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479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

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

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

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

3.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

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李贽形象

形象特点

评论者(生卒年代)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

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

黄宗羲(1610—1695)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

方以智(1611—1671)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

侯外庐(1903—1987)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

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

岛田虔次(1917—2000)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4.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

朱熹的这一做法(  )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5.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

“(他)所注重的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

‘知识的来源在哪里?

’‘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

’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

”这位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6.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

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

A.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7.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夜说:

“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

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

”这表明苏格拉底的思想是

A.歌颂直接民主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赞扬社会道德D.追求人的自由平等

8.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

”“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9.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

这表明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10.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

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盘

11.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

“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

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12.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

《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如他在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13.唐长孺先生在《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中认为,桃花源隐喻的是躲避赋役的农民在豪强率领下逃入山林脱离政府控制的情况,而“桃花源”中土地实际上被豪强占据,随其逃入的农民成为豪强的依附性人口。

据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说明历史问题

B.历史研究应该得到文学作品印证

C.《桃花源记》体现了东晋社会矛盾与生产关系

D.《桃花源记》是研究东晋社会经济的一手史料

14.“他为20世纪的科学思想撒下了种子,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

……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史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

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

”材料中的“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是指(  )

A.弥补了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B.准确预见到海王星的存在

C.创立实验科学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15.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进化论(  )

A.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说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科学性得到人们的完全承认    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

16.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

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

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17.《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刊行后,不仅招致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稣在读过《孔子改制考》后,向光绪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表示已不与康往来了。

这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A.成为维新派的思想共识B.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18.胡愈之在欧战后认为旧文明旧制度已破产,“威尔逊总统国际联盟之理想”和“俄国劳农政府之极端改革”都是改造之先声,是“新时代纪元之始”。

这一认识反映了

A.以俄为师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一战丰富了国人对西学的认识D.西方文明走向衰落

19.1917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

“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

”对梁激溟所说的“责任”,合理的解释是(  )

A.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   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

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   D.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

20.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

2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22.下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目录(部分),目录第一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章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思想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第五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

……

A.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B.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3.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步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政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

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

A.贯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B.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

C.促进了文艺创作意识形态化D.根除了“左”的文艺路线

24.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

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盂子

“仁则荣,不仁则辱”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6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

(4分)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14~1515年间创作的作品,现藏于佛罗伦萨庇蒂美术馆。

据称,这一幅画上的“椅中圣母”不是别人,正是拉斐尔的恋人芙纳蕾娜本人。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作品中提取一个特征,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

简要写出作品特征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明清文化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

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

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味主义相对立。

然而,由于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他们虽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帝王,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材料二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

他们倾慕西方的议会制度并且希望仿效。

这种维新思想到甲午战争时已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形成广泛社会思潮的原因。

(6分)

28.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於小夷也。

……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於俄,十倍於米,百倍於法,二百倍於英,地之大如是。

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於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

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

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

”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

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

(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5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5BBCCD6-10BBBBA11-15CBCAA

16-20CDCDC21-24CBAA

25.(14分)

(1)主张:

希腊:

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

(1分)中国:

仁政(民本或重民)。

(1分)

(2)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1分)反对君主专制。

(1分)条件: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1分)程朱理学的束缚。

(1分)

(3)内容: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任4点4分)事件: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任答两点得2分)

26.(12分)示例:

特征:

该画把母子情爱的人性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2分)

历史现象:

人文主义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2分)

评述:

14~17世纪的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止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该运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它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

(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27.(12分)

(1)特点:

社会形势变化的产物;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矛头对准封建专制君主;未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凸显;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派自强救国道路的破产;维新派的大力宣传。

(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8.(14分)

(1)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1分)特点:

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

(3分)原因:

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

(3分)

(2)进步:

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

(3分)

(3)简析:

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救国)。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