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docx
《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2009级商务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所属系(院):
应用外语系
适用年级:
2009级商务英语专业
制定时间:
2009年8月
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面向
基于我院办学理念,通过充分人才需求分析,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为: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规、职业技能,拥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又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素质的“语言+应用技能”的英语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应用英语专业的目标定位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高职人才培养原则: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本专业培养的是既通晓英语又具备一定的外贸、财会等专业领域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本专业以专业英语课程为主,兼开部分应用技能课程,各课程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学生就业方面,本专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切实地制定可行的培养计划,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突出学生的身心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的训练。
因而,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为宽泛,毕业生素质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去向为独资或合资企业、酒店、国际物流公司、旅行社等涉外单位。
2、专业培养标准及技能要求
“语言+应用技能”的英语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说来,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独立进行跨文化交际;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中英文打字及办公自动化操作;二外日语或语能简单会话,阅读浅易的日文或文材料。
除基本的语言及信息处理能力外,应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还掌握涉外经贸、财会等行业的相关知识,能够到独资或合资企业、旅行社、酒店、国际物流公司等涉外单位从事外贸业务、财会、谈判、接待、翻译、物流等工作。
除毕业文凭,本专业毕业生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可取得如下专业技能及职业书:
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英语口译证书,跟单员/单证员证书,会计上岗证,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外文打字等级证书,驾驶证等。
3、“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与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应用英语专业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具体的工作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做”这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融汇、贯通,构建起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定位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与教学体系。
1)“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在“英语精读”、“英语泛读”等语言基础课程中,生词用法、语法等知识的阐释或举例并非由授课教师单方面讲授,而是由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教师引导,自主地联想、举例、总结、强化。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用耳”、“动口”(即学生的“学”与“做”)机会由此得到加强。
在“商务英语”、“外贸实务”等专业技能课程中本专业均设置了学生模拟商务流程操作或外贸单证操作等环节,教师给出具体案例,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具体分析,独立解决问题,所有学生从而能够学有所用。
对“单证实务”等专业选修课,本专业还安排了相应的集中实践性课程,学生修满课程学分后,经国家相关专业考试合格后,可取得跟单员/单证员书。
目前,本专业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进一步明确了每一门课程的课堂实践课时数(共占总课时41%)。
2)“教、学、做”一体化在校、外实训中的体现
本专业在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相关行业的一线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已建立起四个校实践基地:
外语角、外贸操作模拟训练室、听说训练室、外文打字室。
现有的二网合一型数字语言实验室、多功能外语活动室承担了这四个校实践基地的活动。
建立起应用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签约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方面实现共创共建。
学生们在各个校、校外的实践基地,接触到了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更得到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针对性地指导,切实地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第三课堂实践也为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课堂实践环节、校实践课、校外实训、第二课堂活动、社会第三课堂实训,这五个部分共同构建起应用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不仅课时规划恰当,形式也丰富多样,切实地保证了本专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实践实训课的开出率为100%,学生在实践实训课堂上能够将所掌握的语言技能与各门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3)“教、学、做”一体化在师生关系中的体现
为有效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本专业进行了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强调现代高职外语教学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明确了“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即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是集各种角色于一身——在复习时是强化记忆者(memoryactivator),在呈现新容时是示表演者(demonstrator),在操练时是组织者或指挥者(organizerorconductor),在学生自己练习时是管理者(manager),在巩固环节时是帮助者(helper)。
在明确了此种新型师生关系后,本专业各课程教师在其教学实施中均更加努力地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全力打造交际化、实践化、能力化的现代外语课堂。
4)“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保障
为构建合理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与教学体系,应用英语专业实行必要的课程优化整合。
通过基础课与基础课整合,专业课与基础课贯通,专业课之间相互承接,人文知识课程与科技知识课程的融合等方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后,我们将公共基础课中的“应用文写作”融入同类课程的“大学语文”教学环节;将专业基础课中的英语口语课学分从原先的6学分增加到11个学分,加大了学生的口语实践;专业课中除了侧重书面写作训练的“外贸函电”,另外增设了更加注重听说技能训练的“商务英语听说”;缩减了部分公共任意选修课,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英汉互译”、“外国影视欣赏”等更为实用的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的补充。
同时,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双证书”制度,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与教学体系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
应用英语专业的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总量不少于十课时;督导每周听课量不低于四课时;各专业每位教师每学期的相互听课学习不得少于三次,每学期须轮值晚自习答疑,并予记录。
专业教研室主任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对专业教师的考核看“三率”——“专业考试合格率”、“技能考核通过率”、“学生到课率”。
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是整个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全体学生及教师在期末时均需认真填写教师或班级考评表,切实地执行我系既定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评估制度,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针的实施。
4、“产学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方向
应用英语专业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外语系主任翟安松(原师学院外语系主任)担任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包括邗江开发区管委会季庆春,职业大学督导(原职业大学外语系主任)明,委员为四位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人士。
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学期举行例会一至两次,就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以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交流想法,提出意见,共同促进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应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览表
姓 名
职 务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翟安松
主任委员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副教授
明
副主任委员
职业大学外语系
副教授
季庆春
副主任委员
邗江开发区管委会
高级国际商务师
周荣
委员
国泰贸易
科长
郭章林
委员
达纳进出口贸易公司分公司
总经理
度建
委员
市外事办公室
科长
谷东
委员
中华玩具厂(海贝尔礼品公司)
经理
应用英语专业在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和相关行业的一线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四个校实践基地:
英语角、外贸操作模拟训练室、听说训练室、外文打字室。
本系现有的二网合一型数字语言实验室、多功能外语活动室承担了这四个校实践基地的活动。
我系和市外事办公室、国泰贸易、达纳进出口,海贝尔礼品有限 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建立起应用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签约双方在人才培养、学生实践方面实现共创共建,基本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要求。
为确保校外实训项目的顺利实施,我系与各合作单位签定了规的合作协议,明确了合作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2006年我系与市永通数码培训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成立IEERA国际注册英语口译员培训基地和国际商务跟单员/单证员培训基地。
依照双方协议,该基地联合我系的部分师资向本院学生及社会人群提供外贸跟单、英语口译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及相关资格考试的考前强化,保证较高的通过率。
应用英语专业目前有15位教师持有IEERACertificatedInterpreter证书,具备国际注册英语口译员职业资格(即测试员资格),并有计划地参与该基地的培训事宜。
此外,应用英语专业已和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建立了江海学院英语口译技能鉴定站,目前已有4位英语专业教师成为该站考官,全面参与了该站的培训及测试。
以上两项合作使应用英语专业不仅推动了本院“双证书”制度的实施,也为社会的人才培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专业已多次派遣师生参与接待市外办与江海学院共同承接的外国代表团在扬参观、交流事宜,如美国肯特市交流访问团,新西兰普鲁罗阿市友好访问代表团,澳大利亚社会活动考察团,美国海蓝社区学院交流代表团等。
通过参与这些外事活动,应用英语专业既为市的对外交流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操练机会。
此外,我系教师曾应邀为兄弟连文化传播、亚普公司、大洋造船集团等单位担任了英文版的企业宣传、产品说明、合作协议的翻译或撰写工作,以及英文版企业宣传片的配音工作等。
另有部分教师在假期被选派到实训协议单位进行短期的实践操练,为协议单位提供专业知识支持。
外语系长期聘请外事、外贸等行业的一线专业人士为应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指导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
另,我系在寒暑假期间,选送了部分教师(特别是担任外贸类课程的教师),派往协议单位进行短期的实践培训操练,一方面为协议单位提供专业知识支持,另一方面可保证本专业教师授课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应用英语专业的军老师被锦程国际货运代理聘为外贸业务和外贸英语顾问。
5、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应用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
目前应用英语专业共有教师21名,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5人;含副教授8人(比率为38.1%),讲师8人(比率为38.1%),助教5人(比率为23.8%),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1人(比率为100%),硕士5人(比率为23.8%),另有4人正在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双师型”教师15人(比率为61.9%)。
主管教学的系主任下设英语教研室正、副主任各一名,除分管外语片的院级督导外,另设系属兼职督导两名,学术梯队基本形成。
应用英语专业带头人即为学院现任外语系主任(原师学院外语系主任)翟安松副教授。
在专业带头人的直接领导下,本专业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事务,及科研活动由外语系英语教研室统管。
两名英语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秘书的协助下,带领各课程责任教师(即教学骨干)修订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改措施等。
除分管外语片的院级督导外,我系还设有系属督导两名,其中一名由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兼任,负责全系教学工作的质量监督与疏导。
应用英语专业专任教师的科研及教改的实施由外语系英语教研室统管,教研室活动每月开展一次。
为推动本系的科研,我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凡在国外核心学术文集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者、参与编撰自编教材者系部给予不低于三百元的奖励。
目前,应用英语专业已有6位青年教师在省级核心学术期刊或校院刊上发表科研论文逾10篇,正式出版教材一本,并有多本自编教材与教参在筹划中。
2006年本专业小明老师申报了“精品英语多媒体课件教程”的科研立项,启动了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在专业围的推广。
通过开展科研,本专业的教师努力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进步与提高。
为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我系制定了规的听课制度。
系主任及各个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总量不少于六课时;系属督导每周听课量不少于四课时;每位教师每学期的相互听课学习不得少于三次。
所有教师每一次的听课学习均有纪录、有评论,每学期结束前交至系属督导处汇总、存档。
系部要求所有新进教师、青年教师、以及教学反馈不佳的教师在全系围开设公开课,以集思广益,帮助这部分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本院的教学工作。
同时,我系鼓励来院工作一年以上的青年教师参加全院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优化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技能。
自2002年我院开展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以来,应用英语专业已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充分显示出本专业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素质。
2006年9月,英语教研室莉莉老师在省高职高专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二等奖。
经过数年的教研、教改活动,2005年应用英语专业学科带头人翟安松主任提出了“精讲多练、教学互动、气氛活跃、突出技能”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并将其确定为本专业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
应用英语专业兼职师资主要由来自大学、教育学院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和外贸、翻译行业的一线人员组成。
现有副高职称者2人,中级职称者2人,其中1人具备双师素质,另聘有英语外教两名。
所有兼职教师在本系上岗前均经过各教研室的面试与试讲,签定任教协议,任教期间与专任教师一样接受学院及外语系严格的教学监督,学期末同样接受学生考评,执行末位淘汰。
应用英语专业力争在近两年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层次优化、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硕士研究生,或聘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退休教师,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优化现有的师资队伍。
同时,聘请外贸及教育行业的专家来校授课,或选送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积累实践经验,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每年暑假,选送10名左右的教师外出参加教学、教改的集训活动。
在适当时期,还将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
此外,督促各科教师搞好科研工作,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使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步提高。
预计两年,江海学院外语系应用英语专业将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10-12名,讲师逾10名,具有研究生学历者逾10人,双师型教师比率达到70%以上。
6、专业特色
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上的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严密的教学管理,以及产学研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应用英语专业的特色集中体现为“精讲多练、突出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这一专业特色是基于本专业学科带头人翟安松主任的应用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指导思想提出的。
“精讲多练”、“突出技能”主要体现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求的设定与各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细节,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上;“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体现为本专业坚决落实的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双证书”制度。
在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职业道德”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的同时,应用英语专业努力将人文素质的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比如,英语教研室修定教学计划时,在泛读课中增加了英美文化概况的容,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渗透着异域风俗文化的“外国影视欣赏”课程;在“英语精读”等语言基础课的学生演说(OralPerformance)或讨论环节,几乎所有教师都会安排诸如“友爱”、“法制”、“成功观”、“道德观”、“环保”、“就业”等与新时代大学生相关的话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商务英语”、“外贸实务”等专业技能课中,授课教师则特意插入商业职业操守话题的讨论;此外,本专业还有计划地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来系做“旅游文化”、“外事礼仪”等知识讲座,以扩充学生的涉外人文知识。
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已经被本专业的每一位教师落实到了各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终转化为了各类教学教研成果、良好的班级学风、突出的毕业生就业率,以及用人单位的赞誉
实践教学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通过对现行应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五种产学合作模式,为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克服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矛盾,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产学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39-0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容体系;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它培养的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行业准入资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了解英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适应外事经贸等部门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国家反复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注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基本途径。
但总体来说,我国高职教育底子薄,加上传统观念总是将语言教学局限于学校开展的学历教育围,在整个应用英语的专业建设中很少触动到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学生在校期间仍然缺乏实践环节的训练,语言应用能力低下。
因此,要想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克服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矛盾,唯有走产学合作之路。
所谓产学合作就是学校将目光投向社会,利用社会上的资源优势,为专业教学服务,最终形成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轴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专业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机制。
新时期,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可通过以下几种产学合作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英语工作者。
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进行合作
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过程必须要有产业界或社会相关行业专家的直接参与,应用英语专业也不例外。
首先应根据专业特点,成立由应用英语行业专家学者与学院教学管理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研讨开发产学合作项目,建立产学基地,组织产学教学培训活动及其它有关产学研工作。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从机构设置、工作人员和措施、经费等方面给专业上的产学合作工作提供了保障。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主动服务专业建设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岗位能力的确定提供了良好建议,为专业教师的科研、学生的现场实习提供了保障,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学生实习实训效果的明显改善。
2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
应用英语专业要充分发挥师资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要经常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训。
凡需要为社会企事业培训员工时,专业都要给与积极的支持,授课教师要充分准备,认真授课,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为企事业单位培训职工,进一步密切了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之间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和氛围。
3校企人员互兼互聘
除了聘请多名企业专家和学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外,专业还要长期坚持校企人员互兼互聘。
一方面对于在工作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只要有利于我们的专业教学工作,就不拘于形式,大胆聘用,请他们参与教学,承担部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使专业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为了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专业每年可选派一、两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鼓励教师取得涉外文秘、英语翻译或英语导游等职业书,具备双师素质。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大量帮助和服务的同时,企业为专业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专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性教学经验,更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
要实施好“基础知识培养+相关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可以在产学合作基地完成核心职业能力训练、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真实职业环境下的职业素质训练,为学生适应就业岗位作好了准备。
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学院聘请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产学结合模式,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和能力,达到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目的。
5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的订单经济向教育界渗透的一种表现。
所谓订单培养,就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培养、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概念,从一提出来就表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现已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订单培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针对性是指学校完全按照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施教学;实用性是指由于针对性强、所学知识技能都是有用的,因而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增加熟练程度;经济性是指由于教学针对性、有效性强,可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很多学校实行订单培养,并感受到了它的优势和好处。
具体体现在:
用人单位“度身订做”省时;求职人员“按需学习”省钱;培养单位“量体裁衣”省事。
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过程。
应用英语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院一方选派出骨干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基础知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企业一方则选派出有丰富语言实践经验的业务能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工作条件,在学院教师的协助下,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合作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训机会,以保证学生对岗位工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专业在订单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辩论法、案例教学法、尝试错误法等一系列全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他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勤于实践操作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
学生在订单培养的过程中,置身于企业的现实职业环境,认清了自身的不足,深深体会到脚踏实地工作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他们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还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社交能力。
通过这样的产学结合,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
2009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和企业要求相适应,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贸易基础理论和进出口贸易操作流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胜任涉外文秘和涉外导游服务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学制)
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学制:
三年
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