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465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docx

届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基础练习卷力

考点一: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2.5N

C.5N

D.10N

2.一弹簧右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始终向右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4.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产生的弹力大

5.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轻按桌面能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吗?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如图)

考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

1.如图所示的几幅图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2.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3.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施力物体

D.力的作用点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________。

5.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

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钢片的形变情况,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6.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________,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________.

7.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

器材的安装:

 。

操作的方法:

 。

发生的现象:

 。

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

 。

考点三:

重力与质量

1.重力大约等于300N的是(  )

A.一只麻雀

B.一只公鸡

C.一只羊

D.一头大黄牛

2.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教室门的高度约2m

C.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0N

D.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3.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砖块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重心位置和重力大小(  )

A.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重心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

C.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

D.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不变

4.如图所示,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摔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5.某质量是6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重约为100牛,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牛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

A.60千克

B.100千克

C.360千克

D.600千克

6.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只大公鸡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袋方便面

D.一枚大头针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g=9.8N/kg的含义是每千克物体受力是9.8N

D.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9.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米,质量为120千克.求:

(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在地球上重6牛的物体放到月球上时重为1牛,那么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g取10牛/千克)

 

10.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召开了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会上,同学们想知道红薯(俗称地瓜)密度是多少.于是有的同学从家中带了一个质量1.4kg的大红薯,测得其体积是1300cm3.求:

(1)红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

(2)红薯的密度是多少?

(g取10N/kg,保留2位小数)

 

1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很高的温度,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重多少牛顿?

(ρ钢=7.8×103kg/m3)

 

参考答案

考点一: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2.5N

C.5N

D.10N

【答案】C

【解析】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N)为准,所以,测力计的示数是5N.

故选C.

2.一弹簧右端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始终向右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C

【解析】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从压缩状态到自然长度时弹力方向向右;达到原长后,小球会继续向右运动,弹簧被拉长,此时弹力向左;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答案】C

【解析】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所以不会产生弹力.所以A说法错误.

B、拉力属于弹力,所以B说法错误.

C、压缩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的力是弹力,所以C说法正确.

D、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弹力,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产生的弹力大

【答案】C

【解析】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挤压,所以不会产生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所以选项A错误.

B、有时物体发生的微小的弹性形变,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只要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就会有弹力.所以选项B错误.

C、弹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发生弹性形变,只有物体发生了形变才有可能产生弹力.选项C正确.

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不具有弹性的物体即使形变很大也不会产生弹力.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C.

5.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

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答案】

(1)小于;

(2)甲和丙;(3)伸长量

【解析】

(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发现,原长都是6cm,甲的伸长的长度小于乙的长度.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就只能让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因为甲和丙是同种材料,只有长度不同,所以选择甲和丙.

(3)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

(1)小于;

(2)甲和丙;(3)伸长量.

6.轻按桌面能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吗?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如图)

【答案】桌子会发生形变;刻度尺上的光斑亮点会移动.

【解析】

(1)桌子受到了力的作用,就会发生形变,因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两平面镜的高度或角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

考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

1.如图所示的几幅图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答案】C

【解析】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大因素为:

大小、方向、作用点,我们要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必须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作用点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甲丙合适.故选C.

2.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 

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答案】D

3.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施力物体

D.力的作用点

【答案】C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________。

【答案】牛顿,牛,N

【解析】力它可以表示常用的拉力、压力、阻力等;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5.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

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甲和丁钢片的形变情况,可发现: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答案】

(1).大小

(2).作用点(3).方向

6.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________,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________.

【答案】1N,500N

【解析】∵两个较小的鸡蛋重力大约为1N,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的重力大约为500N,

∴两个较小的鸡蛋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故答案为:

1N,500N.

7.用厚玻璃瓶、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容器和水,来证明玻璃瓶可发生微小形变。

器材的安装:

 。

操作的方法:

 。

发生的现象:

 。

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

 。

【答案】器材的安装:

厚玻璃瓶内盛满水,瓶口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严。

操作的方法:

用手挤压瓶壁,观察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

发生的现象:

玻璃管内升起水柱。

玻璃瓶发生微小形变的原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该实验利用转换的思想,将微小的形变进行放大。

考点三:

重力与质量

1.重力大约等于300N的是(  )

A.一只麻雀

B.一只公鸡

C.一只羊

D.一头大黄牛

【答案】C

【解析】A、一只麻雀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05kg×10N/kg=0.5N左右.不符合题意;

B、一只公鸡的质量在2.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2.5kg×10N/kg=25N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只羊的质量在3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30kg×10N/kg=300N左右.符合题意;

D、一头大黄牛的质量在2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200kg×10N/kg=2000N.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B.教室门的高度约2m

C.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0N

D.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

【答案】B

【解析】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比中学生身高大一些,在200cm=2m左右.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物理课本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不符合实际.

故选B.

3.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砖块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重心位置和重力大小(  )

A.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重心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

C.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

D.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不变

【答案】

【解析】因为砖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因此水平放置时,重心的高度低于竖直放置时的重心高度;因为砖的质量不变,因此砖的重力也不变.

故选D.

4.如图所示,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其奥妙是(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摔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答案】B

【解析】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也就是物体放在支撑面上会不会倒下来.要使物体更稳定些,一是要增大物体的支持面,二是要降低物体的重心,而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原因就是不倒翁内放有密度较大的铅粒,重心下降,增大稳度,不易摔倒.

故选B.

5.某质量是6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重约为100牛,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牛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

A.60千克

B.100千克

C.360千克

D.600千克

【答案】C

【解析】在月球上g=

N/kg;

到月球上后,最多能悬挂质量为m=

=360kg.

故选C.

6.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只大公鸡

B.一张学生课桌

C.一袋方便面

D.一枚大头针

【答案】C

【解析】A、一只大公鸡的质量在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2kg×10N/kg=20N.不符合题意;

B、一张学生课桌的质量在15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G=mg=15kg×10N/kg=150N.不符合题意;

C、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G=mg=0.1kg×10N/kg=1N.符合题意;

D、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在0.1g=0.00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G=mg=0.0001kg×10N/kg=0.001N.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g=9.8N/kg的含义是每千克物体受力是9.8N

D.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答案】C

【解析】A、在地球附近,g可以认为是一常数,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故C错误;

D、压力和支持力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其实质都是弹力,故D正确.

故选C.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答案】D

【解析】A、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与斜面垂直.故A说法不正确.

B、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支持面无关.故B说法不正确.

C、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C说法不正确.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正确.

故选D.

9.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米,质量为120千克.求:

(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在地球上重6牛的物体放到月球上时重为1牛,那么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g取10牛/千克)

【答案】

(1)1200N;

(2)200N

【解析】

(1)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

G=mg=120kg×10N/kg=1200N;

(2)月球车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还是120kg;

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

F=

G=

×1200N=200N.

答:

(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200N.

(2)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是120kg;受到的重力是200N.

10.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召开了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会上,同学们想知道红薯(俗称地瓜)密度是多少.于是有的同学从家中带了一个质量1.4kg的大红薯,测得其体积是1300cm3.求:

(1)红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

(2)红薯的密度是多少?

(g取10N/kg,保留2位小数)

【答案】

(1)14N;

(2)1.08×103kg/m3

【解析】

(1)红薯受到的重力:

G=mg=1.4kg×10N/kg=14N;

(2)红薯的密度:

ρ=

≈1.08g/cm3=1.08×103kg/m3.

答:

(1)红薯受到的重力是14N;

(2)红薯的密度是1.08×103kg/m3.

11.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很高的温度,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重多少牛顿?

(ρ钢=7.8×103kg/m3)

【答案】45kg;441N

【解析】∵ρ=

∴钢材的体积:

V钢=

由题知:

气凝胶的体积V=V钢=

∵ρ=

∴气凝胶的质量:

m=ρ气凝胶V=3kg/m3×

=45kg;

G=mg=45kg×9.8N/kg=441N.

答:

需“气凝胶”质量为45kg,重441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