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3407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ppt

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与处置培训目的掌握:

现场调查的主要步骤,调查结果使用注意事项,调查与控制的关系熟悉:

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基本方法,病因判断的主要原则,现场预防控制措施的提出了解: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使用培训内容突发急性传染病简述突发急性传染病简述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调查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处置41950-2010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概况-防控成效显著5近年来多起突发急性传染病2003年:

SARS2004年: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2005年: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06年: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07-2010年:

EV71相关“手足口病”暴发2009-2010年: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新病毒出血热(布尼亚科白蛉属)起初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疾病6传染病输入压力日益加大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东南亚、非洲、南美)基孔肯雅热(东南亚、非洲、南美)脊髓灰质炎(印度、中亚、南亚、非洲、)疟疾(非洲、东南亚)霍乱(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突发急性传染病概念卫生部卫应急发2007203号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解读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突发急性传染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现场调查时,多已呈暴发形式局部地区在短时期内出现大量(比预期数量多)相同症状的病例或两个或更多的相互联系的同样疾病的病例即使单个病例散在发生,因其后果病情严重性和公共卫生危害性,也需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对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Sporadic:

发病率呈历年的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暴发Outbreak: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症状相同的病例,且病例具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例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流行Epidemic: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大流行Pandemic:

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洲界其他相关的概念聚集性Cluster:

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成为聚集性(时间、空间或人群聚集,但尚未达到暴发疫情或突发事件的程度,病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流行病学关联,但广义的聚集性也可包含暴发疫情和突发事件。

)地方性Endemic:

指某些疾病经常地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无需从外地输入传染源时称为疾病的地方性突发急性传染病常以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形式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点:

往往是意料之外必须迅速反应现场调查工作复杂处置难度大容易被炒作社会影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卫生部关于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应急发200721号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1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概念主要判定依据是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的原因,并主要应用于具有一定危害的疾病事件。

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具有相同临床表现的多位患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这类疾病可能是突发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也可能是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概念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作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不应该包括那些高度怀疑是某种已知疾病,只是因为调查能力、诊断水平等本身的限制而暂时无法明确原因、或因检测结果未出等原因暂时无法确定其病因学诊断的疾病。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特别重大(级、红)重大(级、橙)较大(级、黄)一般(级、蓝)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分级不设一般级别,一经报告至少定级为较大事件。

16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点未知数多来龙去脉不清楚危害程度和社会后果心中无数没有现成的应对措施因未知容易引起公众恐惧未知涉及技术层面,社会方面,政治层面17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目的针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特点开展调查处置工作调查目的: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查明病因或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分析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加强已有监测系统或为建立新的监测系统提供依据为类似疾病或事件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说明:

教学内容大量借鉴FETP培训内容,所以所列举的例子不一定为突发急性传染病,仅作为法介绍,特此说明调查的要求现场调查必须及时实施控制措施努力查明病因并对其危害作出评估使用合理的描述性或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因果关系、证据充分)有因果关系上的充分证据确定传染源或致病因素适时建立长期的疾病监测和控制系统监测信息的发现与报告信息来源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等)政府或有关部门通报(如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国际组织)基层卫生部门(口头报告或咨询)和企事业单位(学校、工厂等报告)公众和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包括12320及其它卫生咨询电话、值班电话)等疾病暴发/流行监测信息来源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疾病暴发、疾病暴发、流行情报流行情报健康服务热线健康服务热线/专业机构电专业机构电话话自动预警自动预警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系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预警信号预警信号症状监测症状监测媒体、其他媒体、其他机构机构监测信息的发现与报告接获信息后信息初步分析和评估如需要,联系信息来源地或疾病发生地,进行核实及时报告有关领导按照规定时限,及时上报初步核实内容初步核实主要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大体可靠性初步核实后即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报告核实依据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本身的合理性其它来源信息佐证应避免以调查核实为借口,推迟报告及时报告的原则由于突发急性传染病具有突发性,而且可能的危害性和负面影响较大,部分事件发展迅速,因此处理事件的时间因素显得最为关键。

如果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则能够迅速控制事件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如果反应迟钝,优柔寡断,则将延误战机,陷入被动24首例首例发病发病首例首例就诊就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确认确认开始开始应急应急报告报告控制机会控制机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过程检测检测采样采样潜在的病例预防潜在的病例预防首例首例发病发病首例首例就诊就诊开始开始应对应对流行病学流行病学预警预警/确认确认流行病学预警和确认在应对中的作用检检测测结结果果采样采样报告时限与程序报告主体: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时限:

2小时形式:

网络直报电话传真报告机构:

网络直报无条件:

报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专业机构专业机构同级卫生行政部门27突发急性传染病调查-技术层面调查暴发的10个步骤准备现场工作准备现场工作Prepareforfieldwork证实暴发证实暴发Establishexistenceofanoutbreak时间Verifythediagnosis核实诊断核实诊断实施控制措施实施控制措施ImplementControl调查结果交流调查结果交流CommunicateFindings应急准备熟悉基本情况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及后勤准备了解基本情况尽可能明确以下问题:

疾病或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病情况、病人状况、已开展调查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有关专家可能的现场工作任务和调查思路当地能提供什么资源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与前方、后方的联络方式组织准备组成现场调查组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它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职责分工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必需的装备调查表、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试剂现场联系资料和器材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适合的交通工具现场调查面临的挑战资料来源问题来源不同部门,其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存在差异小样本问题疾病暴发涉及人群少,现场调查数量达不到数理统计的要求标本收集问题现场调查大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环境和生物标本收集受限现场调查面临的挑战大众传媒问题大众传媒可能导致病人或或社区人群对暴发原因形成偏见,对调查产生偏倚不合作问题当事人的不合作,不利于资料收集,不能保证资料质量,可能会产生偏倚调查结果和控制措施的矛盾问题流行范围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大调查结果可能会得出当地无疾病流行,或找不到流行证据,或无法查明事件原因核实诊断目的在于排除误诊实验室检测错误方法访视病例查阅医疗记录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核实诊断内容收集病人基本情况,简单描述流行收集病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核实诊断结果医院名称医院诊断病例数现场核查病例数人数比例(%)确诊排除确诊排除A2151432611718.281.8B292982127.672.4C2626101638.561.5合计2701984415422.277.8某市三家医院“川崎病”病例核实诊断结果某郊区学校副伤寒暴发173例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症状/体征发热(37.5C)高热(38C)10069咽干55头痛54干咳21咽痛13腹痛10腹泻9实例173例副伤寒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样本种类样本数阳性率(%)血17324.0粪便616.6实例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敏感的疾病监测系统建立基线资料(baseline)将观察到的数量与基线作比较是否超过既往的正常水平有什么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任何因素可能的人为原因报告制度改变、监测系统调整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诊断方法和标准的改变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对于突发急性传染病,确定暴发或流行可能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尤其是一般不需要考虑基线阈值水平。

但如果呈聚集性发病或区域性集中发生,仍应考虑是否存在暴发或流行。

暴发或流行除高度提示病人为同一种疾病外,还常常意味着病例间存在共同的传播途径或致病因素,确定暴发或流行有助于指导调查和控制。

疾病识别症状体征(物理检查)临床实验评价(心电图、脑电图等)与其他疾病不符治疗是否有效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等)病例定义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群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相关危险因素只有已知某种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暴露,才能将该因素作为病例定义的标准之一!

病例定义的应用原则简单、易用、客观分层次疑似病例、可能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现场调查的不同阶段早期“宽松”敏感性高发现更多的病例控制中期严格、特异性高病因研究后期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的目的病例定义确诊病例(Confirmedcase)某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血清学检验麻疹IgM+可能病例(Probablecase)某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并有皮疹的学龄儿童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case)某年5月1日-30日居住于*县的发烧的学龄儿童举例:

一所幼儿园腹泻暴发的病例2009年4月9日15日期间,向阳幼儿园中36岁而且每天有三次或多于三次稀便或水样便的儿童某地学校副伤寒暴发调查的病例定义2010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某寄宿学校学生或教工中,凡具有发热(体温37.5C),并伴以下症状之一者:

-头痛-咽干、咽痛-干咳-腹痛实例病例搜索目标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排除非病例建立病例定义进行系统的搜索利用多种信息源列出病例清单可疑重症肺炎2009年10月1日以来,L市人民医院、Y县人民医院和G区人民医院的发热肺炎病例中,具有胸片进展快,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