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5899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x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泰安市二〇一四年

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新甫中学王茂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1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胆怯(qiè)追溯(sù)荒谬(miù)鲜(xián)为人知

B.倔强(jiàng)骸骨(hé)惬意(qiè)吹毛求疵(cī)

C.差(chái)使名讳(huì)鞭挞(tà)相形见绌(chù)

D.阔绰(chuò)陨(yǔn)落污秽(suì)玲珑剔(tī)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2分)

A.炫耀决别逢场作戏苦心孤诣

B.荣膺诓骗人情炼达一泻千里

C.奥秘凌驾转弯抹角进退围谷

D.驻足屏障恪尽职守闲情逸致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九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近日,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们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深恶痛疾。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老舍,著名作家,创作了《济南的冬天》《春》等优秀小说。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D.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童话作品。

8、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土地)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

B.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道歉)之。

(《唐雎不辱使命》)

D.入则无法家拂(通“弼”,辅佐)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因果关系)

B.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递进关系)

C.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假设关系)

D.也许要好几年不能给你写信,也许永远不能给你写信。

(并列关系)

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A、行路难!

行路难!

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B.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死而后已,不亦重乎?

”(《论语·泰伯》)

C.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秦风•蒹葭》)

D.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阅读《故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4题。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②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③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

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④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⑤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选文中的“我”是( )

  A.主要人物  B.线索人物 

 C.鲁迅  D.暗衬人物

10、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11、对“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三个短语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辛苦”一词通常指身心劳苦,但在这三个短语中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辛苦”有辛勤劳苦的意思;第二个“辛苦”有奔波劳碌的意思;第三个“辛苦”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的意思。

B、对这三种生活,作者都持否定态度,找到了改变他们的方法。

C、“展转”形容生活长期不安定,到处奔波;“麻木”比喻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恣睢”指放纵、放任。

D、第⑤段中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

12、下列对选文中画曲线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愿望”是指闰土渴望生活有所改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第二个“愿望”是指我心中对自由平等的新生活的向往。

B.闰土的希望在眼前,较实际,比“我”的愿望更容易实现,所以说他的“切近”、“我”的“茫远”。

C.从“只是……罢了”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我”的“愿望”与闰土的“愿望”都是一种对于自己心中“偶像”的顶礼膜拜,反映的不过是不同人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

D.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新生活的到来彻底失去了信心,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

13、对于选文第⑤段中的景物描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可观了许多。

B.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因为“我”太热爱故乡而对他的一种美化。

C.这是“我”在离开故乡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D.这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14、选文中画横线句的真正含义是( )

A.“希望”时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

  

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

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

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

  

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

“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阅读《桥之美》的节选文字,完成15~17题。

 

①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

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②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人们珍视长桥之美。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臵。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③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

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15.第②段列举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开阔疏朗的特别感受。

 B.桥之美,美在细弱的柳枝与坚硬的石桥创造出阴柔与阳刚不同的景致。

 

C.桥之美,美在宽阔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D.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的人们共同构成的和谐图景。

 

16.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往”一词在选文中出现了五次之多,从这一点可以说本文具备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

 

B.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有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又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C.选文先总说画家对桥欣赏的着重点,然后举例分说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形式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桥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一方面着力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另一方面又以画家的眼光,发掘桥在 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B.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卧龙一般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具有了生命。

 

C.为了找到作画、拍摄的理想位置,画家和摄影师们有时在风景宜人的风雨桥上不顾激流飞瀑展开一番互不相让的争斗。

 

D.正因为有山岩、树丛、急流、行人等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才使得原本孤立的桥具备了独特的生命力。

阅读《敬业与乐业》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8-20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

”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

“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难道又不苦?

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

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8、选段的中心论点是()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B、我们要乐业。

C、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D、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来,生活才有价值。

19、下面的事例不能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这种看法的一项是()

A、居里夫人在成堆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因为她怀着找到镭的梦,她为之奋斗,乐在其中。

B、运动员训练时,不叫苦不喊累,因为他们能身入其中,能感受运动的快乐。

C、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朱自清不食美国的救济粮……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D、宇航员在进行失重适应实验时,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伟大的革命感让他们坚持到底。

20、本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A、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B、举例论证正反论证道理论证

C、举例论证因果论证道理论证

D、因果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21~23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服:

穿戴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孰:

仔细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

蒙蔽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

偶然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属予作文以记之自以为不如

C孤之有孔明,闻寡人之耳者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除弊,并且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主要为了铲除齐威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

比美与进谏写得详,进谏的效果写得略;详得具体生动,略得余味无穷。

2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D.今/齐地方/千里

25“吾孰与徐公美”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徐公谁最美?

B徐公和谁最美?

C徐公和谁比美

D我和谁比最美?

第Ⅱ卷(表述题共7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9题。

(14分)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景公见之曰:

“嘻!

夫子之禄寡耶?

何乘不佼①之甚也?

”晏子对曰:

“赖君之赐,得以寿②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

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③遗之辂车④乘马,三返不受。

公不说,趣⑤召晏子。

晏子至,公曰:

“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晏子对曰:

“君使臣临⑥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

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

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遂让不受。

①佼:

好。

②寿:

保。

③梁丘据:

人名。

④辂车:

大车。

多指君王用的车。

⑤趣:

同“促”,赶快。

⑥临:

治理,管理。

(选文有改动)

26、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

朝:

上朝()

②臣得暖衣饱食食:

吃()

③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遗:

遗留()

④公不说,趣召晏子说:

通“悦”,高兴()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3分)

A、夫子之禄寡耶?

辍耕之垄上

B、弊车驽马以奉其身无从致书以观

C、于臣足矣

皆以美于徐公

D、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朝而往,暮而归

28、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29、从选文看,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品质?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3题(16分)

家乡的竹林

阎受鹏

①故乡的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约有七八十中,毛竹是竹类里的老大哥。

春天,毛竹最早献给人们味感极美的毛笋,冬日,朔风凛然,草木枯槁,山野萧索,而青枝翠叶的毛竹却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的泥土里,悄悄地孕育着羊角大小的笋芽,这便是誉满江南的冬笋。

②采掘冬笋,要丰富的经验,要讲究技术,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一辈子伺候竹山的父亲去掏竹笋时常会带我上竹山,他选择笋芽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

两眼就像扫雷的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他顺着略微胖起、周围有几条丝带状裂纹的泥土——故乡竹民叫“爆”,小心翼翼地用锄头刨,一层层挖下去,便引来我的一阵惊呼:

“哇,笋!

笋!

”只见嫩黄的冬笋像娃娃似地睡在泥土里呢!

带到笋全裸,父亲便从背后的小竹筐里摸出钢凿子,按在笋芽根部,用锄背轻轻敲几下,一枝黄黄的光滑的可爱的笋芽儿就毫发无损地掏出来了。

父亲说:

“冬笋嫩,如果刨土时不小心,锄头碰到了会皮破肉绽的,这样一棵好端端的嫩笋就弄坏了。

”父亲找冬笋还有望竹觅笋的能耐。

一次,他带我走进竹山,瞧瞧一棵竹子的皮色,再瞅瞅竹枝,竹叶长势,笑指前方一片土说,那里有笋了,他估摸着找去,果真见到“爆”,挖到了笋。

③冬笋过后是春笋,童年时,那一夜春雷骤响后,清晨在竹山里见到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令人终生难忘。

那块巨石从坎上掉下来,一棵硕大的春笋,尖上扬着一簇金色的流苏(山民叫它苏头),意气奋发地顶翻了它,那片被柴荆之根盘结硬得像锄头也难扎进去的泥土,也冒出了几颗新笋,新翻的竹山沃土里,一颗颗春笋犹如一座座宝塔,生机勃勃地矗立在地面上,还有数不清的刚露“爆”的春笋,有的黄苏在春风里初展,有的角尖含着晶莹的露珠,有的昂首沐浴暖暖的阳光……

④近些年,故乡培育了一种新的竹子——雷竹,雷竹的优点在于竹农精心培育后,农历十月便可长出与冬笋媲美的雷笋。

⑤雷笋上市的价格比猪肉贵得多哩!

⑥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大到豆棚瓜架,小至扫帚,光棍扁担,哪一样不是竹做的?

一日三餐更是与竹子相连,量玉米的“升子”,淘米的淘箩,盛饭的筲箕,擦盘刷锅的洗帚,扒饭夹菜的筷子,乃至灶膛里熊熊的竹根、竹枝等燃料,件件样样都有着竹子呢!

因此故乡的人,即使再穷也要苦心经营一片小小的竹林,自春至秋翻土除草,施肥浇水,营养竹子,冬日又盖糠铺草,细心地位竹子保暖,终年辛勤劳作,把自己命运与竹子连在一起。

⑦一点也不夸张,故乡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与竹子打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情结。

小毛头时“箩窠”——竹箩里塞满稻草铺成的睡窝是竹做的,大到周岁“坐车”——方形的椅子,中间铺一坐板,仿佛古代的战车,坐进去前后都有横的竹棒护住身子,万无一失,不用说,它又是竹制成的。

⑧当长到会奔跑了,就用竹子做竹蜻蜓,搓着它满晒场飞翔,斩一节比笔杆管稍粗一点的碧绿的箭竹,做成“水枪”,水枪往溪水里吸满水猛一推活塞,水柱子直蹿三四丈外;做一支“机关枪”,摇来嘎嘎响,还有打苍蝇的拍子,粘知了的网兜,春天放的纸鹤和元宵提的小灯笼。

再大一点编鱼笼、鳝笼、扎竹梢丝诱捕虾獒……

⑨长大成人了,更是竹不离肩释手,一年到头与扁担、垛柱、箩筐、土箕、锄柄朝夕相伴。

⑩故乡人就这般与竹子相连,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选自2013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30.文章第⑥段说“故乡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刻也离不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31.认真阅读第②段,回答问题(6分)

①文段中“冬笋深深地躲在泥底,要找到它很不容易。

”一句话,找出下文与“找到它很不容易”相照应的语句。

(3分)

②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运用准确的动词,结合语境进行赏析。

(3分)

32.简要概括第③段中“轰轰烈烈的景象”是什么,并说一说这种“轰轰烈烈的景象”为什么令作者“终生难忘”。

(3分)

33.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四、写作表达(50分)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中国梦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强国之梦,更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之梦,也是每个人的美丽梦想。

请以“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

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2分)C(A“鲜”应读“xiǎn”B“骸”应读“hái”D“秽”应读“huì”)

2.(2分)D(A“决别”的“决”应为“诀”;B“人情炼达”的“炼”应为“练”;C“进退围谷”的“围”应为“维”)

3.(2分)B(“具体而微”的意思是“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4、A5、D6、C7、D8、C9、B10、D11、C12、D13、D14、B15.B16.D17.B18、B19、C20、A21.C22.D23.C24.D25.a

26、(4分)⑴√⑵√⑶×⑷√

27、(3分)B

28、(3分)我节制自己吃饭穿衣(方面)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

(大意1分,关键词“节”“养”“先”翻译正确各得1分)

29、(3分)节俭;以身作则(或:

能做表率)(每点1分)

30.(4分)①餐桌的美食(经济来源)②生活的用具③当做燃料④婴儿的护具⑤孩子的玩具⑥劳作的工具。

(一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31.(3分)①他选择早发的朝南向阳的暖坡去找,两眼就像扫雷仪器,仔细地搜索着地面。

(3分)②“摸”“按”“敲”“掏”等动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父亲挖冬笋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丰富的劳动经验,高潮的挖笋技术。

32.(3分)“轰轰烈烈的景象”是指一场春雨后,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春笋尽情生长的状态,春笋生长的轰轰烈烈的壮观景象,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震感了心灵,所以“终生难忘”。

(景象1分,分析2分)

33.(3分)对竹的赞美;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

(每个要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