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329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四版案.docx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版案

第一章:

当代世界政治(完全版

补充1:

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所谓的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英苏三大国首脑,通过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和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就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战后的基本格局就是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意义: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消极意义:

带有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对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补充2:

什么是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集权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

补充3:

什么是戴高乐主义

主张以法德为轴心,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号。

补充4:

什么是两级格局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的特点的格局。

他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和敌视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苏联及其它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奋起抵抗西方国家的进攻,同时苏联也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1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1-2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3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

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

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

补充:

什么是布雷顿深林体系

简单的说,布雷顿深林体系协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价值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基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

一个是美元与黄金实现自由兑换,另一个是美元与其它货币的固定汇率制。

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代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奠定了美元在全球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意义:

虽然损害了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但是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全球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2-1、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规模加速扩展、模式加速创新

(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

(四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2、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是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并行不悖的,虽然区域经济组织多多少少带有排他性,但是所有的区域经济组织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实行互利,合作,开放的区域主义政策,都努力将区域的经济与全球的经济衔接起来。

可以说,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区域集团化的高潮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又无法回避,惟一的办法是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巨大机遇。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五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3-1、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如何评价?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意见的原则;第二,主权在民(人民民主原则,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第三,代议制原则,即人民通过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高权力;第四,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即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的合理分工与权力的相互制衡,强调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第五,法治原则,即国家的政治生活、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处理,均以法律为指导。

为了贯彻这些原则,西方民主政治一般实行以下几种基本制度:

(1议会制度:

它是民主的象征和资产阶级民主制。

(2选举制度:

它是民主制度的基石。

(3政党制度:

它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轴心,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运转的推动器。

(4行政制度:

它是民

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司法制度:

它为民主制度提供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

如何评价:

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多重的两面性。

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既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其他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主要是一个阶级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选择;既是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也体现出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所承担的广泛的社会职能。

从它无法实现真正完全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看,它是虚伪的,但是就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的具体运作看,这些制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保障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正常运转以及政治的稳定与社会的安定。

3-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那些重大变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的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阶级、政党、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和公民等影响和制约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几种主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的自身地位、状况、相互关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二是政治体制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

3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相互交融的趋势,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于中庸。

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

5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3-3、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

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1美国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

(2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

(3美国对苏"转守为攻"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和"超越遏制"战略

(4冷战后美国的"参与和扩张"战略与"先发制人"战略

本质特征:

其本质是霸权主义

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

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

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4、西欧、日本外交主动性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世界格局有怎样的影响?

日本的对外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实行“经济外交”,即在美国庇护下以经济力量为手段向外发展,达到发展经济、培育国力的目的。

经济外交的重点是东南亚。

日本通过战争赔偿、贸易、投资等向东南亚实行经济渗透。

同时还不断加强与美欧的经济交流。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经济实力增长,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当时,面对中美关系的改善,石油和美元危机的冲击,美国战略收缩及调整亚洲政策,日本田中内阁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走“多边自主外交”路线。

具体内容是:

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借助中国,抗衡苏联,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8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联系,如制定了“新中东政策”,多方开展对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与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始“政治大国外交”。

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美“第三次远航”的谈话是个标志,紧接着1982年中曾根内阁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

此后,历届政府都把“政治大国”当作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为此,日本作了一系列的努力: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科技立国”代替原来的“贸易立国”;增强日元的国际货币职能;扩充军费,由“专守防卫”转向“攻势防卫”;坚持“西方一员”的基本立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继续与苏联对抗,同时不放

弃对话。

冷战结束后开始全力推进“积极进取”外交,加快向政治大国迈进,“政治大国外交”有新发展。

主要表现在:

提出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形成世界新秩序;利用日美政治军事同盟与国际维和行动这两个框架实现军事大国化,加强军事力量,日本军队装备是亚洲最先进的,而军事开支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法律上制定国际和平合作法,积极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区,并且还与美国签订《防卫合作指针》,把“日本有事”改为“日本周边有事”,为日本今后介入地区争端埋下伏笔;积极开展联合国外交,为争取跻身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调整和改善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在发展中日关系的同时,防范中国的倾向在加强,日俄关系有所突破,双方达成暂时搁置北方领土问题,加强经贸合作的协议,但进展缓慢。

西欧的外交主动性

(1谋求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性的作用,以欧洲为中心,实现“大欧洲”的融合

(2致力于构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关系。

(3改善和加强对华关系

(4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

(5对俄罗斯奉行“既合作又防范”的政策

第四章

4-1、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有哪些特点?

发展中国家从殖民主义者手中争得独立地位之后,作为全新的主权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所谓复杂性,指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所面临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因此不得不随时间、空间,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外交举措,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如领土争端、民主矛盾、宗教矛盾等,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既有共同对抗大国侵凌的一面,又有冲突争夺的一面,有时还会恶化为局部战争,因此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显得复杂多变。

所谓多样性,是指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4-2、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是国际舞台的一只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高,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它们在某些国际问题的讨论与决策中也有了发言权,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重要表现在:

第一,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

第三,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第五章

5-1、苏联东欧剧变的背景、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从两方面回答:

一是政治高度集权而是经济高度集中

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由于复杂的国内外原因,曾经历了一个向苏联学习的阶段。

当时,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一定效果。

但这种教条主义的做法造成的消极后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经济上,片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政治上,追随苏联大搞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打击迫害要求改革、主张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干部群众,大大挫伤人民的积极性。

加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导致东欧各国社会矛盾重重。

凡此种种原因促使东欧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要求,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原因:

(1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

(2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导致剧变的深层次原因

(3第二从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对苏联主要采取的是围攻、压迫,试图迫使苏联就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了遏制、封锁外,西方势力更着重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而后者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

教训:

第一,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第二,要把经济建设当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局?

第一次浪潮是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

政治上的改革包括健全法制,整顿国家安全机构,实行干部更新制度;在经济上的改革包括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精简中央机构,改组计划体制,减少中央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地方和企业在计划、财务和物资分配方面的权限,减少国家对农民的干预和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等。

第二次浪潮是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有些国家的改革获得了部分成功,如匈牙利“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有些国家的改革在外来干涉下失败,如捷克斯洛伐克遭苏联入侵。

有些国家的改革则难以进行,如苏联的改革在70年代中期被迫停止

第三次浪潮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这次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以往,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改革观点,最后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苏联东欧等国家的改革在新旧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改革的方向,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原则,导致了政权垮台。

中国的改革则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取得了世人公认的伟大成就。

第六章

6-1、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休克疗法:

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主要方式:

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大多采用了激进的“休克疗法”转型方式,以俄罗斯、波兰为代表;只有匈牙利等个别国家没有采用“休克疗法”被认为是渐进的转型方式。

但激进与渐进只是相对而言的,其在转型速度、进程和内容上并无实质性的不同。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济制度;通过自由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型;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

6-2、简述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点

(总统制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企图通过修改宪法来增加总统的权利,但是同时在国内出现议会制和总统制并存的局面,叶利钦炮轰议会大楼,至今俄罗斯仍

然使用总统制赋予总统广泛而强大的权利。

俄罗斯的总统制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非常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带有俄罗斯传统的个人专权的特色,反应了集权传统的巨大影响力,又带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时期对铁腕人物的现实需要,客观上对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政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弊端是,三权分立名不副实,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表现为总统的权利过大,议会权利过小,其实由于内外大政大都系与总统一人,且无法形成制约力量,既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也容易形成个人的专断独裁。

再次由于议会权利过小,政党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民众的意愿难以通过议会这一渠道影响政府。

第七章7-1、怎样看待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综合来讲: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中国已成为维护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我国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4、试分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

和谐世界的核心特征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首先,和谐世界理念与我们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

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

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

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

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第二,和谐世界理念是迄今我们提出的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

建国以来,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我们根本利益的需要,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思想。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础

上的延伸。

我认为,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

这就使和谐世界理念能够获得外界更多的共识和共鸣,也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第三,和谐世界理念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

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就是重视和提倡“和”这个概念。

和谐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息,就是“和”。

所以说,以“和”为核心的理念,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理论数百年来的权威学说。

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使东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了现代化意义,也将为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开辟道路。

第四,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从而使和谐世界的理念实际上涵盖了我们迄今陆续提出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以及新环境观,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否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

第五,和谐世界理念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

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不仅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

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要下气力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的新阶段,或者说到了一个下力气来发掘我们软实力巨大潜力的新阶段。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理解和接受,这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展。

第八章8-1、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平与发展是一位报经风霜而具有宏大眼光的老人邓小平提出来的,尽管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是呢,和平与发展的提出表明对当代国际矛盾的内容重点和矛盾的途径正在发生变化,这一论断具有坚实和客观的基础的科学依据。

总体而言,二战后和平的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既世界总体是和平的)1两极格局客观上起到抑制大规模战争的作用2世界政治多极化有助于牵制和消弱霸权国家的冒险行动3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

4主权原则普遍化和公众对战争的态度有助于约束战争5经济的增长新方式促进了相互依赖的加深发展是各类国家利益的所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再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8-2、当前关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有哪些新进展?

(一)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1、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内容:

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和剥削;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加强南南合作,特别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积极参与南北对话,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想,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无权地位,使发展中国家能更充分有效地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加强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的作用,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和在联合国的发言权。

(二)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第一,中国主张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保证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普遍受益。

第二,以和平共处五项基础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三,国际新秩序应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四,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四个方面全面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即在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在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三)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1)、美国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第一,发挥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确保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第二,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

第三,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

第四,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奉行参与与扩张战略,千方百计地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

第五,调整联盟战略,利益联盟关系的改善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