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49081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docx

自考部分科目试题答案汇总网友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

一、填空题

1、陈独秀  《青年杂志》

2、《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3、胡适

4、1924  北京

5、1923   北京    晨报    诗镌    闻一多

6、1918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个人主义

7、莽原社    《未名》

8、林纾  1920

9、1921     沈雁冰

10、东京     成仿吾

11、钱玄同    刘半农

12、南京    吴宓

13、《小说月报》   《诗》

14、北京    胡适

15、章士钊

16、林纾    蔡元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D     3、A     4、A     5、B     6、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   2、ABCD   3、AB   4、ABC   5、ABD   6、AB     7、ABD

四、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以革新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倡导文学为人生,被称为“为人生派”。

2、“林译小说”:

林纾在晚清开风气之先的与人合作用文言翻译的欧西小说(163种)。

3、“学衡派”:

以1922年1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的。

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和胡先骕等。

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潮激进的反传统倾向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他们又低估了新文化运动废文言崇白话的意义,带有复古主义的倾向。

4、“双簧戏”:

文学革命倡导过程中,由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由刘半农复信辩驳,都在《新青年》刊载出来,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5、“新小说”:

1902年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而兴起,并依托现代传播手段的一种小说。

6、“创造社”: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强调文学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天才、灵感。

又被称为“为艺术派”

7、“诗界革命”: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的一个部分。

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

其精神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8、“甲寅派”:

因章士钊主持的《甲寅》杂志而得名。

章士钊时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

他在《甲寅》杂志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反对甚至公开提出取消白话文。

遭到新文学战线的一致反击,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9、“《人的文学》”:

周作人1918年发表的倡导新文学的文章。

要求新文学应该以人道主义为本去观察研究和分析社会人生的问题。

其人道主义指的是一种个体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10、“桐城谬种”:

这是钱玄同五四文学革命中抨击旧文学的用语。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多是安徽桐城人,因而得名。

钱玄同把它们斥之为“谬种”,是对这种充满封建思想、形式上表现出复古师古倾向的封建文学的严厉批判。

11、“周译小说”:

指周树人、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

12、“平民文学”:

周作人1919年《平民文学》提出的一种文学观念。

强调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通的思想与事实”,“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男女的悲欢成败”。

13、《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1917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

文章提出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并具体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兴起。

14、“选学妖孽”:

这是钱玄同五四文学革命中抨击旧文学的用语。

“选学”指的是古代一部文学集子《文选》,由梁朝太子萧统编选,是一部文章总集。

这部书后来成了人们写文章的一种范本,成了一门学问,因此叫选学。

钱玄同把它斥之为“妖孽”,是对这种充满封建思想、形式上表现出复古师古的封建文学的严厉批判。

15、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主张。

同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由此,一场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爆发,称为“文学革命”。

它既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其直接的背景和动力则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

16、《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呼应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一篇文章。

文章提出了旗帜鲜明的“三大主义”,表达了更加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

 

五、简答题

1、由周作人提出,指出新文学即是人的文学,亦即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但这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从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的中心观念,为新文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内容:

“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核心就是从批判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流弊的角度提出废除文言、兴白话。

意义:

实现了文学存在形式的变革。

 

 

第二章 鲁迅

(一)

一、填空题

1、绍兴     1936

2、呐喊     1925

3、1918      《新青年》     《狂人日记》

4、魏连殳    《在酒楼上》

5、风波

6、周树人(鲁迅)

7、《狂人日记》

8、怀旧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A     6、D    7、A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D   15、D    16、D17、C    18、C     19、A     20、A     21、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BCD    4、AC

 

四、术语解释

1、《狂人日记》:

鲁迅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2、《阿Q正传》: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流浪雇农形象阿Q。

3、“独语体”:

鲁迅散文诗《野草》形成的一种文体。

其特点是排斥他人,作者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捕捉自我表现微妙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这哲理思考。

4、“看/被看”:

鲁迅小说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主要体现为人物之间“看/被看”的二元对立,如《孔乙己》《药》。

5、《朝花夕拾》:

是鲁迅1926年间连续发表在《莽原》杂志上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原总题名为“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之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反顾”。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名篇。

6、《野草》:

是鲁迅20年代中期写作的散文诗结集。

以诗的意象呈现了作家这时期内在心理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7、《呐喊》:

鲁迅1923年结集的第一本小说集,收《狂人日记》《故乡》等小说,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所以明显地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8、阿Q:

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

其性格特征是面对屈辱,用一种虚幻的形式来麻醉自己而取得精神平衡或胜利的精神胜利法。

9、“精神胜利法”: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

其特点是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

10、“闲话风”:

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所形成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其氛围自然、亲切、和谐、宽松,作者与读者平等对话。

五、简答题

1、主要有:

一是形成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与“余”,从而展开两重叙述,两重视点;二是白话日记中“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与文言小序的“正常人的世界”,构成相互的颠覆与消解,在双重否定中深化了形象与作品的思想内涵。

2、平等亲切的对话,真率的抒怀;“任心闲谈”,带有一点幽默和雍容,显出余裕、从容的风姿;行文结构上的随意性与“原生味”语言趣味的追求。

六、分析论述题

1、结构方式上,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情节。

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

2、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根本特征是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粉饰态度:

或盲目自尊,或麻木健忘,或向弱者专家屈辱,或自轻自贱,而更有甚者,是自欺欺人,以虚妄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实际的失败,求得心灵上的自安自足。

其结果是使阿Q更深地陷入悲惨的境遇,最后糊里糊涂地送掉了生命。

3、作品在叙述闰土沦落的故事的同时又讲述“我”的故事,彼此渗透、互动,构成复调。

“我”失望于故乡而离乡,寻梦而归乡,现实中闰土故事促使“我”从幻梦中惊醒,使“我”再次离乡而别求希望。

作品表现其间的是人生永远循环的绝望情绪,与力求打破循环,挑战绝望的反抗精神。

4、阿Q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个体生命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而他的一切挣扎,包括起而造反,无不是一次次更大的绝望,当物质上的企求陷于绝望之时,就转而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作为补偿,如此,“精神胜利法”的接受就无可厚非,但其结果,却确实让人坠于更深的绝望。

答题要点:

无论外在行动还是精神胜利,都表现阿Q试图摆脱绝望困境的挣扎,但这种挣扎只能使他陷于更深的绝望。

5、土谷祠之梦所表现的阿Q“革命”理想,本质上反映出受压迫农民自发要求改变生存现状的渴望,但其行动的支配思想,却是封建正统思想,以及农民狭隘的报复思想。

这种“革命”即使成功了,也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而不可能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

但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阿Q的错误思想、糊涂观念是可以在斗争中逐步改造的。

6、《死火》中的“死火”,表现出“冻灭”与“烧完”间的两难选择,但终于选择了与对手同归于尽。

《影的告别》中的“影子”,陷于或被黑暗“吞没”,或在“光明”中消亡的两难境地,而最后选择了独自抗击黑暗。

《过客》中的“过客”,生下来就一直在走,却并不知道“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明知“前面是坟”,却偏要向前走。

7、在这一结构模式中,鲁迅发现,启蒙者的真实奋斗,崇高理想,在茶客的闲聊中而被完全颠覆了其严肃的意义。

鲁迅还发现,启蒙者被自己的启蒙对象所“吃”,愚昧的民众于是具有了“被吃”与“吃人”的双重身份。

鲁迅借这一模式,向启蒙者、被启蒙的民众乃至启蒙运动本身提出了质疑与批判。

8、结构方式上,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情节。

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

9、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设定参考答案。

评析中两点不宜动摇,一是这一人物辛亥时期曾一度兴奋、激动过,二是他对自己今天的消沉深感痛苦。

根据答题中的理解及理解的依据给分。

10、孔乙己与酒客之间,孔乙己、酒客与叙述者小伙计“我”之间,小伙计与隐含作者之间,分别构成作品“被看/看”关系的三个层次,深刻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荒谬性,知识者可悲、可笑与群众麻木、残忍的双重悲喜剧,以及单纯的少年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

11、《过客》中的“过客”从记事起一直在往前走。

究竟走到哪里去,能否到达,他都不知道,亦都在所不计,只是顽强不懈地往前走。

鲁迅自称:

《过客》的主旨就是“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

12、狂人形象是一个率先觉醒的启蒙先驱,不仅发现了封建礼教(任意道德)“吃人”的真理,诅咒“吃人的人”,并且致力于唤醒与劝转同胞去了“吃人的”“心思”,成为真的人。

但是由于两个价值世界的隔膜与对立,被迫复归“清醒”——赴某地候补。

13、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根本特征是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粉饰态度:

或盲目自尊,或麻木健忘,或向弱者专家屈辱,或自轻自贱,而更有甚者,是自欺欺人,以虚妄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实际的失败,求得心灵上的自安自足。

14、“枣树”意象所体现的,一是既知道“秋后要有春”,也知道“春后还是秋”的乐观而清醒的认知态度;二是“一意要制”天空于死命的韧性的战斗精神;三是不得理解、反遭伤害的孤独感。

 

 

第三章 小说

(一)

一、填空题

1、《一叶》     张资平

2、1919        冰心        《晨报副刊》

3、1921        《沉沦》      第一

4、冰心        《两个家庭》

5、1902    梁启超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D     6、B     7、B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D   15、A  16、A17、C      18、D     19、C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11、ABCD    12、BD        

四、术语解释

1、《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刻画小市民知识分子小说的代表作,对一个小学校长在军阀战争中张皇失措,苟且偷安的表演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2、“问题小说”:

五四时期适应思想文化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小说潮流,主要代表作家有冰心等。

3、《沉沦》:

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新文学的第一部小说集。

表现留日学生的悲剧生活,包括《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等小说。

4、“乡土小说”:

在鲁迅的影响下,20年代中期出现,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代表作家有鲁彦等。

5、“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的一种人物形象,其特征是遭到社会的挤压,但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只能在精神上与社会处于势不两立的对立之中,以愤世嫉俗或变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6、《超人》:

冰心“问题小说”的代表作,表现一个仇恨人类的“超人”受到“爱”的感化的转变。

7、“自叙传”:

郁达夫提出的小说主张,不过并不是为自己立传,而是要求赤裸裸写出自己的心境。

五、简答题

1、原因有二:

首先是思想启蒙运动的激发,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是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文学理论倡导与西方文学的启示)。

2、作品中“超人”何彬由憎(仇恨人类)转向泛爱人类,实际上体现了作家用“爱”的哲学来治疗社会问题的一种主观努力。

3、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

冷静地揭示小市民及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写实性描写中不动声色的讽刺;平实洗练的叙述语言。

4、潘先生在军阀战争中张皇失措,苟且偷安的表演,显示出他是一种卑怯自私、随遇而安的灰色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他们在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夹缝中求生存而又朝不保夕命运的合乎逻辑的形象展现。

5、乡土小说基本特征有三:

首先是客观写实性。

其次是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

再次是“隐现着乡愁”。

6、影响主要有三点:

一是给文坛带来了泥土气息;二是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三是推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7、要点有三:

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乡民陋习(“陈四桥人”性格)的批判;并体现出殖民主义冲击下宗法制农村人性的异化。

8、注重地方风物的描述,对浙东的民俗环境和乡土生活方式的真实观照,感伤的语调;开掘人物的心理,坚持对乡民的批判态度,审美上偏重对恶、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

9、主要特征有三:

一是强调作家的自叙,袒露自己的内在心境;二是塑造出了一个零余者形象系列;三是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感伤美与病态美。

10、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是五四时期一部分彷徨于歧路的知识青年;其特征是遭到社会的挤压,但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只能在精神上与社会处于势不两立的对立之中,以愤世嫉俗或变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这些零余者形象,是作者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对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11、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设定参考答案。

评析中把握两点,一是这一留日学生以“性的苦闷”为核心的病态特征,二是由这病态特征所折射出来的自觉的人格追求与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伤。

根据答题中的理解及理解的依据给分。

12、本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阐述情况灵活给分。

13、与《人力车夫》比较,《薄奠》不仅同样表现出对人力车夫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怀,而且更能揭示他们品质的高贵,为人的纯朴;与《一件小事》比较,《薄奠》却未能在肯定劳动者人品高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的命题。

14、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宗法制乡村世界,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纯朴美德;田园牧歌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第五章  郭沫若

一、填空题

1、《女神》     1921

2、《女神》    《星空》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BCD、

四、术语解释

1、《女神》:

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

虽然出版于1921年(晚于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2、《屈原》:

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战国史剧”的代表作。

以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陷害的史实讽喻制造了“皖南事变”的国民党当局。

3、“失事求似”:

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尽可能准确把握与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实是尽可以出入的”。

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讽喻现实的文学。

五、简答题

1、本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视阐述情况给分。

结合作品3分。

2、郭沫若的历史剧遵循“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不重外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注重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使之成为戏剧的诗。

六、分析论述题

1、郭沫若将泛神论哲学的精神概括为:

“泛神便是无神。

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泛神论思想的推动,使郭沫若物我无间地把整个大自然作为抒写对象,构成一个壮阔的形象体系;它使郭沫若思绪飞腾,产生《女神》式的奇特想象;还使诗人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从中看到“动”的精神与创造的“力”,赋予笔下的形象飞动的色彩。

2、形象特征有三,1、“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的泛神论思想,使诗人将整个大自然引领入诗,使形象壮阔无限;2、“我即神”的泛神观,帮助诗人将大自然充分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形成形象的奇特性;3、泛神论推动诗人发现宇宙万物所蕴含的“动的精神”与“创造的力”,赋予形象以飞动的气势。

3、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二点:

一是火山内发式的情感狂飙与升腾飞动的艺术想象,形成一种壮阔的形象体系、奇异的想象与飞动的色彩;二是创造了绝端自由自主的诗歌形式(自由诗体)。

从而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4、虽然晚于胡适的《尝试集》,却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具体成就有:

一是火山内发式的情感狂飙与升腾飞动的艺术想象,形成一种壮阔的形象体系、奇异的想象与飞动的色彩;二是创造了绝端自由自主的诗歌形式(自由诗体)。

从而开辟了一代新诗风。

5、《女神》拒绝改良,拒绝“补天”:

“新造的葡萄酒浆,不能盛在那旧了的皮囊”,“破了的天体”“我们尽他破坏不用再补他了!

”,而要去海外寻找一个全新的太阳,以“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女神之再生》)《女神》强调创造之前,首在破坏,“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

”(《梅花树下醉歌》)因而呼唤“不断毁坏”“不断创造”的“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而赞美一切革命的“匪徒”。

(《匪徒颂》)而在烈火中自焚以获得新生的凤凰则体现了鲜明的创造精神。

6、首先,《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其次,《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形象;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精神的形象。

同时,《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是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表现与袒露。

7、“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

愤怒诅咒旧世界的腐朽,大胆扬弃因袭的旧我,热烈向往生动、自由、净朗、华美的新世界。

充分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创造现世光明的社会理想。

8、“天狗”的精神特征,一是极度的自我扩张。

诗歌以此达到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偶像的目的,而与“人的解放”的时代精神作了呼应。

二是彻底的自我否定,在变动不居中追求自我完善。

诗歌以此表明,否定传统,必须敢于正视自我与传统的精神联系,从而呼应了彻底否定传统的五四精神。

9、《女神》在标举“自由创造”,张扬自我,突破传统美学“温柔敦厚”诗风的同时,又高歌“悠久”、“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传统境界而不自觉地消释了自我。

诗人推崇惠特曼的奔放,又倾心于泰戈尔的宁静;崇尚屈原,又无法抗拒陶渊明、王维的蛊惑。

这表明,《女神》艺术上并不成熟,但也为新诗艺术以后多方面发展作了尝试。

10、其特征有:

一是以“失事求似”的原则进行创作,强化作品的现实讽喻性(现实性与时代性);二是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人物、情节等的诗意特征)。

11、《屈原》的诗意特征,外在形式上是吟诗、歌舞场面的插入,内在韵律底蕴上则是强烈的抒情性:

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当渐次推向高潮后,以长篇抒情独白方式作酣畅淋漓的喷发,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

 

 

第六章  新诗

(一)

一、填空题

1、《繁星》       《流云小诗》

2、《新梦》       《哀中国》

3、1920           歌谣化

4、胡适           第一首

5、李金发         《微雨》

6、《尝试集》

7、《冬夜》         康白情

8、《红烛》       《死水》

9、杭州          汪静之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D     7、D     8、C     9、C  10、A       11、B   12、B    13、A   14、D    15、A   16、D    17、D    18、C   19、D 20、B        21、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       4、ABD       5、ABD    6、BCD    7、ABD8、ABCD       9、ABD        10、BD

四、术语解释

1、新诗“歌谣化”:

指20年代初期新诗借鉴民间歌谣写作新诗的倾向,主要代表诗人有刘半农、刘大白等。

2、《尝试集》:

胡适1920年出版的一部白话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