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7575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docx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工作范文

20XX高考历史分类汇编

  篇一:

20XX年高考文综历史分类汇编必修一

  20XX年高考文综历史分类汇编必修一

  第一单元

  1、(20XX年广东卷)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2、(20XX年全国大纲卷)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3、(20XX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4、(20XX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5、(20XX年全国新课标1)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6、(20XX年天津卷)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xx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7、(20XX年山东卷)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8、(20XX年四川卷)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9、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10、(20XX年福建卷)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图7,从中透

  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11、(20XX年广东卷)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12、(20XX年全国大纲卷)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3、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

  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

“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14、33.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

  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15、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16、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

  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

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C.唐朝D.北齐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17、(20XX年海南文综历史)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

  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18、(20XX年海南文综历史)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

  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9、(20XX年海南文综历史)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20、37.(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

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

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

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8分)

  21、(20XX年浙江卷)38.(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8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9分)

  22、(20XX年福建卷)38.(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

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

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

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篇二:

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20XX·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

  制D.郡国并行制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XX·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体现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故B现正确,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体现是宗法制中世袭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XX·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XX·天津文综·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7分)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

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

(8分)

  【考点】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解析】

(1)由材料①中古代中国商鞅变法和古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为两者都制定

  法律;由材料②阶段关键词“统一”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由材料③中关键词“强盛”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进入强盛时期;由材料④中两个阶段“混乱”到“统一”,“危机”到“中兴”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由材料⑤中“南下”“十六国”“入侵”“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第一小问现象,对第一设问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两者非常相似;第二小问发现,从纵向来看两者的变化轨迹类似,都呈现出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的轨迹;第三小问认识,由本题前两问可以得出认识,即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答案】

(1)特征:

①两者都制定了法律。

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

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

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

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7分)

  

(2)现象:

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

(2分)

  发现:

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

(4分)

  认识:

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2分)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XX·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议制度

  【解析】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XX·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XX·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解析】“河南尹田歆”“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说明地方是有选官权的,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才能、品德等综合品评,这

  与材料中的“孝廉”不符,故B项错误;“推举孝廉”反映了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但是“贵戚……相命”又反映了权贵开始干涉控制察举制,客观上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XX·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外戚干政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XX·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解析】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这句话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尚书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居真宰相之任”这句话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差不多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去公顷甚远……浸以华重……居真宰相之任”的描述可知中书、尚书令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关于中书、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经历,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XX·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篇三:

全国20XX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R4-毛泽东思想

  (备考20XX)全国20XX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R4-毛泽东思想

  1.(20XX·徐州信息卷)(14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探索不同的救国道路,铲除各种近代化障碍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材料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要求,还是策略上

  的考虑?

这两种意见似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是真诚要求,另一面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可以统一。

  ——戴逸《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

  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

  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在现代化的每个阶段中,只能解决一个或者两个当前的主要任务?

?

许多阶段连贯起来,逐步地解决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各种障碍,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

  ——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孙中山的“联俄”既是他的真诚要求,又是他的策略考虑的?

(4分)

  

(2)概括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策略及其实质。

(2分)

  (3)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要求:

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200字左右。

)(8分)

  【答案】答案:

(1)孙中山认同苏联(或赞同十月革命),希望向苏联学习,因此,联俄是他的真诚要求;(2分)在中外反动势力强大的环境中,国民党力量弱小,希望借助国内外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出于这种策略,必须联俄。

(2分)

  

(2)坚持群众路线(或依靠群众)。

(1分)实质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

  要执政为民。

(1分)

  (3)观点:

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逐步解决了现代化的各种障碍。

(2分)

  论据: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消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

  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论证和论据7分,论据不能少于3个,6分)

  2.(20XX·湖南十三校二联)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

  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

  国。

?

?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3.“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上述内容可能出自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4.(20XX·徐州信息卷)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

  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