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10759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docx

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电学实验经典压轴题

1、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0~3V,内阻约为3kΩ

C.定值电阻R0,阻值为5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E.导线和开关

(1)

该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a所示,根椐实验要求请连接好一根必要的导线,使得实验可以继续进行,并阐述这样做的理由。

(2)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伏特表V1和V2的多组数据U1、U2,描绘出U1-U2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横轴的截距为a,则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为r=(用k、a、R0表示).

(3)根据所给器材,再设计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

解:

(1)连接R0和变阻器左端,使V2测(不含内阻上降落的电压)外电路所有电压;V1测变阻器上的电压,可以得到R0两端电压,便可以得到电路电流I。

(2)根据E=U+Ir(外电路总电压+内阻上的电压)

……(通过R0的电流就是通过内阻电流)

……(把电流、定值电阻、内阻、电源电动势的物理关系式写成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形式,纯数学作法)

……(为直线的斜率)

解得电源内阻

当U1=0时,U2=a,

解得

(3)实验方案:

①V2测外电压,V1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

②电压表V1、V2分别测量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

2、利用多用电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如图甲.调节电阻

箱,记录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多用电表示数I,作出R-1的图线如图乙.由

I

图乙可求得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偶然误差,本实验测得的E测、r测与真实值比较:

E测E真,r测_r真.(选填“<”、“=”或“>”)

第一步:

根据电路图、全电路欧姆定律写出表达式

E=IR+Ir

第二步:

是所有电学实验题的通式,就是把表达式写成图像横-纵坐标要求;

1

R=EI-r

①当电阻箱阻值无穷大时,电流表分压可以忽略,故实验中电动势测量准确

②电动势等于斜率,恒值不变。

1

③R=EI

-(r+R表)最后测出内阻值包括表的电阻,偏大。

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由图线可知:

在T时间内,甲车前进了S2,乙车前进了S1+S2;

A、若S0+S2>S1+S2,即S0>S1,两车不会相遇,所以选项A正确;甲车位移+甲车先走大于乙车前进

B、若S0+S2<S1+S2,即S0<S1,在T时刻之前,乙车会超过甲车,但甲车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车还会超过乙车,则两车会相遇2次,所以选项B正确;

C、D、若S0+S2=S1+S2,即S0=S1两车只能相遇一次,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4、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

(1)改装前需要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Rg,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R1是电位器(功能同滑动变阻器),R2是电阻箱,实验时,只闭合开关S1,调整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Ig;再闭合开关S2,只调整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Ig/2,读出电阻箱R2的电值,即为电流表G的内阻R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由电流表G的刻度盘可知此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以Ig=300μA,用上述实验方法得电流表G内阻Rg的数值如图所示,将其改装成量程的3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

的电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

(1)由于并入一个变阻箱的电阻后,电路整体的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

用变阻箱调节电流至半偏的数值是原来小电流的一半,根据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分出去的电流大,电阻值读数就小,所以:

比实际值要小.

(2)由图可知,变阻箱示数就是电流表内阻R=608Ω,若要改装其成为量程3V电压表,需串联电阻Rg,则有

Ig(R+Rg)=U总R=9.4KΩ

改装原理用电路图表示为

5、

(1)甲同学根据图1所示电路采用“半偏法”测量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内阻(约3kΩ)。

为使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阻箱R应选用,滑动变阻器R0应选用,电源E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阻箱(0~999.9Ω)B.电阻箱(0~9999Ω)

C.滑动变阻器(0~50Ω)D.滑动变阻器(0~2kΩ)E.电源(电动势1.5V)

F.电源(电动势4.5V)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在开关S1、S2均断开的情况下,先将R0的滑片P调至a端,然后闭合S1、S2,调节R0,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断开开关S2,调节R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如果此时电阻箱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3150Ω,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值为Ω,该测量值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解:

(1)要用半偏法测电阻,电阻箱阻值不得小于待测电阻阻值,而待测阻值大约3000Ω,故电阻箱选B;

(2)因为电路图使用的是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小调大)应该选用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操作方便并能减小实验误差,故滑动变阻器选C;

(3)电源电动势不能小于电压表量程,故选F

(4)半偏法指的是当只有电压表接入时,电压表满偏;当电阻箱也接入时,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故电阻箱阻值等于待测电压表阻值,所以电压表内阻为3150Ω;

(5)要注意电压表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并联,当只有电压表接入时,电压表满偏即电压为Ug,当电阻箱也接入时,并联部分电阻变大,依据分压原理,并联部分电

压变大,大于原来的Ug,当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即1Ug时,电阻箱电压必定大

2

于1Ug,故电阻箱阻值大于电压表阻值.

2

 

(6)注意:

用半偏法测电表的阻值,无论是电压表还是电流表,都是用到电流受到电压作用,指针发生偏转!

都要看成电阻R.不要纠结初中

思想那个电压表只能并联.

 

(7)接入变阻箱后,整个电路电阻变大,并联部份比较原来的满偏,分压增大;调节变阻箱,使得表针半偏,实际上未达到现在的半偏值,而电阻箱上分得的电压多,示数略大于电表实际阻值.

6、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ε、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注意一:

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注意二:

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

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

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

注意三:

直角坐标系可以任意转换!

但是一定要把数学公式变化成直角坐标系中要求的关

系.

直线的斜率所代表的物理量,有可能是内阻、也有可能是电源电动势,但凡是由直线斜率代表的物理量都不会受影响,是准确的。

1

R=EI-r

7、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母题)

某同学做“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1)

他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图乙给出了实验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请你按电路图把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2)这位同学测量时记录了5组数据,并将数据填入了以下表格中。

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图线。

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

(3)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

其中正确的是。

A.主要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B.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

C.电动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D.内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解:

(1)

 

(2)1.46~1.48;0.46~0.51

(3)AC

由图像可知,U=-RI+E,电源内阻是直线的斜率,是准确的(凡是斜率代表的全是准确的)故D错误;

通过电源内部的总电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电阻的电流;另一部分是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图中的电流表没测到通过电压表的电流);电路图如下:

由E=U+Ir,电压表分流了一部分,电流表没测到,故最后的电动势偏小;电压表测的电压准确.

8、电路分别描绘了三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然后图乙所示的电路分别给三个元件供电,并测出给元件1和元件2供电时的电流和电压值,分别标在图甲上(A点和B点).已知Ro=9.0Ω

(1)简述A、B连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元件1、元件2、元件3

的作用相当于;

(2)

用作图法求:

该电源的电动势E′=

解题过程;

V,内电阻r"=Ω.描述

(3)用图乙的电路单独给元件3供电时,元件3的电功率P=W.

解:

A、B连线斜率表示电源内阻与定值电阻之和;滑动变阻器;

(1)

经作图,A、B连线与纵轴交点为C(0,0.3),D(3,0)两点,与元件3伏安特性曲线交于E(1,0.2);元件1、2、3分别接入电路,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定值电阻不变,相当于外电路滑动变阻器变阻三次;A、B连线斜率表示电源内阻与定值电阻之和;

(2)根据此图像可得到U=-Ir+E

(此图像为倒置U-I图像),与横轴截距为电源电动势E=3V;A、B连线斜率表示电源内阻与定值电阻之和;

KAB=OD=10Ω,

OC

r=10Ω-9Ω=1Ω

(3)AB与元件3伏安特性曲线交于E

点,其功率P=UI=0.2W

注意理解:

只要用这套电源系统给任何包括1、2、3元件在内的R供电,必符合这电动势与内阻关系图线AB。

9、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定值电

阻的阻值为R0.根椐实验电路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并制作出1-1图像.若己知图线的斜率

UR

为K,纵轴截距为b,则所测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E=,内阻测量值r=

解题关键1:

根椐电路图写出电学关系式一定要包括电动势E、电阻r

2:

把所得的式子,写成竖轴和横轴的表达式

3:

研读截距和斜率

解:

由电路图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E–I(r+R0)

1:

根椐电路图写出电学关系式一定要包括电动势E、电阻r

U=E–I(r+R0)

2:

把所得的式子,写成竖轴和横轴的表达式

I=UU=E–U(r+R)再变形,最终得到表达式为

RR0

1=r+R0∙1+1

UERE

3:

研读截距和斜率

电源电动势为截距b=1,E=1;斜率为K=r+R0

内阻r=k-R

EbEb0

10、为了测量两节串联干电池的电动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其中:

E是待测电池组,内阻不能忽略;V1、V2是两只量程都合适的电压表,内阻不是很大,且未知;S1、S2是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

(1)请根据电路图甲,在图乙的实物中连线,将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用测出的物理量作为已知量,写出计算串联电池组电动势的表达式

解:

(1)

(2)闭合S1,分别读出V1和V2的读数U1和U2;再闭合S2,读出V1的读数U3.

 

(3)只闭合S1,两电压表串联,V1内阻为R1,示数为U1;V2内阻为R2,示

数为U2;电池内阻为r,电动势为E,则有U1+U2=E-

U1r

R1

 

闭合S1、S2,U3=E-

U3r,-rR1R1

为常数,直线斜率

两式联立有:

E-U3=E-U1-U2

U3U1

 

S注意:

1测电源电动势如果缺少直观变阻器,要看是否有多次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的提示,以代替变阻器;

2如果没有变阻器、也没有任何电阻,一定是用电压表中的电阻代替。

3此时的电压表,即当电阻用,又测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