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6530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docx

20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2统计师考

查看汇总:

2013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基础教案汇总

 

第一章

总论

 

学习重点:

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的作用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可能根据它的性质特点指出相应的研究方法,达到认识对象客体规律性的目的。

由统计学的发展史可知,统计学是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开始的,随着统计方法的不断完善,统计学得以不断发展。

因此,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

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过程中,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所谓数量方面是指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通过对这些数量方面的研究,表明所研究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反映现象的本质。

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它们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

比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

 

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不研究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本身,但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技术总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社会经济统计学也研究自然技术因素对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研究社会生产发展对社会生活自然条件的影响。

例如,研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研究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自然条件的变化等等。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数据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例1]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情况。

 

表1-1描述的统计数据,反映了不同时间我国总人口的规模,显示了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基本国情,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就成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项基本国策。

 

[例2]

2002年,我国接待人境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

旅游业总收人556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国际旅游收人1688亿元人民币,增长14.6%,国内旅游收人3878亿元人民币,增长10.1%。

2003年,我国旅游业虽然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但全年人境旅游者仍达到9166万人次。

这些统计数据具体地描述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说明我国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进人全面加速发展期,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例3]

2003年,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实际增长4.3%。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1%,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农村为45.6%,降低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私人轿车拥有量已达489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6万辆。

这些统计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和提高。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到,利用各种统计数据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状况,发扬成绩,揭露矛盾,预测未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所以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统计。

要用好统计,便要学习统计。

 

请思考:

降雨量是否属于社会经济现象?

降雨量与农作物的产量有关,风调雨顺的时候,农作物的产量是否一定就高?

为什么?

农作物的产量受降雨童的影响,又是否属于社会经济现象呢?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特点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时,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形式和研究特点。

表现如下:

 

(一)、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最基本的研究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

具体地说,是用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关系等,去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测事物发展的前景。

 

但应注意,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研究的纯数量,它不是抽象的数量,它是以现象质的规定性为基础的,是带有一定具体内容的数量。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一,没有质也就没有量。

 

例如:

要了解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工业。

所谓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

然后要确定重工业产值的含义和统计口径以及哈尔滨市哪些企业属于重工业企业,这些都是质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怎样搜集、整理和汇总重工业产值资料,最后才能得到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的具体数值。

 

(二)、总体性

 

总体性又称大量性或综合性。

统计研究的着眼点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而不是少量或个别现象,它是通过对个别事物大量观察,占有丰富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例如,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这个数量反映的是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总的平均上涨水平,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消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水平。

而要对这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情况进行调查,就必须先对每一种个别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汇总综合,从而达到对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总体认识。

 

统计研究并不排除从个别现象入手,但统计研究个体是为了综合个体而认识总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认识总体。

例如,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逐一登记了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但人口普查的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关于某个人的特征,而是为了通过对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关于我国人口总体的特征资料,从而达到对全国人口现象总体的认识。

汇总后结果显示,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

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

从总体着眼,从个体入手,体现了统计工作中总体和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社会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通过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

其定量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前提的,而定性使其在客观上就有了社会关系的内涵。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这些都体现出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社会性。

 

(四)、变异性

 

又称差异性。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

例如一个地区的居民人口有多有少,居民的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住户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升有降等等,正是各单位之间这种差异的存在,才需要研究地区的人口总数、居民文化结构、住户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等统计指标。

如果各单位不存在这些差异,也就无需进行统计,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的,也就无需进行统计调查研究。

 

(五)、具体性

 

统计研究的总体数量是一个有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限定的数量。

如利润额800万元,在团结看来,它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数量。

如果说2004年12月某企业利润额800万元,这就是统计中所说的具体数量了。

可见具体性就是指在时间、地点、条件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统计工作虽然是研究具体的数量,但为了进行复杂的定量分析,还需要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则。

以抽象方法为手段,以具体数量为目的,体现了统计研究中具体和抽象的辨证关系。

 

请思考:

统计研究的总体性排斥对个别典型事物的深入研究吗?

 

统计数据与数学中的数字有什么区别?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