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639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docx

商住楼地勘报告汇总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受@@@@@@@@@@@@@@@@的委托,我公司承担其@@@@@@@@@@@@@@@@商住楼地基的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乡镇街道的西北侧。

拟建商住楼为6F,砖混结构。

各建筑物均无地下室。

该工程项目正在设计中,建筑物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均尚未确定。

1.2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根据业主要求及相邻场地已有经验,以及勘察技术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情况,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是:

(1)查明拟建物范围内场地岩土类型、分布及其工程特性,对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作出评价,并提供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

(2)查明场区是否分布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情况,测定地下水位,分析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评价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基土类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等。

(5)从安全、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对拟建物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并提供相应设计计算参数。

(6)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

1.3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勘察技术要求

(2)国家或行业、地方现行技术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业主方提供的拟建建筑物总平图布置图。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3.1.4条的规定: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三级(简单场地),地基等级为三级(简单地基),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

2、勘察工作

2.1勘察技术方案

2.1.1勘探点布置

本次勘察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业主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及场地地基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拟建工程勘探点主要沿拟建建筑物周边轴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间距11.40~20.50m。

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图》。

2.1.2勘探点深度

根据搜集的周边建筑经验,考虑到可能采用的基础形式,本次勘探点深度:

控制性钻孔至基岩中等风化内6.00~7.50m,一般性钻孔为至基岩中等风化内4.00~5.00m。

2.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方法

2.2.1工程地质调查

搜集和研究场地区域地质资料,地层资料,调查临近建筑基础形式,初步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

2.2.2工程测量

本次勘察,采用水准仪及钢尺进行放孔和孔口高程测量,地下水位观测等。

其中,高程系统采用假设高程系统,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各钻孔位置及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2.3钻探

采用1台SH30—2A型、1台GY—100型工程钻机对土层进行冲击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在95%以上),对基岩采用双管单动进行回转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在85%以上),直观揭露地层,查明地基岩土结构、性质,鉴别土质类别及特性;确定各工程地质层及其亚层的分布埋藏界线。

2.2.4水文观测

现场观测钻孔内初见水位,二十四小时后观测其稳定水位,并结合区域水文资料,进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3本次勘察工作量

我公司于2010年12月08日进场,于2010年12月08日结束野外工作,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下表2-1: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2-1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1

测放钻孔

4

3

钻探总进尺

m

32.40

2

施工完成钻孔

4

4

水位观测

8

2.4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合理,间距、深度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

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工程地质调查、钻探等综合手段,其方法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勘察所获资料真实、可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勘察报告可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该工程场地位于¥¥¥¥¥乡镇,交通较便利。

地貌单元属于属川中浅丘区中的剥蚀残丘地貌,场地属民宅,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场内地面高程为300.15~300.36m,相对高差为0.21m。

3.2区域气象条件

……………………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日光少、风速小、云量大、温差大、降雨量较多、气温日变化小,介于盆地西部春夏常旱区与东部伏旱区之间。

据南充市气象站资料,多年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2.8℃。

受大气环流的控制,降雨分配季节不均,降雨高峰集中在六、七、八月这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降雨量的61.1%,其中以七月份最高,月降雨量一般在176mm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962.9mm,相对湿度77.5%,枯水期1~3月份。

……………………地区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1.1~1.60m/s,最大风速25.3m/s,极大风速为27.8m/s,多年年平均风压力为142Pa,最大风压力为253Pa。

3.3地质构造及地震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中褶皱带的南充背斜北西翼,该褶皱带为东西向的大型宽缓背斜,无断裂构造存在,岩层倾角1°~5°,产状平缓,近于水平。

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地新构造运动微弱,无大的构造断裂存在及地质构造活动迹象,区域稳定性好。

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有记载的最大震级为3.5级,地震活动性弱。

邻近地区1973-1974年宣汉、达县、渠县一带有震级2.7~4.3级地震发生;1846年(清道光26年),阆中发生地震(距顺庆区87公里),震级达5.5级,汶川“5.12”8.0级地震,勘察区震感较强烈,但未造成大的震害。

区内新构造运动较弱,地层产状平缓近水平,褶皱断裂不发育,地震活动微弱。

区域稳定性良好,场地岩体内构造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

综上,工作区就区域地壳稳定性来说,是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地壳稳定区。

3.4场地地层及岩土结构特征

经勘探,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分别为:

新近回填的杂填土及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

现将场地岩土分布及结构特征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Q4ml):

灰褐、黑色,稍湿~湿,结构松散,以碎砖块和碎瓦块为主,含少量生活垃圾和白色垃圾。

该层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50~0.70m。

②泥岩(J3sn):

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许石英和绢云母。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倾角1-3度;局部含脉状石膏条纹,见溶蚀小孔,岩性不均,夹泥质砂岩薄层,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二个亚层。

②1强风化泥岩:

褐色,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裂隙面多见黑色Fe、Mn质氧化膜浸染。

岩芯呈碎块状,薄饼状,岩质较软,层厚1.60~2.20m。

②2中等风化泥岩:

紫红色,岩石相对较完整,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岩芯可见直径0.50~5.00mm溶蚀孔洞,钙泥质半充填或未充填。

岩质相对较硬,但泥岩具有遇水软化,失水崩解的特性。

中等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5.18MPa,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2.69MPa,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极软岩,具遇水极易软化,失水易开裂特性,岩石质量指标RQD=50~75,属较差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

以上各岩、土层的分布、埋藏及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3.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综合分析钻探资料,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当地工程经验,提出地基基础设计使用的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见下表3-1。

场地主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3-1

项目

指标

状态

重度

内聚力

内摩

擦角

压缩

模量

承载力

特征值

天然单轴极

限抗压强度

γ

C

Φ

Es

fak

frc

KN/m3

KPa

°

Mpa

KPa

(MPa)

杂填土

松散

19.8

10.0

8.0

3.0

/

/

泥岩

强风化

22.5

/

/

12.5

250

/

中等风化

24.0

/

/

/

500

5.2

3.6地下水文地质条件

据钻孔揭露,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①中,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较明显,水量一般较大,上层滞水分布不连续,水位埋深差异较大,无统一的自由水面;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内,水量一般中等,由于上部粉质粘土层透水性较弱,有一定的隔水性,因而该含水层具弱承压性。

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及浅丘斜坡上地下水补给,排泄于低洼处。

由于本次勘察在钻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下水对拟建建筑物无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场地未受污染,因而不考虑地下水对砼及砼制品的腐蚀性。

本场地勘探中未见明显地下水,施工中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3.7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勘察场地地势开阔,无滑坡、崩塌、地面沉陷、岩溶、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地基无暗浜、古河道、大的洞室等不良地质作用,无软土、膨胀性土和湿陷性土等其他特殊性土分布。

拟建场地有一永久性边坡,坡高约在8.0m,坡上植被发育,边坡坡度90°,边坡无上覆土层,以基岩为主为人工岩质边坡,岩体结构面主要为层面和节理面,为伏势结构面。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倾角≤3°,岩体呈中厚层状,不易产生顺层滑动。

岩体节理不以发育,主要为一组垂直节理,产状50°<85°~88°闲合,不会产生楔形破坏,也不存在外倾结构面,因而,岩体结构面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较陡的坡度。

组成岩质边坡的岩石均为泥岩,泥岩由粘土矿物组成,其特征是遇水软化,风干后开裂,降低岩石的强度,对边坡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岩石开挖暴露于地表后,与大气接触,受日晒雨淋的影响,加之泥岩特征,遭受风化作用明显,在气象条件影响下,在干、湿交替下,使节理变为张性,并产生次裂隙,加速风化作用的进程,岩石强度越来越低,使岩体沿临空面出现崩解,脱落或边坡表层剥落,出现掉块影响到边坡稳定性。

由于边坡陡直,大气降雨时,地表水多数及时排出,受垂直渗透影响范围有限。

泥岩经风化作用,遇水软化后形成粘土,粘土透水性差,可起隔水作用,降低地表水的影响深度。

因而,地表水对边坡稳定不利,但不会导致大规模失稳的可能。

综上所述,岩质边坡从地质因素综合判别,边坡较稳定,不会出现大规模滑坡或垮塌,但可能出现局部坡面掉块或表层剥落,不会影响整体稳定性,但随时间的推移,稳定性将变差。

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4.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等参数的确定

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可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

4.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的确定

根据场地内地层的分布、厚度及状态变化情况,结合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中有关条文,可判定本场地内杂填土属软弱土,强风化泥岩属中硬土,中风化泥岩属坚硬土。

场地类别按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之规定,由覆盖层厚度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确定,覆盖层厚度从中风化泥岩顶板至地面距离确定,采用公式υse=do/t进行估算,现以ZK3孔为例估算如表4-1。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表4-1

土的类型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i层土的厚度do(m)

土层剪切波速*

υse(m/s)

剪切波传播

时间t(s)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υse(m/s)

杂填土

/

0.7

150

0.0047

υse=do/t=2.8/0.0092

=304

强风化泥岩

250

2.1

470

0.0045

合计

2.8

0.0092

据上表成果,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304m/s,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属中硬土类型。

场地地面下3.00m深度范围内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304.0m/s,为中硬场地土,场地开阔、平坦,区域上属地壳稳定区,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无断裂通过,处于抗震有利位置。

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5.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本区构造简单,挽近期构造运动较微弱,表现为区域性大面积缓慢间歇性抬升,河流多级阶地发育,区内地震活动受外围地震活动的影响,影响烈度较小,未见破坏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知: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区内无强震区,历史上无破坏地震发生,属地壳稳定区域。

工程场地地貌单一,交通方便,地层结构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基稳定,适宜修建。

5.2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

①杂填土:

场地分布广,工程性质差,强度低,均匀性差,变形大,属高压缩性欠固结的不良地基土。

未经特别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

②1强风化泥岩:

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特征值250KPa,压缩模量12.50MPa,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地基土,岩石裂隙发育,岩性较软,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但不宜作为桩基础的桩端持力层。

②2中等风化泥岩

工程性质好,分布稳定,承载力特征值500KPa,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5.18MPa,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2.69MPa,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极软岩,承载力较高,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也是桩基础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6、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及建议

根据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本工程基础方案较明确,无过多方案比较。

具体地基基础方案选择评述如下。

综观整个场地,属同一个工程地质单元,地层结构较简单,根据拟建建筑物特征和场地地质条件,建议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以强风化或中风化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7、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1)由于场地内杂填土①中上层滞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雨季基础施工中应注意加强排水处理。

(2)深基础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坑壁支护,切实保证安全。

(3)若当同一建筑物的基础置于不同力学性质的岩土层上时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沉降观测,确保工程质量。

(4)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地基验槽工作。

8、结论与建议

(1)场地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简单,地基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

(2)拟建建筑物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以强风化或中风化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3)场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关参数可按表3-2中所列数据选用。

(4)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进行验槽,并按《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定本)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

如施工中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应按规范进行施工勘察。

(6)本报告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设计施工之岩土工程依据。

目录

1、前言1

1.1工程概况1

1.2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1

1.3勘察依据2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2

2、勘察工作2

2.1勘察技术方案2

2.1.1勘探点布置2

2.1.2勘探点深度3

2.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方法3

2.2.1工程地质调查3

2.2.2工程测量3

2.2.3钻探3

2.2.4水文观测3

2.3本次勘察工作量4

2.4勘察工作质量评述4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

3.1地形地貌4

3.2区域气象条件5

3.3地质构造及地震5

3.4场地地层及岩土结构特征7

3.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8

3.6地下水文地质条件8

3.7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9

4、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10

4.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等参数的确定10

4.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的确定10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11

5.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11

5.2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11

6、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及建议12

7、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12

8、结论与建议12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张)

2、工程地质剖面图(4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