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030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 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docx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集体备课案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

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酸和碱的概念;2、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教学难点

1、建立酸和碱的概念;2、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教具、学具

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情景问题引入:

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探究新知:

学生探究结果:

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

一、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碳酸、醋酸等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思考】1、其他酸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碱类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会变成什么颜色?

二、酸碱指示剂

教师提出新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他的酸也能使石蕊变红?

”“碱又使石蕊变成什么颜

【实验探究1】探究酸、碱与指示剂色作用

实验步骤:

将8只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只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滴入2

~3滴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1、酸碱指示剂:

能使算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变色规律:

在酸溶液中

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分析】指示剂只能反应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实验探究2】自制指示剂,并用自制指示剂试验在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

1、取一些花瓣或果实、植物叶子等,分别在研钵体中捣烂后,各加入酒精溶液搅拌、浸泡。

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爱5只试管中。

巩固运用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是

教学小结

思考

 

思考并回答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

 

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

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碳酸等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变色规律

3、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及酸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具、学具

盐酸、硫酸、纸片、火柴、紫色石蕊试液、生锈的铁钉等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引入新课

酸与我们学习、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想一想:

你知道哪些物质里含有酸呢?

投影:

酸在生活中的存在及用途:

食物中的酸、人体内的酸、家庭中的酸、工业中的酸。

提出问题:

盐酸和硫酸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呢?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盐酸和硫酸的重要的物理性质。

探究新知

一、常见酸的性质

【实验探究1】探究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试验步骤:

(1)观察浓盐酸、弄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3)播放实验录像:

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

现象和分析: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

现象

原因

气味

敞口久置

现象

原因

【分析】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出现,原因是浓盐酸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由此得出浓盐酸有挥发性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板书】

1、浓盐酸:

无色气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2、浓硫酸

(1)吸水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教师用桌面上的纸片、火柴梗、布条演示实验

【思考】:

1、这个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说明性质?

2、玻璃棒起到说明作用?

3、请你预测一下,能否将水倒入浓硫酸?

为什么?

(2)脱水性——强腐蚀性

【思考】

1、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稀硫酸,如何正确地将浓硫酸稀释稀硫酸?

2、如果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的话,你该怎么样处理?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4)不慎占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处理方法

用布擦,用水冲,涂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探究3】探究稀盐酸、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2)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除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铁锈+硫酸

3、酸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巩固运用

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色的铜丝表面变成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色,反应后的溶液呈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

 

教学小结

 

讨论

交流

讨论、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思考】;

如何正确地闻气体的气味?

为什么?

讨论、交流

 

正确区分“烟”和“雾”。

 

【讨论】浓盐酸、浓硫酸的用途

 

仔细体会浓硫酸脱去的不是木材中的水分子。

 

烧杯外壁摸起来发烫

 

思考

 

思考

 

学生个人总结

 

板书

设计

常见酸的性质

1、浓盐酸:

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2、浓硫酸:

(1)吸水性;

(2)强腐蚀性;(3)稀释方法

3、酸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的几种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化学实验的变化美,增进学生对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碱的化学性质

教具、学具

氢氧化钠固体、20%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组织教学

知识回顾

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往黑板上贴一张白纸(预先用酚酞溶液写好NaOH),然后用小喷壶往上喷氢氧化钠溶液,鲜艳的大字“NaOH”跃然纸上。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现在我们液通过实验来认识常见的碱。

教师展示课前用NaOH溶液制作的“叶脉书签”

【提问】NaOH固体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呢?

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1]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

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过渡】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那么NaOH呢?

演示实验10-8:

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

问题:

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

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实验探究2】在蒸发皿中放两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现象:

生石灰接触水变成粉末,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

【思考】1、生石灰有什么用途?

2、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

【板书】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

浓硫酸、氢氧化钠。

【设问】前面我们探究了碱的物理性质,碱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实验探究3】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现象:

加紫色石蕊试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思考】1、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实验探究4】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步骤:

打开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盖,倒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旋紧瓶盖,振荡。

现象:

塑料瓶迅速变瘪。

【分析】由于该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易溶于水的物质,反应前后无明显现象,难以直接通过观察现象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该实验说明CO2与NaOH可以反应。

 

【总结】氢氧化钠既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巩固运用

尝试写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

 

回答

 

学生个个眉飞色舞,无不惊叹。

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育于游戏中。

学生互相传看,对NaOH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NaOH固体溶解于水时会释放出大的热量。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思考

 

观察现象并总结

 

写出方程式

 

板书

设计

常见碱的性质

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

浓硫酸、氢氧化钠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的溶液导电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教学重点

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难点

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具、学具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组织教学

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学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什么原因呢?

要搞清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学习今天的内容。

探究新知

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的相似性

【探究实验】探究不同的酸的之间、不同的碱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实验步骤:

采用导电仪分别试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现象:

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相连的灯泡发光,蒸馏水和乙醇连接的灯泡不发光。

1、常见的酸、碱溶液能导电

【提问】我们通过物理知识知道金属可以导电,金属为什么可以导电呢?

【分析】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设问】金属能导电是带电电子的原因,溶液也是如此吗?

演示盐酸、氢氧化钠等在水中解离过程的动画。

【结论】导电是因为无知溶解于水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思考】比较上述物质的解离情况,试分析酸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组成相似

酸: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阳离子的化合物

碱: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阴离子的化合物

【思考】酸、碱分别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巩固运用

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番茄汁、柑橘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因为它们------------------。

教师小结

回答

 

观察实验现象并

总结

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能导电;蒸馏水和乙醇不能导电。

 

【结论】

酸能解离出H+1;碱能解离出OH-1。

 

学生总结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板书

设计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1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探究,掌握中和实验的操作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由此感受到化学知识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中和反应的探究。

教具、学具

盐酸,酚酞,氢氧化钠等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组织教学

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

导入一人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水等)的药水,便可减轻痛痒。

这是为什么?

导入二在农业上,通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这是利用了熟石灰的什么性质呢?

【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把它们两者的溶液混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探究新知

一、中和反应

【指导实验】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引导】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继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

【小结】NaOH+HCl=NaCl+H2O

【举例】Ca(OH)2+2HCl=CaCl2+2HCl

2NaOH+H2SO4=Na2SO4+2H2O

【归纳、汇总】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投影】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归纳】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夏天蚊虫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巩固运用

教师小结

回答

 

思考

 

提出猜测

动手实验

讨论交流

分析原因

 

按课本要求进行探究实验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适当记载

 

不断思索,寻找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板书

设计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2、盐: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

(3)用于医药

作业布置:

化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编号NO: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年月日

科目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

会用pH试验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寻找身边物质,测其pH,学会如何利用和挖掘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到酸碱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学难点

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教具、学具

pH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复备

组织教学

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酸性物质。

如果我现在由于生产实际的需要,要用到酸性很弱的盐酸溶液,那么我们怎样来知道盐酸溶液的酸性强弱呢?

探究新知

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归纳〉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

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

②中性溶液pH=7

③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

〈举例〉

pH试纸的使用、方法,并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引导〉

注意点:

①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物质那些是酸性的,那些是碱性的?

酸碱性强弱程度如何?

②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厕所清洁剂能否也用手直接洗,为什么?

指导阅读教材P63页,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②农作物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③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指导学生进行教材P63页的活动与探究,

(上课之前让各小组把准备好的头发放到不同pH的溶液中,但至少要留一根,便于比较。

观察浸泡在不同pH溶液中的头发,与剩余的头发进行比较,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

(组织学生讨论)

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2.把课前准备内容按小组交流

每位同学发一张pH试纸(分成两半,注意保管),每小组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

1.测量你家使用的洗发香波的pH。

测量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pH。

小组讨论

阅读后对酸碱性和酸碱度有初步认识

 

根据pH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图找规律,形成初步结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出现问题组内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协调解决。

 

阅读整理

 

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

 

 

板书

设计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测定的意义

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范围:

0~14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

使用PH试纸

二、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业布置: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