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750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1.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一1

河北定州中学2017届新高三生物周练

(一)

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研究植物激素对豌豆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比较1、2可知,顶芽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比较l、3可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的抑制作用

C.比

较2、4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

D.比较3、4可知,赤霉素的作用效果大于细胞分裂素

2.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取50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15,30和5个,则在这个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

A.40%B.60%C.80%D.100%

3.如图1为探究不同实验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示意图。

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植物茎生长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只与单侧光有关

B.若将图1中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植物茎将弯向小窗生长

C.图2曲线上C点表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g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D.据图2分析,若图1中装置①内茎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在m和2m之间

4.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5.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浆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6.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蜣螂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D.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7.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

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

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

8.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C.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9.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A.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B.前者是垂体,后者是性腺

C.两者都是下丘脑D.两者都是垂体

10.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a大脑,b小脑,c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cbaB.bacC.cabD.abc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是

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12.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13.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14.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第三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

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5.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

“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1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

B.神经调节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

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D.所有生物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7.如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处注入麻醉剂后,在②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

C.在c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D.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c处膜电位会发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变化

18.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③有促进细胞代谢的功能

B.寒冷时,①②③分泌减少

C.图中③表示的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为一种反馈调节

D.图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19.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

C.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20.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O2浓度最高、最低处分别是①、②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二、综合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在某XY型

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经济作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染(a)、高茎(D)与矮茎(d)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控制阔叶(B)与窄叶(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请回答: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1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

与F1相比,F2中D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雄蕊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获得大量植株,偶然出现一株矮茎个体。

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某农场拟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请设计一个简单实用的杂交方案。

(提供的植株有:

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

 

22.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时,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如图A、B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_____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由上图可知,图A中由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为_____(兴奋/抑制)性;图B中当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后膜膜内为_____电位。

(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与上图B相同,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

①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____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②某种麻醉剂可以与GABA受体结合,起到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____(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与保留顶芽的对照组1相比,实验组2切除顶芽后,随着时间的递增,侧芽的生长长度逐渐加长,说明顶芽对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项正确;实验组3保留顶芽,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后,随着时间的递增,侧芽的生长长度也逐渐加长,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的抑制作用,B项正确;组别2、4的自变量为侧芽是否涂抹赤霉素,实验结果显示:

在第3、5、7天,涂抹赤霉素的实验组4的侧芽的生长长度较相应时间内的实验组2长,说明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生长,C项正确;组别3、4的自变量有3个:

是否保留顶芽、侧芽是否涂抹细胞分裂素、侧芽是否涂抹赤霉素,因此不能得出“赤霉素的作用效果大于细胞分裂素”的结论,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表中提

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答案】A

【解析】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的基因频

率=A÷(A+a)×100%=(60×2+120)÷(200×2)×100%=60%.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名师点睛】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该种群基因库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3.A

【解析】用图1中①②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探究出植物的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但可能还有重力的影响,故A错误。

如果将图1中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只有在小窗经过光照时才会有光照进入,所以植物茎将弯向小窗生长,故B正确。

由图2分析可知曲线上C点表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g是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故C正确。

若图1中装置①内茎的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背地侧,但促进作用较大,所以应在图2的m和2m之间,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根、芽、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曲线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

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

(5)图中AA′、BB′、CC′段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变化特点是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A′、B′、C′点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4.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⑥过程表示寒冷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①代表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②代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甲状腺,③代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代表下丘脑发出的兴奋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

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即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A项正确;③甲状腺素与④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B项正确;由图可知人

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项错误;⑤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D项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名师点睛】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

①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人体产热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时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人体散热主要器官是皮肤。

②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而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在增加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属于协同关系。

5.B

【解析】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水平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正确;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B错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随血液流到全身,故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正确;血糖含量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D正确。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6.D

【解析】

试题分析:

蜣螂是分解者,以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为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A项错误;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

B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的同化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零,C项错误;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A

【解析】

试题分析:

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定向改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而胚胎移植技术则不能治疗老年痴呆,故正确选项为A。

B、C、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A

【解析】大量运动后,血液中葡萄糖因大量消耗而减少,即血糖浓度降低,

此时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答案】A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考点定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答案】D

【解析】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走路不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考点定位】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名师点睛】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答案】B

【解析】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

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

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答案】D

【解析】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而K+主要在细胞内液中,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名师点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ABCD、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成为优势物种,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

展为树林.该树林中,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肯定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A正确;

B、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之间相互竞争,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

C、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C错误;

D、该树林中,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肯定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D正确.

故选:

C.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验证“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要进行对照试验,因此首先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为了控制变量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再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最后⑥观察三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故选:

B.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激素),A正确;

B、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泛,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错误;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错误;

D、病毒没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体内不存在神经调节,D错误.

故选:

A.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A、依据突触的结构可判断图中①为传入神经,②为传出神经,伸肌肌群中既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也有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效应器),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正确;

B、b处注入麻醉剂后,刺激①处,信号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所以在②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B正确;

C、完成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有效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c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是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该过程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C正确;

D、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由于中枢神经对c所示的神经是抑制作用,所以在c处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

D.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A、③表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A正确;

B、寒冷时,①②③分泌增加,共同促进机体产热增加,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即激素3指向下丘脑和垂体的两个箭头,C正确;

D、图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D正确.

故选:

B.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对应的受体结合,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开放,5﹣羟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开放,A错误;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B正确;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

A.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组成,③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所以浓度最高的是①,浓度最低的是③,C错误;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中和作用,使pH基本稳定,D正确.

故选:

D.

21.

(1)AaBb、Aabb

(2)5/6不变

(3)高茎基因D突变为矮茎基因d片段缺失

(4)

【解析】

(1)F1中抗病矮茎(A_bb)出现的概率为3/8(3/4×1/2),则后代A_的概率为3/4,bb的概率为1/2,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产生AB、Ab、aB、ab4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AB:

Ab:

aB:

ab=2:

2:

1:

1.因此,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

抗病矮茎:

易感病高茎:

易感病矮茎=15:

5:

3:

1,其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5/6.与F1代相比,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

(3)纯种高茎的基因型为DD,与矮茎dd杂交,后代应该全部是Dd高茎,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dd,可能是高茎基因D突变为矮茎基因d,也可能是含高茎基因D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4)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育种培育出一批在幼苗时期就能识别出雄性的植株,应选择阔叶雄株(XBY)作为父本,窄叶雌株作为母本(XbXb)进行杂交,遗传图如下: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株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

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

22.

(1)突触小泡兴奋负

(2)①抑制氨基丁酸转氨

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②延长

【解析】

(1)神经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