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灵.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589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的心灵.ppt(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注学生的心灵.ppt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凉山州专家型教师西昌学院副教授凉山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1一、教育的困惑学生为啥越来越难教二、现代教育的班主任角色内涵和角色定位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四、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五、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点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七、班主任如何通过班级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一、教育的困惑学生为啥越来越难教1案例:

一位新教师的独白案例:

一位新教师的独白当我刚刚从师范毕业走入学校开始执教时,我感到兴奋和自豪,我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领路人,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喜欢学习,探索和发现。

可是事实却让我非常失望!

我现在是如此讨厌我的工作;我的学生常常不听我的管教,很多学生厌学,不守纪律,说慌,打架,漏交作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学校只要求我们班考出成绩,不关心我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

我简直看不出这样一辈子当教师有什么意思。

32学生学生“难教难教”的表现与原因的表现与原因表现:

经常违规,违纪攻击别人伤害自己原因:

原因:

时代发展了,学生变化了,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仍然没有变化。

对策: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二、现代教育的班主任角色内涵和角色定位

(一)班主任角色内涵

(一)班主任角色内涵班主任这一教育角色,是伴随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目标,班主任则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双重角色。

5现代教育要求班主任的育人工作必须以完整的人为工作对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及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准确把握21世纪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当今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个性化德育工作的艺术,充分体现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把心心理健康教育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之一,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

教师角色、班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

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

班主任与教师的个性品质,有较多相似,与心理辅导员的个性品质相对有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班主任对应着同一个群体。

班主任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每种角色,做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仍是个问题。

7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管理者角色与心理辅导员角色的冲突问题。

比如,有些班主任遇到班里的某个学生违犯校规的事情,常常出于维护班级名誉,给以较严厉的批评,但这样可能忽视心理问题的疏导。

8其实角色冲突的矛盾隐含着角色互补的统一。

认真分析角色冲突的原因,理论上还是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着眼点和方法论问题。

德育旨在塑造完美的品德,心育旨在塑造完美的人格;德育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心育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德育的核心是人生观问题,心育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9继教师角色和管理者角色之后又提出一个心理辅导员角色,就是要为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找到一个科学的解决途径。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

10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任素质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

(一)教育观念

(二)知识经验

(二)知识经验(三)心理素质(三)心理素质11

(一)教育观念

(一)教育观念首先,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上看,目前最大的误区在于: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现在学生心理不健康,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2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不仅是青少年阶段,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危机”和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这些“危机”得到顺利解决,就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解决这些“危机”或没有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个体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迟滞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从工作内容上看,班主任工作不仅是建设、管理和培养优秀班集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班集体活动,渗透以德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干,以体育和美育为础,以智育为主干,以体育和美育为双翼的教育双翼的教育。

14最后,从角色定位上看,班主任不仅是班级里的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心理保健医生”以及行动的示范者和榜样。

15

(二)知识经验

(二)知识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是班主任科学、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16通过学习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班主任一方面可以更系统、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使班主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还为开展教育科研和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7同时,具有丰富的班、团队活动和班级管理经验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长处,但班主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次上,必须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和反思过去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18(三)心理素质(三)心理素质首先,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首先,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难免也会出现问题。

19我们在呼吁社会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多一份关爱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自我调节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改善心理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20其次,班主任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其次,班主任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信念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的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即“师魂”。

如果教师没有对教育事业和对自己学生的爱,只能称其为“孩子王”、“教书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更谈不上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1再次,班主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再次,班主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

一名优秀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

有了这些,才能矢志不移,克服困难,完成所肩负的教育使命。

22最后,班主任的人格特征是有效开展最后,班主任的人格特征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除了要具备上述基本条件以外,还应具备适合自己职业的独特的人格特征独特的人格特征。

比如;热忱关怀、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胸怀宽阔、作风民主、客观公真诚坦率、胸怀宽阔、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成就取向的人格和人际爱教育事业,具有成就取向的人格和人际取向的人格以及魅力和组织才能等等。

取向的人格以及魅力和组织才能等等。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23四、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班主任要深刻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塑性、个别差异性等,特别要深刻认识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性成熟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

要及早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问题。

24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意、行方面持续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愉快的情绪、高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愉快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具有以下特点:

自尊、自强、自爱、自知、自自尊、自强、自爱、自知、自持、自制持、自制。

25

(二)学生心理偏差的几种表现

(二)学生心理偏差的几种表现

(1)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所占比例在学生中为各类问题之首。

学习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是学习焦虑、学习疲劳、厌学症、学习困难和考试焦虑等。

26

(2)家庭关系问题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属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较恒定的因素之一,问题集中在与父母关系紧张、对父母有内疚心理、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问题三个方面。

27(3)人际交往问题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如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好嫉妒,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与人沟通等等。

这些不当方式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中学生的交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同学相处、朋友相处、早恋等。

28(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价(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评价思考:

思考:

问题发生率:

比例有多大?

比例有多大?

问题的表现:

是障碍问题?

是障碍问题?

还是还是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

问题的原因:

是指向学生?

是指向学生?

还是还是指向环境?

指向环境?

291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王极盛教授的调查结果:

强迫现象:

33.2%偏执多疑:

24.8%敌对:

23.1%人际关系敏感:

31.4%抑郁:

32.6%学习压力感:

36.6%焦虑:

28.6%适应不良:

34.6%情绪不稳定:

35.7%心理不平衡:

33.4%30王卫红,赵淑兰的调查结果:

冲动倾向:

20.9%对人焦虑:

19.5%恐怖倾向:

18.5%身体症状:

12.8%学习焦虑:

11.9%过敏倾向:

11.8%自责倾向:

8.8%孤独倾向:

3.1%问题思考:

问题思考:

如何看待心理测验的结果?

312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心理成长问题:

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因发挥自身的潜能而产生的问题;心理失调(适应)问题:

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基本正常,因遭受挫折难发自控调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32心理障碍问题:

因人格有缺陷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分为近常态(焦虑,孤独)与近病态(各种神经官能症与人格障碍)心理变态问题:

因人格严重病变而引发的精神分裂症。

33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人际关系紧张:

师生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同伴(同学)关系问题/异性交往关系问题;34学习方面的问题:

学习压力过大厌学问题(中学生厌学者占34.3%)学习困难问题(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学习障碍问题35自我方面的问题:

自我评价发生偏差/自我体验发生错误/自我控制能力差。

364学生心理问题的起因学生心理问题的起因外部环境原因社会消极影响如社会不良风气/“一切向钱看”/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学校教育的不当(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引起)不良的家庭教育37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的心理特点:

身体发育逐步成熟与心理发育不成熟产生了矛盾。

主要表现:

“成人感”的产生。

38对自我形象的关注/渴望得到成人的待遇/对成人的模仿等。

闭锁性与孤独感。

逆反心理。

表现为想摆脱家庭,学校的束缚,摆脱成人的管教,以不赞同,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师长,故意反抗他们。

395儿童成长的压力(少年阶段儿童成长的压力(少年阶段12岁以上)岁以上)儿童压力主要来源:

功课+期望+人际关系。

儿童压力主要表现:

儿童压力主要表现:

独立的压力:

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面对转变的适应亦可产生压力。

人际关系的压力:

如何融入朋友圈子中,被朋友接纳,满足朋友对自己的要求。

与父母沟通的压力:

追求独立却得到父母的理解,两代人的矛盾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406.对学生心理问题评价的小结对学生心理问题评价的小结目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估计普遍偏高。

我们认为:

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心理成长与心理适应问题,少部分学生有心理障碍问题,极少学生有心理变态的问题。

学生心理问题与其成长压力过大有关,是外因与内因作用的结果。

41五、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点

(一)内容

(一)内容学习指导。

消除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42生活指导。

班主任应从帮助学生合理安排业余时间,从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让学生的生活远离阴影,远离低级趣味,充满生机和充满希望。

43人际关系指导。

班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