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75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ocx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目录

一、移动通信发展概述3

二、移动通信运营增长1.0时代6

三、移动通信运营增长2.0时代10

1、强劲增长10

2、增长的原因及可持续性15

四、相关企业19

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移动通信网络在解决了语音业务传输之后演进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提供越来越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移动通信终端的演进导致智能手机的出现,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保证了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可划分成增长1.0和增长2.0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移动通信网对社会的主要价值、增长的核心动力和增长天花板出现的信号均有所不同。

增长1.0时代:

增长1.0时代移动通信价值主要在于满足社会沟通需求,业务以电话和短信为主,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用户数的扩张,我国在用户渗透率达到80%后整个行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

增长2.0时代:

增长2.0时代移动通信的的价值已拓展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业务以数据业务为主,增长动力来自用户对数据需求的强劲增长;移动通信运营现已经进入增长2.0的时代,现阶段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强劲增长,我国的运营商十多年来首次表出ARPU值增长,移动通信价值的拓展是移动运营商收入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巨量持续出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用户对数据流量需求持续增长,从智能手机的普及、4G用户渗透和未来5G带来的容量提升看,在我国现在只是数据流量增长的早期阶段,增长的天花预计在5G投入运营较长时间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一、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移动通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极大的提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效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的价值逐渐拓展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欲把握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规律,需同时从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两条主线进行思考。

从1964年贝尔实验室开始研发HCMTS模拟系统开始,目前商用的移动通信网络已演进到第4代即LTE网络,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1G)以AMPS系统(1976年HCMTS改名为AMPS)为代表,只支持语音业务,1G开创性地采用了蜂窝技术,使得基于有限的频谱为千万级和亿级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成为了可能;2G相对1G,采用了数字技术,网络的频谱效率、语音质量和保密性等均得到提升,由于2G中的GSM和CDMA系统在全球的广泛部署,全球漫游得以首次实现,早期的2G系统也主要支持语音业务,2G系统发展到后期开始提供有限的数据业务,到了1999年CDMA1X系统开始支持最高64kbps速率的数据业务,2000年出现GPRS技术使GSM网络也开始支持最高64kbps速率的数据业务;3G系统在标准定义时即以提供较高的数据速率为目标,比如要求在车载环境数据速率达到144kbps,在步行环境数据速率达到384kbps,3G后期的增强版本最主要的特性也是提供更高速率,比如WCDMA的HSDPA用户的下载速率理论的最大值为14.4Mbps;4G在3G的基础上要求提供更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比如要求用户下载速率峰值达到100Mbps。

从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历史看,在解决了语音业务的传输之后,移动通信演进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提供越来越强的数据传输能力,目前尚在研究之中的5G系统未来将为静止的用户提供超过10Gbps峰值下载速率也证明这点。

移动通信终端在1G的早期阶段只有车载终端又称汽车电话,后期发展出手持式终端,最早的手持式终端即为俗称的“大哥大”;到了2G时代之后,由于数字技术的采用,终端尺寸和价格都得以大幅降低,手机成为了移动终端更普遍的称谓,早期的手机被称为功能机,主要提供语音、短信服务,2007年苹果公司开始发布智能手机iPhone,智能手机集成了通信模块、高速CPU、摄像头、GPS芯片、惯性传感器、大尺寸带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发展至今智能手机不仅是人们进行语音、短信等的通信工具,也是人们进行导航、购物、车票机票预订、VR播放等的一个工作、生活、娱乐的平台;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支持3G的功能手机联网的主要两个功能是视频电话和做为“上网卡“允许电脑通手机来连接互联网,通过手机来支持互联网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智能手机由于集成了CPU、大尺寸带触摸功能的显示屏,利用手机直接方便使用互联网应用得以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具备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和智能手机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得以快速度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百万级数量的移动互联网APP的不断出现是推动用户对数据流量需求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

移动通信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满足用户沟通需求为主,业务以电话、短信为主,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这个阶段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用户数的扩张,这个阶段可以被称为移动通信增长1.0的时代;第二个阶段移动通信的价值拓展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领域,业务以数据业务为主,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这个阶段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用户对数据需求的强劲增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这个阶段可称为增长2.0的时代。

增长1.0的时代核心指标是在网用户数,增长的天花板出现在该区域移动用户渗透率接近80-100%时,不同的国家天花板对应的用户渗透率值不同,主要与该国的商业文化、国民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增长2.0的时代核心指标是平均每月每用户数使用的数据流量,当运营商提供包月不限流量套餐、套餐价可为较多用户接受且限定的最高速率可支持绝大多数的应用时意味着增长2.0的阶段开始遇到增长的天花板。

二、移动通信运营增长1.0时代

1979年日本的NTT公司部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络在早期只提供语音通信功能,1992年移动通信网络开始提供短信服务功能,后来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演进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通信网络开始提供数据服务且其在营收中的占比逐步提升,按数据业务营收超过语音业务的年份做为移动通信运营增长1.0和增长2.0的分界点。

在我国不同的运营商在业务归类的口径上相互之间略有差异,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包括无线上网、应用及信息服务、短信及彩信,中国移动在2015年度业绩推介材料显示在2015年移动业务的数据业务收入首次超过语音业务收入,2015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占比为44.8%,无线上网、应用及信息服务和短信及彩信三种业务加在一起的数据业务收入占比为48.9%;中国联通2015年度业绩推介材料也显示数据流量收入在2015年首次超过语音收入,但若考虑其它增值服务,其它增值服务与数据流量收入之和在2014年已略超语音收入,2015年中国联通语音收入为577.49亿、数据流量收入为612.15亿、其它增值服务收入为223.14亿,中国联通年报显示其它增值服务包括短信、炫铃、个性化彩铃、无线数据服务、来电显示以及秘书服务,暂时没有关于各种增值服务具体收入数据,由于我们的报告是希望能给投资提供参考意见,不必纠缠于数据业务是否应当包括各种增值业务,也不必纠缠于对联通来说是2014年还是2015年才是移动通信运营增长1.0和增长2.0的准确分界点,可以统一把2015年做为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增长2.0的元年。

我国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共三家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获得移动通信运营牌照是在2008年,中国联通存在2001开始同时运营GSM和CDMA网络又在2008年将CDMA网络出售给中国电信的特殊情况,故以中国移动来考察国内运营商的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移动在2004年完成对全部31个省市资产的收购,2004年至2015年中国移动净利润和用户数变化情况如图1:

中国移动的营收中有一项为其它项营业收入,检查2010-2015年此项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3.2%-4.8%,没有找到关于此项内容的具体描述,估计此项收入是IDC这类业务产生的收入,图1中的净利润有一小部分由此收入产生,2015年的收入中新增了有线宽带收入,此项收入占比为3.1%。

2004-2015年中国移动移动业务的ARPU值变化如图2所示:

结合图1图2可以看到在2004-2012年,在ARPU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的净利润也持续上涨,但2013-2015年净利润均连续下跌。

2012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3.54亿,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为7.10亿,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数为2.39亿,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为1.60亿,2012年我国的移动通信渗透率为81.9%。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新增用户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之比很高故规模效应明显,再结合前述数据,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出用户数的增加是增长1.0阶段业绩增长最核心驱动力,我国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80%后行业增长的天花板出现,后续虽然用户数继续增长,在中国移动业绩推介材料中提到的拓展的农村、流动人口带的收入增长的力量不足以对冲OTT及行业内竞争带来的业绩下降的压力。

不同的国家天花板对应的用户渗透率指标不同,主要与该国的商业文化、国民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瑞典在2009年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了124%,对瑞典的运营商在移动用户渗透率超过80%也不一定会触及增长的天花板,这与该国较多商业人士拥有两部手机有关,一部是公司提供的工作手机,另一部为私人手机,同时也与该国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该国年纪大于60岁的人群手机使用率远远大于我国。

三、移动通信运营增长2.0时代

1、强劲增长

移动通信进入增长2.0的时代后,在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劲增长,移动通信运营十多年来首次ARPU值开始反弹,在图2中我们看到从2004至2015年ARPU值一直持续下跌,但中国移动的2016年中业绩推介材料显示相对2015年ARPU值56元,2016年上半年的ARPU值为62,ARPU值十多年来首次上涨,中国联通2015年移动用户ARPU值46.3元,2016年上半年的ARPU值为47.1元,也出现反弹,对我国三家基础运营商来说在目前巨大的用户数基础上ARPU值上升就意味着利润有大幅增加的潜力。

ARPU值上升的直接原因两方面,一方面OTT对语音收入的冲击已见顶,以中国移动为例,2013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语音收入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2013年下半年中国移动语音收入环比增幅为3.2%,但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环比持续下降,2016H1前4个半年度语音收入环比降幅的均值为9.37%,而2016上半年环比降幅仅为0.95%,这一指标的数字变化印证了OTT对电话和短信的分流压力的增幅已减弱的逻辑。

导致ARPU值上升的另一个主要的直接原因是数据业务的持续强劲增长,中国移动2013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手机上网流量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中国移动2013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手机上网流量收入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从图4可看到在2013H2至2016H1这6个半年度中国移动数据流量持续增长,增长幅度为31.8%-77.3%,随着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数据流量收入表现出图5中的持续增长,即使在2015下半年因监管原因资费出现大幅下调和执行流量不清零的政策后数据流量收入仍在持续增长。

中国联通由于4G网络建设晚于竞争对手,在2014年2015年存在高端客户流失的问题,其语音和数据流量收入变化规律与中国移动有些差别,但从2016年开始也能观察到强劲增长的潜力。

中国联通2013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语音收入变化情况如图6所示:

中国联通的语音收入在2013年下半年与中国移动一样表现出环比增长,但中国联通环比增长值极大达到62.7%,这与在2013年下半年中国联通的3G网络相对竞争对手网络有明显优势有关,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中国联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