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docx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
2010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二0一0年四月七日
目录
第五章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0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50
1.1事故类型50
1.2事故可能发生时间50
1.3危险程度分析50
1.3.1顶板事故危险程度分析50
1.3.2冲击地压事故危险程度分析50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0
2.1及时汇报50
2.2先确认后处理的原则50
2.3以人为本的原则50
2.4统一指挥原则50
2.5自救互救原则50
3组织机构及职责51
3.1应急组织体系51
3.2指挥机构职责51
3.2.1总指挥职责51
3.2.2副总指挥职责51
3.2.3成员单位职责51
3.2.4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52
3.2.5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52
4预防与预警52
4.1危险源监控52
4.1.1顶板事故的监控方式、方法53
4.1.2顶板事故预防53
4.2预警行动53
4.2.1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53
4.2.2事故后应急反应53
5信息报告程序53
5.1信息报告与通知54
5.2矿内部信息传递54
6应急处置54
6.1响应分级54
6.2响应程序54
6.3处置措施55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5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7
1事故特征57
1.1危险性分析57
1.1.1顶板事故危险性分析57
1.1.2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性分析57
1.2事故发生区域57
1.3危险程度57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57
2应急组织与职责57
2.1成立顶板事故防治应急自救小组57
2.2小组的职责57
2.3人员职责57
3应急处置58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58
3.2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58
3.3事故报告59
4注意事项59
4.1工作面发生事故,在避难场所内应注意的安全事项59
4.2现场自救互救注意事项59
4.2.1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59
4.2.2处理冒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59
第七章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1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1
1.1事故类型71
1.2危害程度分析71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1
3组织机构及职责71
3.1应急组织体系71
3.2指挥机构职责72
3.2.1总指挥职责72
3.2.2副总指挥职责72
3.2.3成员单位职责72
3.2.4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73
3.2.5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73
4预防与预警73
4.1危险源监控73
4.2预警行动74
5信息报告程序74
5.1信息报告与通知74
5.2矿内部信息传递75
6应急处置75
6.1响应分级75
6.2响应程序75
6.3处置措施76
6.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6
水害现场处置方案78
1事故特征78
1.1危险性分析78
1.2区域和地点78
1.3季节及危害78
1.4水害事故前预兆78
2应急组织与职责78
2.1成立防治水应急自救小组78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78
2.3人员职责78
3应急处置78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78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79
3.3事故报告80
3.4注意事项80
第五章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顶板事故按照事故范围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
冲击地压事故按照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位置分为煤体冲击和围岩冲击。
1.2事故可能发生时间
事故无明显时间性。
1.3危险程度分析
1.3.1顶板事故危险程度分析
采场地质构造、施工工艺、围岩岩性特征、采场内应力分布等因素是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根据我矿煤层赋存情况、煤层顶底板条件以及临近矿井情况,我矿生产现场存在发生顶板事故的可能性。
1.3.2冲击地压事故危险程度分析
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受现场自然条件、地质动力因素、开采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采场局部会形成应力的集中,当应力集中到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聚积的能量突然释放,发生冲击地压事故。
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可能产生冒顶,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及时汇报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向矿调度室、区队值班人员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
2.2先确认后处理的原则
现场处理前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认事故现场的安全保证程度,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必要时先对危险区域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应急处理要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采取的方案措施必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程度为出发点,既要考虑被救人员的安全,又要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遇险人员被营救出后,先在现场进行急救再升井,防止贻误最佳抢救时间。
2.4统一指挥原则
应急救援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避免盲目采取行动影响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和造成事故的扩大。
2.5自救互救原则
应急救援过程中,被困人员根据现场条件积极开展自救工作,配合外围救援工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指挥部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
(3)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
(4)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3.2指挥机构职责
3.2.1总指挥职责
(1)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本预案的启动。
(2)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3)指挥、协调应急程序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
(4)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向矿务局、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
3.2.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3.2.3成员单位职责
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职责:
(1)安监站:
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生产科:
参与矿顶板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提供所需图纸资料。
(3)通风科:
参与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需的通风工程。
(4)机电科:
参与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调度室:
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矿务局、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6)公司办公室:
根据指挥部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
参与赔偿、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7)公司财务处:
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8)公司保卫科:
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等生活事宜。
(9)公司供应处:
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
(10)综掘及综采各中队:
负责核实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人数,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安全撤离,并如实详细地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完成有关抢险任务。
3.2.4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指挥部下设4个应急救援小组。
(1)现场指挥组。
由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王天会任组长,有关业务科室(安监站、生产科、机电科、通风科)、应急救援队伍、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职责:
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及时处理突发灾变;指导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现场救治组。
由矿分管生产的副矿长简太星任组长,综掘中队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受伤人员转送和卫生防疫工作。
(3)物资供应组。
由机电副矿长庞中元任组长,物资供应科、财务科、后勤科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
职责: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环境监测、应急通讯保障、电力供应,各项抢险费用的计划和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
由公司总经理赵新华任组长,工会、劳资科、党办等部门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
3.2.5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
事故超出矿处置能力时,由指挥部向矿务局或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在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人员到位后,指挥部和下属各抢险救援小组按照“归口”原则,立即归属上级各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服从其调配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设立矿压观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和防冲队伍,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超前进行排查和治理。
4.1.1顶板事故的监控方式、方法
掘进工作面
①支护质量监测
依据作业规程、措施要求测定支护参数、锚网支护质量。
②巷道顶板离层观测
锚网支护巷道按照巷道掘进条件和巷道围岩岩性类别不同按20—50m不等安装顶板离层仪,对顶板离层状态进行监测。
③巷道表面位移、破坏观测
根据巷道的实际情况设置表面位移监测站点,监测顶板和两帮移近量、变形范围以及巷道开裂破坏情况,掌握巷道围岩变形规律。
4.1.2顶板事故预防
(1)必须严格坚持一工程一措施管理制度;当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完善相应措施;现场施工必须严格按措施执行。
(2)强化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回采工作面初采装面;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淋水带、老巷、老空区、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区域;掘进工作面通过顶板泥岩段、立交段、施工交叉点和工作面切眼等大断面施工时,都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3)强化支护质量,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必须达到要求。
(4)严格工序管理,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5)加强监测监控,及时排查治理各类隐患。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采掘工作面冒顶前会发出异常声音,如掘进工作面顶板出现劈裂声等。
(2)掘进工作面顶板出现裂缝、掉渣、离层等现象。
(3)掘进工作面顶板锚杆失效,锚眼有水且滴水量较大现象。
(4)工作面煤壁片帮速度异常,液压支架端面距增大,导致顶板裸露失去支护。
4.2.2事故后应急反应
当现场出现以下征兆时,必须立即发出警号,撤出危险地点,要及时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向矿调度室汇报情况。
(1)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淋水带、老巷、老空区、应力集中区、顶板泥岩段等特殊区域时。
(2)工作面煤壁片帮速度异常,程度严重,导致顶板裸露失去支护时。
(3)煤炮或岩爆出现异常、较为频繁;巷道围岩发生急剧位移,造成煤岩体的破断和裂缝的扩展;煤岩体破坏抛出、支护遭到破坏,出现以上特征冲击地压将产生。
5信息报告程序
故发生后,安监站事统一负责矿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和统计分析。
5.1信息报告与通知
(1)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或矿领导。
矿调度室、安监站或矿领导立即报告局调度室、安监局等有关部门。
矿调度室、安监站及上级各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收事故报告信息,应急值守电话见附表。
(2)事故初期采用电话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环境受影响面积及程度、事故潜在的危险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在初报的基础上核实有关确切数据,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局调度室,报告主要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②事故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并附示意图;④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⑤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⑥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2矿内部信息传递
矿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照事故管理规定立即向矿有关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报告。
(1)发生轻伤事故、一般非伤亡事故和一般侥幸事故,调度室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和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报告。
(2)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或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或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事故,矿调度室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发生一般事故(Ⅳ)、较大事故(Ⅲ)、重大事故(Ⅱ)、和特大重大事故(Ⅰ)分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1)Ⅳ级响应标准:
(矿级救援指挥部响应)我矿发生事故,造成1至2人被困灾区或死亡;或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需要启动Ⅳ级相应的事故灾难。
(2)Ⅲ级响应标准:
(矿务局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发生后,造成3~9人被困灾区或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矿务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市级矿山救援指挥部。
抢险救援超出本局处置能力的灾害事故,由市级或省级启动应急预案,矿应急预案服从上级指挥和调配。
(3)Ⅱ级响应标准:
(自治区级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发生后,造成10~29人被困灾区或死亡;或造成5000~10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矿务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部。
(4)Ⅰ级响应标准:
(国家级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发生后,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灾区或死亡;或可能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特别重大;或事故事态发展严重,且亟待外部力量应急救援,矿务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省级矿山救援指挥部。
6.2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矿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事故有关管理规定立即报矿务局。
矿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1)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根据领导小组组长指示,通知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集合。
指挥部立即组成并领导、指挥救援工作。
(2)调度室和安监站进一步了解事故情况,收集事故有关信息,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及时报告。
(3)现场指挥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及时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4)指挥部根据救援工作需要,协调调动有关人员和专家、应急救援队伍奔赴现场实施救援。
(5)根据事故情况,协调调运有关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
(6)根据受伤人员情况,调动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和指导。
(7)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指挥组要立即向总指挥部汇报。
指挥部请求上级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
6.3处置措施
(1)首先加固冒顶区边缘的支护,防止冒顶事故进一步扩大。
其次设法控制冒顶区上方顶板,严禁空顶作业,只有在控制住冒顶区顶板以后,才能开展抢救工作。
(2)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以最近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
搬运矸石时,只能采用人力,防止使用机械伤及被埋人员。
(3)受伤害人员被救出后,先现场急救,后再上井。
防止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人员伤亡的扩大。
(4)在处理冒顶和抢救人员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发现有二次铆钉危险时要立即撤人,防止事故扩大。
(5)现场出现冒顶时,被困人员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顶板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由通风科、物资供科负责储备和管理,并保障救灾物资、设备足额储备,状态完好。
(2)储备资源不能满足救灾需求,需动员和征用矿务局、社会物资时,指挥部及时请求矿务局或地方政府支援。
附表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表
序号
备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备品名称
单位
数量
1
4m圆木
根
100
11
板手15、7
把
4
2
2m半圆木
根
200
12
抬筐
只
70
3
背板
块
600
13
安全带
条
5
4
撑木
根
200
14
3寸管
m
200
5
10#工字钢棚
架
20
15
麻袋或塑料编织袋
条
500
6
撬棍
把
10
16
煤电钻钻头
个
20
7
平板锹
把
10
17
钻杆
根
30
8
煤电钻
台
2
18
2.6m金属摩擦支柱
根
50
9
手持式风动钻机
台
1
19
5t升柱器
台
2
10
担架
付
5
20
木锯
把
2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1.1顶板事故危险性分析
采场地质构造、施工工艺、围岩岩性特征、采场内应力分布等因素是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根据矿煤层赋存情况、煤层顶底板条件以及临近矿生产经验,我矿生产现场存在发生顶板事故的可能性。
1.1.2冲击地压事故危险性分析
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受现场自然条件、地质动力因素、开采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采场局部会形成应力的集中,当应力集中到超过煤岩体的强度极限,聚积的能量突然释放,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具有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可能性。
1.2事故发生区域
采掘工作面、其它井下地点以及应力集中区。
1.3危险程度
危险程度较高。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1)采掘工作面冒顶前会发出异常声音,如掘进工作面顶板出现劈裂声等。
(2)掘进工作面顶板出现裂缝、掉渣、离层等现象。
(3)掘进工作面顶板锚杆失效,锚眼有水且滴水量较大现象。
(4)工作面煤壁片帮速度异常,液压支架端面距增大,导致顶板裸露失去支护。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成立顶板事故防治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
中队队长
副组长:
中队副队长、中队技术员、班长
成员:
全体作业人员
2.2小组的职责
(1)立即向矿汇报灾情。
(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措施。
(3)积极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及时向矿汇报救援进展情况。
(3)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组织职工日常业务技术培训。
2.3人员职责
(1)队长: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队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技术人员:
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3)副队长:
根据科室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队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4)调度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队长、矿调度室,通知队管理人员以及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4)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5)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顶板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2)施工地点跟班工班长组织本班人员进行自救避灾。
(3)设置危险警示标识。
(4)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2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
(1)现场出现冒顶预兆时,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由本班的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按照避灾路线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撤离,如无法撤退时,应迅速构筑临时避难场所或选择较安全地点进行躲避,打开压风管阀门,进行自救互救。
(2)抢险作业首先应加固冒顶区边缘的支护,防止冒顶事故进一步扩大。
其次对冒顶区进行处理,严禁空顶作业。
(3)发生冒顶埋人事故时,要以最近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搬运矸石,接近被埋人员。
搬运矸石时,只能采用人力,防止使用机械伤及被埋人员。
(4)受伤人员救出后,先现场急救,后升井,防止贻误抢救时机。
(5)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发生冒顶时,坚持由外向里依次进行处理的原则进行。
(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发生冒顶一般采用木垛法接顶。
具体方法:
a)小断面快速修复法。
使用撞楔法控制冒落的矸石,清除两侧矸石,使用小断面支架修复。
b)一次成巷修复法。
根据原有巷道规格,采用撞楔法控制顶板,架设永久支架。
c)木垛法。
现场若冒落高度较大,待顶板基本稳定,先清除周边冒落岩石,从冒落的矸石上架设木垛直接接顶。
d)打绕道法。
现场冒顶长度较大,营救被困人员不宜快速处理,可以绕过冒落区打小断面巷道营救人员。
e)两帮的片帮一般采取木垛法、撞楔法处理。
f)巷道底鼓一般采取铺设底梁、卸压加固、拉底的方法处理。
(7)在抢险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发现有二次冒顶危险时立即撤人。
3.3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按照本预案有关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局调度室及安全监察局。
并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5)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4注意事项
4.1工作面发生事故,在避难场所内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进入避难场所前,应在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人员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镇定,尽量俯卧于巷道的底部,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
(3)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关闭,以备撤离时使用。
(4)间断敲打管路、钢轨等发出呼救信号。
(5)遇险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时血液加速失血过多。
4.2现场自救互救注意事项
4.2.1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
(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定信心,迅速行动开展自救,采取节食、节水等措施,做好较长时间的避灾准备。
(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当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计划采取的措施,发出呼救信号。
(3)维护加固冒顶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护,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