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大纲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847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7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大纲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财政大纲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财政大纲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财政大纲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财政大纲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大纲全.docx

《财政大纲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大纲全.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大纲全.docx

财政大纲全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一节市场与政府

一、资源配置方式:

(一)市场:

一切交易关系的总和

(二)政府:

1.国家(state)从广义上讲,是指拥有法律强制手段的一套机构。

国家在其领土之内享有制定法规的垄断权,通过有组织的政府来实现。

2.政府(government)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它可以指管理的过程,指权力的行使;也可以指该过程的存在,指“有秩序的法规”的状况;还可能指机构的结构和安排及其如何与被管理者发生联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

二、市场经济:

(一)定义:

市场经济是各经济单位和个人依据一定的市场规则,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

(二)市场经济的优势:

1、分散决策

2、能够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科学经营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

(三)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失灵):

1、垄断2、公共产品3、外部效应4、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6、失业和经济波动

三、政府:

(一)政府的基本特征:

1、政府拥有强制权利。

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

3、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

4、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二)政府的职能:

1、基本职能:

(1)保证国家机器运转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3)建立完善政策体系

2、经济职能:

(1)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3)经济稳定与发展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

1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2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A市场:

基础作用B政府:

宏观调控)

(四)政府失灵:

1、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信息不足4、职能错位5、缺乏激励

第二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

一、社会公共需要:

1、需要:

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

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加总

(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来解决,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特征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通过征税和收费实现。

二、公共产品

1、产品分类:

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

2、私人产品:

3、公共产品:

(1)定义:

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为零。

(区别:

分配成本与生产成本)

(2)特征: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效用不可分割性

D提供目的非盈利性

4、混合产品:

不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第三节财政概念

一、财政学及其发展

(一)名称:

(1)财政(finance)一词起源于公元13—15世纪的拉丁文Finis有支付结算的意思

(2)后经演变到16世纪转为法语形成Finance系指公共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3)17世纪后专指国家的理财活动(4)19世纪这一概念进一步扩展为一切公共团体的理财活动(5)20世纪初这一概念由法国传向其他国家(6)日本在引进Finance一词后,采用汉字中的“财”与“政”的含义创立“财政”一词(7)清朝光绪24年即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在我国政府文件中最初使用“财政”一词。

光绪29年(1903年)清政府设立财政处,整顿财政,为官方用“财政”名称之始。

(二)财政学及其发展:

1、早期财政学: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2)巴斯塔布尔《公共财政学》,1892

(3)欧美:

马歇尔,庇古,维克塞尔,林达尔

2、现代公共财政学:

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

二、我国对财政学的研究

1、建国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财政

(1)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主要代表观点:

国家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剩余产品论、社会共同需要论、价值分配论等

2、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的公共财政

第四节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部门(政府)经济行为。

政府与一般实体之间的区别:

1、规模巨大;

2、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以强迫其他实体服从它的意志;

3、所拥有的资产和所取得的收入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财产和收入,其支出用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

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

(一)实证分析:

1.实证分析的内容

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的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要回答“是什么”就要弄清事实,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样做。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可以分成两种:

1)理论实证分析:

用高度抽象的方法,从一些基本假定前提通过逻辑推理导出分析结论。

2)经验实证分析:

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

(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

其意义在于对政府的行为做出评价。

财政学中的规范理论主要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

谢谢大家!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财政职能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包括: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一)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财政应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纠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资源: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资源配置:

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2、存在原因:

为什么?

•公共物品的存在

•外部效应的存在

•不完全竞争的存在

3、机制和手段:

•明确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规模效率。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结构效率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具有调节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2、原因:

财政履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市场初次收入分配按要素分配)

3、机制手段:

•明确政府与市场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规范财政调节收入分配制度:

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支出等

(三)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稳定经济:

是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2、原因:

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3、机制手段:

•自动稳定器:

累进税制,救助金制度等

•相机抉择地财政政策手段:

增减收支

二、政府间的职能分配

1、稳定职能: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的稳定职能应主要为中央政府所承担,对这一观点的论证则着手于考察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使用稳定经济的各种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2、分配职能:

不论是从个人之间的再分配还是从地区间的再分配来看,分配职能都应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职能

3、配置职能:

地方政府应承担起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能,以提高效率

三、研究财政职能的意义

1、职能与作用

•职能是事物固有的内在功能

•作用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挥的外部影响

•如何认识与看待

2、现实意义:

•建设完善市场经济:

投资,经济体制,经济秩序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稳定,公平分配,社会和谐

谢谢大家!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本章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内容及分类

二、财政支出范围及内容:

(三)财政支出内容:

三、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理论

二、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1、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2、梯度渐进增长论(皮考克和威斯曼):

双因素理论,内因是人们可以容忍的税收水平,外因是社会激烈变化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要求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原因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4、国家干预学说(凯恩斯学派):

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主张国家干预,以公共投资增量弥补私人投资不足问题,并且能产生乘数效应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5、官僚行为增长论(公共选择学派):

官僚追求权力最大化,导致机构规模扩张,形成预算压力,同时缺乏竞争,成本相对比较高,无法通过市场表现出来,效益比较低

三、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6、多因素影响学说(福利学派):

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以私人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来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等

•政治因素:

政体结构和效率,政府干预政策,政局形势

•社会因素:

人口,就业,社保,教育

五、财政支出增长效应:

(一)乘数效应:

在私人部门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公共部门支出具有“乘数效应”,因为公共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会大于最初的政府支出数额。

(二)加速原理:

后凯恩斯主义者继续对乘数理论予以扩展,他们认为“乘数原理”只说明一定量新增投资如何引起收入和就业变动,而没有说明收入变动如何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变动,数倍于投资增量的收入增量会进一步引致更大量的投资增加,这一过程称之为“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对投资支出的反作用,因而也是对乘数理论后一轮作用或动态效应的补充。

(三)挤出效应:

财政支出增加的结果,究竟是扩大了社会总需求,还是仅仅改变了社会需求的构成,这关系到财政支出具有的政策效应。

社会总需求由公共部门需求和私人部门需求两方面组成,公共部门支出增长替代了私人部门支出,就认为财政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

(四)引致效应:

扩大财政支出数额,会引起私人部门的追加投资,产生引致效应

第三节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各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和支出用途结构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三)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

三、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

♦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本章小结:

1、财政支出概念、内容、分类

2、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趋势分析、理论解释

3、财政支出结构分析、改革完善政策措施

思考习题:

【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瓦格纳法则4、乘数效应5、挤出效应6、加速原理7、引致效应

【思考题】

1、财政支出范围界定的依据和原则

2、财政支出的内容

3、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以及理论解释

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5、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

6、调整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有哪些政策措施

参考资料:

哈维·罗森.财政学

邓子基.财政学

丛树海.财政支出学

谢谢大家!

第四章购买性支出

本章内容

⏹购买性支出概述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

⏹基础设施支出

⏹支农支出

⏹政府采购制度

第一节购买性支出概述

一、性质和特点:

有偿性,等价性,消耗性

二、规模和构成:

1、绝对量,相对量(占GDP比重)

2、构成:

⏹消费支出——即期的,不能形成任何资产

⏹投资支出——能够形成资本积累,为未来消费提供更多消费来源

3、内容:

⏹消费支出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支出;

⏹投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支农支出

三、经济效应:

⏹微观效应:

能够直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1)政府干预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协调均衡发展(3)保护民族产业支持国有经济发展(4)稳定物价水平。

间接效应是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宏观效应:

乘数效应,加速原理,挤出效应

第二节行政管理支出

一、概述:

1、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证各级国家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也是纳税人必须支付的成本。

2、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包括:

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对外援助支出和外交外事支出五类

3、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不同主体来认识政府(行政支出)

⏹作为消费者,消耗社会资源(办公用品,雇员开支等);

⏹作为生产者,提供公共服务(法律,政策,秩序等)。

⏹特征:

(1)属于管理性支出

(2)属于公共性支出(3)支出具有刚性(4)属于消耗性支出

4、行政管理支出合理范围的界定:

判断某一时期行政管理支出总量及其增幅合理与否的关键在于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公共品的范围。

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范围既定的条件下,当行政管理支出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行政管理支出的数量达到最优。

二、行政管理支出分析

1、总量分析:

(1)90年代行政管理支出占GDP比重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

(2)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且增速超过财政收入增速

(3)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多数年份增速超过后者

(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2、结构分析:

⏹用途结构: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地区结构:

(1)各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水平主要由财政支出、从政人员数、人口数三个因素决定

(2)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来看,比例较高的省份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省份,经济发达省份该比例大多较低。

⏹部门结构:

⏹层次结构:

三、政府效率和机构改革

1、政府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经济管理职能

2、机构设置:

(1)需要原则

(2)节约效能原则

3、机构改革:

4、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国防支出

一、概念:

国防支出——是政府对所筹集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投向国防建设领域,对军事资源作出安排,从而满足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需要。

二、内容:

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有关国防工程支出等。

三、性质特点意义:

四、规模结构分析:

五、国际比较:

第四节文教科卫支出

一、概述:

1、内容:

政府用于文化、教育、科技和卫生方面的支出

2、性质特点:

非生产性,消耗社会资源

3、意义: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

二、规模结构分析和国际比较:

三、科教兴国战略:

第五节基础设施支出

一、概述:

1、基础设施——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质基础设施,包括:

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2、特点:

准公共产品;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自然垄断性质;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3、意义:

为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增长。

4、分类:

(1)纯公益项目:

生态环保、防洪排涝、城市道路

(2)低收费项目:

灌溉、工程调水(3)一般收费项目:

城市供水供气(4)能够全部收回投资而且能够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

电厂电站、收费公路铁路

二、现状:

1、增速很快

2、基础设施投资日趋多样化

3、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三、我国财政投融资体系

1、概念:

财政投融资——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2、特点:

(1)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目的性强,范围有限制(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4)由政策性金融机构管理经营(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3、意义:

(1)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体现政策取向,投资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品(3)形成投资诱导机制,引导企业和银行投资

4、体系构建和完善

第六节支农支出

一、内容:

农田水利,江河治理,农业科技等

二、当今社会农业的特性:

1、农业基本特征:

依赖自然环境;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结合;需求相对稳定而供给不稳定。

2、我国农业面临难题:

(1)人口多

(2)农业资源缺乏(3)农业基础薄弱(4)农业科技含量低(5)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

三、支农支出总量结构分析和国际比较:

四、支援农业的政策措施:

⏹国外农业扶持政策:

农业保护政策;促进需求和扩大农产品出口政策;政府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国外政府扶持农业的具体措施:

农业补贴;农业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优惠;农业教育科技推广扶持;引进外资

⏹启示:

保证农业投资稳定增加;提高投资效果;改革粮食流通体制;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第七节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和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一种购买行为活动。

二、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采购政策、采购过程、采购管理等的总称,是以《政府采购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的。

三、发展:

四、意义:

(1)在市场化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在制度化中严格财政支出资金管理(3)在科学化中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水平(4)在法制化中建立廉洁有序的财经秩序

五、内容:

六:

问题及完善:

谢谢大家!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本章内容

第一节转移性支出概述

三、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社会保障支出

第三节财政补贴支出

二、财政补贴的性质:

(一)具有转移性支出的共性:

都是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的取得商品和劳务

(二)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

1、相似点:

都是政府对补助领受者的价值的无偿转移,对国家来说都形成了转移性支出,对补助领受者来讲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

2、区别:

A从资源配置来看,财政补贴比社会保障支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更加直接B从收入分配来看,虽然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都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但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功能比财政补贴更强。

三、特征:

1、财政补贴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财政补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财政补贴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四、财政补贴存在的必要性:

五、财政补贴的主要形式:

六、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

七、农业补贴

八、公用事业补贴

(一)公用事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1、效率:

通过对公用事业进行补贴来提高效率

(1)公用事业一般使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公共定价来治理垄断

(2)公用事业一般具有外部效用,为了使外部效用内部化可采用财政补贴,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

(3)减少公用事业投资风险,对其进行补贴,帮助其克服市场不确定性

(4)公用事业一般都有高峰期和低峰期,为了克服高峰期运能不足和低峰期运能过剩,实行补贴。

2、公平:

1、人们收入差距;2、地区之间差距

(二)公用事业补贴的内容:

1、对公用事业的投资进行补贴

2、对公用事业的运营进行补贴

九、财政补贴经济分析

(一)财政补贴总量分析:

•1、财政补贴绝对规模:

(1)1978~1989年财政补贴暴涨时期

(2)1990~1994年财政补贴下降期

(3)1995年到现在缓慢上升。

•2、财政补贴相对规模:

(1)1978~1989年相对规模与绝对规模趋势相同,使财政补贴暴涨时期;

(2)1990年到现在财政补贴相对规模下降并逐渐稳定。

•3、财政补贴长期趋势与国际比较:

(1)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干预经济生活,财政职能无所不包,财政补贴比重较高;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不存在过多的价格扭曲和国有企业,因此财政补贴比重较低,大部分国家在2~10%

4、影响财政补贴的因素分析

(1)价格体制改革与财政补贴

(2)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财政补贴

(3)通货膨胀与财政补贴

(4)工资制度与财政补贴

(5)财政经济职能与财政补贴

(二)财政补贴结构分析:

1、农业补贴

2、价格补贴

3、企业亏损补贴

4、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

十、我国财政补贴的困境与改革

(一)我国财政补贴的困境:

(二)财政补贴的改革原则:

(三)财政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1、合理确定财政补贴项目,控制财政补贴的总规模

2、规范财政补贴制度,取消经营性亏损补贴,减少税收减免等隐蔽性财政补贴支出

3、适时调整财政补贴政策,避免僵化

4、加强财政补贴的管理

第四节政府间转移支付

二、必要性:

1、政府间的纵向财政不平衡必须由转移支付来解决

2、政府间的横向财政不平衡也必须由转移支付来解决,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应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以达到最低公共服务标准

3、政府间转移支付是解决“辖区间外溢”问题(环保教育社保卫生交通)的重要手段

4、使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和水平与中央政府的目标一致

5、刺激地方政府努力增加本地收入

6、稳定经济的目的

三、我国地区经济、财政不平衡

四、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五、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与效应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1、无条件拨款:

既不要求地方拿出配套资金,也不规定资金的具体用途。

对地方来说是一种净收入,地方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中央政府对此一般不加过多的干预和限制。

2、有条件拨款:

中央政府指定拨款的用途,地方政府必须按照指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

这种方式主要用来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意图,主要用于有溢出效应的项目。

对地方政府来说增加了一定财力,但是没有较高的自由度。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的特点比较: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的效应分析:

1、无条件拨款方式:

(1)既不要求配套资金,也不规定具体用途,增加了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同时也影响这私人产品的需求

(2)效应:

A、无条件拨款具有收入效应,在不改变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相对价格条件下,使得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需求量增加B、无条件拨款会使地方公共产品支出增加,但增加额一般小于中央政府的拨款额,主要是因为一部分补助资金向私人产品转移,具有漏出效应C、无条件拨款一般不会改变地方财政偏好,不直接干预地方财政的决策内容D、主要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与均等地方财政地位的作用。

2、有条件的非配套拨款:

(1)有条件的非配套拨款特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