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二地理练习题卷.docx
《秋高二地理练习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二地理练习题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高二地理练习题卷
惠安高级中学2015年秋高二地理练习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M表示()
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
2.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3.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
图2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2回答4~6题。
4.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B.热量
C.水分D.土壤
5.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6.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7~9题。
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9.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右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10~12题。
10.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A.太行山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秦岭
11.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12导致①区域附近七月均温和积温明显变化差异的主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洋流因素
读图4,回答13~15题。
13.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14.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
15.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16~17题。
1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17.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18~20题。
18.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
19.图5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
B.
C.
D.
20.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
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1.图6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阶段
阶段
阶段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7是其生产联系图。
读图回答23~25题。
图7
2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Ⅰ—①B.Ⅱ—②题C.Ⅲ—③D.Ⅳ—④
24.图7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
2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第二卷 综合题
二、综合题
26.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图11)。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
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12“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图12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虽调水量大,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3)评价西电东送工程中北线火电输送对于输出地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
方面考虑?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图13、14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资料和图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评价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的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读某城市周边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9分)
(1)描述图中1月-2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分析城市A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4)分析图中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德国启动了开发非洲北部沙漠太阳能发电项目(DESERTEC),西门子、意昂、德意志银行等12家国内外大企业参与了该项目,项目预计投资4000亿欧元,计划在北非沙漠地区建立太阳能电站,满足欧洲约15%的用电需求,其余供应电站所在国。
经考察甲国将成为这一项目的最佳投资地。
下图是甲国等高线地形简图,下表是K港口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8
13.4
14.1
15.4
17.5
20.2
22.4
22.7
21.7
19.2
16.1
13.5
降水量(mm)
62.2
59.0
50.7
40.2
18.8
5.8
0.7
0.4
4.9
31.1
74.4
77.6
降雨日数
9.8
9.3
9.1
8.7
5.4
2.6
0.4
0.4
2.1
6.2
9.7
10.2
日平均日照(小时)
6.1
6.7
7.8
8.7
9.5
9.5
9.8
9.5
8.6
7.6
6.4
5.9
(1)简述K港口夏季气温和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14分)
(2)简析图中东南部地区沙漠地形广布的原因。
(8分)
(3)简析甲国成为德国DESERTEC项目最佳投资地的主要原因。
(7分)
(4)判断乙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B
D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A
D
C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B
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1)水能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
(2)方案②。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3)有利于对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量排污会加剧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易引发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
27
(1)调出区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发达,需求少调入区能源资源缺乏,经济发展发达需求大
(2)水质较差,经山东丘陵地区需逐级提水耗能大.
(3)有利:
促进当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优势的转化;减轻当地铁路运输压力;
不利:
加剧当地大气污染;水资源紧缺问题.
(4)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8.(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音污染(一个要点1分,两个满分)。
(4)2分
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不利,城市发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水果种植受到影响。
29答案:
(1)图中-20℃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方向)凸出,说明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低。
主要是受山地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
(2)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黑土,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
(3)城市A(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内河航运便利,京哈、滨洲、滨绥等铁路干线在此交会,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通往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空线;是黑龙江的省会(政治因素)。
(4)B河流(松花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较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较长;春季由冰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汛,夏季由雨水补给出现夏汛;流经地区林木比较茂密,河流含沙量较小;由于补给较充足,支流也较多,所以河流的流量较大。
30.
(1)K港口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稀少(4分)。
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分);白昼长,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2分);夏季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小。
(2分)夏季港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4分)
(2)常年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信风的控制下(2分),气候干燥(2分),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4分)。
(3)甲国太阳能资源丰富(3分);隔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距欧洲较近,可节省输电成本(4分)。
(4)畜牧业或灌溉农业(2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控制草场载畜量;合理用水,保护好现有的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控制耕地数量,防止土地次生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