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123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罗源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完卷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时间:

120分钟总分:

150分

一、基础知识。

(默写每题1分,选择每题3分,共28分)

1、背诵默写。

(1)人生如梦,。

(2),何妨吟啸且徐行。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4),尽西风,季鹰归未?

(5)千古江山,。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薄雾浓云愁永昼,。

(8),有暗香盈袖。

(9),最难将息。

(10)梧桐更兼细雨,。

2、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天堑(qiān)纶巾(guàn)鲈鱼(lú)寻觅(mí)

B.参差(sén)骤雨(zhòu)罗绮(yī)嬉笑(xī)

C.煴火(yūn)弋射(yì)给其衣食(jǐ)汤镬(huò)

D.揾泪(wén)樯橹(qiáng)脍炙(kuài)台榭(xi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重湖叠献招募千骑陡峭B.树梢暮蔼凝噎何妨

C.遥岑远目憔悴钓叟故垒D.寒蝉良辰栏杆消魂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歌曲歌唱的民间小调,叫曲、杂曲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府或诗余等。

词牌不等于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

段在音乐上叫片,或叫阕。

阕是音乐终了的意思。

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单阕或多阕的。

C.词起源于隋唐,从民间逐渐转为文人创作,全盛于宋代。

词史上先后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D.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

慢词指的就是长调。

5、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句是()

A.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____________:

“大明湖畔,_____________,故居在垂杨深处;_____________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人的怀念。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趵突泉边漱玉集中

B.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漱玉集中趵突泉边

C.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漱玉集中趵突泉边

D.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趵突泉边漱玉集中

7、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共16分,)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

“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李信曰:

“不过用二十万。

”王以问王翦,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

“王将军老矣,何怯也!

”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

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

“已矣,勿复言!

”王翦曰:

“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

“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大宅甚众。

王曰:

“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曰: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王大笑。

王翦既行,至武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

“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翦曰:

“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

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楚人数挑战,终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

“军中戏乎?

”对曰:

“方投石、超距④。

”王翦曰:

“可用矣!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

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

①荆:

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②顿舍:

停驻,休息。

 ③怚(cū)中:

粗心。

 ④超距:

跳远。

8、(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蒙恬会城父会师

B.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宽恕

C.自至频阳谢王翦曰道歉

D.王翦日休士洗沐每天

9、(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军老矣,何怯也   ②何以汝为见

B.①久之,王翦使人问   ②即患秦兵之来

C.①乃悉国中兵以御之   ②宁许以负秦曲

D.①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10、(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谋求私利的做法,并不可取。

11、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翦谢病不能将(3分)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4分)

三、诗歌鉴赏(共8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4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四、经典名著阅读

文化经典阅读(共6分)

13、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3分)对上面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

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3分)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文学名著阅读(共10分)

14、(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

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B、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

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C、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

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

待袭人睡后,宝玉给秋纹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D、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

省亲那天,元妃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宝玉,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E、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

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15、(5分)简答题

简述“黛玉惊梦”的故事。

(100字)

五、现代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7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山东济南。

父亲是名重一时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之女,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造就了李清照超绝众人的文采。

动乱的时代和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使这个清新明丽、擅长描写闺中情趣的女词人的作品变得沉郁凄凉。

并不是生活的变故可以改变每一个人,阅读文章时仔细体味为什么女词人会有这种变化。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本来,3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

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

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

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

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竞大不悦。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000年,也长叹了一声:

“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

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