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614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07年《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统计,城市中因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为167万人,占城市因病死亡人数的47.43%,;农村这一数据为184.6万人,占农村因病死亡人数的52.63%;在糖尿病并发症里,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占到50%,而我国现在糖尿病患者超过9200万,还有1.5亿人即将成为糖尿病患者。

可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这些数据仅仅是患病且死亡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呼吸系统疾病每年也呈上升趋势。

还有数量更庞大尚未知情的隐性患者。

我国从2001年就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

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

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即4亿。

在老龄人群中,尤其是空巢老人更急需关注,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面对病痛,他们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

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

此类人群的生理参数检测和疾病预防是重要的社会命题。

亚健康是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过渡期,由于处于亚健康的人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心理学会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

亚健康个体没有肌理性病变,虽然靠普通的医疗检测未必能够得出准确的结果,但日常的、随时的常规体检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身体肌理病变,为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的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越来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认同,“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也逐步的深入人心。

然而,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对象为社区居民,其核心和根本在于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未发挥其全部的功能作用。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待解决难题:

首先,居民健康档案更新困难。

当前主要依靠随访医生进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由于社区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随访人力资源有限,对社区居民进行随访的频率不高,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更新不能做到及时有效而形成死档。

第二,居民健康档案针对人群范围狭隘。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主要针对中老年亚健康居民,而对于青少年及儿童这一大范围急需健康跟踪人群缺乏有效服务。

第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孤岛。

当前各医疗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均拥有各自的医疗信息系统,接口难统一,健康档案信息无法共享形成孤岛。

我国自2007年底正式启动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各地纷纷响应,结合国家关于新医改的政策,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建设健康城市的相关活动。

然而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医疗服务基础薄弱,各地在实践建设健康城市的活动中碰到了严峻的挑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医技人员匮乏,医患矛盾突出,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难于整合。

(2)全民健康状况没有信息化,缺乏实时,有效的监控手段,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没有被有效预防,致死率居高不下.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显示,全国2008年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亿,而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率的75%。

专家预测到202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

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有效手段,中国人需要健康管理服务已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健康利益,更加关乎到整个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兴衰。

2009年初国务院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已经明确强调:

医疗服务模式要实现从传统的临床医学向健康管理及慢病预防转变。

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说:

“我们的医疗模式要转变,应由现在将优质资源集中在疾病甚至是终末期的治疗,转向疾病早期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

预防慢性疾病除了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外,有效,长期的监测必不可少。

以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有效的监测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经常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血糖、体重、生化、尿液、呼吸、睡眠等生理参数的检测,使每个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明确地了解,从自身主动地控制饮食改善生活习惯。

(2)对检测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定期统计并查看数据变化趋势,有效预测即将发生的病情,正确指导用药使病情得到控制。

(3)一些必要的检测信息由专业医师进行分析,得出专业的分析结果,确保正确地阅读检测数据,及时发现病情,使临床医师尽早介入治疗。

二、项目内容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自2000年初开始介入“基于云计算的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平台”的研发,经过10多年艰苦的努力,现已形成囊括“远程诊断”,“健康管理”,“健康档案”等子系统的一揽子“健康城市,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并拥有整套系统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1)远程诊断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地幅辽阔,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三级医院基本都分布在大中型城市。

高,精,尖等医疗设备也基本都布置在大中医院。

基层,边远地区患者受限于当地医疗条件的不足,往往要被送往上级医院。

转运费,家属陪同费,住院治疗费等给本不富裕的基层老百姓又增加了一笔沉重的负担。

同时路途的颠簸也给患者本已脆弱的病体造成伤害,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

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身心上的伤痛。

即使同在大中城市,市民一般也都愿意到三甲医院就诊。

造成市级医院床位紧张,拥堵不堪。

而基层社区医院却床位闲置,门可罗雀。

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2009年以来,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和国家对基层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

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常规医疗设备也配置了很多,但另外一个矛盾又凸显出来,而且看起来似乎短期内很难解决,即基层医技人员的匮乏及医技水平的低下,很多国家下拨到基层的医疗设备都没有被开封,更谈不上有效使用。

科技成果已具备完善的远程诊断功能,可以在医疗专家与患者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建立起联系,使居民能够在本村、本社区即可接受远端大型医院的专家诊断及其指导下的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以城市大中型医院为远程会诊中心,以城镇基层医疗机构为数据采集点,采集点和会诊中心利用互联网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完成采集病例和诊断结果的双向传输。

图1-1远程诊断在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应用示意图

图1-2远程诊断在大型医院内部的应用示意图

图1-3远程诊断工作流程示意图

(2)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规范的定义是:

对个体及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这一循环过程的不断往复螺旋式运行,其中方便有效的监测是关键,积极干预是核心,通过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推进使被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从而实现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达到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它是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做为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个体从健康到疾病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低危险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到发生早前病变,出现临床症状,最后形成疾病,这以过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易被察觉,各阶段间也没有明显的界线,在形成疾病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美国近30年的全民健康管理的实践表明,有效参与健康管理的人群的综合发病率降低了50%。

据WHO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完全满足WHO标准的健康人群只占10%,25%为疾病患者,而65%为亚健康人群。

WHO资料同时表明:

患病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因素站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来源于个人不健康的行为及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大多数的疾病可以通过有效的监测和改善个人生活习惯加以预防。

我国目前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不堪重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如何实现战略前移,重心下沉,改变医疗模式。

提倡“以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健康管理理念,从大医院的医生对病人的末期治疗转向社区对整个人群健康进行监测和管理,是我们面对的课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独有的自助智能体检终端为系统内用户提供完善地多元化地体检服务,全面采集人体生理参数,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呼吸率、血糖、胎心率、人体成分、动脉硬化程度等,检测结果将自动通过3G/WIFi/GPRS方式经互联网传输至服务器,存入数据中心的电子病历库,服务器云计算系统为每个用户定期统计体检结果,自动发送月度、年度体检诊断综合报告。

不论是在医院、企业、学校、服务场所、家庭,自助智能体检终端都能很好地完成日常查体和健康状况监测任务。

图1-4农村、社区、家庭的健康管理示意图

健康档案图1-5健康管理的功能划分及生理数据趋势图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4.6》要求: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与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科技成果已具备完善地健康档案管理功能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应用重点,分别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数据交互,所有数据汇聚到卫生局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数据大集中,卫生局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监管和决策。

①居民健康档案

系统以居民个人和家庭健康为中心,完成居民基本信息、体格特征、生活习惯、家族史、既往史、过敏史等信息的采集、交换、校验、存储、调阅,并由此构建出一个集中、统一视图的健康档案数据库。

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妇女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等多群体分类管理。

传染病管理、突发公共卫生管理等卫生信息化管理。

②居民体检数据采集

传统的体检数据记录缺少自动化,不易更新,往往形成死档,没有参考意义.基于这种考虑,系统设计了自动化体检数据接口,可与本公司或符合系统接口规范的其他体检设备联网实现数据对接,对心电、血压、血氧、血糖、胎心率等人体生理参数进行自动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3G/WIFI/ADSL等网络技术自动上传至健康档案系统,完成居民体检数据的全自动创建,与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全自动,动态体检档案.为主管当局及区域卫生机构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③与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的对接

系统通过独有的卫生区域信息交换层可与各级医院的信息整合平台对接,提取或存储居民电子病历及医学影像资料,例如健康档案系统采集的心电图可以直接存储到指定医院的PACS系统,医院HIS/PACS系统中的病人信息也可通过健康档案系统进行提取查看。

④与医保系统的挂接

系统支持与医保系统、新农合系统对接,遵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方案统一、基金统筹、分级管理、风险共担”的原则,可实现参合农民就诊现场直报、异地参合、异地结报等功能。

图1-6三、项目目标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在实施区域实现针对社区、农村的远程医疗检查诊断系统的大范围推广及应用。

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希望能够显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同时,转变传统的“先病再医”的健康理念变为“预防为主,防大于治”,使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民众保健意识等再上一个台阶。

项目目标:

(1)通过远程医疗手段在医疗专家与民众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以城市大中型医院建立远程诊断服务中心,以城镇基层医疗机构做为数据采集点,利用互联网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完成采集病例和诊断结果的双向传输,使居民能够在本地社区、本地医院即可接受远端大型医院著名专家的诊断服务,并可在其指导下完成治疗与护理,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缓解大型医院的就医压力,彻底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社会问题。

(2)通过智能的、便利的医疗终端全面采集人体生理参数,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呼吸率、血糖、胎心率、人体成分、动脉硬化程度等,将检测结果自动通过3G/WIFi/GPRS方式经互联网传输至数据中心,存入健康信息数据库,将使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完成日常查体和健康状况监测,不论是在家庭、工作单位、学校或服务场所,利用大型医院的医疗资源对采集到的健康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医生借助健康管理平台的专家系统能够在院内即可完成对家庭的健康管理监测,使大型医院的医疗服务扩展到家庭,同时配合完善的云计算系统根据不同人不同健康状态定期挖掘统计检测结果,预测健康发展趋势,对危险人群做出提前预警使医疗专家尽早地介入,将有效地降低我国的慢性病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

(3)将居民的历次体检、就医进行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形成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促进健康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将健康管理、远程诊断、院内信息数字化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异构信息系统整合真正地实现省级范围内的无纸化病历,建立真正的数字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四、项目实施效益分析

国家医疗改革方案已明确了“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社区的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的政策”,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不仅仅体现了现代医学带给医疗卫生行业的新观念,而且还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广东省汕头市区域面积幅员辽阔,农村及边远地区交通相对不便,由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等级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差异,使得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得了疑难重病的大多数病人,很难得到大、中城市医院的医疗专家的诊断医治,由于农村及边远地区民众的健康意识薄弱以及医疗资源匮乏,采用传统地医疗设备和手段难以实现经常性地体检及监测,造成慢性病致死率居高不下,使得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成为一纸空文。

2011年5月,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展远程医疗诊断与远程家庭健康管理合作,以汕大一附院为中心在汕头市搭建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平台,汕大一附院所辖区域现已部署153家远程医疗合作机构实施远程医疗诊断,其中包括县级机构67家,地市级医疗机构86家,已实现家庭远程健康管理的试运行,该远程医疗平台已先后为近万名居民提供了远程医疗诊断服务,我们通过2012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204例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的案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到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对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生、大型医院和医疗专家等所带来的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利益

通过对汕大一附院远程医疗诊断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远程医疗诊断服务为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民众带来的经济利益。

在汕头市,平均每例患者诊断检查收费(不包括治疗)在汕大一附院通常需要500?

1500元左右,而在原地区社区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则为50?

200元,基本相差450?

1300元。

居民在汕大一附院所辖社区或村卫生所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接受远端汕大一附院医疗专家的诊断,可以节省300?

600元的差旅宿费,还可以节省450?

1300元的医疗诊断费用。

两项可以节省750?

1900元左右,并可得到汕大一附院医学专家的疾病诊断,通过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平台,不仅解决了汕大一附院所辖社区及周边农村居民前往医院就医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在每次检测时自动为居民形成了健康档案记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近半年的管理,有50余例高血压患者按照远端医疗专家制定的健康计划逐步恢复到了健康状态,有效地控制了慢性病的进一步恶化,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健康管理平台,这50余例患者中的部分人很可能会由于高血压而导致重病甚至死亡,将给他们的家庭以及社会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汕大一附院在2012年2月的远程医疗诊断病例数为1204例,只有须心脏支架、搭桥等介入治疗或患有其他并发症的63位患者需转入汕大一附院进行住院治疗,其余人均可在当地医院完成治疗,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平台搭建的近半年来已为当地居民节省了数百万元的差旅、诊断及治疗费用。

设想一下,全国现有二甲以上医院一万多家,如果在全国开展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保守估计每年可节省的费用将达到数百亿元。

面对逐渐展开的全民医保而言,将可为国家节省一笔不菲的医保资金。

患者不用远离家乡即可得到医疗专家的远程医疗诊断,其身心都将得到安慰,同时也将大型医院的医疗服务扩展到家庭,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是非常可观的。

2.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益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诊断,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检测终端设备进行相关诊断检测;远程医疗诊断后,明确划分可以留在当地医院的患者和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患者。

会诊前的检查将带来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患者通过远程医疗诊断后留在基层治疗,是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要的,住院、检查和治疗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经济效益。

按不同地区级别医院的收费标准,如前所述,汕大一附院所辖金墩社区卫生服务站2012年2月远程诊断的24例病例,非转院23人,平均诊治费用在400?

1000元/人,每年通过远程医疗诊断将产生12万?

30万元的经济收入。

以此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省,将为基层医院诊断治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远程医疗诊断基层医疗机构把患者留在当地治疗,必然是医院和患者迫切需要的,同时,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当地患者中的诊治信誉和安全感,社会效益是广泛而实在的

3.基层医生的收益

为了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技术水平,医疗行业规定各级医生要在3?

5年内进行临床医疗技术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1名医生进修,医院要支付5000元以上的进修费,以及人员工资、差旅和误餐补助费等。

而且,基层医院又不可能每年将所有医技人员送出进修。

通过远程医疗工作,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提高,由于是带着实际问题进行诊断、咨询,必然学习和掌握到新的国内较为先进的诊断方法。

同时,为基层医院间接地节省了大量进修培训的费用

4.大型医院利益

专家诊断医院利用现代的医疗诊断技术,为广大基层医院和患者解决疑难病症的诊断,无疑增加了自身的知名度,也是三甲医院和国家医改政策所需要的。

通过远程医疗诊断及健康管理对1204例患者进行初筛,有5%的疑难重病患者需要入院治疗,包括必须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这些患者受到当地医院诊断设备和技术所限无法在原地进行治疗。

我们对已入院的患者,包括汕大一附院2012年2月通过远程平台转入的患者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上述转院患者所带来的治疗收益在800万元。

近些年来民众热衷于大中型三甲医院就诊,许多原本可以通过远程医疗诊断就能在当地或基层医院诊治的病人,涌入大中型医院,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负荷;医疗专家过多的临床工作量,必然影响医疗专家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通过远程医疗诊断,一些普通的疾病就可以在基层医院治疗,使疑难重症患者转入大型医院诊治,直接提高了医院床位的经济收益率,缓解了医院的就医压力。

5.医疗专家的收益

通过远程医疗诊断有近1%?

2%的疑难重症患者需要入院治疗,给医院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实际是通过医疗专家体现的。

医疗专家在远程诊断时解决了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医院的医疗纠纷,提高了自己的信誉及诊疗能力的覆盖范围,经过确诊的患者进入医院前就已经安排了进一步地检查方案为诊断专家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6.减轻国家医疗保险资金的负担

通过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使更多的患者随时随地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使双向转诊的医疗模式得以实现,既可缓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又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减少国家医疗保险资金的投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面向农村及社区的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有利于患者、患者家庭、经治医院、经治医生、诊断医院、诊断专家、医疗行业和各级政府及国家,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是一项现代医学事业,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是广泛的,直接和间接地经济效益更是显著地。

五、项目实施情况目前该科技成果已经在山东省莱西市、海阳市、宁阳县和河北省秦皇岛市、辽宁省锦州市、湖南省长沙市、海南省三亚市、贵州省遵义市以及广东省汕头市完成了多个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的示范区域。

已实现以当地大中型医院为合作医院,医疗服务范围辐射行政辖区的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目前已经完成远程医疗检测设备装机数千台,签订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合作协议的医疗机构达到两百多个,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的基层医疗单位已发展用户27000余人。

并已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意向,以以上大型医院为服务中心辐射周边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项目提出的以惠民为宗旨的目标,在示范区域建设与试运行过程中,该科技成果受到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项目的执行提供了优越的空间和环境。

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结合试点当地经济、地域等环境,积极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医院沟通,召开一系列论坛峰会,探索运行方式,为项目未来的发展和推广运行积累了大量经验。

六、项目承担单位基础及优势

(1)运营优势

2012年,项目单位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承担建设“河北省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8年,承担建设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2006年,入选《福布斯》持续创新中小企业“中国潜力100”第45位;

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

2004年,被河北省科技厅等七部门评为“河北省优秀发明创造单位”。

(2)生产和产品优势

项目承担单位拥有45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有30多个大类150多种,几乎涵盖所有电生理监测项目,拥有全自动贴片机、自动锡浆印刷机、回流焊等数十台先进生产设备,拥有德国DMGCNC加工中心等世界一流的装备,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18条。

项目单位采用自动高速贴片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损耗率,产品可靠性及稳定性有质的改善。

项目单位不仅具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同时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领先的ISO9001:

2008和ISO13485:

2003质量管理体系。

经过几年的运行,目前已经显现出精细管理的优势。

通过在制造链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运作,公司产品的一次送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性能和品质均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通过国内3C注册产品,拥有68个欧盟CE认证产品型号,14个美国FDA核准产品型号,部分产品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完成了注册。

(3)研发团队优势

项目负责人,胡坤,男,正高级工程师,2005年获得河北省信息产业杰出企业家称号,河北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副会长,《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编委,河北省电生理学会委员,秦皇岛市十大杰出青年,秦皇岛市十大经济人物,2011年获得河北省青年创业成就奖。

(4)市场营销优势

为加大对远程医疗项目的推广,项目单位特抽调公司内部各销售部门的精英,成立了远程中心部及国际远程部两个部门,专门负责国内及国际远程医疗市场的开拓。

项目单位拥有销售工程师200余人,在全国建立了21个办事处及销售中心,客户网络覆盖全国一半以上的医院,销售基础优势明显。

项目单位与全国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如全国多家健康管理公司:

爱康国宾、哈尔滨易生健康、天津盛安健康管理公司、湖南健康管理协会等;国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等;移动通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多家合作推广伙伴:

东亚医讯(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

项目单位将参加全国各地的远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