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2072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节 保护大气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第5节保护大气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5节保护大气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52.0分)

1.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路桥,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D.氮气

3.下列的小岩整理的黄岩和西藏两地空气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西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而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与黄岩基本相同

B.黄岩雾霾天气时,空气中PM2.5特别多,西藏若没有雾霾就没有PM2.5

C.西藏比黄岩紫外线更强

D.黄岩和西藏的空气主要成分相同

4.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5.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为响应这一主题,下列建议中不可取的是()

A.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提倡骑自行车上下班

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6.2016年冬天,我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汽车的尾气排放对大雾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7.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其中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氮氧化物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8.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

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

项目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SO

6

NO2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做燃料B.用煤作燃料C.汽车尾气排放D.露天焚烧垃圾

9.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又是当今世界使用量最大的能源,正是它们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

在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最合理的对策是()。

A.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C.禁止使用煤和石油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

10.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

图中的活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1.北方地区的供热是影响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步骤地关停一些燃油小锅炉,并人热网集中供热。

这种做法有利于()

A.提高燃料的热值B.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提高供热温度D.使燃料完全燃烧

12.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着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赤潮 ②温室效应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地方性甲状腺肿 ⑨水华 ⑩水力发电

A.⑦⑧⑩B.④⑧⑨C.⑥⑦⑧⑨D.②⑤⑦

13.根据表1、表2提供的数据,指出影响该地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表1 某市某地区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

表2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部分)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良好

轻微污染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可吸入颗粒物D.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如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D 开拓新思路 拓展创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今年入冬以来,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雾霾。

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PM2.5的主要来源除了燃煤、工业生产外,汽车尾气排放是另一途径。

(1)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①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2)PM2.5吸入后会进入血液中,其中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PM2.5进入血管后首次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

(3)原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NO2和NO等多种有害气体和烟尘,不仅会形成雾霾,还会在雨、雪降落过程中形成____,从而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

(4)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净化装置,在三元催化器中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常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反应有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

A.不能降低尾气对大气的污染,还增加了温室效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钻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它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有许多优点,但目前纯电动汽车还不能完全替代燃油汽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据报道,地膜覆盖技术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功臣之一。

地膜即石油化工产品________聚氯乙烯塑料,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

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

但环保专家却预言:

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废弃的地膜会造成什么祸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可行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B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所采取的措施不可取,故C符合题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比较简单。

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

【解答】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均属于污染物,而D.氮气不属于污染物。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的成分及大气的污染,难度不大。

西藏地区地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度较大,而黄岩地区东部属于温黄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有雾霾天气。

【解答】

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紫外线较强,而黄岩地区东部属于温黄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有雾霾天气,两地的空气成分基本相同,西藏地区基本没有PM2.5,而黄岩地区发生雾霾时,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故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A.乙醇汽油是一种汽油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用石油分馏可以制得汽油,故C正确;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雾的形成及空气的污染,难度不大。

根据雾的形成及PM2.5对人的生活的危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大雾天没有太阳,能见度低,会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汽车尾气中含有固体小颗粒,能够促进雾的形成,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能够对人的呼吸器官造成很大的危害,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A.禁止家庭购买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是不现实的,故A错误;

B.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B错误;

C.煤和石油还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禁止使用,故C错误;

D.积极寻找和开发能替代煤和石油的新能源,并逐步代替煤和石油可以解决此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环境保护与生活常识进行的考查,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一道基础题性训练题。

【解答】

①喷洒农药其残留会对空气土壤等造成危害,对环境有污染;

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稳定化境状况有一定帮助;

③工业废气是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④人、动植物的呼吸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方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故选B。

11.【答案】B

【解析】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步骤地关停一些燃油小锅炉,并入热网集中供热。

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本题难度不大,环境污染问题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常见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

①赤潮是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会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

②温室效应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与环境污染有关;

④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与环境污染有关;

⑤臭氧空洞是氟里昂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与环境污染有关;

⑥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⑦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

⑧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与环境污染无关;

⑨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会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

⑩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与环境污染无关。

故⑦⑧⑩与环境污染无关。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

根据表1、表2提供的数据,可知影响该地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故选C。

14.【答案】

(1)小于;C;吸附

(2)SO2、NO2

(3)B

【解析】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焚烧秸秆和汽车尾气排放会形成PM2.5,而太阳能发电会减少PM2.5的排放;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A.少用一次性用品,如纸杯、筷子、塑料袋等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要求;

B.多挖煤、多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要求;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要求。

故答案为:

(1)小于;C;吸附;

(2)SO2、NO2;(3)B。

15.【答案】

(1)①;

(2)左心房;

(3)酸雨;

(4)BD;

(5)技术不成熟,充电不方便,充电一次行驶距离短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血液循环、PM2.5的知识及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1)根据PM2.5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

(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亚硝酸,能够形成酸雨;

(4)根据在三元催化器的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纯电动汽车的缺点进行解答。

【解答】

(1)①PM2.5的颗粒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分子都是不到0.1纳米的,不在一个数量级,分子要小得多,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③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直径小于2.5微米的PM2.5,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PM2.5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

PM2.5颗粒物吸入后经过呼吸道到达肺,从肺泡经过气体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因此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肺部进入血液,首先抵达心脏的腔室为左心房;

(3)SO2、NO2能够与水反应,在雨、雪降落的过程中形成酸雨;

(4)A.三元催化器能够将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催化剂,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故选BD;

(5)目前纯电动汽车还不能完全替代燃油汽车是因为:

技术不成熟,充电不方便,充电一次行驶距离短等(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①;

(2)左心房;(3)酸雨;(4)BD;(5)技术不成熟,充电不方便,充电一次行驶距离短等(合理即可)。

16.【答案】

(1)容易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

(2)不可行;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

【解析】

(1)废弃塑料难以降解,容易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

(2)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所以不能焚烧处理这些普通塑料废弃物。

故答案为:

(1)容易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

(2)不可行;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