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要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649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要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太极拳要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太极拳要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太极拳要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太极拳要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极拳要义.docx

《太极拳要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要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极拳要义.docx

太极拳要义

《太极拳要义》 

刊印说明: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前震旦大学国学教授乐幻智先生以他精湛的太极拳之艺而著称。

从学者甚众,学生主要是知识界、文艺界人士也。

也有不少天主教界的神职人员和教友。

本教材附有现代著名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所撰的《病疫闭门记》中的一段文字,从中可对乐先生太极拳的造诣窥见一斑。

本文作者乐亶先生是乐先生之子,就如本书序言所写,他是为六十年代华东纺织学院跟他学拳的学生写此书的,作为他父亲教拳的记录。

此书写得深入浅出,把练拳的过程和方法叙述的非常清楚,对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各有精辟的分析。

八十年代初期,该书在香港出版,海内外评价很高,被评为当代有系统的太极拳术和气功专著,出版以来数度脱销。

一九八七年又经乐先生后辈等人将香港出版的书与当年华东纺织学院的讲义、特别是作者的原稿进行了核对和校订,现正值佘山修院开设太极拳班,变将此校订本作为学员教材。

该书虽经校对,不免有疏漏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前言

去年年初,苏州来了一位太极拳前辈吴兆基先生,嘱我把学拳所得写下来。

当时我觉得关于练拳的问题,前辈们都写的很多了,因此未采纳这个意见,去年暑期过后,觉得有必要和华东纺织学院练拳的几位朋友谈谈练拳理论上的问题,主要是想弄清楚几个易于混淆的问题,以及太极拳练法的大概轮廓。

本来为了这个目的也只要写个提纲就行了,正好当时沈心德前辈竭力鼓动我写此东西,作为我父亲教拳的记述,也作为有志于练拳者参考。

他还热心提供意见和找人缮写油印,于是我就依靠了以上的助力,现在得把几篇草稿,提供到各位前辈和师兄之前,敬候指正与充足。

第一篇 练拳程序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很多,兴趣都很高,简化太极拳尤为普遍。

有些人把太极拳作为体操练习一段时期后,就会希望专研一下,提高一下。

根据一般情况,最方便的就是找几本有关的书看看。

关于太极拳的书,已经出国很多了,各有独特的见解。

不过可以看到,一般作者都承认王宗岳所著的几篇论文还是最权威性的。

所以这几篇论文在练拳者中间流传最广,而且影响最大。

往往听到,才学几个月太极拳的人,就对于“气沉丹田”、“虚灵顶劲”等等说法已经很熟悉了。

这说明推广太极拳的工作极有成效,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也极为普遍,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理论,对于初学者的实际是否就可以联系了呢?

比方说,有些理论是大学水平,那么就只有大学程度的人才可以学习,而才进入小学的人,就一定难以学习的了。

王宗岳的论文也是这样,他在太极拳的学习中,就相当于大学水平,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是难以理解的,当然也就不能用来联系实际了。

至于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有没有相当于中小学程度的理论,以供初学者研究呢?

的确,这在提高太极拳水平的工作中,是个实际问题。

简易气功和简化太极拳都很好,可相当于小学普及水平,至于能把这些普及课程和王宗岳论文的水平从中联系起来的课程,或所谓中学课程,却还缺乏得很。

说到这里,必须对所谓的大学水平的王宗岳理论建立一个概念,以对循序渐进的问题取得进步的理解。

实际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水平,是中国道家学问的尖端,它综合了道家哲学、气功和武术等方面的成就。

当然就哲学和武功来说,他们和儒家、释家或其它武术留派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按气功来说,道家在这方面却又独特的贡献。

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为内家拳,其主要方面便在于武功和气功的密切结合,而且其中还特别强调气功的作用,因此,虽然也有许多非道家人物如陈王廷、杨露禅等,对太极拳进行过多次的加工,但仍应承认道家在太极拳的创造上占有主要的功绩。

根据流传至今的一些书籍,可以把太极拳的发展整理出这样的一跳线索,即最初是五禽戏和数息静坐等萌芽状态的动静功;后来又发展成八段锦、易筋经等较高形式,其中便已经开始有动静功的初步结合,接着便有进步到“峨嵋十二庄”之类的功夫,这便相当高级了,但还嫌复杂不纯和缺乏贯通,之后几经锻炼,这才创造了太极拳这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滔滔不绝、节节贯穿的头等拳艺。

对于王宗岳的水平和太极拳的创造过程略具概念之后,对于学习太极拳的程序也就大致有个数目了,简化太极拳和简化气功固然是小学水平,但如练杨架等太极拳,而不能同时结合气功,也只能算是小学水平,哪怕练有几十年功夫,按外家拳或体操标准来衡量,程度是很高了,但在内家拳的途径上仍然不能算是登堂入室。

同样的,如果把“峨嵋十二庄”练得好,要比徒具其形的太极拳高明。

那么是否可以把“峨嵋十二庄”拿来作为太极拳的中学课程呢?

也未尝不可。

不过也可以直接以杨架等太极拳的练习中,通过这个中等阶段,这就是先把架子搭好,再把里面的东西加进去。

只要明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各个程序的内容,对于具体的方式,就是灵活了,而且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也必须有各种相应的方式,以灵活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

现在原则上把练拳程序分成三级。

不过要注意各人志愿不同,不一定都想到达到王宗岳的水平,而且各人的条件也不同,也不一定都能顺利进入高级课程,这样就应该实事求是的制定目标和程序,以免好高骛远或脱离实际,当然,志愿和条件都是变化的,因而目标和程序也就会随之而变。

有按太极拳本身来说,总的方面既然分成了三步,于是各个细节方面,便也可以分成三步,如呼吸有呼吸的三步、开合有开合的三步、虚实、转换等等方面,也都有其独特的三步。

原则上,练拳应该稳步前进,一步也含糊不得,实际上根据特殊的条件,也可能产生跃进的情况,各个方面可能齐头并进,但更加可能的是参差地进行发展。

有的人外力大,腰腿好,“外”的方面一定进步快些,有的人性情静,用志专,“内”的方面就一定发展的较速,所以太极拳和其他艺术课程一样,必须注意个别对待和细致的教学。

可能有人问,每一步练到什么情况便算毕业呢?

大致可以这样说:

学会一套太极拳,练的很有兴趣,感到对身心有益,最好再请明师,教一点简单的气功同时练练,能够结合拳一起则更好。

,这样对内家拳功夫摸着些门路,咂出些滋味,平心静气的练通任脉,达到“炼精化气”的程度,便可以说是小学毕业了。

第二步就可以进一步往拳架中加入气功,具体的就是练通任督脉,转成小周天,以达到“炼气化神”的程度。

这一阶段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练好丹田,丹田为气功只根底,亦即内家拳只根底,各人虽然都各有丹田,但可惜大多都不够标准,必须通过锻炼才行。

静功当然可以练好丹田,但动功效果更好,惟须明师指点,不然恐出毛病,丹田练好,才能讲究呼吸开合,阴阳虚实,否则都在外面,未能深入。

一般人年轻时,丹田气足,但往往意气浮,练不上路,待年达体弱,要练这套时,却又丹田大亏,极难练好了。

长期以来,练太极拳者多,而练好者极少,就因练好丹田确是一大难关之故,练丹田练好了,神气充足,能够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而且开合分明,变转灵活,就可谓登堂或称为中学毕业,练到这时,千万莫自暴自弃,应该百尺竿头,更上一步,以达到“炼神返虚”的程度,而且一人之虚实,渐悟两人之虚实,自一身之贯串,渐悟敌我之贯串,自粗而精,自巨而细,运劲如抽丝,何惧力大似牛;待人如漩涡,不怕手脚如风,愈练愈高,无有涯际,练到此时,方谓入室,也就是王宗岳、杨露禅的境界了。

有不少人练了十几年的太极拳,似乎进步不大,是太极拳练不出工夫呢?

还是自己练错了呢?

是老师不教,还是把尺寸练走了呢?

问题重重,信心倍落,再如出些偏差,也许就从此不练了,这方面的确应着重交代一下。

要知练拳的人必须闯过三关,方许登峰造极。

哪三关呢?

第一是恒心关,这一关对练了十几年的人来说,当然已不是问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太简单的。

第二关是丹田关,前面说过练不好丹田,总在内家拳的门外。

努力练了十几年而成绩不高的,切勿怨天尤人,而应检查自己的丹田气足了么?

未能充足的原因又何在?

假如第二关以闯过,那么有第三关,这是最后一关,也就是最难的一关,就是所谓的明理关,有个故事说的好:

一个人看见用网打鱼,网鱼的只是一个网眼,他想:

只要一个网眼就够了,于是就用一个网眼去网鱼,结果当然是网不住鱼的。

练拳也是一样,不能离开规矩练,也不能死照规矩练,而是贵于心领神会,触类旁通,所谓绩之极广厚,则成者方高深,否则独木不荣,小潦易枯,即使练拳一世,终忌粗陋耳。

第二篇 健身与武术

内经平人气象论说:

“平人者,无病之人也”,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健康的最高标准便是“平”。

身内外部都很平衡,同时和环境亦很平衡,这个人就一定很健康。

太极拳在锻炼身体上,所以能深受大家的欢迎,其主要原因亦就在于这种运动把锻炼者的身体向平的方向调整所致。

一般来说,他的动作和缓,呼吸调均,神气安静,消耗较小,故在锻炼中易达到均匀的程度,锻炼后也较易取得平衡效果。

所以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锻炼,而且都会有好处,特别是对那些年老多病或体力较差的人,更是最适当的。

上面谈过武术最根本的问题乃是均和幅度的问题,实质上这就是弹性问题。

因此武术和健康虽然是二个方面,而在身体上所追求的标准却完全是一致的。

武术上有个幅度的问题,健康上也是有的,或者说健康上所追求的实质上也就是弹性问题,比方说:

本地某一个人在有规律的生活情况下,身体很健康,但因为某个时期忙了些,或是饮食起居失常一些,或是气候变化剧烈一些,就生病了,或是移居外地水土不服而生病了,这说明他在健康上弹性还较差,适应能力还较弱,用物理概念来说,就是在他的生活应变曲线上,能够符合胡克定律的直线部分比较短,因此在锻炼身体方面,不但要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求平衡,而且还要尽量加强弹性,以备适应各种失常的现象或各种变化的环境,这种武术上要求不断增加弹性幅度的原则正是一致的,于是从练拳上说:

练武术的怎样练,练健康的就应怎样练,虽可有各种不同的程度,但只有一条基本的路线。

下面我们讨论精气神的问题时,就更可明确武术和健康两方面的内在共同性了。

有些人说:

“我只不过练练健康”,就心安理得的把太极拳练得柔软无力,以致只有老年人和弱不禁风的人才会对它感兴趣。

本来由于太极拳容易练练平缓松匀,故已成为老年人和多病者所大为欢迎的一项运动,但要知道,这虽然是太极拳的重要优点,可绝不是它唯一的优点,只是由于“好逸恶劳,人之常情”,练拳时只求舒服而不求进步,张之不足而弛之有余,结果就使太极拳逐渐变质,几乎成为一种最柔软的体操了。

我们说太极拳在物理和生理上的优越性,故在提高人体的弹性作用方面,恐怕还没有任何其他运动可比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就是在于改变那些对太极拳的片面认识,同时有志于太极拳者确亦应大大提高自己的水平,从实际上证明太极拳是一种老少皆宜,文武兼妙的锻炼方式,以打破一般人的误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练武功和健康的不同点。

刚才说过,练武和健康在本质上是一回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武术套路可以用来锻炼身体,而身体健康的人也就较易学会武术的缘故;但是练武的人虽然一般都很健康,但健康的人不一定都会武艺,这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要学会这门艺术,身体健康当然是一个条件,但绝不是唯一条件,像其它艺术一样,他还要灵敏的感觉,例如:

学音乐的要会听,学画的要会看,学武术的要什么呢?

照前人的说法就是“懂劲”。

当然会听会看和懂劲的程度,在每个人的天赋上是不同的,但绝不靠天赋,而是也有锻炼的成分。

特别在练拳的懂劲上,锻炼的成分更多。

也有些人,经过多年苦练,仍旧不能懂劲,但此所谓不懂,并非绝对不懂,只是懂得尚粗,够不上王宗岳的所谓“懂劲”罢了,因此任何人只要照规矩练,总会由粗而细,愈练愈懂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便是武术实践,也就是所谓对练或打对子,一般所熟悉的推手便是太极拳的对练方式之一。

如果不经实践,即使个人练的很细,也还只能练练健康而已,近百年来,各种拳术逐渐变质的根本原因在于那种出生入死的实践已经日益减少所致。

根据发展趋势来看,武术正在变为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或表演艺术了。

第三章 张与弛

古人说: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当然这里所说的“文武”指的是文王、武王,并不是练武习文的文武,但“一张一弛”,确定所谓的道,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措施,或者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因而文学武艺也应符合这个规律才对。

王宗岳在他的拳论中说: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所谓蓄劲和发劲,正是一张一弛,试看张弛二字,边旁都是“弓”,可知原来就是开弓放箭的意思。

练拳的人,不大讲一张一弛,而是将一开一合,所谓的一开一合,就是一张一弛,不过说到一开一合,便要懂得“意气”,若只是从身形外面来看,不免造成误会。

比如弓,它的一开一合和一张一弛,是相符的,外型上一开一合,内力上便是一张一弛,故按外形便可辩其张弛,但按人来讲,比弓要复杂些,外形开合和内力张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

比方单鞭在人身形上是大开,而在内劲上却是合的,其中的缘故是人身的张弛不以外形为准,下篇将要说到。

劲和气是不可分割的,气在哪里,劲就在那里(最后是意在哪里,劲就在哪里),练拳中一呼一吸或一蓄一发时,中气便是一开一合,身体就是一张一弛。

所以蓄劲时不论身形开合,都称为开劲。

同样的发劲也都称为合劲。

陈家沟陈鑫在所著书中说得好:

开时如离卦☲ ,外实内虚;合时如坎卦☵ ,外虚内实,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故尽说开合,不说张弛,而如按意气来说时,开合和张弛也便是一致的。

但初学时,不可能马上就结合到气,而只能先搞好身体运动,所以开合难分而张弛易明,故不如先谈张弛问题。

或问:

“杨登甫练拳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松开不就是全身放松吗?

”为什么又说要一张一弛呢?

问的好!

这个问题不弄清楚,那就真正冤枉杨登甫先生了。

首先我们来说放松问题,试想一想,全身放松后,除了就地躺下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呢?

文王武王当时已经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必须符合一张一弛的规律,不能弛而不张,或说一紧一松,只松不紧要躺下,只紧不松要僵住,其理甚明。

其次我们在把杨登甫的练拳十要仔细看看,就可知道,他这句话是在解释“用意不用力”这个要点是说的。

因此要彻底了解这句话,就必须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全部解释方才不致误会。

不难看出全身松开的目的是:

“不致有分毫之拙劲”,以便“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

于是得到“如棉裹铁,份量极沉”之“真正内劲”,可见“全身松开”是一张一弛中的总要求,而“放松”却是一个“弛”,比方拉奏手风琴,可以说一拉一合的过程中,手风琴的皮老虎都处于松的开的状态,但如果只许放松皮老虎就一定无法进行演奏了,实际上即使最强调放松的人,他既然在活动,就绝对不会只有放松的过程,一定也有拉紧的过程,不过问题就在于如果他一直力求放松,结果就会对任何较为顾著的紧张不分正确和错误,都一概加以避免。

于是就把自己拉紧的活动一直退缩到尽可能低的强度范围以内,这种人有点表现为小手小脚,不敢放开,有的则表面上动作很大,实际上软弱无力,再说弓要用时须上弦,这在练拳也是一样的,必须“上着弦”,不能尽量放松,否则就没有弹性了,在这一点,那些主张全身放松的人,顾然也会搞错,他的练法还一定正好相反,即不但不上弦,而且随时尽可能的大大放松,只要仍旧站得住就行,这种张的不足,而弛之太过的练法,至多只能造就一张软弓,并且还只是在部分范围内才是具有弓的弹性,王宗岳说: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才是正确的要求,这种练法正和“放松”的练法相反,他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强度,争取做强弓强弩,故要在张的一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弹性够,尽量张的好了,原是自己张自己,不会像弓一样被折断的,倒是弛时要注意,必须留几分劲,因为一个人也不像弓那样有根弦拉着,弛过头时,身便散乱了,当然在弛的方面也要加以发展,以扩大适应性,但在用力方面讲,这比张的方面容易,故重点仍应先注意张的方面,说到张弛的幅度,这是个重要问题,依据上述意见,这主要是个力量的幅度,而不单是距离的幅度,再拿弓来讲,对于一定的弓,其张弛幅度最大时,蓄势最大,射箭也最远。

但这个幅度在张和弛的两端都不免受到限制,那就是尽量张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会折断,而尽量弛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又会散乱,因此这个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断和散乱的中间。

我们注意在这之间的一段距离内,不论是张弛,弓体中力的分布都有一个总的特点------均(这当然按理想的弓来说的),也就是在每一瞬间,功体中任何一点张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个弓体在张弛过程中,没一点张力的增减率也都相等,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张力都很均匀,这便是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反过来说,若保证弹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问题,练拳当然比开弓放箭复杂的多,但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同样的概念来理解,因此就可以知道,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使拳必须力求在均的条件下,有最大的张弛幅度。

说到这里,我们把“在均的条件下,有最大幅度”的原则再可以结合练拳来研究一下。

上面在写弓为例时,假定的是某一张固定的弓,其均匀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强度(即最大张力)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是软弓,但对某一固定的人来说,他的均匀程度和幅度是可以变化的,而且练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为要改进均匀程度和幅度,以求成为一张可硬可软的弓,那么在练拳中,应该先求均,还是求幅度大呢?

这却不一定,比方说年轻人身体弹性好,就可以多练幅度,年纪大的和体质弱的则不妨多练均,再在较均的情况下稳步地增加幅度,实际上,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均只是一个暂时现象,而不是经常现象,练拳也当然不会例外,增加幅度破坏均势,再取得均势,其最后目标仍是均。

第四章 力与劲

列子汤问篇中有段说:

“均天下之至理也”,这句话极好!

现在可以拿来作为内劲(或太极拳劲)的注释,其中又说: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 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这个寓言也极有趣,可以拿来作为内劲的典型事例,再按近的来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钢铁等金属加特殊的处理,而使它的组织变得更均匀之后,它的强度能增加几百倍或者上千倍以上,或把食盐这样稀松的物质,冷却至近于绝对零度,而使它们的组织变得均匀后,它们的强度也可以接近钢铁所以无论是根据哲理或科学实验来看,王宗岳所说的“发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也不是夸大其词。

外家拳和内家拳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点,即二种拳都是一张一弛来运动的,但也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那就是内家拳以张为蓄,以弛为发,即所谓“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而外家拳则“以驰为蓄,一张为发”,正好相反,总之无论什么运动,脱离了一张一弛的规律是绝对无法进行的,而且根据人体的自然规律还总是张时吸气,而在弛时呼气。

我们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称为劲,且根据呼吸开合的规律,再分为内劲与外劲,张时吸时为是外劲,弛时呼时便是内劲,一张一弛,轮换而行,一内一外,互为其根,可见绝无脱离外劲的内劲,也无脱离内劲的外劲,关键问题只是在于起作用的哪一种劲,用内劲作为发劲的称为内家拳,用外劲发劲的便称为外家拳了,所以内家拳并非只有内劲,而只是以内劲为用罢了,外家拳相反亦然。

例如举重运动,便是典型的外劲运动,因为用力向上举时,必须同时吸一口气,我们说举重时吸一口气非常合理,因为举起的过程是能量增加的过程,而且最后要求又是撑住,所以身体的运动当然以张为宜,且在呼吸上也就是以吸气为宜。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统一的用力便都直接称为拙力,它使人们的运动不协调,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销,这样运动的效率当然很差,例如仍用举重来说,一般初学的人就很容易拼住气往上举,非但吃力,而且不讨好,甚至好会扭伤,一般人在小孩的时期的用力相当协调,也就是所谓的整劲,渐渐长大后,就在劳动和运动中培养成局部用力习惯,以后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练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者,便是要防止这种条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绝对不许用力。

因此谈到用劲,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习惯,而这是很不简单的。

按外劲和内劲的本身来看,它们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都算是劲,分不出彼此有何优劣。

但如果结合了某种运动的具体目的来看时,就可以比出优劣了。

例如还是举重吧,按这个运动目的来看,顾然外劲就占了绝对优势,你想拿住石担往上举时,反而呼一口气,能行吗?

当然不行,一呼气,全身一松,石担就只有往下掉的可能。

即使功夫之大如王宗岳者,也绝不能用内劲把石担举起来,因为这是不合理的。

再如打夯、推车,这就必须用内劲才行,你看人们在打夯时,总是唱起号子,以便加一把劲,这就是因为他们用劲时总是呼一口气,若是用“闷口劲”来打夯,当然也就不会得劲了。

话说回来,若是按拳术要求,到底哪一种劲合理呢?

下面我们就详细讨论一下:

行家常说:

“外劲出不去,只能挨打”,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只要观察一下,一张弓在拉开过程中或一只皮老虎在鼓起来的情况,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不妨再看看一下各种吸一口气用力的典型,可格外明白外劲在技击上的不合理性了。

如《阿Q正传》中阿Q和小D的斗牛,又如遇到江湖卖艺中的滚钉板和敲石条,再如抗臂膀和劈砖头等等,便都是使用顶劲、抗劲或所谓的“闷口劲”的武艺,实际上,使用这种劲的结果往往就会在“张”的顶端并住,和千斤顶的作用相仿,这立刻就破坏了一张一弛的能动性。

接着既然脱离了呼吸张弛的重要规律,一定就又马上破坏了统一协调的整体性,最后还是不得不流为局部的拙力。

至于铁砂掌、金钟罩、铁头功等等,则更是走上这条路的极端去了。

过去有把少林拳一派笼统称为外家拳的,颇不妥当,虽然少林拳的练家中确有兼练硬气功或竟以硬气功为能事者,但总的来看,少林拳的对敌仍以闪展腾榔、一拳一脚为主,当然不可和屏气硬拼者混为一谈,反过来说,太极拳从来都是称为内家拳,但如果动起手来仍然不离顶扁丢抗,那么亦仍应派为外家拳。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各种中拳术的名称中,常会出现某些鸟兽的名字,如白鹤晾翅、倒撵猴、抱虎推山、青龙出水、燕子御泥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总而言之,这些有关的鸟兽一定都属于内劲类型,而且有关拳术中所比拟的还一定是它们最精彩的一种劲。

偶尔也会听到有什么“铁牛耕地”之类的拳名,这里也可以谈一下,比如,牛对耕地虽然是它的第一拿手,而铁牛则当然更为得劲,但这个劲归根到底还是外劲,故为内家拳所不取,中国上古时候,有一种五禽戏,就是直接模拟某种内劲鸟兽的典型动作而创造的。

王宗岳的拳论中也说:

“神如搏兔之鹘,状如捕鼠之猫”,如鹘者猫者,当然更是内劲禽兽的典范了,还可以在物理概念上来说明一下,内劲在武术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谓内劲就是以弛为用,以张为蓄的用力方式,于是从能量的变换上说,张就是能量的蓄积过程,弛就是能量释放过程,如果需要一种顶劲、抗劲,如耕地、举重等,就应在张的过程中起作用,其时能量的增加引起张力或压力增加,于是就克服阻力而作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种打击力、推力,如打铁、射箭、开炮等,就应在弛的过程中起作用,能量释放的结果,就使铁锤、箭或炮弹得到了必要的加速度,因此在技击上讲,用内劲的弓是炮,用外劲的便是牛或“压勿杀”了。

关于内劲方式的张弛蓄发,初练时还是比较粗,即所谓直来直去,不免时时要停顿,身体上也会发生凹凸和缺陷,进一步即须曲中求直,转圈而运,于是虽然在一张一弛的过程中,力量在不断的变化,但速度仍可以保持均匀,全身亦始终可以得到松开,以满足太极拳的原则要求。

根据简单的物理概念就可以知道,在各种运动中,只有圆周运动才能在外力变化的作用下,仍可能保持均匀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于圆周运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松开状态,至于谈到武术方面,太极拳的所谓“四两拨千斤”和“以静制动”更是随转圈为不可能了。

最后我们说练拳的懂劲与否,主要的考验就是对敌。

下面就按一般常见的对敌方式,顺次说明用劲的粗细,最粗的自然要算阿Q和小D的斗牛,基本上都是拙力。

其次是各种摔跤,在斗牛是基础上已经有了些变化,而且其中有粗细之别,如果是硬把人搬倒,这是外劲,比较粗,如果能爽快的把人摔出去,这就是内劲,比较细了,再其次是西洋拳击和击剑,其中便已讲究步法和利用体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劲为主,然后便是少林拳,其身法灵便,拳沉脚重,历史上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还缺乏贯通而流于复杂,以致仍难越出“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小”的范围,所以欲达到“岂以力胜,快何能焉”的程度,只有真正练好太极拳才行,一旦练到相当细的境界后,自然就会领会列子的话为所不虚也。

第五章  呼吸开合

前辈传下十三势歌中,有二句: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若言体用何为准,一起君来骨肉臣”。

这里面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