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3510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1.docx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1

主题四:

金融发展与政府调控

第一节 金融含义与范畴

一、金融:

是资金融通的简称,包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联系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

二、金融范畴:

指金融活动的范围和类型。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互动

一、经济决定金融

1、经济发展推动金融需求(经济发展—分工和专业化—贸易—物流发展—铁路需求—资金需求);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发达程度。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规模: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业就越发达。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结构:

证券化水平越高(直接融资比例越高);

衡量指标——证券化率:

(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是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金融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一)金融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1、优化资源配置:

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是采用还本付息的方式聚集资金、分配资金,调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以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提供中介服务:

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作为经济的中介和载体,贯穿于社会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金融为经济所提供的中介服务越来越多。

3、充当宏观调控工具:

金融连接着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

(二)金融对经济的负外部性

1、外部性:

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它成员带来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

2、金融的负外部性与金融脆弱性

(1)金融的负外部性:

是指金融活动给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和负作用,表现为金融危机的出现给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金融危机是由金融脆弱性所决定的。

(2)金融脆弱性:

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更容易失败的本性。

金融脆弱性是伴随着金融业的产生而产生,并不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完全消除,而外界的一切因素都是通过激化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将其放大显现出来,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3、金融对经济产生负外部性的途径

(1)产生经济泡沫,破坏经济发展

经济泡沫是指资产的价格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经济现象。

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产生了经济泡沫,从而膨胀虚拟资本,破坏经济发展。

(2)引导悲观预期,引发经济危机

金融通过影响人们的信心,引导人们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引发经济危机。

三、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负责,而且要对股东以外的群体,包括员工、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当地社区、社会环境、社会弱势群体及整个社会等利益相关者负责。

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比一般企业要大。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比一般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支持弱势群体

1、“金融排斥”损害弱势群体利益

金融排斥是指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恰当的形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

2、金融排斥的后果

金融排斥带来金融服务消费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排斥。

3、支持弱势群体:

变金融排斥为金融倾斜

(二)保护生态环境

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和间接影响力,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和鼓励客户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不以降低信贷标准作为业务竞争手段,不向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发放贷款。

(三)其它社会责任

1、消费者教育

金融机构应当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有效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还应主动承担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责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有效引导和培育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

2、维护金融安全

金融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自觉遵守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反不正当竞争公约和反商业贿赂公约等行业规则,维护金融业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经营。

补充:

金融中介(第五章内容)

金融企业:

强调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

金融中介:

强调的是在金融活动中发挥中介功能,而不是最终的资金供给者或需求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中介本身就是金融企业,金融企业的活动性质(资金运营主体)决定其属于金融中介。

1、金融中介的定义:

金融中介是指在经济金融活动中,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条件,促使资金供需双方实现资金融通,自身从事金融活动以及为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总称。

2、金融中介的分类:

(1)存款类中介机构(以融资业务为主,以商业银行为代表);

(2)投资类中介机构(以投资服务业务为主,以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为代表);

(3)保障类中介机构(以保障服务业务为主,以保险公司为代表);

(4)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以金融信息咨询业务为主,以信用评估公司为代表);

3、金融中介的基本性质

(1)金融中介通过投资、融资等方式服务于实质经济的金融机构;

(2)金融中介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产品”而成为特殊企业;

(3)金融中介的经营活动充满风险性且对国民经济影响大;

4、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

(1)便利支付结算功能(货币支付的结算与清算区别:

都是办理货币收付的行为,但结算指在金融中介机构与客户之间办理,清算是指在金融中介机构同业之间办理);

(2)促进资金融通功能(资金融通的基本方式: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3)降低交易成本功能(通过资金融通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

(4)改善信息不对称功能(作用原理:

专业性与规模经济效应);

(5)转移与管理风险功能(作用原理:

规模经济效应与保险原理)。

 

第三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讲金融发展、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1、金融发展:

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它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的特征是:

(1)直接融资比例逐渐升高。

(2)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发行与持有上所占份额随经济发展显著提高。

(3)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比重趋于下降。

2、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

主要通过引起储蓄和投资的相互分离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二、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1、金融抑制(又称金融压抑),指人为压低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效率低下的现象。

包括利率限制(如发展中国家试图以低利率促进经济规模扩张)、金融资产单调等现象。

2、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际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抑主要是通过利率管制来影响经济增长的。

较低的利率影响了储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资金供给;而较低的贷款利率导致了贷款需求扩大(供给有限),只能借助配给办法解决贷款供不应求的矛盾,导致腐败、寻租等现象发生,对市场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1、金融自由化:

指政府放松或解除对金融业的管制,使其自由地开展业务活动。

具体包括:

(1)放松利率管制(利率自由化)

(2)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

(3)减少金融机构准入限制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

(5)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2、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金融自由化的促进作用:

主要是通过放开利率来实现的。

在发展中国家,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

高利率鼓励储蓄,从而促进了投资和经济增长;

即:

金融自由化—高利率—高储蓄—高投资—经济发展

(2)金融自由化的风险成本

首先,利率及汇率自由化的风险。

其次,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的风险。

四、金融约束与经济增长

1、金融约束:

主要是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人为控制,对进入和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从而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机会、提供激励,从而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行为。

包括:

(1)利率控制;

(2)定向信贷,等等

2、金融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约束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内创造租金,目的是使金融机构和生产部门因其收益得到了保护(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而不会做出损害经济社会整体利益的事来,从而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五、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的区别

金融抑制(又称金融压抑),指人为压低利率,造成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效率低下的现象。

力求以低利率鼓励投资、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

金融约束主要是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人为控制,对进入和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从而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机会、提供激励,以此保护金融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利益,避免恶性竞争。

 

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定义:

在较长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2、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农业活动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第二阶段(起飞前阶段):

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经济企业家阶层形成、金融制度开始建立);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

农业经济商品化;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加速,资本大量向工业集中;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劳动力高学历、高技能化,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第五阶段(高额消费阶段):

消费结构显著变化,耐用消费品需求大增、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垄断倾向日趋明显,社会化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需要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来诱导需求增长,政府调节和干预并存;

第六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科教文卫和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新的主导部门。

3、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1)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

(2)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

一致性:

高效益,必然带来高速度,比例也一般是协调的;

不一致:

高速度,如果比例失调,可能是低效益、不可持续的增长;

4、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投资量(资源充裕程度,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劳动量(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日本)、生产率(投入产出效率,德国);

(2)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投资及投资的外部效应)、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三驾马车(中国的三驾马车)

(4)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分工和专业化

分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专业化——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5、配套视频

 

二、充分就业

1、基本定义

(1)充分就业:

在既定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基本上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充分就业≠全部就业,允许自愿失业、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一般认为,“自然失业率”范围内的失业,都是充分就业

(2)非充分就业(失业):

指在既定工资水平下,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者,通过努力寻找工作,仍然无法实现就业的现象。

2、失业分类:

(1)根据失业的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根据失业的表现,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其中,隐性失业的表现形式包括:

就业时间不足、低效就业、以接受教育方式延期就业、提前退休,等

(3)根据求职者意愿,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3、正确认识失业者的社会价值

 

三、物价稳定

一、通货膨胀:

1、定义:

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2、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速度分:

温和的通货膨胀(年均10%以内);急速的通货膨胀(年均10-100%);恶性通货膨胀(年均100%以上);

(2)按原因分:

需要接动型、成本推动型、混合型(书上所讲输入型或结构型通货膨胀实际上也可归入上述三类)。

3、通货膨胀的影响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2)对就业的影响(有人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也有人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正相关(典型的如“滞胀”条件下失业增加));

(个人认为:

上述争议根源于:

不同通货膨胀率影响不同)

(3)对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影响(议定的工资购买力下降,利率标准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实质影响);

(4)通货膨胀削弱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通货膨胀因其对价格的扭曲而影响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4、通货膨胀的治理

(1)控制货币供应量(规模和速度);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从而影响物价);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包括降成本、降能耗、提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等);

(4)其它政策措施(如政府定价、限价、减税等措施)。

 

二、通货紧缩

1、定义:

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

2、通货紧缩的原因

(1)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双紧)(紧缩财政政策即增税节支,紧缩货币政策即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增加票据发行以回笼货币,导致消费和投资从而总需求减少);

(2)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在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市场需求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3)有效需求(消费或投资)不足(增加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消费不足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而投资增加可能导致供过于求、产品滞销,从而导致投资低迷、总需求不足;

(4)结构失调(社会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符,导致供求结构错误,产品的无效供给导致价格低迷、经济衰退,导致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的影响:

(1)导致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既是通货紧缩的原因,而通货紧缩也会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强化居民储蓄意愿,从而加剧通货紧缩);

(2)影响货币的正常运转(通货紧缩-价格下降-币值上升-融资实际成本提高-投资需求下降-通货紧缩加剧);

(3)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货紧缩导致消费者消费积极性受挫,投资者融资成本提高,债务人实际负担加重,国家经济衰退加剧,从而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4、通货紧缩的治理:

(1)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2)鼓励消费和投资,恢复消费和投资信心;

(3)合理引导出口,促进经济复苏;

三、配套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