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30477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docx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指导思想

1.4编制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2.2.2水文地质条件

2.2.3可能的不良地质条件

2.2.4气候条件

2.3主要工程数量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准备

3.1.1图纸核对与地质复勘

3.1.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3技术交底、交接桩和复测

3.1.4组建工地试验室

3.1.5机械设备准备

3.1.6物资准备

3.1.7生活、卫生医疗保障

3.2临时设施

3.2.1临时工程数量表

3.2.2施工便道

3.2.3施工用电

3.2.4施工用水

3.2.5砼拌和站

3.2.6临时通讯

3.2.7储料场与加工棚

3.2.8生产、生活用房

3.2.9急救设施

3.2.10防火设施

3.2.11弃碴场

3.3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4.1组织机构

4.2管理职责

第五章工期计划

5.1工期目标

5.2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5.3任务划分

5.4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

5.5施工计划进度网络图

第六章资源配置

6.1劳动力组织及进场计划

6.1.1劳动力组织的原则

6.1.2劳动力安排计划

6.1.3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措施

6.2物资设备

6.2.1主要材料的供应

6.2.2主要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6.3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及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第七章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总目标

7.1总体施工安排

7.1.1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7.1.2总体施工安排

7.2总体施工方案

7.2.1控制测量方案

7.2.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7.2.3洞口防护棚施工方案

7.2.4进洞施工方案

7.2.5掘进施工方案

7.2.6超前支护方案

7.2.7临时支护方案

7.2.8监控量测方案

7.2.9出碴方案

7.2.10衬砌方案

7.2.11施工排水方案

7.2.12通风方案

7.2.13竖井、风道施工方案

7.2.14机械设备配套方案

7.3施工要点

7.3.1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7.3.2洞身开挖

7.3.3初期支护

7.3.4洞身衬砌

7.3.5施工配合

7.4施工总目标

7.4.1工期目标

7.4.2质量目标

7.4.3安全生产目标

7.4.4成本控制目标

7.4.5文明施工目标

7.4.6环境保护目标

第八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8.1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8.1.1地表平面控制

8.1.2洞口联系测量

8.1.3测量方法及措施

8.1.4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

8.2洞口段施工

8.2.1施工工序

8.2.2施工技术要求

8.3明洞施工

8.3.1施工方法

8.3.2施工技术要求

8.4洞身施工

8.5光面爆破

8.5.1IV、V级围岩施工

8.5.2III级围岩施工

8.5.3光面爆破施工程序及作业标准

8.5.3光明爆破的质量标准

8.5.4光爆质保措施

8.6超前大管棚施工

8.6.1施工方法

8.6.2施工过程技术措施

8.7初期支护

8.7.1砂浆锚杆施工

8.7.2挂钢筋网

8.7.3喷射混凝土

8.8监控量测

8.9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

8.9.1防水板施工

8.9.2止水带及止水条施工

8.9.3劳动组织

8.10洞身衬砌

8.10.1二衬施作时机的确定

8.10.2砼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8.10.3二衬机械化施工设备配套技术

8.10.4二衬施工组织

8.10.5铺底及矮边墙施工

8.10.6预留洞室和预埋件的安置

8.10.7防水砼质量控制

8.10.8减少二衬反弧段砼表面气泡,提高外观质量

8.10.9消灭砼接缝错台的措施

8.10.10混凝土衬砌质量控制其他注意事项

8.10.11模板台车衬砌作业循环时间表

8.11隧道掘进通风防尘技术

8.11.1通风总体方案

8.11.2通风设计

8.11.3通风方案的确定

8.11.4通风设备选型和设置位置

8.12回填灌浆

8.13中隔墙施工

第九章对工程重难点的认识及应对方案

9.1对工程重难点的认识

9.2应对方案

9.2.1地质预报

9.2.2岩溶地段施工

9.2.3岩爆

9.2.4煤层

9.2.5瓦斯

9.2.6可能突水突泥地段

9.2.7塌方处理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0.1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10.2调遣精兵强将,强化施工管理

10.3科学组织、抓好协调

10.4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

10.5加强网络计划管理

10.6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

10.7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

10.8加大资源投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水平配置

10.9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工期目标落到实处

10.10应用“四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第十一章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1.1质量目标

11.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11.3质量保证措施

11.3.1工程工艺控制

11.3.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11.3.3施工管理的质量保证

11.3.4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11.3.5施工员旁站制度

11.3.6检验

11.3.7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

11.3.8测量

11.3.9试验

11.3.10奖罚制度

第十二章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12.1安全目标

12.2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保证体系

12.3安全保证措施

12.3.1组织保证措施

12.3.2技术保证措施

12.3.3经济保证措施

12.3.4管理保证措施

12.4安全教育

12.5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12.5.1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12.5.2预防突发意外事件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12.5.3险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2.5.4技术、物资、设备准备及施工预防

12.5.5应急抢险预案

第十三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3.1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体系

13.2施工现场布置及场容场貌

13.3现场标示牌

13.4管理人员挂牌上岗

13.5现场材料

13.6机械设备

13.7管线布置

13.8作业面

13.9安全管理

13.10宣传工作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

14.1环境保护体系

14.2实行环保工作责任制

14.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保意识

14.4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14.5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

14.6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措施

14.7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4.7.1隧道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的措施

14.7.2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14.7.3临时设施水土保持的措施

14.8防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

14.8.1防止大气污染

14.8.2防止噪声、振动的措施

14.8.3防止水污染措施

14.9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4.10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

14.11完工清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五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15.1雨季施工措施

15.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15.3冬季施工措施

15.4农忙季节的施工安排

15.5春节期间的施工安排

第十六章降低工程造价措施

16.1成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强化系统管理

16.2强化企业经济管理

16.3依靠科技进步

16.4优化机械配备

16.5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16.6优化材料管理机制

16.7广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第十七章与相关接口的协调措施

17.1与建设管理方的配合协调

17.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协调

17.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

17.4与市政、管线、道路、环保、公安、消防等单位的配合协调

17.5与当地政府、周边单位、居民的配合协调

第十八章农民工工资、材料等款项的支付保障措施

18.1保障组织

18.2保障措施

18.3员工工资支付措施

18.3.1民工工资支付

18.3.2职工工资支付

18.4施工材料款项支付保证措施

18.4.1零星材料款支付

18.4.2集中材料款支付

第十九章成品、半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9.1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措施

19.1.1成品保护阶段管理

19.1.2成品保护管理责任

19.1.3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19.1.4施工材料、半成品的保管

19.2工程保修措施

19.2.1明确工程保修服务范围、时限

19.2.2工程竣工交付

19.2.3工程回访

19.2.4顾客及相关方投诉

19.2.5工程保修

19.2.6保修后处理

第二十章本工程拟采用“四新”的情况

20.1浅埋暗挖法的运用

20.2超前地质预探、预报技术

20.3三维无尺变形量测技术

20.4隧道掘进节能环保水压爆破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工程**隧道工程招标设计图纸及配套光盘。

1.1.2**工程**隧道工程《招标文件》答疑暨补充通知(2008年10月23日)。

1.1.3国家、行业及重庆市颁发施行的现行有关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和法律、法规。

1.1.3.1国家标准

(7)现行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1.1.3.2部颁、行业标准

(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J108-92)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1.1.3.3经重庆市建委审查通过的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制订的办法、标准

(1)《重庆市轻轨建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稿)

(2)《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试行)(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发布。

2002年4月)

(3)《重庆市轻轨施工测量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稿)[渝轨道公司(2000)240号]

1.1.3.4《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技术用表)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内容一览表)的通知》(渝建发【2005】226号)有关质检标准。

1.1.4对工程所在地的踏勘调查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和资料。

(1)**隧道进、出口端场地大小及周围分布设施、企业、厂房。

(2)**隧道进、出口端进出场地的道路情况。

(3)**隧道进、出口端附近单位水电使用情况。

(4)**隧道进、出口端附近空余场地情况。

(5)**隧道进、出口端污水排放等情况。

1.1.5我单位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设备能力、资金贮量、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资源状况及国内其他单位的先进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并积极响应业主招标文件、答疑文件规定的内容和施工招标设计图纸的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在数次仔细考察,多方面模拟工程现场,认真了解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分析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及难点,认识本工程施工组织的难度,我单位将根据多年来工程施工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认真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做到布局合理、符合现场实际、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地部署和组织工程的施工。

各工序既要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要保证施工连续均衡的进行。

我单位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本工程顺利、高效、优质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选派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保证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并保障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直接对业主负责,对工程项目负责。

在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配置方面,优选高效机械化及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为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仪器保证。

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期,依据施工图,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施工干扰和窝工现象。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

在安全保证措施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足于全局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重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指导隧道施工,建立健全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

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方面,切实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工程区施工现场内外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采用减震、降噪及控制爆破技术保护周边环境。

采取一系列规范、严格的环保、环卫措施,保证市容卫生和正常交通,尽量减小对附近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

我们的目标是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安全可靠、争创一流,向业主按期移交人民放心满意的优质工程。

1.3指导思想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1.4编制范围

⑴土建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⑵工程质量的施工保证措施

⑶安全生产的施工保证措施

⑷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⑸工期的施工保证措施

⑹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⑺劳动力计划表

⑻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⑼施工总平面图

⑽临时用地表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隧道是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双碑北站-赖家桥站区间的一部分,两侧与高架线路连接,隧道右线起点里程为K23+836.000,终点为K28+124.000,全长4.3km,是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拟建的最长山岭隧道,属长大山岭隧道。

**隧道进口位于沙坪坝区中冶十八局预制构件厂背后中梁山的东麓山坡,线路标高232.06m,出口位于陈家湾镇香蕉园村常五间社中梁山西麓的山坡上,线路标高302.080m,隧道横穿中梁山山脉。

线路走向基本垂直于中梁山山脊构造线。

**隧道进口为曲线,其余段为直线,K23+836.000(进洞口)-K23+992.757为500m半径的曲线,线间距由5.05m渐变为4.6m,K23+992.757-K28+124.000(出洞口)为直线,线间距为4.6m。

线路以3‰的上坡进洞,坡长50m,而后变坡为27‰的上坡,坡长2750m,再变坡为3‰的下坡直至出洞,最大埋深约200m,除洞口段外均为深埋隧道。

**隧道设通风竖井2座,竖井通过风道与正线隧道相连,通风竖井分别位于隧道进口和出口附近,竖井中线里程为K23+888.000和K28+073.000。

**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矿山法施工,采用重力流排水方式,不设排水泵房。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拟建隧道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融蚀低山区,构造剥蚀深丘区,包括两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坡度一般25°左右,局部可达80°-90°,岩性差异风化切割深度可达数十米。

**隧道进口位于中梁山东麓一东西相对宽缓谷地,地形较缓,地表覆盖层为第四系坡积层和残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新田沟组-自流井组砂岩与泥岩互层,未见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进洞条洞口地层为新田沟组-下沙溪庙组砂岩,砂质泥岩互层,未见不良地质发育,出洞条件较好。

洞身基本位于构造溶蚀低山地区,山之两侧为陡峭沿线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填土、粉质粘土、侏罗系珍珠冲组和三叠系须家河组-嘉陵江组地层。

2.2.2水文地质条件

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含乳隙水,砂岩含乳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碳酸盐岩含裂隙岩溶水,泥岩为相对隔水层。

根据隧道段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碳酸岩裂隙岩溶水。

2.2.3可能的不良地质条件

拟建隧道走向270°,与地质构造线基本呈正交,隧道穿过观音峡背斜轴部,为深埋隧道,围岩主要为Ⅱ-Ⅳ级,具有良好的成洞条件。

可能的不良地质有:

隧道通过的嘉陵江组石灰岩系地层中岩溶较发育,由于受背斜两翼地层的限制,本地石灰岩地层近似一个“天然水槽”,岩溶水丰富,由于本隧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不排除隧道掘进过程中遭遇暗河或者岩溶管道水的可能,而在遇岩溶洞发生突水时,水中常携带大量泥沙,危害性较大。

隧道开挖,将打破地下水原有的平衡,可能引起地表坍塌。

隧道所通过的须家河组1、3、5段为含煤地层,虽然所含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但在施工中仍应采取一定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2.2.4气候条件

重庆市属亚热带气候,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

2.3主要工程数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2-1《**隧道主要工程量》。

表2-1**隧道主要工程量

细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土石方工程

 

 

洞口开挖石方

m3

1800.000

洞口支护工程

 

 

截水沟

m

55.000

植草绿化(洞门仰坡)

m2

670.000

网格护坡(洞门仰坡)

m2

840.000

C20喷射混凝土(洞门仰坡)

m3

320.000

砂浆锚杆支护(洞门仰坡)

T

1.790

C30隧道洞门混凝土

m3

180.000

隧道工程

 

 

区间隧道平洞开挖

m3

340887.000

风道平洞开挖

m3

1731.688

竖井开挖石方

m3

1692.000

地铁结构工程

 

 

C30内衬混凝土(竖井)

m3

426.000

φ108×6mm超前支护管棚

m

1280.000

C25喷射混凝土

m3

29246.000

C20喷射混凝土

m3

492.471

C30风道底板混凝土

m3

2101.000

C30中隔墙混凝土

m3

11226.000

C30隧道平洞内衬混凝土

m3

57340.000

C30内衬混凝土(风道)

m3

317.576

C30隧道洞口套拱混凝土

m3

72.800

砂浆锚杆支护(隧道平洞)

T

747.602

砂浆锚杆支护(风道)

T

4.696

砂浆锚杆支护(竖井)

T

12.533

背贴式止水带

m

900.000

钢边橡胶止水带

m

900.000

膨胀止水胶(施工缝)

m

19300.000

柔性防水层

m2

72478.000

C20仰拱回填混凝土(隧道平洞)

m3

10804.000

C20仰拱回填混凝土(风道)

m3

71.904

环向排水沟

m

10158.990

纵向排水沟

m

8500.000

横向排水管

m

900.000

钢筋工程

 

 

非预应力钢筋

T

8916.429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T

570.825

型钢拱架

T

1585.453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

3.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

我单位中标后,在协调好与当地群众关系的同时,立即组织精干施工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进驻现场,完成图纸审核和交接测量工作。

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及书面资料,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测量精度要求,对本工程测量控制网加密,并在业主发布开工通知之前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验收。

积极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尽快向业主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3.1.1图纸核对与地质复勘

在技术资料交接后,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认真核对,深入了解设计意图、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以保证施工前心中有数,后期得心应手。

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复勘,地质复勘的目的是核实围岩类别、对设计地质资料中提到的特殊地段地质进一步核实勘查,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地质复勘以现场实地踏勘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物探手段。

3.1.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在开工前完成总体和各单位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报业主、监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3.1.3技术交底、交接桩和复测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部对工程队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请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精心复测。

复测无误后,控制桩橛测设定位,确保中线、水平的测量精度,做到准确无误。

3.1.4组建工地试验室

按国家二级试验室标准建立工地试验室,试验人员持证上岗,完善各种检测手段,配备数量和精度满足项目试验检测要求所需的测试仪器和检测设备;所有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必须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

组织试验人员做好各种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和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的选配工作。

3.1.5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本着“先进、适用、合理、配套”的原则配置机械设备。

进场时间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和工程需要按时到位。

上场机械设备必须是经过维修、保养过的,能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完好率达到100%。

所有机械设备由物资设备部统一登记备案。

在施工中,统一平衡调配,保证机械设备的合理和有效使用。

各施工队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和保养。

3.1.6物资准备

进场后立即与业主协商工程材料的供应渠道,开展各种物资材料的调查、取样和性能指标检测、试验工作,经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确认,确定合格材料供应商,签定供货协议,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制定材料供应计划,分期分批进货,满足工程需要。

3.1.7生活、卫生医疗保障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职工的生活、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工地生活区设在施工区外当地村子里,距市区不远,交通较方便,生活设施和副食品采购容易,能保证及时供应。

各工程队职工食堂要科学合理地制订营养配餐方案。

对各种炊事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开水供应。

贯彻落实劳动法,保证职工的休息时间,确保全体施工人员有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投入施工生产。

项目部设医疗卫生所,配专职医生,负责卫生防疫、巡回医疗和急重病人的救治护送医疗工作。

施工队设医疗点,配齐常用药品。

方便职工防病就医。

并与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取得联系,急、重病人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3.2临时设施

根据业主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调查情况,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满足需要、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临时设施布置。

3.2.1临时工程数量表

拟为本工程修建的临时设施见本施工组织设计之附表4《施工平面布置图》。

3.2.2施工便道

本工程交通较方便,**隧道进口端位于中冶预制厂附近,有水泥路直接通向施工场地,水泥路长度约500m,经我单位实地考察可以直接使用,无须另外修建施工便道。

隧道出口端有两条机耕道与外界水泥路相通,经实地考察,一条直通村外机耕道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