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749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ppt

第十四章民俗民风旅游资源w(1课时)第一节:

民俗与旅游第一节:

民俗与旅游w民俗简单说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项。

一般把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风”,把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社会习尚叫“俗”。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民俗风情与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与饮食文化一、什么是民族与民俗民族:

是指人类在原始社会崩溃、阶级社会确立时期列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方面,民间所能特有并广泛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二、民俗风情的主要形式服饰、饮食、居住特点、礼仪、节日。

三、三、中国少数民族情况介绍要求掌握各少数民族的:

居住地、人口、语言、节日、礼仪、禁忌、服饰、丧葬、饮食、宗教、居住特点。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尔吾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白族傣族纳西族畲族苗族彝族土楼吊脚楼一、民俗旅游的重要意义一、民俗旅游的重要意义w民俗本身具有三大功能,即:

w1、历史功能w2、教育功能w3、娱乐功能这些功能在旅游中都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转变为旅游功能。

w

(一)获得知识与美的享受w通过民俗旅游,可以获得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历史的知识。

民俗学家把民俗称为活的社会“化石”,把民俗事项作为“历史的教材”。

w

(二)、满足猎奇和求新求异的心理w民俗事项具有极大的民族差异性和地域差异性。

一个地方司空见惯的事情,对另一个地方的人来说却十分新奇。

w(三)、沟通民众感情和心灵w民俗风情充分表露了民众的感情和心理,并充满了民众的智慧。

作为异族或异地人的旅游者,到民俗地区去旅游,必然要和当地人进行各种交往。

在交往中,总会接触到许多新奇的事物、新奇的思想,使人引起心灵的颤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交往中,还可以相互了解,加深感情,增进友谊。

因此民俗旅游是沟通民众感情和心灵的良好途径。

w(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w美丽的异地风景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尤其是许多民族尊老爱幼、热情好客、互帮互助等良好社会习尚,往往使游人感叹不已,并从中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这就是民俗教育功能的体现。

w(五)发展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w越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其与外界较为隔绝,越能够保留相对古老的纯粹的民俗事项,因而这样的地区发展民俗旅游条件极佳。

民俗旅游资源越独特,越纯朴,对旅游者吸引力就越大。

而我国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因为自然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旅游事业对当地大有裨益。

二、民俗旅游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二、民俗旅游的特点和注意事项w

(一)、民俗旅游的特点w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一般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以区别于其他文化现象。

w民俗的社会性,是指任何一种民俗,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w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事项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

w民俗的类型性和模式性,是指民俗事项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和其中带支配力的主流部分;w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是指民俗一旦形成,大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在稳定的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模式。

但民俗事项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w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民俗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

w1、广泛性w民俗旅游资源是广泛存在的。

民俗广泛存在于某一地域范围或某一民族,广泛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过程,广泛存在于任何季节和时间。

民俗几乎是无处不在,包罗万象的,它涉及到各个民族和每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w2、自在性w民俗活动是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即使没有任何外在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旅游者存在,其活动也会照常进行。

w3、体验性w走马观花似的旅游方式对于民俗旅游尤其不适应,和其他许多旅游项目不同,民俗旅游尤其应注重体验性。

各种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应尽量使旅游者参与其中,使其获得亲身的体验,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w

(二)、民俗旅游应注意的事项w1、要入乡随俗,入国问禁w2、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严加甄别w3、要保持纯朴真实,力戒矫揉造作w4、民俗有良俗与陋俗之分w5、把握最佳时机,强调体验性三、民俗风情的主要类型三、民俗风情的主要类型w我国一些民俗学者根据对我国各民族民俗活动的实际研究,一般将我国各民族民俗作如下分类:

w

(一)、物质民俗w包括衣、食、住、行、生产、交通等。

w

(二)、社会民俗w包括家族、村落、人生诸仪式、岁时习俗,民间节日等。

w(三)、口承语言习俗w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等。

w(四)、精神民俗w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等。

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民族与民俗概况我国民族与民俗概况w一、我国民族概况一、我国民族概况w56个民族w汉民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

w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超过1500万;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

我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它们是:

壮、维吾尔、彝、苗、回、藏、蒙、满、布依、朝鲜、哈尼、侗、土家、瑶、白、哈萨克、傣、黎。

w我国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与汉族交错分布的特点。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的汉民族多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地区,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疆地区,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

w建国以来,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族人民建立和发展了平等互助、亲密团结、共同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自由均受到宪法的保护。

二、我国民俗概况二、我国民俗概况w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目前对旅游影响较大的民俗,主要有各民族各地区的民居、服饰、饮食、节日、歌舞、神话、传说、史诗等方面。

w

(一)、民居民俗w大体有如下几类:

w1、帐篷型w2、干栏型w3、上栋下宇型w4、窑洞w5、黎族和高山族的船形房屋1、帐篷型w蒙古包2、干栏型3、上栋下宇型4、窑洞5、船形房屋w

(二)、服饰民俗w服饰的发展,受很多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

w首先,是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

w其次,服饰还与当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w其三,服饰的传承,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紧密相联系w服饰民俗的类型分为头衣、体衣、足衣、及饰物几方面。

w1、头衣w头衣又叫元衣,皆为古代称谓,即今之帽子。

古代的头衣有冠、冕、弁等,为帝王或贵族所用。

平民有帻、陌头、角巾等,现在都为帽子所取代。

w民族不同,帽子会差异很大。

我国维吾尔族的“朵帕”,即四楞小花帽,极有特色,男女皆喜欢戴,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者在花色、式样上有些区别;回族同胞男性戴白圆帽,女性戴盖头;藏族同胞夏天戴毡制礼帽,又称金花帽,冬天戴狐皮帽;彝族男子多用布包头,名“英雄结”;满族传统服饰女子要带“旗头”;陕晋一带的汉族男子多用包头巾;南方则多戴斗笠。

w2、体衣w包括上衣、下衣,是服饰中最重要部分。

上衣由衣领、衣襟、后身、衣袖、腰带等部分组成。

w衣领有直领、交领之分,衣领直接与左右襟相连者为交领,在衣服上垂直安领为直领。

衣襟又称为衽,衣襟右掩为左衽,左掩为右衽。

衣袖又称袂,有无袖、短袖、长袖、广袖之分,如藏袍衣袖长而宽大,即为广袖。

w下衣主要有裤子和裙子,式样也有很多不同,如回族、朝鲜族裤脚宽大,因此都有扎裤脚的习惯;壮族一般喜欢滚边宽脚裤;土家族女士多穿镶边筒裤;黎族传统服饰下衣为吊幨。

w3、足衣w指鞋袜之类。

现代鞋袜各民族差别不大,主要有布鞋、皮鞋,草鞋,木屐已不多见。

式样上主要是牧区多穿靴子,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w4、饰物w不同民族常有自己喜欢的饰物,如藏族的“邦典”即围裙,蒙古族的腰刀、玉佩,苗族的银衣,纳西族妇女的黑羊皮七星披肩(意为披星戴月),彝族男子的“察尔瓦”(披风)等。

w在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还保留自己本民族的服饰习惯。

如满族的旗袍,经改良成为中式女装。

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处巴”、维吾尔族的长袍“袷袢”和四楞小花帽“朵帕”、朝鲜族的“白衣素服”、傣族姑娘的筒裙、苗族姑娘的银衣等等。

这些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把我们的祖国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而神秘。

w(三)、饮食民俗w中国烹饪在世界上独享盛誉,是世界三大烹饪流派(另有法国和土耳其)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四绝之一。

w中国有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其实京、沪菜和其他许多菜系也都很有名,所以中国又有十大菜系甚至是十二菜系之说。

w(四)、节日民俗w汉族主要传统节日w节日名称w日期w主要活动内容w春节w农历正月初一w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

w清明节w公历四月五日前后w扫墓、踏青、放风筝等w端午节w农历五月初五w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插菖蒲、饮雄黄酒等。

w中秋节w农历八月十五w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舞龙灯等。

w少数民族主要传统节日w蒙古族w那达慕w夏秋之际择日举行w赛马、摔跤、射箭为传统那达慕三项,各种文艺表演。

w藏族w雪顿节望果节w藏历七月初一,秋收前择日举行w吃酸奶子,演藏戏。

转地头,求丰收。

w壮族w歌圩w夏秋两季举行w以歌传情,还有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等活动。

w彝族w火把节w农历六月二十四w燃火绕行于田间宅院,歌舞、饮酒、赛马、赛歌、斗牛、摔跤、拔河等。

w苗族w芦笙节w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w聚集广场跳芦笙舞,斗牛、赛马、对歌、文艺表演、球类比赛。

w白族w三月街w农历三月十五w物资贸易,赛马w傣族w泼水节w农历清明节前后w堆沙造塔,浴佛、相互泼水,还举行赛龙舟、丢包、放高升、歌舞等活动w纳西族w三朵节w农历二月和八月羊日w祭拜三朵,进行各种文娱活动。

w土家族w赶年w除夕之前一日或几日w就是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除夕。

w维吾尔族w肉孜节古尔邦节w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w又名开斋节,沐浴礼拜,相互祝贺。

又名宰牲节,宰牲祭献。

w(五)、歌舞、神话、传说、史诗w1、歌舞: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维吾尔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朝鲜族的伽耶琴、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甘肃、青海等地的花儿,东北的二人转,陕西的信天游,以及全国各地的民歌小调,都为旅游者所喜闻乐见。

w2神话传说:

神话反映的内容是自然和社会,其主角是神和半神。

传说晚于神话而产生,受神话影响极深,使传说涂上神话色彩。

各民族神话传说丰富而有趣w汉民族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常娥奔月”、“孟姜女”、“柳毅传书”等等。

蒙古族“马头琴的传说”、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纳西族“七星披肩的来历”、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彝族“阿斯玛的传说”等等。

w3、史诗:

主要有:

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我国“三大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