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5383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docx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湖南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湖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

但要注意的是,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

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感觉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首词后睡大觉呢,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

本来,又何必那样呢?

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

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

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

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

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

王船山也是如此。

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

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1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是:

他虽然一生未退隐,也未真正“归田”,但他的退隐欲望比任何前人都更强烈。

B.苏轼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退隐心绪,不是对政治的退避,也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C.朱熹因为感受到苏轼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所以最不满意苏轼。

D.苏轼在写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首词后居然睡大觉,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主要是因为他已在佛学禅宗中寻得了一些安慰和解脱。

  13.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所透出的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以求超脱的心绪,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表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空漠感,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和无所寄托感。

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这些诗句显露出苏轼想自我安慰,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内心里总有一种想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C.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等诗句正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平淡质朴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

D.苏轼诗文中深深埋藏的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是反封建社会的,是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

  14.请简述苏轼的意义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6分)

二、(共12分。

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①近日,两个与富人捐助有关的排行榜的消息让慈善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一个是《中国慈善报告》,另一个是由民政部指导、中国各公益机构参与编排的、即将出炉的《中国大陆慈善家》。

公众关注这两个排行榜,不如说是关注富人们的精神和道德品格。

短短20来年,在我们这个一度是“大锅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迅速地出现了一批身价上亿的大富翁,他们的收入已经远远地超越了普通百姓。

这些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也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们的精神和道德品格受到民众的关注,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②要想靠两个排行榜来鼓励富人们多捐助显然还不够,而要让慈善完全依靠富人的捐助更不大现实。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是一种慈善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捐多少钱才算慈善?

富人捐几千万是慈善,穷人捐1毛钱也是慈善。

在词典中,慈善这个词本身就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为提高人类福利而做的事情;二是表示一种博爱之心。

对我们正在创建的和谐社会来说,精神层面的慈善也许更重要。

  

③许多国家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完善的遗产税和慈善基金管理制度会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但离开了慈善精神,慈善事业也会失去根基。

无论是美国选择慈善作为社会支柱之一,还是西欧更多地依靠全民社会福利,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原因。

但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既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制度,但更离不开全社会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

  

④一些国家的慈善业比较发达,就是因为形成了全民慈善的良好风气,慈善在这些国家更像是一项全民事业。

在美国,贫困家庭的捐款比例远远高于富有家庭,最慷慨的捐赠人是家庭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他们的捐款额占美国所有捐款的59%。

美国最贫困家庭每年平均要捐出自己6%的年收入。

普通民众的慈善捐助有时是很难统计的。

在美国和西欧的许多饭店、商店等公共场所里,都设有捐助箱,让大家把找回的零钱捐给慈善机构。

在瑞典,大部分社区都设有旧衣物捐助箱,各社区还经常组织募捐活动;在比利时,中小学的孩子们也常常自发组织募捐活动。

许多家长把养成慈善捐助习惯做为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年轻人也过起了洋节,圣诞节就是其中之一。

每逢圣诞来临,许多商店就会借机装点一番,营造出颇有洋味的节日气氛。

殊不知,圣诞节并不只是商家赚钱的好时机,更是开展慈善捐助和救济活动的好时机,没有了慈善内容,圣诞节也就变了味。

  

⑤在一些国家,民间慈善风气的形成受到了一定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且大多与宗教有关。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慈善更是一种精神。

慈善精神需要经过一定历史过程才会成为促进社会平衡发展的积极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两个排行榜都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重要的并不在于排行榜给富人的道德指数排了个队,而在于它提倡了一种我们迫切需要的精神。

在我们为现代化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慈善理应成为文化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倡关爱之心、追求共同富裕的一种社会风气。

对富人们来说,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也就具有了道德约束和精神引导的力量。

而整个社会形成了以慈善来表达关爱之心的风气,最终也会演化出共同的行为准则,催生出一种新的道德理念,从而为建立一个更为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

(选自《人民时评》,有删改。

作者:

丁刚)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慈善精神”阐述不当的一项是

A.它不可以用金钱多少来衡量,是慈善事业的根基。

B.它是指社会成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表示博爱之心的一种精神。

C.一定的规范和制度是社会培养慈善精神的根本保障。

D.它需要经过一定历史过程才会成为促进社会平衡发展的积极力量。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些国家,因为已经形成了全民慈善的良好风气,所以慈善事业比较发达,更像是一项全民

事业。

B.在美国,贫困家庭的捐款比例远远高于富有家庭,这说明,在美国贫困者比富有者更具有慈善

精神。

C.在一些国家,民间慈善良好风气的形成大多与宗教有关,所以,我国要形成民间慈善的良好风

气,也得发展宗教事业。

D.两个排行榜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提倡了我们迫切需要的慈善精神,并不在于给富人的道德指数

排队。

15.结合全文,谈谈我国该如何发展慈善事业。

(6分)

 

三、(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也说神话

张系国

翻遍中国的神话故事,居然找不到一位成功的“反叛者”。

后羿射日,最后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

孙猴子自称“齐天大圣”,结果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还被唐僧收伏,保唐僧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又如哪吒,几次大闹龙宫,和他的父亲反目相向,他原是一个极成功的小叛徒,最后却也妥协了,加入现存的“统治集团”成为一个小小的神祗。

中国神话缺乏成功的反叛者,和西方神话充斥反叛的英雄,两者构成极鲜明的对比。

希腊神话里的天帝宙斯,本身就是个反叛者。

他率奥林匹斯山众神反叛巨人族的统治,才夺得天帝的宝座。

就连失败的反叛者,也往往能坚持到底。

最著名的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被罚以脏腑喂鹰,终于为一位人类的英雄所救。

除了反叛的天神外,其他反叛的人类英雄,更是车载斗量。

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一再为命运所愚弄,却总是执着地向命运挑战。

“人”和“命运”的关系,始终是西方文学的一个主要灵感源泉。

反叛英雄之所以在西方神话里占有重要的位置,也许就是这个缘故。

中国神话没有成功的反叛者,是否因为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呢?

我想不是。

有个很好的例子。

“愚公移山”,最后愚公是胜利了。

但他的胜利,并不是他真的一铲一铲地铲平了太行山,而是因为最后天帝妥协了,派力士将两座山移走。

由于天帝的妥协,表面上愚公是胜利了,其实却剥夺了证明他“比天帝更强”的机会,因此愚公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反叛者。

前面提到的孙悟空和哪吒,其实也不曾完全失败。

天上的统治阶级接纳了他们,使他们也享受到了部分成功的滋味,这就是妥协的明证。

当然孙悟空也必须妥协,以使“齐天大圣”的尊号被取消,哪吒也必须向他的老子低头。

这已足够证明中国人不是“宿命论者”了。

中国人不认为命运完全不可改变,也并不大胆地肯定命运完全由个人控制,却现实地承认,命运是“天”、“人”妥协的结果。

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择善固执”的英雄。

为维护“正统”而舍生取义的英雄实在太多了,要紧的是,“保卫正统”是可以的,“反对正统”却不可以!

即使开始时不是“正统”,在取得统治的地位后,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正统”,乃至祖先都必须是神人所孕等等。

中国神话故事里的反叛者,一转眼就置身神之列,恐怕也有“正统”的观念作祟呢。

中国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人口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与天争利”,如何养活自己上头。

“天”、“人”妥协,是几千年“靠天吃饭”积累下来的经验。

至于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到今日还是如此。

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自然更需要“妥协”、“迁就”的观念了。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一直存在“平衡”、“谐和”的概念。

所以这儿所谈的“妥协”,是指为结合一个复杂的社会,使之运行不息,在人与人之间所必须存在的互谅。

历史上中国一向不曾遇到相等的敌国,因此倾向使用“妥协”的方式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平衡。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已不再是“中”国而必须和世界各强国竞争,维持自己的生存,“平衡”、“妥协”的哲学观不再适用。

不过某些思想的方式,是否影响了中国人在艺术上及科学上创造的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决定了。

(有删改)

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不是缺少“择善固执”的英雄,就是缺少“反对正统”的顽强拼搏的英雄。

B、作者用愚公等例子说明中国人并非“宿命论者”。

但神话中天上的统治阶级的妥协,也使得中国神话缺乏彻底的反叛者。

C、中国人不是“宿命论者”,中国人认为命运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所以中国神话中没有成功的反叛者。

D、“平衡”、“妥协”的哲学观虽因近代中国在世界列强觊觎之下的生存危机而遭受冲击,但其对中国艺术创造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神话中,即使是失败的反叛者,也往往能坚持到底,这与中国神话中妥协的反叛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B、中国哲学中的“妥协”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处理矛盾时折中致和的“中庸”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C、中西神话中反叛者的差异,意味着中西方人民对待命运的看法不尽相同。

D、西方神话中的反叛英雄具备“挑战命运”的强烈主观意念,这反映了西方文化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表现自我的特征;而中国的英雄是集体的英雄,他们往往被抹杀了个体需求,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

15、“平衡”、“妥协”的哲学观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全文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说明的?

(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

贺绍俊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

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

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因此鲁迅将自己写小说看成是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

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

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

后来,有人抱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边缘化不是一个被动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结果。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

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借用吉登斯的理论,我把这种两种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

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

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举例来说,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现实性的文学和个人化的文学,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

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

这无疑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融合为一体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

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3月17日,有删节)

1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以写小说的方式声援“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的“五四启蒙精神”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

B.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都是源于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的矛盾对立。

C.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曾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

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

是因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放逐。

D.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目前存在着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等类型,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的现象,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决定了“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14.下列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屈原、孔子、范仲淹到鲁迅等人各自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形成了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使得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从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B.改革开放之前,文学屈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的现象较为普遍;而改革开放时则有不少知识分子将独立品格和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C.改革开放中更多作家在淡薄政治情怀的背景中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逐步使以政治情怀为主流的文学退出了历史舞台。

D.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即“解放政治”,和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即“生活政治”,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这决定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15.在当今社会,文学家影响社会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微弱,但在作者看来,当代的文学家为什么不应该放弃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请简要概括(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

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

“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

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15.请依据文本给文中的“调节功能”下个定义,并简要说明其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观

文学经典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经典作品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衍变的历程,然而透视经典生成和变化的历史痕迹,不难发现总有一些潜在的内核在这种变化中化为一种准则与范式,这就是文学经典之“道”,犹如自然之道,万物之母。

正因为有了文学经典之“道”的潜移默化、导向与规范,所以至今很多经典能够穿越时空依旧存在。

中国文学经典之“道”实际就是内化于中国人心中儒性、道性的根源。

传统的儒家之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哲学思想,使中国文人有了入仕、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理念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爱国题材的作品,并一直被誉为经典至今,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等。

又如讲述英雄造反起义的轰轰烈烈故事的《水浒》,其内核也都是塑造、歌颂忠君爱民之事,“替天行道”的梁山宗旨、招安思报效朝廷的思想最终都是以儒家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