊铺碎石3~5cm碾压。

以此方法施工直至达到设计厚度。

弃碴运输便道

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引出,弃碴运输便道标准:

路面宽度9m,厚度25cm,横坡3%,单侧设排水沟,泥结碎石路面。

施工方法同上。

2.3.3混凝土拌合站

在隧道进出口分别安设一台拌合站,拌合站设在隧道进口附近,在拌合站设HZS60A60m3拌合楼一座,并设2台PL800自动上料机和2台JZC500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组成混凝土拌合站。

2.3.4施工及生活用电

进口电源由既有变电所引出,在进口端设变电站一处,并设315KVA变压器一台,备用200kw发电机。

电缆采用监视性屏蔽橡胶电缆。

洞内动力电压采用380V,照明采用220V和36V两种。

隧道成洞和开挖成型地段采用220V、250W的高压钠灯照明,布设间距50米,开挖工作面和需要移动照明的地方采用36V的矿用镍钨灯。

2.3.5施工及生活用水

由于工地现场缺水,所需用水采用专用水车运输至工地,在隧道洞口分别设集水井二座,一座供应生活用水,另一座铺设临时φ150给水管路供水供应施工用水。

在所有需要供水的地方铺设水管,形成自来水供给网。

在用水区域内铺设一道污水排放管路,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统一排放。

2.3.6施工用风

隧道进出口各设置2台20m3空压机组成空压机站,供给洞内高压风。

2.3.7通讯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和对讲机,项目经理部装固定电话2部,传真机1部。

3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3.1施工总体进度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结合我单位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经认真计算和研究,本项工程施工总体进度安排如下: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见附图。

3.2保证工期的措施

巴音努鲁隧道是奎北铁路的重要控制工程,我单位将建立和健全工期保证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按建设单位要求工期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3.2.1调遣精兵强将,以最快的速度上场施工

我单位将按投标书确定的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指挥机构,做到进场快、设营快、开工快,创造条件,尽早展开主体工程施工。

人员、设备、材料进场后,迅速开始图纸会审、复测、征地拆迁、临时设施施工等工作。

尽量缩短施工准备期,在建设单位、监理的配合下,争取早日开工。

3.2.2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使得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配备更加合理和有利于施工生产。

推广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施工方法,组织专业化施工队进行流水作业,分别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熟练程度,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可加快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从科学的态度,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紧紧抓住关键工序不放,正确处理各工序之间的矛盾,做到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坚决杜绝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使整个施工过程时时处于受控状态。

并定期召开施工生产会议和工程调度会,总结分析施工生产情况,下达施工生产计划。

根据统计的结果,对当前的施工进度做定量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确保下达的计划按时完成。

队伍一进场,首先集中力量突击施工巴音努鲁隧道进出口场地,同时开始各项临时设施施工。

巴音努鲁隧道施工按开挖、出碴、锚喷、衬砌四条作业线配套机械设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隧道掘进采用钻爆法施工,挖掘装载机装碴,无轨运输出碴直接弃于弃碴场;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锚杆台车钻孔,湿喷混凝土三联机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14米长穿行式大型液压衬砌台车整体浇注,缩短拆模时间;通风排烟、出碴运输将是影响掘进速度的重要因素。

3.2.3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工期要求

根据本项工程的工程需要和施组安排上足人员、设备和材料。

人员的配置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组织专业化施工。

结合本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机械设备本着先进、高效、配套合理的原则,并考虑巴音努鲁隧道的特点进行配置。

配置所需的修理设备和易损易耗配件,定期检查与日常保养相结合,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故障,保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建立设备台帐,对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进行动态管理,提高机械管理水平。

加强机械指挥和调度,充分发挥机械设备作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物资部门要及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物资的采购和供应工作,并根据当地民情风俗、气象等情况进行适量储备,不因农忙、冬季和雨季停工待料。

确保工程材料按时到位,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3.2.4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工期目标落到实处

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施工工期负全责。

工期目标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签订包保责任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考核及奖罚制度,实行分工负责。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围绕工期制定工作计划,每月检查落实情况,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了解各项目进度情况,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预测,积极研究对策,采取防范措施,对施工中暴露的矛盾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对未完成进度计划的查明原因,制订改进措施,使工程进度,做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总工期。

3.2.5应用“四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中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同时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小改进”五小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作用,加快施工进度。

新技术:

隧道爆破采用水压爆破技术,既能大幅度降低爆破粉尘,又能节约炸药用量,提高爆破效果,这对巴音努鲁隧道的通风排烟十分有利;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布设高等级测量控制网,洞内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双导线进洞,确保隧道贯通精度。

新工艺:

采用凿岩台车安装超前大管棚工艺,减少设备投入和施工干扰;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保证注浆质量。

新设备:

采用锚杆机钻孔和安装锚杆,采用湿喷混凝土三联机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保证初期支护的速度和质量。

采用大吨位运输车运碴,采用穿行式液压衬砌台车,缩短拆模时间。

新材料:

在初期支护喷混凝土施工时,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改善喷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接力,减少回弹,提高强度。

3.2.6强化安全质量工作,确保各项工程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施工中根据各工序的特点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杜绝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以安全保进度。

本项工程把隧道开挖、施工用电和洞内交通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隧道开挖时做好防塌方掉块、防涌水、防岩爆、防瓦斯措施,各类高压、低压线路布设满足规范要求,用电设专人管理,各类警示标志明显,衬砌台车设计采用专用支架供用电线路通过。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避免因质量问题延误工期。

3.2.7开展劳动竞赛,不断掀起施工高潮

工程展开施工后,本着稳扎稳打、稳中求快,均衡生产的原则,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劳动竞赛。

开展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的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不断掀起施工高潮,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对在劳动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2.8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持旺盛的施工斗志

细致了解掌握当地水文、天气等方面的信息,制定可行的特殊季节施工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落实到位。

节假日连续不间断施工,保证进度;做好施工便道的维修和养护,确保施工道路晴雨、四季畅通无阻。

根据本项工程工期长的特点,高标准修建临时设施,搞好文化、生活、卫生线的建设,注重员工的“三餐一宿”,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做好生活区的环境美化工作,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

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保证全体员工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

3.2.9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配备专职人员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一上场主动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取得联系,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取得支持。

施工中,主动同当地政府、群众以及友邻单位搞好关系,对友临单位互相支持、互相提供方便、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对少数民族同胞,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增进民族友谊,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快施工进程。

在施工中我们本着修路造福当地人民的原则,在施工期间尽可能的为当地人民群众多做贡献;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间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干扰和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取得当地人民群众的信任,减少群众对施工的干扰。

加强与相邻标段各兄弟单位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4.1总体施工方案

巴音努鲁隧道奎屯端明洞里程为DK387+820~DK387+860,长40m;北屯端明洞里程为DK390+200~DK390+300,长100m;巴音努鲁隧道正洞施工里程为DK387+860~DK390+200,长2340m。

隧道洞身围岩全部为Ⅴ级围岩,共长2480m。

明洞部分采用明挖放坡、拉槽作业,一般地段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出碴,在特殊地段采用松动爆破。

应按分层开挖、分层挂网喷锚的次顺,循序渐进地进行。

隧道正洞部分Ⅴ级围岩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微台阶法施工,采用水压光面爆破和劈裂法光面爆破的工艺,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在特殊地段采用电雷管起爆系统,大型挖掘装载机装碴,采用无轨出碴方式。

超前支护采用管棚、小导管注浆、砂浆锚杆三种形式,管棚采用台车钻孔;混凝土喷射手喷射混凝土,锚杆台车安设锚杆。

二次衬砌采用14米长穿行式模板衬砌台车,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防水板采用自制作业平台车铺设,仰拱采用防干扰平台铺设。

隧道的各种洞室和正洞施工一起完成。

在施工中采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仪和超前探孔方法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莱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进行隧道围岩量测,并用计算机进行动态信息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建立自动预警系统。

隧道施工动力用电采用380V电压供电,施工照明采用220V和36V的低压电路。

隧道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方式,进口工区为反坡排水,施工时采用多级泵站将水抽出洞外,正洞贯通后,经由隧道出口顺坡排出洞外。

4.2工程测量

4.2.1测量误差分配

根据现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规定,该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为mm,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mm。

由于贯通误差由洞外控制测量、进口段洞内控制测量、出口段洞内控制测量共同引起,按误差等影响分配原则,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的限差分别为:

横向:

,取为mm;高程:

,取为mm。

取限差为两倍中误差,则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精度为:

平面:

;高程:

4.2.2洞外控制测量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布置狭长控制网。

施测时采用三台套双频GPS接收机按B等自由网施测。

高程投影面选取隧道平均高程面,平面投影选取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为控制投影变形,GPS网平差计算时,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做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将控制点的WGS84三维坐标转换为高斯平面坐标。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实施四等精密水准控制。

4.2.3洞内控制测量

因洞内控制网随掘进长度的增加而不断向前延伸。

为满足精度要求和尽量减少测量工作量,洞内平面控制拟采用主控网、基本网和施工导线三级控制;洞内高程控制拟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实施三等精密几何水准控制。

4.2.3.1洞内主控网:

 

布网如上图所示,自D1和D2,向洞内布置边长约为300m的重叠狭长菱形边角网。

在菱形的重叠部分,施加长约5m的高精度(±0.1-0.3mm)因瓦线尺测距边,作为固定值,对控制网施加额外约束,以提高精度。

控制点布置在隧道两侧,以利保护点位,且测量时尽量不影响隧道内的交通。

施测:

施测时选用6套高精度Leica基座和4套Leica标准圆棱镜,利用LeicaTCA1800或LeicaTCA2003测地机器人,根据三联脚架法,利用测地机器人的ATR功能对目标实施全自动测量。

每点观测四个方向和四条边长,方向按全圆测回法观测。

三联脚架法测量主控网的同时,用一根因瓦线尺测量联系短边。

隧道掘进增加1000米,主控网向前推进一节。

4.2.3.2洞内基本网

 

布网:

如图三所示,自主控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为100m的狭长菱形导线网。

基本控制网点沿隧道两侧和隧道中线布置,部分基本网点与主控网点重合,由主控网分段对基本网施加约束。

施测:

利用2″级全站仪,根据三联脚架法测量。

隧道掘进增加100m,基本网向前推进一节。

4.2.3.3洞内施工导线

自基本控制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约为50~80m长的单支导线,控制洞内开挖和衬砌施工。

洞内导线测量和施工测量,均采用LeicaTCR750无棱镜激光全站仪,以加快测量进度。

4.3隧道正洞施工

4.3.1洞口工程施工

为安全进洞,洞口边仰坡在洞口拉槽开挖时,自上而下及时采用锚杆挂网和喷混凝土封闭,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cm,并对洞口拱顶进行预加固,预加固的方法为:

在拱部3m范围内打三排超前锚杆,选用R32N自进式注浆锚杆,长度1~4m,环向间距0.4m,呈梅花形布置。

沿隧道边墙轮廓线打一排中空锚杆,长度3m,环向间距0.4m,防止洞口围岩失稳。

洞口施工前,洞顶应先挖截、排水沟做好防排水工作。

  进洞后要尽早做好洞门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并与路堑排水系统连通,以免地表水冲刷坡面。

洞门构造、洞门墙尺寸以及基础埋深和圬工砌筑的允许偏差要符合设计要求。

4.3.2洞门施工

4.3.2.1放样

在浇筑洞门前,根据洞口里程中线桩放十字线,定出端墙在平面上的位置;洞口里程以端墙面与轨顶交点处算起,平面上,根据经纬仪所放十字线定位;在立面上,则根据端墙坡度立方木或用坡度尺控制。

4.3.2.2钢筋混凝土

洞门端墙基础置于稳定的地层上,虚碴、杂物、积水和泥化的软层,要清除干净。

洞门端墙与洞外挡护墙要配合施工。

洞门端墙顶水沟,如浇筑在回填土上,要将填土紧密夯实。

洞门端墙的浇注与墙后回填要两侧同时进行,墙背与岸壁空隙不大时,用与墙身相同标号圬工回填;空隙较大时,用浆砌片石回填。

洞门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要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浇筑混凝土端墙时,根据端墙设计坡度架立好方木支柱,支柱间距为1.5m,将钢模板安在支柱内侧,其模板和支撑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4.3.3隧道开挖施工

本隧道Ⅴ级围岩主要是第三系始新统-渐新统乌沦古河组泥岩夹砂岩,砾岩及下泥盆统凝灰岩。

该段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