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8136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含6课

教案序号:

课题:

1.神州谣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5个生字,学写“州、湾、岛、峡、民、族、谊、齐、奋”9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韵律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

会写9个字。

有归类识字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才能繁荣富强。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读字词,掌握方法

1.认读“神州、珠峰、海峡、大陆”识记“州、峰、峡、陆”4个字。

(1)出示“神州、珠峰、海峡、大陆”图:

这些图,分别对应哪些词语?

(2)出示“神州、珠峰、海峡、大陆”词语:

谁能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

“神州”,指的是什么?

(3)出示“州、峰、峡、陆”:

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要点:

古代称中国为“赤县神州”,“神州”,是古代中国的别称。

“州、峡”可结合地名识记。

如,州(广州、兰州、苏州),峡(三峡、刘家峡);“陆、峰”可结合日常见闻识记,如陆(陆地),峰(山峰)。

2.认读“涌、湾、谊、浓、荣”。

(1)出示生字“涌、湾、谊、浓”:

俗话说,“字读半边不为错”,猜一猜,这些字分别读什么?

(学生猜读)等学生读完后,教师再强调,虽然有些字可以读半边,但我们还是要通过查字典去验证,否则很容易闹笑话。

例如“峡”,我们就不能读成“夹”。

(2)出示拼音,读准字音。

(3)观察字形,你能猜一猜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4)出示江水涌起及海湾、河湾的图片:

请学生想想“涌”“湾”是指什么意思?

(5)出示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及相应图片:

“荣”指什么意思?

3.认读“耸、隔、与”。

(1)出示“耸、隔、与”,借助拼音自读。

(2)理解“珠峰耸”。

出示珠峰图片:

小朋友,你知道珠峰有多高吗?

(出示珠穆朗玛峰简介)

请你夸一夸它的高。

读“珠峰耸”。

提示: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高度8444.43米,是世界海拔第一高峰。

词语:

高耸入云、耸入云端、高高耸立。

(3)理解“隔海峡”。

出示中国地图:

这是我们的国家,你能指一指大陆和台湾吗?

中间的部分是海峡——台湾海峡,用上“隔”字说一说台湾和大陆的位置关系。

提示:

台湾和大陆隔着海峡。

(4)理解“与大陆”。

出示“与大陆”:

还可以怎样说?

“我与你”还可以怎样说?

提示:

“与”,和的意思,“与大陆”可以说“和大陆”。

“我与你”,就是“我和你”的意思。

4.认读“齐、奋、繁”。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奋”为前鼻音。

(2)给生字找朋友,扩词。

二、朗读课文,读出韵律

1.读正确、读流利。

(1)借助拼音自主朗读,同桌互相读、互相听。

(2)指名分小节读,相机正音。

2.读出韵律。

(1)将每一小节中的韵脚加点出示:

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自己再读一读,读出押韵的感觉。

(3)男女生对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提示:

韵脚为“华一—画;涌——耸;峡——家;浓——荣”。

男女生对读示例:

(女)我神州,(男)称中华,(女)山川美,(男)可入画……

3.读出面面。

(1)“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奔”“涌”“长”“耸”这些字让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适时补充相关图片与视频,凸显景物特征。

(2)引导学生自由读第2小节: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奔腾不息,长江的波翻浪涌,长城的蜿蜒万里,珠峰的高高耸立吗?

指名读。

齐读。

(3)出示两岸互通亲人相聚的画面:

你有怎样的感受?

是呀,大陆和台湾本是一家!

带着这种感情读第3小节。

(4)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歌曲视频,引导学生打着拍子跟着哼唱。

齐读第4小节。

三、拓展积累,赞我中华

1.拓展积累。

(1)读准字音。

自由读:

(出示课后练习三的8个四字词语)根据拼音,自己读一读,相信你能读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

(2)读懂意思。

“我华夏,称中华”,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你知道我们有哪些共同的名字?

我们中国又可以称作什么?

“各民族、情谊浓”,这说明各民族是怎样的?

世界人民和谐共处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我们华夏儿女怎样做才能“共繁荣”?

提示:

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中国又可以说是“神州大地、魏巍中华”;“各民族、情意浓”说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就是指世界人民和谐共处、互助互荣;“奋发图强”才能共享“繁荣昌盛”。

(3)熟读成诵。

读一读,看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多。

2.赞我中华。

(1)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祖国的资料。

(2)夸夸我们伟大的祖国。

你想怎样赞美我们的祖国?

如果有机会和外国的小朋友交流,你会怎样介绍我们中国呢?

提示:

可以通读《神州谣》《中华谣》,可以唱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还可以画一幅图画等。

3.引导说话。

(1)“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奔”“涌”“长”“耸”这些字分别写出了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什么特点?

(2)仿照课文的样子,说说祖国其他的山川名胜或家乡的风光特产。

提示:

这些字写出了黄河奔腾澎湃,长江翻涌不息,长城蜿蜒万里,珠峰高高耸立的特点;故宫大,桂林秀,西湖美……

四、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指导写好“州、湾、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这些字中都有几个点,分别是怎样摆布的?

教师边示范生字边提示书写要领:

“州”中的三个点在横中线上下,第一个点向左,其余两个点向右。

“湾”中“三点水”的上面两个点成弧形摆布,右边三个点成三角形摆布。

“谊”左右两部分上面的点差不多高。

学生书写整字,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师生评议。

2.指导写好“峡、齐、奋、族”。

教师先让学生找带有“人”字形的字,然后引导仔细观察:

它们在不同的字里样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书写整字,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师生评议。

3.指导写好“民、岛”。

教师引导观察范字,并提示:

“民”,上窄下宽,竖提要挺直,斜勾呈弓形;“岛”,竖折折钩中的横略长,竖略斜。

然后学生书写整字,教师引导评议。

 

通过范读和自读,在朗读中认识15个生字,

会写9个字。

有归类识字的意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祖国的美好与繁荣。

 

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才能繁荣富强。

 

指导学生写字,学会观察字的结构,写法、笔顺,通过临习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案序号:

课题:

1.神州谣(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民、族”。

 

2.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读记课后的八个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

1.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2.会写2个字“民、族”。

 

教学难点:

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认识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才能繁荣富强。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音乐欣赏:

《大中国》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学习“州”字。

 

(1)猜字谜“州”,“细雨分落一川里”。

 

(2)播放自制视频“州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感受它象形字的特点和中国汉字的魅力。

 

(“州”原指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仔细观察“州”的甲骨文,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它象形字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认真观察和联想的能力。

) 

(3)联系生活经验给“州”字扩词。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带州字的城市名?

 

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复习上节课会认的生字。

 

1.带拼音读。

 

 zhōu yáo      yǒng      fēng sǒng   wān 

神 州 谣  长江涌   珠峰耸 台湾  长城长 

gé  xiá  yǔ  lù   yì nóng    qí   fán róng 

隔海峡   与大陆   情谊浓  齐奋发繁荣  

2.去拼音开火车读。

 

3.读韵文,巩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男生读。

 

2.全班自由读。

思考:

这一小节讲了什么?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指名回答,练习读。

 

4.分组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一)齐读第二节。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二)屏幕出示要求。

思考、回答:

这一小节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

请你用-------在书上画出来。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用△画出来。

    

(三)请一名学生同时在白板上演示、回答。

 

(生:

分别写了黄河、长江、长城和珠峰这4种景物,它们的特点分别是奔、涌、长、耸。

) 

(四)在教师指导下,分别用三种方法感受“奔、涌、长、耸”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先回顾理解句中的关键字的几种常见方法,接着指导学生用查字典、扩词、看图片这三种方法分别感受“奔”在句中的意思, 

(1)A指名学生初次用句式说:

你从“黄河奔”的“奔”字感受到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

查字典。

师:

除了查字典,理解句中的关键字还有什么方法?

指名生说。

 

(2)屏幕出示学法指导:

       

理解句子中关键字的方法有:

 

A.查字典理解       

B.扩词 

C.通过插图或图片来理解 

(3)师指导学生运用第2种组词和第3种看图片这两种方法来体会“黄河奔”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①指名学生先用“奔”组词,然后把词语放入用句式中试着用组词的方法说一说,第二次感受“黄河奔”中“奔”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生:

奔 (飞奔、奔腾、狂奔、奔流入海 、  奔腾不息等 )    

生:

我从“奔”字感受到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师出示黄河的图片,请学生用句式说话。

 

生:

我从图片感受到“奔”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感受第2节中剩下的3个关键字“涌、长、耸”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1)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读一读。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先独立思考,然后在本组内交流。

(3)小组充分交流。

 

(4)幻灯出示,分小组汇报。

 

①查字典小组汇报。

 

先指名大致说出字典里“涌、耸”的意思。

再按照句式汇报。

 

我从“涌”字感受到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长”字感受到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耸”字感受到珠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涌:

汹涌澎湃  奔涌向前 

珠峰耸:

高耸、耸立、挺拔耸立   高耸入云 

②扩词小组汇报。

 

先指名为“涌、耸”扩词,再汇报说感受,其他同学补充交流。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1)想一想,这个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指名说。

(激动、自豪、赞美)

(2)第一、第二小节连起来指名读、示范读、自由练习读、分角色读,再次指名读,检查朗读效果。

 

4.拓展,深化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多媒体游戏《小鱼找朋友》。

      

(1)大屏幕出示要求:

你能仿照课文第二节,在(   )里选择一个字,概括出祖国这些著名山川的特点,帮小鱼找到好朋友吗?

 

(2)指名一学生在白板上演示后,其他同学做课堂练习的连线题。

看谁能给小鱼找到好朋友。

 

黄山( 奇 ),泰山( 雄 ),青城 (幽 )。

 

西湖( 美 ),漓江( 静、清、绿 ),怒江( 险 )。

       

作者_________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2.大致知道大陆与台湾、台湾海峡的位置。

(请学生上台在白板的地图中指明。

看图大致理解“海峡”的意思。

 

3.鼓励学生质疑:

你对这一小节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海峡”指什么?

台湾与大陆之间隔着哪个海峡?

为什么台湾离大陆那么远,还说它们是一家人?

为什么台湾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 

4.同学和老师共同答疑。

 

5.认识“峡”字。

 

引导学生发现“峡”左形右声,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换偏旁的办法引出“峡”的形声字,比如“侠”“狭”。

 

6.指导朗读。

 

(1)这一小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有点遗憾、主要是饱含期盼的语气来读)。

 

(2)指名读、示范读、自由练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

 

1.白板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猜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是课文哪个小节?

为什么?

相机理解“繁荣”和56个民族团结一心,才把祖国建设得这样繁荣昌盛。

 

2.相机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用有精神、激动、自豪的语气。

 

3.指名读、分组读、自由读。

4.学写生字“民”“族”。

 

(1)生先观察、指名说书写要点。

 

(书写要点:

“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第五笔的斜钩要呈弓形,写得舒展有力;“族”左窄右宽,“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勾、撇。

右边的三个横长短不同。

) 

(2)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观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字。

 

(3)生书写,师指导。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

 

1.划句断,学生练读, 

师在白板上一边划全文的句读,,一边请学生自由练习读,感受与三字经形式原文的不同。

 

2.指名读。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3.分组读。

 

4.齐读全文。

 

5.试着选择自己喜欢的句读形式背诵全文,指名、分组、全班背诵。

 

六、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的四字词语。

 

A.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B.神州大地    巍巍中华 

C.民族团结    世界大同 

D.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1.试着鼓励学生找出每组词语内容上的规律和联系,帮助记忆?

 

2.自由读,试着背诵。

 

3.同桌对读,练习背诵。

 

4.试集体背诵。

 

七、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欣赏了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四种祖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山川,了解了宝岛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血脉亲情,感受了56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祖国的豪迈精神。

我们,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通过音乐欣赏、播放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把生字藏在一首新编的韵文里,看学生是否还认识?

 

教师先“扶”后“放”,为下一环节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受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小组合做学习打基础。

 

先组词,再用句式说话,有梯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把看图片说感受安排在前2种方法之后,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避免了“先入为主”的现象,提高了学习效果。

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并读一读的目的是强化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避免合作学习的无序;先让学生确定本小组选择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达到合作提效的目的。

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发头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生兴趣。

 

查字典和组词小组汇报时先说说自己查到的字典解释和组的词,再谈感受,使本环节的学习有层次、深入、扎实,更值得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学习和借鉴。

涌:

水从下向上冒出。

耸:

高大、笔直地挺立。

 

多种形式的读,加上教师的指导范读,使读的方式多样,在指导和学习中提高学生读的效果。

) 

用游戏的方式声音、形象并茂,加上学生的白板操作,间接复习了四种景物及其特点,强化了学习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为后面环节的理解、背诵打下了基础。

) 

本篇课文是识字,本节课认识了象形字、形声字,激发了学生认识、学习汉字的兴趣,通过组词、换偏旁,让学生加深了对生字的理解,并借助汉字的特点认识更多的生字。

) 

 

 

 

发现规律再进行记忆,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促进读和记忆的效果。

但学生能发现几点就说几点,一点都没发现也没关系,不做硬性要求。

) 

 

 

教案序号:

课题:

2.传统节日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5个生字,学写汉字“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把民谣读正确、读通顺,背诵民谣,结合情境和生活练习说话。

3.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

背诵课文。

2.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难点:

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节日,学习字词

1.认识传统节日。

(1)出示课题《传统节日》:

谁能读一读题目?

注意“传、统”的读音。

(2)你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它们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初读民谣,圈画生字。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分类识字,集中认读。

(1)巩固熟字:

有几个生字在前面已学过,如果你熟悉就大声和它打个招呼,给它找找朋友组组词吧!

(2)凭借经验,认读“贴、饼、宵”。

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再组词说-一说,最后根据字形记一记。

提示:

“饼”是后鼻音,要读准。

先根据“食字旁”来理解意思,表示和吃的食物有关,然后用“饼”组成“大饼、饼干”等词语,再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字形:

“饣+并=饼”。

(3)图文识字,认读“巷、祭”。

引导学生看一看“大街小巷”和“清明祭扫”的图片,再结合文中的句子读一读,从而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

(4)归类识字,认读“艾、菊、堂、赏”。

“艾、菊”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的偏旁都和什么有关?

提示:

回忆一下“草字头”的意思,都和花草有关。

文中的“艾”指艾草,“菊”是菊花。

(5)情境识字,认读“乞、巧、郎”。

听故事《牛郎织女》,你知道了什么?

“乞巧”是七夕节的习俗,牛郎和织女也在这一天鹊桥相会。

提示:

“郎”的“双耳旁”在右边。

(6)字理识字,认读“舟”。

欣赏“舟”的象形字,说说像什么?

要点:

甲骨文字形

,像船形。

两边像船帮,中间三条线分别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

二、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1.指导朗读。

(1)小组内朗读民谣,读准确、读通顺、读连贯。

(2)分句出示,指名读。

自主发现:

该怎么读好这首民谣呢?

(3)听教师范读:

你知道怎么才能把民谣读好?

(4)师生合作齐读。

要点:

让学生自主朗读,充分发现。

教师范读后再练读,直至熟练自如、顺口顺耳。

朗读提示:

(1)读正确、读流利,声音响亮。

(2)读好韵脚,每一句分别以“炮、潮、扫、飘、桥、照、高、闹”结尾,读起来琅琅上口。

(3)读出节奏,如:

大街小巷/人如潮;先人墓前/去祭扫;粽子艾香/满堂飘。

2.朗读游戏。

(1)接读小游戏:

当老师读“春节到”,请立即大声接“人欢笑”,当老师读“贴窗花”,请立即大声接“放鞭炮”。

首先师生合作,然后同桌合作,还可以用男女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接读”。

(2)问读小游戏:

刚刚我们玩了有趣的“接读”游戏,大家在“接读”中已经能准确、快速地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下而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节日名。

什么节,人欢笑?

什么节,看花灯?

什么节,用纷纷?

什么节,牛郎织女会鹊桥?

什么节,十五圆月当空照?

3.巧记民谣。

(1)民谣中提到的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2)这些节日里人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3)按照时间顺序给这些传统节日排一排。

要点: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4)按顺序串起来,背诵全文。

(5)出示各个传统节日的图片,借助图片提示背诵。

4.自由练习,同桌互相背诵。

三、情境说话,自由表达

1.创设情境,生活联想。

出示和节日有关的图片,回忆你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

当时有什么感觉?

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

要点:

引导学生讲出在节日里人们都在干什么?

当时心情怎么样?

会想些什么?

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能牢记民谣内容了。

2.小组合作,自由表达。

要点:

要能连贯地说出自己是怎么过节的,符合节日特点就行,不必要求太高,目的是带动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特点,并能大胆地进行言语表达。

3.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

出示“泼水”“火把节”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

再欣赏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图片,激起兴趣。

还想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课后可以自己去在资料,好好读一读。

四、抓住特点,学写汉字

1.出示“贴、敬、转”。

(1)观察3个要书写的字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教师示范书写。

要点:

书写时注意“贴、敬、转”左右等宽,“转”左部分“车”的最后一笔为提,右部分“专”的最后一笔是点。

2.出示“艾、热”。

(1)怎样写好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

(2)先描红,再交流。

3.出示“团、闹”。

要点:

“闹”是半包围结构,注意“门”的笔顺,先写点,“团”是全包围结构,注意写完里面的“才”之后再封口。

4.学生临写,交流展示。

 

在范读和自读过程中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

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把民谣读正确、读通顺,背诵民谣,结合情境和生活练习说话。

 

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指导学生学写生字,学会观察字的结构、笔顺、写法、执笔方法、坐姿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案序号:

课题:

3.“贝”的故事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6个生字,学写汉字“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贝”的故事。

3.初步感受象形文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4.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探究汉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

2.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贝”的汉字的意思,

激发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走进新课,学习字词

1.趣味识字,认识“贝”。

(1)板书“贝”的象形文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欣赏贝壳图片,古人根据贝类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创造出了一个“

”字,这就是“贝”字,像这样用一幅图来表示汉字,这类汉字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3)说说:

贝壳有什么作用?

要点: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2.自读16个字,你发现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要点:

(1)“珍、饰、随、损、财、赚”在拼读的时候要关注声母,读好平舌音和翘舌音。

(2)“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