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1846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好题一模零模 222324 汇编.docx

有好题一模零模222324汇编

(2019延庆一模)22.如图所示,MN是半径为R=0.8m的竖直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端处于桌子边缘并与水平桌面相切于N点。

把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B静止放于N点,另一完全相同的小球A由M点静止释放,经过N点时与B球发生正碰,碰后粘在一起水平飞出,落在地面上的P点。

若桌面高度为h=0.8m,取重力加速度g=10m/s²。

不计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

求:

(1)小球A运动到N点与小球B碰前的速度v0的大小

(2)小球A与小球B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P点与N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

 

(2019延庆一模)23.(18分)核聚变是能源的圣杯,但需要在极高温度下才能实现,最大难题是没有任何容器能够承受如此高温。

托卡马克采用磁约束的方式,把高温条件下高速运动的离子约束在小范围内巧妙实现核聚变。

相当于给反应物制作一个无形的容器。

2018年11月12日我国宣布“东方超环”(我国设计的全世界唯一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首次实现一亿度运行,令世界震惊,使我国成为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领军者。

(1)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利用玻尔兹曼常量将热力学温度重新定义。

玻尔兹曼常量k可以将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定量联系起来,其关系式为

,其中k=1.380649×10-23J/K。

请你估算温度为一亿度时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假设质量为m、电量为q的微观粒子,在温度为T0时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求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

(3)东方超环的磁约束原理可简化如图。

在两个同心圆环之间有很强的匀强磁场,两圆半径分别为r1、r2,环状匀强磁场围成中空区域,中空区域内的带电粒子只要速度不是很大都不会穿出磁场的外边缘,而被约束在该区域内。

已知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为v,速度方向如图所示。

要使粒子不从大圆中射出,求环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

 

(2019延庆一模)24.(20分)如图,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

左侧接有定值电阻R。

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杆,以初速度v0沿轨道滑行,在滑行过程中保持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

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宏观规律与微观规律有很多相似之处,导体杆速度的减小规律类似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理论上它将经过无限长的时间衰减完有限的速度。

(1)求在杆的速度从v0减小到

的过程中

a.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b.通过电阻R的电量

(2)a.证明杆的速度每减小一半所用的时间都相等

b.若杆的动能减小一半所用时间为t0,则杆的动量减小一半所用时间是多少?

(2019东城一模)

(2019东城一模)

(2019东城一模24)

(2019海淀一模)22.(16分)

如图所示,A、B为两块足够大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两板间有方向由A指向B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在金属板A的正中央位置有一个粒子源P,能以v0的初速度向金属板A以下的各个方向均匀射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粒子最终全部落在金属板B上,粒子所受重力、空气阻力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

求:

(1)金属板A、B间的电压U;

(2)粒子到达金属板B时的动能Ek;

(3)粒子落在金属板上B区域的面积S。

 

23.(18分)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景,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平行金属轨道MN、PQ,相距为L,固定在水平面内;电阻为R的金属导体棒ab与平行轨道垂放置,且与轨道接触良好;MP间接有直流电源。

闭合开关S,金属导体棒向右运动,通过轻绳竖直提升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一切阻力、导轨的电阻和直流电源的内阻。

(1)求物体匀速上升时,通过导体棒ab的电流大小;

(2)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总要削弱电源电动势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反电动势。

设导体棒ab向上匀速提升重物的功率为P出,电流克服反电动势做功的功率为P反,请证明:

P出=P反;(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3)若通过电源连续调节MP间的电压U,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v也将连续变化,直流电动机所具有这种良好的“电压无极变速”调速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

请写出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v与电压U的函数关系式。

(2019海淀一模)24.(20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球背面的图片。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在月球背面通过中继卫星与地球通讯,因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新篇章。

(1)为了尽可能减小着陆过程中月球对飞船的冲击力,探测器在距月面非常近的距离h处才关闭发动机,此时速度相对月球表面竖直向下,大小为v,然后仅在月球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接触月面时通过其上的“四条腿”缓冲,平稳地停在月面,缓冲时间为t,如图1所示。

已知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探测器质量为m0,求:

①探测器与月面接触前瞬间相对月球表面的速度v'的大小。

②月球对探测器的平均冲击力F的大小。

(2)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难度要比在月球正面着陆大很多,其主要的原因在于:

由于月球的遮挡,着陆前探测器将无法和地球之间实现通讯。

2018年5月,我国发射了一颗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在地球和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之间搭了一个“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通讯的问题。

为了实现通讯和节约能量,“鹊桥”的理想位置就是围绕“地-月”系统的一个拉格朗日点运动,如图2所示。

所谓“地-月”系统的拉格朗日点是指空间中的某个点,在该点放置一个质量很小的天体,该天体仅在地球和月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下保持与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变。

 

①设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间的距离为L,月球绕地心运动,图2中所示的拉格朗日点到月球球心的距离为r。

推导并写出r与M、m和L之间的关系式。

②地球和太阳组成的“日-地”系统同样存在拉格朗日点,图3为“日-地”系统示意图,请在图中太阳和地球所在直线上用符号“*”标记出几个可能拉格朗日点的大概位置。

(2019怀柔零摸)22.(16分)

如图9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宽度L=0.4m一端连接R=1Ω的电阻.导线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速度v=5m/s.求:

(1)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

(2)在0.1s时间内,拉力做的功;

(3)若将MN换为电阻r=0.25Ω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求导体棒两端的电压U.

 

23.(18分)

(1)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0,

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t,请根据上述情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量定理

(2)如图11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钢球离开地面的速率为v2,若不计空气阻力

a.求钢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钢球动量的变化量大小及方向;

b.求钢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如图12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钢球,以速度v斜射到坚硬的大理石板上,入射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碰撞后被斜着弹出,弹出时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θ,速度大小仍为v.(不计空气阻力)请你用作图的方法求出钢球动量

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24.(20分)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D1和D2是两个中空的半径为R的半圆金属盒,它们接在电压一定、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取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

位于D1圆心处的质子源A能不断产生质子(初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计),它们在两盒之间被电场加速,D1、D2置于与盒面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若输出时质子束的等效电流为I.(忽略质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及质子的最大速度远远小于光速)

(1)写出质子在该回旋加速器中运动的周期及质子的比荷q/m

(2)求质子束从回旋加速器输出时的平均功率为P.

(3)若使用此回旋加速器加速氘核,要想使氘核获得与质子相同的最大动能,请分析此时磁感应强度应该如何变化,并写出计算过程。

(2019丰台一模)22.(16分)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宽度L=0.4m,一端连接R=1Ω的电阻。

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T。

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与导轨接触良好。

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

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速度v=0.6m/s。

求:

(1)感应电动势E和感应电流I;

(2)在0.2s时间内,拉力的冲量IF的大小;

(3)若将MN换为电阻r=0.5Ω的导体棒,其它条件不变,求导体棒两端的电压U。

 

23.(18分)

如图1所示,一小车放于平直木板上(木板一端固定一个定滑轮),木板被垫高一定角度θ,该角度下,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小车所受摩擦力与小车对木板的正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μ),小车总质量为M。

(1)请推导θ与μ应满足的定量关系;并分析说明若增大小

车质量,仍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角度θ是否需要重新调整。

 

(2)如图2所示,将小车上栓一根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的细绳,细绳通过滑轮(滑轮与细绳之间摩擦不计)下挂一个砝码盘(内放砝码),在木板上某位置静止释放小车后,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求:

①a.如果m=M,小车所受细绳拉力与砝码盘及砝码

总重力的比值;

b.用F表示小车所受细绳的拉力,如果要求

,此时

应该满足的条件;

②小车沿木板运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量ΔE。

 

24.(20分)

构建理想化模型,是处理物理问题常见的方法。

(1)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相关问题时,我们是从研究理想化模型——无限大带电平面开始的。

真空中无限大带电平面的电场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0=

,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σ为电荷分布在平面上的面密度,单位为C/m2。

如图1所示,无限大平面带正电,电场指向两侧。

若带负电则电场指向中央(图中未画出)。

在实际问题中,当两块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较大金属板相距很近时,其中间区域,可以看作是两个无限大带电平面所产生的匀强电场叠加;如果再忽略边缘效应,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就可以看作是匀强电场,如图2所示。

已知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量为Q,极板面积为S,板间距为d,求:

a.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

b.请根据电容的定义式,求出在真空中,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c.求解图2中左极板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

(提示:

因为带电左极板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带电右极板单独存在时空间场强的分布,所以不能使用a问中计算出的场强,而是应该将电场强度“还原”到原来右极板单独存在时,在左极板所在位置产生的电场强度。

(2)根据以上思路,请求解真空中均匀带电球面(理想化模型,没有厚度)上某微小面元所受电场力。

如图3所示,已知球面半径为R,所带电量为Q,该微小面元的面积为∆S,带电球面在空间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其中r为空间某点到球心O的距离。

(提示:

“无限大”是相对的,在实际研究中,只要被研究点距离带电面足够近,就可认为该带电面为无限大带电平面)

 

(2019石景山一模)22.(16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大小;

(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其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

 

23.(18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θ=30º的斜面上,导轨电阻不计,间距L=0.4m。

导轨所在空间被分成区域Ⅰ和Ⅱ,两区域的边界与斜面的交线为MN,Ⅰ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Ⅱ中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5T。

在区域Ⅰ中,将质量m1=0.1kg,电阻R1=0.1Ω的金属条ab放在导轨上,ab刚好不下滑。

然后,在区域Ⅱ中将质量m2=0.4kg,电阻R2=0.1Ω的光滑导体棒cd置于导轨上,由静止开始下滑。

cd在滑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区域Ⅱ的磁场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取g=10m/s2。

求:

(1)cd下滑的过程中,cd受力的示意图及ab中电流的方向;

(2)ab刚要向上滑动时,cd的动量;

(3)从cd开始下滑到ab刚要向上滑动的过程中,cd滑动的距离x=3.8m,此过程中ab上产生的热量。

 

 

24.(20分)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仍然把电子的运动视为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他认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量为k,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

(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求此等效电流值。

(2)氢原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系统的电势能的总和。

已知当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点电荷电场中离场源电荷q为r处的各点的电势

求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

(3)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状态跃迁时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形成氢光谱。

氢光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来表示

n,k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

k=1,2,3,……对于每一个k,有n=k+1,k+2,k+3,……R称为里德伯常量,是一个已知量。

对于

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紫外线区,称为赖曼系;

的一系列谱线其波长处在可见光区,称为巴耳末系。

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赖曼系波长最短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1;当用巴耳末系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2。

真空中的光速为

求:

普朗克常量和该种金属的逸出功。

 

(2019海淀零模)

(2019高三101月考)22.(16分)两个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电压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α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负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2)α粒子到达负极板的速度v;(3)圆形平板电极的半径R.

 

23.(18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PQ相距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导轨电阻不计。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长为L的金属ab垂直于MN、PQ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定值电阻的阻值也为R,重力加速度为g,闭合开关S,现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

(1)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金属棒从静止开始下滑距离为s0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

①求该过程通过金属棒的电量q;

②a.求该过程中金属棒的生热Q;

b.试证明该过程中任意时刻金属棒克服安培力的功率都等于全电路的生热功率.

(3)金属棒从静止开始下滑距离为s1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求该过程中金属棒所用的时间.

 

24.(20分)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16所示,将一个大质量的弹性球A(质量为m1)和一个小质量的弹性球B(质量为m2)叠放在一起,从初始高度h0由静止竖直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且h0远大于球的半径。

设A球与地面作用前的速度大小为v0(v0为未知量),A球和地面相碰后,以原速反弹;反弹后它和以v0向下运动的B球碰撞,如图17(甲)所示。

碰后如图17(乙)所示。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1)a.求v0。

b.有同学认为,两物体(选为一个系统)在竖直方向碰撞,由于重力的影响,系统动量不再守恒。

现通过实验及计算说明这一问题。

某次实验时,测得m1=60.0g,m2=3.0g,h0=180m,A和B碰撞时间△t=0.01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求A和B相互作用前瞬间系统的总动量大小P1;

②求A和B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大小△P;

③计算

×100%的值。

据此实验及结果,你认为物体在竖直方向碰撞过程中,是否可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并简要说明理由。

(2)若不计系统重力的影响,且m2<

(2019首师)22.(16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

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

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

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

(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月;

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a.月球的质量M;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23.(18分)物理学对电场和磁场的研究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现代技术设备中常常利用电场或磁场来改变或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

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由静止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射出(忽略电子所受重力)。

a.如图甲所示,若电子从加速电场射出后沿平行极板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偏转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板间电压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大小v以及射出偏转电场时速度偏转角θ的正切值;

b.如图乙所示,若电子从加速电场射出后沿直径方向进入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设电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射入时相比偏转了θ/角,请推导偏转角θ/的正切值,并说明增大偏转角θ/的方法(至少说出两种)。

(2)磁场与电场有诸多相似之处。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请你由此类比,从运动电荷所受的洛仑兹力F洛出发,写出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式;并从宏观与微观统一的思想出发构建一个合适的模型,推理论证该定义式与

这一定义式的一致性。

24.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最为简单和典型的两类运动,对其规律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一般曲线运动的问题:

(1)在研究一般的曲线运动时,我们可以利用“化曲为圆”的思想,将曲线分割为许多很短的小段,如图1所示,质点在每小段的运动都可以看做不同半径

的圆周运动的一部分,进而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

叫做曲率半径。

若已知v0、

、重力加速度为g,试据此思想求出图2所示的斜抛运动中。

a.轨迹最高点的速率;

b轨迹最高点处的曲率半径的大小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规律物理学上也有不同的探讨方法:

a.如图3,利用图中相似三角形来研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规律。

设质点沿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周以恒定速率v运动,某时刻质点位于位置A,经极短时间△t后运动到位置B。

通过的弧长为△s可近似等于弦AB的长。

请推导质点在位置A时的加速度aA;

 

b.如图4所示,惠更斯在推导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时,采用了“化圆为抛物线”的思考方式。

他把极短时间△t内从A到B的匀速圆周运动,看做“A到B’的匀速直线运动”和“B’到B匀加速运动”叠加,请结合这一思想推导质点在位置A时的加速度

(2019西城一模)22.(16分)

如图所示,轻质绝缘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

已知绳长l=1.0m,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5C,质量m=4.0×10-3kg。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

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E;

(2)将电场撤去,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v;

(3)将电场撤去,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绳中拉力的大小T。

 

23.(18分)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以确定光电管中电子的发射情况与光照的强弱、光的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K、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电子。

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1)a.电源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且将滑动变阻器中的滑片置于中央位置附近。

试判断:

光电管中从K发射出的电子由K向A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b.现有一电子从K极板逸出,初动能忽略不计,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电子经电压U加速后到达A极板。

求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动能Ek。

(2)在图1装置中,通过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以及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获得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Uc叫遏止电压。

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

请写出光电效应方程,并对“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做出解释。

(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为了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设计实验并测量了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

根据他的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图线。

已知电子的电量e=1.6×10-19C,求普朗克常量h。

(将运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4.(20分)

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某种物理量的值恒定不变的规律,它为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提供了依据。

在物理学中这样的守恒定律有很多,例如:

电荷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

(1)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

一段导体中通有恒定电流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导体不同

截面的电荷量都是相同的。

a.已知带电粒子电荷量均为q,粒子定向移动所形成的电流强度为I。

求在时间t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粒子数N;

b.直线加速器是一种通过高压电场使带电粒子加速的装置。

带电粒子从粒子源处持续发出,假定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加速过程中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1所示,在距粒子源l1、l2两处分别取一小段长度相等的粒子流Δl。

已知l1:

l2=1:

4,这两小段粒子流中所含的粒子数分别为n1和n2,求:

n1:

n2。

(2)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

适当调整开关,可以看到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水柱越来越细,如图2所示,垂直于水柱的横截面可视为圆。

在水柱上取两个横截面A、B,经过A、B的水流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A、B直径分别为d1、d2,且d1:

d2=2:

1。

求:

水流的速度大小之比v1:

v2。

(3)如图3所示:

一盛有水的大容器,其侧面有一个水平的短细管,水能够从细管中喷出;容器中水面的面积S1远远大于细管内的横截面积S2;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水不可压缩,而且没有粘滞性。

a.推理说明:

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速度比细管中的水流速

度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

b.在上述基础上,求:

当液面距离细管的高度为h时,

细管中的水流速度v。

 

(2019清华附中月考)

(2019四中月考)2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A从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