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294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儿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常规.docx

《儿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常规.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护理常规.docx

儿科护理常规

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

(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鼓励多饮水。

6.对出汗较多的患儿,及时更换湿内衣,避免受凉。

7.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二)惊厥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3.发作时立即取平卧位,头偏一侧,按压人中止惊,同时松解患儿的衣领及裤袋,用牙垫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防止误吸。

5.确保呼吸道通畅后给予氧气吸入。

6.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并记录。

7.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外伤。

8.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意识及瞳孔的改变,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惊厥的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止惊的紧急措施及降温的方法。

(三)过敏性休克患儿护理常规

1.立即终止与可疑致敏物质接触,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抢救。

2.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3.立即皮下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kg.次),地塞米松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静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给氧。

喉头水肿者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协助抢救。

6.口头医嘱复述一遍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瓶以便核对。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面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8.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9.病情好转后护送住院治疗。

(四)输液反应患儿护理常规

1.输液后不适者立即减慢滴数并通知医生。

2.疑为输液反应者马上停药,更换液体及输液插管。

3.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以便抢救和观察病情。

4.遵医嘱给抗过敏药物。

5.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脉搏、体温等的变化及用药的效果,加强巡视,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并协助处理。

6.根据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寒颤者监测体温并注意保暖。

7.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减轻其恐惧感。

(五)昏迷患儿(门急诊)护理常规

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给氧气吸入。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的改变,做好记录。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外伤。

5.联系转诊科室,做好入院前各项准备工作。

(六)心力衰竭患儿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给予氧气吸入。

肺水肿时用50%酒精湿化,端坐卧位,下肢下垂,止血带轮扎四肢,应用镇静剂。

3.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呼吸、心率、尿量及缺氧的状况,给予心电监护,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4.遵医嘱用药,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按时按量,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使用利尿剂后应记录24h尿量。

5.控制输液滴数,根据医嘱及病情限制液体量。

6..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7.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七)心跳骤停患儿护理常规

1.分秒必争,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2.立即通畅气道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去枕,头后仰,松衣扣,抬高下颌角,避免舌根后坠。

3.采用复苏囊复苏,同时准备行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4.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

6.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复苏效果。

①扪到颈、股动脉搏动,血压>60mmHg.②听到心音,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率。

③瞳孔收缩。

④口唇甲床转红。

7.安抚家长并作好解释工作。

8.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小儿内科患儿护理常规

一、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1.根据患儿的诊断、病情及年龄安置适当的病床。

危重患儿安置在监护室。

2.填写入院病历及护理病历,测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5岁以上患儿),入院3日内,每日测体温4次,如病情稳定改为每日测1次。

每周测体重1次。

3.行入院介绍(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管床医生、护士等)。

4.依据病情安排患儿休息,通知医生接诊。

5.根据病情和年龄安排适当的分级护理和饮食种类。

6.保持病室清洁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基础护理。

每天开窗通风2次,紫外线消毒1次。

7.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8.每日记录大便次数,3日内无大便者通知医生并处理。

9.注意患儿安全,防止坠床。

禁止患儿玩弄尖锐、易燃易碎物品,防止发生意外。

10.根据不同年龄给予心理护理。

11.按疾病种类不同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

3.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4.给予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时给予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无效者,可给予药物降温。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处理。

7.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8.向家长讲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知识和措施。

三、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3.卧床休息。

4.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保持充足水分。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扣背吸痰。

6.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

7.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情况决定给氧浓度。

8.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

(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喘加剧、心率加速、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

(2)如患儿出现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神经系统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患儿腹胀时,可采用肛管排气、小剂量盐水灌肠等减轻腹胀。

9.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四、急性肾炎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发病2周内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降至正常后可以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血沉正常后可恢复上学,但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爱迪氏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3.有浮肿及高血压患儿,应限制钠盐摄入,血压正常给予低盐饮食;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每日

4.应用利尿剂前后注意观察体重、尿量、水肿变化并作好记录。

5.严密观察病情

(1)观察尿量、尿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应用利尿剂时每日测体重1次,每周留尿标本送尿常规检查2次。

(2)观察血压变化,若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呕吐、眼花等提示高血压脑病。

(3)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脉搏等变化,警惕严重循环充血的发生。

如发生循环充血将患儿安置于半卧位、吸氧,遵医嘱给予强心药。

6.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减轻其心理压力。

五、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严重水肿和蛋白尿时需卧床休息。

症状消失,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水肿时,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大量蛋白尿期间蛋白摄入量不宜过多,以控制在每日2g/kg为宜。

4.重度水肿时适当限制钠、水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隔日测量体重1次,有腹水时,每日测量腹围1次,并做好记录。

5.预防感染

(1)肾病患儿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收治,病房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2)加强口腔清洁及皮肤护理。

6.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1)激素治疗期间注意每日尿量、尿蛋白变化及血浆蛋白恢复等情况,注意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2)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定期查血钾、血钠,以防发生电解质紊乱。

(3)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治疗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7.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与坚持按计划用药;教会家长或较大患儿学会用试纸监测尿蛋白的变化,指导家长做好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指导定期复查。

六、哮喘患儿护理常规

1.执行小儿内科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保证患儿的休息,避免刺激性气味及强光刺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避免刺激性食物。

5.缓解呼吸困难。

(1)哮喘发作时,给予坐位或半坐位,低流量持续给氧。

(2)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呼吸困难及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6.保持呼吸道通畅,喘憋厉害者,给予吸入治疗。

必要时吸痰、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

7.应用氨茶碱,宜稀释后静脉滴注,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8.向患儿及家长讲授有关用药及防病知识。

急性中毒患儿护理常规

1.立即详细询问发病情况,了解毒物的种类,剂量、途径、时间。

2.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分泌物和呕吐物。

留标本送检。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氧气吸入。

4.彻底清除毒物。

遵医嘱可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清除毒物。

强酸强碱忌洗胃。

5.根据中毒物采用不同解毒剂,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毒物的排泄。

6.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出入量。

7.做好安全防护。

8.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六、急性中毒患儿护理常规

1.立即将患儿置空气流通处,根据病情行心肺复苏术。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入,纠正缺氧。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

4.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意识及瞳孔的变化,防治脑水肿,控制高热。

5.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6.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七、窒息(溺水)患儿护理常规

1.迅速倒水,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2.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其通畅。

3.自主呼吸恢复后,采用面罩给氧,必要时加压给氧。

4.行胃肠减压,防误吸。

5.低体温者复温。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7.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8.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9.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八、中暑患儿护理常规

1.将患儿置于通风阴凉的病室,室温22~25℃,松解衣扣。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抢救用药。

4.测量体温,根据体温的情况进行降温。

体温低于38℃时终止降温。

5.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变化。

6.日射病人头部用冰袋或冰帽。

7.昏迷、躁动病人做好安全防护。

8.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九、触电患儿护理常规

1.根据病情行心肺复苏术、电除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

3.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药物,纠正心律失常。

4.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

5.处理好创面以及合并伤。

6.做好安全防护。

患儿躁动时使用约束带及床栏。

7.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和关心,减轻其恐惧感。

8.病情稳定后护送住院治疗。

十、水痘患儿护理常规

1.实行呼吸道隔离。

在门诊就诊或输液时应在单独的隔离间进行,以免交叉感染。

2.做好卫生宣教。

隔离时间、保证休息、饮食、床单位清洁、皮肤护理等。

皮肤破溃后行接触性隔离。

3.观察患儿精神、体温、食欲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作相应处理。

4.发热时执行发热的护理常规。

5.患儿离开后病室进行终末处理。

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常规

1.实行呼吸道隔离。

在门诊就诊或输液时应在单独的隔离间进行,以免交叉感染。

2.保证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3.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

4.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或多饮水。

5.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等表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时执行发热的护理常规。

7.患儿离开后病室进行终末处理。

 

儿科患儿护理常规

第一节儿科门诊、急诊患儿护理常规

一、儿科门诊预检护理常规

1.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

2.热情迎接患儿及其家长,询问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分诊。

3.指导家长填写病历封面。

4.根据病情为患儿测量体温,记录在病历上,对高热患儿安排优先就诊。

5.有序安排患儿到相应诊室就诊。

6.巡视等候就诊的患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救治。

7.适时做健康教育。

二、儿科急诊患儿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热情迎接病人,询问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分诊。

3.根据病情为患儿测量体温,记录在病历上,对危重患儿安排优先就诊。

4.协助医生做好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

并做好护理记录。

5.监测危重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共同抢救患儿。

6.定期检查急救器材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物是否充足及是否在有效期内,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7.适时做健康教育,给予家长心里支持。

8.联系住院,协助患儿办理住院手续,危重患儿护送到病房。

三、儿科输液观察患儿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经常巡视患儿的输液情况,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如发现穿刺部位肿胀,应立即拔针,重新穿刺,肿胀部位涂药消肿。

3.输液途中发现患儿不适(如:

恶心、呕吐、瘙痒、出现皮疹或风团等),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协助治疗处理。

4.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四、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以18-22度为宜,湿度以55%~65%为宜,按年龄和病种安排床位,避免交叉感染.

急性期卧床休息.

饮食按医嘱,自备食物需医务人员同意方可食用.教育病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新病人入院每日测T,P,R三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二次,7岁以下儿童可只测体温,高热度以上者,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高热患儿按高热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温.

住院患儿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

新入院患儿应做好卫生处置,及时通知医师,危重患儿住抢救室便于及时抢救处理.按医嘱收集各种标本及早送检.

注意患儿安全,必要时加床栏,防止坠床.

坚持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以及患儿皮肤,口腔清洁,定期沐浴和修剪指甲,危重患儿进行床上擦浴,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消灭臀红.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根据病情作好计划护理及护理记录.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向家属宣传卫生常识,保护患儿,防止感染.

肺炎护理常规

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腹泄护理常规

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避免受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高热护理常规

高热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3、给高热量、高维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不能进食都鼻饲,必要时静脉补液。

4、密切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并记录,注意发热热型,有无伴随症状,如神志的改变、皮疹、呕吐、腹泻、淋巴结肿大等,以协助医生寻找病因。

5、高热者,先用物理降温,怕要时遵医嘱给解热剂,并观察疗效,热退出汗时,勿使患儿受凉。

体温骤降,大量出汗,出现虚脱现象时,应给予保暖并通知医生。

6、发热伴寒战,四肢发凉,应给热水袋保暖,以改善全身循环,但应防止烫伤。

7、注意口腔、皮肤的清洁,防止感染。

8、有高热、惊厥病吏者,应及时降温,同时遵医嘱给镇静剂并密切观察。

一旦高热引起惊厥,及时通知医生并执行惊厥护理常规。

9、对高热者,在未明确诊断前,应给予隔离,并随时观察其有无新的症状和体征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等、判断其发展情况。

通常先在面部、然后躯干、到四肢。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的变化,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的发生。

  3、保暖、合理喂养。

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患儿黄疸期间食欲差、吸吮无力,应耐心喂养,必要时静脉点滴10%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4、降低胆红素浓度,予蓝光疗法、换血疗法、输血浆或白蛋白。

  5、去除其他诱因,避免使用引起新生儿用溶血或抑制肝酶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等。

  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PostBy:

2009-11-811:

29:

00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

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喂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易过饱,防止呕吐误吸;人工喂养的患儿应选用适宜的奶头,以防呛咳;重者可鼻饲或静脉营养

4、严格观察呼吸、心率及意思的变化;重点观察有无心衰及呼吸道阻塞表现,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头高脚低位,头偏向一侧并经常更换体位;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做肺部理疗、体位引流及雾化吸入

6、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

7、维持正常体温,早产儿或体温不升者可置于温箱或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

8、控制输液速度,可应用输液泵,避免短时间输入大量液体而引起肺水肿,导致心里衰竭

9、向家长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让家长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做好育儿知识宣教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

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合理喂养、保证热量营养和水分的供给,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4、密切观察皮肤黄染出现的时间、范围、大小便颜色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征象;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观察皮肤有无破损、脐部是否有分泌物等败血症的征象。

5、按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疗效及药

理常规阳光早产儿护理常规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于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7。

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

3、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于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

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于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时抢救。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并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5、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允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者早产儿奶粉,吸允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

每周测体重2次。

6、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8、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监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三、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度。

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

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A、B、C、D、E复苏方案

1)A(畅通气道):

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B(建立呼吸):

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之比为1: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个机械辅助呼吸

3)C(建立循环)。

若心率低于80次∕min,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