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231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docx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管理要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等保二级要求

等保三级要求

档案行业要求

1安全管理制度

1.1管理制度

●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

●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

●应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涵盖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运维的所有工作环节。

1.2制定和发布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

●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的格式,并进行版本控制;

●安全管理制度应通过正式、有效的方式发布;

●安全管理制度应注明发布范围,并对收发文进行登记。

1.3评审和修订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应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审定;

●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2安全管理机构

2.1岗位设置

●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应成立指导和管理信息安全工作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最高领导由单位主管领导委任或授权;

●应制定文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

●档案馆领导负责对系统权限控制、档案数据处置等重要系统操作活动进行审批。

2.2人员配备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

●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

2.3授权和审批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

●应针对系统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

●应定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

●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

●重要审批授权记录应存档备查。

2.4沟通和合作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

●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

●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括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参与安全规划和安全评审等。

2.5审核和检查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应由内部人员或上级单位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应制定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

●建立安全检查通报机制,对系统日常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重要安全情况向上级档案部门报告。

3人员安全管理

3.1人员录用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

●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应签署保密协议;

●应从内部人员中选拔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

3.2人员离岗

●应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

●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需将其人员及工作内容信息保留1年以上。

3.3人员考核

●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

●应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

●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

3.4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应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并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应对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进行书面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应对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书面规定,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应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

3.5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对外部人员允许访问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应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

4系统建设管理

4.1系统定级

●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

●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

4.2安全方案设计

●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

●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

●应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安全系统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计方案;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安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应指定和授权专门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安全建设工作计划;

●应根据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情况,统一考虑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并形成配套文件;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应根据等级测评、安全评估的结果定期调整和修订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

4.3产品采购和使用

●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

●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范围,并定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单。

4.4自行软件开发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

●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受到控制;

●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

●应确保对程序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发布进行授权和批准。

4.5外包软件开发

●应根据开发要求检测软件质量;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4.6工程实施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工程实施过程。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安全工程过程;

●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4.7测试验收

●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

●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应委托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

●应对系统测试验收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测试验收的管理,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测试验收工作。

4.8系统交付

●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

●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应对系统交付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进行书面规定;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系统交付的管理工作,并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完成系统交付工作。

4.9系统备案

●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管理系统定级的相关材料,并控制这些材料的使用;

●应将系统等级及相关材料报系统主管部门备案;

●应将系统等级及其他要求的备案材料报相应公安机关备案。

4.10等级测评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应在系统发生变更时及时对系统进行等级测评,发现级别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级别并进行安全改造,发现不符合相应等级保护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应选择具有国家相关技术资质和安全资质的测评单位进行等级测评;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等级测评的管理。

4.11安全服务商选择

●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