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3750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docx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段的作用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

(语段作用)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获取主要信息。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历届河南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1)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信息筛选与整合(3)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5)把握说明顺序(6)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7)赏析说明文语言(8)语段的作用(9)拓展探究。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对说明文阅读的题型及答题方法的运用还掌握的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说明文考查的题目,学会识别说明文文段作用的题型及变式题型。

2、通过练习,总结出说明文文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

通过观察说明文考查的题目,学会识别说明文文段作用的题型及变式题型。

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

通过练习,能总结出说明文文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紧张的总复习今天进入第三站——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中考语文卷中的必考文体,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系统地复习一下说明文的其中一个考点。

(二)正课 

复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目标一:

通过观察说明文考查的题目,学会识别说明文文段作用的题型及变式题型。

目标二:

通过练习说明文重要文段作用的相关题型,总结出说明文文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复习指导一:

内容:

(《五、三》)121、122、123、124、128页《“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压力之下的夜食症》《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金考卷分类训练21-3《香溪河里桃花鱼》

方法:

阅读、观察

时间:

5分钟

要求:

观察题目,明确考点

(一)《“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14.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

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为什么?

(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

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

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二)《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三)《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1、文章第一段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四)《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2、选文第二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复习检测一:

1、(说明文文段的作用)常见的问法有哪些?

(1)直接问:

第x段有什么作用?

(2)变式提问:

文中x段列举什么事例/什么传说/引用什么名言,有何用意/意在说明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

某一材料放在哪一段好,并说明理由。

某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复习指导二:

内容:

(《五、三》)121、122、123、128页《“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金考卷分类训练21-3《香溪河里桃花鱼》

方法:

快速浏览,聚焦这几段文字,思考作答

时间:

20分钟

要求:

顺利作答

复习检测二: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

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为什么?

(2分)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

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

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答案.示例一:

放在文章开头部分。

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示例二:

放在文章结尾部分。

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1分)(共2分)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①巍峨的长白山上,大森林垂直绵延2000多米。

1100米以下是针阔混交林,金秋时节,绚烂缤纷;l100米一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树木挺拔参天,气势磅礴;过了1800米,森林放慢了脚步,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部分树木没有胆量穿越,即便是傲风斗雪的青松也望而却步。

然而岳桦却以勇敢和坚毅不屈的精神,顽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成为在蓝天白雪之间悄悄集结、静静展开的高山上的守望者。

 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参考答案】

1、①照应题目,引出说明对象——岳桦。

②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简要介绍岳桦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生命力的顽强。

④引起下文。

(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选自2015年3月12日《参考消息》)

1.文章第①段是否可以删去?

请说明理由。

(3分)

2.答案:

不可删去。

(1分)可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下文说明对象。

(1分)

《压力之下的夜食症》

③为什么会得夜食症呢?

精神压力是夜食症的诱因。

2、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分)

答案:

2.这句话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设问句引出下文对夜食症诱因的解说,同时还可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

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

”“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

”“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

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

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

”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3分)

答案:

(3分)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意思对即可得满分)(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香溪河里桃花鱼》

②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王昭君和亲匈奴前的那年春天,回到归州看望亲人,故土难离,泪流满面,浸透了泪水的香罗帕放入溪中,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串串泪珠落入溪里,竟变成了一群群形如桃花的小鱼。

自此,桃花盛开之季,桃花鱼便在香溪河中游来游去,好像和乡亲们一起呼唤昭君的归来。

2.文章第②段写美丽的传说有何用意?

(2分)答案:

运用传说交代桃花鱼的由来,使桃花鱼富有传奇色彩,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表达了人们对王昭君的思念和敬仰。

(1分)(2分)

要点归纳:

解答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需从内容、结构以及表达效果上考虑:

(1)从内容上考虑:

需结合文章做具体的分析,看语段在整体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具体说明了什么,强调什么意思等。

(2)从结构上考虑:

开头语段的作用:

a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XX特点);b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文中段落、句子的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其中说明文中间句的作用:

A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B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C设置悬念。

结尾段落的作用:

一般有总说的作用,或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使结构更严谨。

(3)从效果上考虑。

若有说明方法,则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上作答。

另外,分析句子作用时,需观察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再回答作用。

观察题目,明确考点

通过练习说明文重要文段作用的相关题型,总结出说明文文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审好题是确定答案的第一步,要明确题干问题所考察的是哪类知识点

解答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需从内容、结构以及表达效果上考虑。

小贴士:

答题要灵活,不生搬硬套。

五、当堂训练

(一)皮影戏吴小毛(2015河南中考试题研究211页)

1.文章开头写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中的人物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1. (4分)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或交代)本文的说明对象;(1分)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1分)

(三)空难“见证人”——黑匣子(2015年最新中考169页)

3.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

(4分)

答案:

交代了发现黑匣子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分,每点2分)

六、课堂小结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

四、范字指导提要

仰:

中间的竖提收缩。

做:

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

哪:

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

班:

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

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

街:

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十)、仰街哪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

第(10)课时

课题:

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重点:

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

教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