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7673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docx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716-文学综合”考试大纲

本《文学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等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文学综合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理论》四门课程。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文学发展规律,熟知文学作品,有较强的赏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掌握有关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文学发展规律,学会赏析具体作品,熟知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创作风格。

要求考生具有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作家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系统地掌握东西方文学的学科谱系、思潮流变、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掌握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批评能力;比较系统地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考生要对文学理论中的本质论、创作论、接受论和作品论等重要方面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文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要求考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四门专业基础课中任选两门,每门75分,总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以及文学史的分期;

2.传说时期文学的特点;

3.先秦文学的形态与发展轨迹;

4.上古神话的保存、演化、思维特征,以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5.《诗经》的成书、体制、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先秦叙事散文发展演变及对后世影响;

7.《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成书、体例、内容,以及文学成就;

8.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演变及对后世影响;

9.《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艺术成就;

10.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发展演变,以及编撰成书和代表作家;

11.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12.《离骚》的文学成就;

13.背诵先秦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二)秦汉文学

1.汉代文学基本态势、样式、特点,以及分期;

2.汉代政论文的发展演变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3.《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成书、体例,以及散文成就;

4.贾谊政论文的特点以及与社会的关系;

5.汉赋的分期、代表作家与作品;

6.贾谊骚体赋的文学成就;

7.司马相如大赋的文学成就;

8.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四篇赋的文学成就;

9.《史记》的成书、体例、影响,以及文学成就;

10.汉乐府的保存、分类、影响,以及文学成就;

11.东汉辞赋的特点、演变,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12.《汉书》的成书、体例、影响,以及文学成就;

13.东汉文人诗的创作概况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14.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5.《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16.背诵秦汉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发展历程,以及影响文学创作的因素;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创作情形、代表作家;

3.“三曹”、王粲的诗歌艺术成就;

4.正始、太康诗风;

5.两晋诗坛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作品;

6.左思咏史诗、郭璞游仙诗、孙绰和许询玄言诗的文学成就;

7.陶渊明生平思想、人生道路,以及典型意义;

8.陶渊明诗歌散文艺术成就;

9.南北朝民歌的保存、分类、艺术成就;

10.山水诗的产生、发展过程。

11.谢灵运、鲍照诗歌艺术成就;

12.齐梁诗坛的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作品;

13.南北文风的交融;

14.庾信的文学成就;

15.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小说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作品;

16.背诵魏晋南北朝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四)隋唐五代文学

1.唐诗的分期及繁荣的原因;

2.南北文学合流;

3.初唐宫体诗人的文学成就;

4.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的贡献;

5.盛唐山水田园、边塞诗人的文学成就;

6.李白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以及诗歌艺术成就;

7.杜甫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以及诗歌艺术成就;

8.大历时期的士人心态和诗歌成就;

10.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和诗歌风格;

11.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文学成就;

12.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情形;

13.元白诗派的诗歌主张和诗歌风格;

14.元和时期诗歌的新变;

15.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

16.唐传奇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家作品,以及艺术成就;

17.晚唐诗坛诗歌创作概况;

18.李商隐、杜牧诗歌艺术风格;

19.唐五代词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家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20.背诵隋唐五代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五)宋代文学

1.宋代文学的主要门类及特点;

2.宋词繁荣的表现、原因,以及分期

3.宋初三体诗的艺术特征;

4.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5.宋代诗文革新视野下的文学创作概况;

6.柳永词、欧阳修诗歌、王安石散文的艺术特征;

7.苏轼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以及文学艺术成就;

8.江西诗派的形成、演变,以及诗歌主张、艺术成就;

9.北宋后期词坛创作概况,以及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的词风;

10.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11.李清照词、陆游诗的艺术风格;

12.辛弃疾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以及文学艺术成就;

13.姜夔以及格律词派创作概况;

14.南宋散文、骈文、文论创作概况;

15.南宋后期和辽金诗歌创作概况;

16.背诵宋代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六)元代文学

1.元代叙事、抒情文学发展概况;

2.元杂剧、南戏的体制特点;

3.话本小说的特点,以及《西厢记诸宫调》的艺术性;

4.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以及戏剧艺术成就;

5.王实甫的生平、思想,以及戏剧艺术成就;

6.西厢故事的发展演变,以及《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7.白朴和马致远的戏剧创作概况;

8.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概况;

9.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概况;

10.《琵琶记》的题材来源、创作宗旨、主题,以及艺术成就;

11.散曲的体制、分期,以及代表作家作品风格;

12.元代诗文创作概况;

13.背诵元代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七)明代文学

1.明代文学概况,以及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

2.《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3.《水浒传》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4.明代前期诗文创作概况;

5.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态势;

6.明代杂剧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作品;

7.明代传奇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作品;

8.汤显祖的生平、思想、戏剧主张,以及“临川四梦”的艺术成就;

9.《西游记》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10.《金瓶梅》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11.明代拟话本小说创作概况,以及“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12.晚明诗文创作概况;

13.明代散曲、民歌创作概况。

(八)清代文学

1.清代文学发展态势;

2.清初诗文、词创作概况;

3.清初戏曲创作概况,以及《长生殿》《桃花扇》的艺术风格;

4.清初白话小说创作概况;

5.《聊斋志异》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6.《儒林外史》的成书、作者、版本、文学成就、影响;

7.《儒林外史》的作者、版本、红学、文学成就、影响;

8.清中叶诗、文、词、小说、戏曲、讲唱文学发展概况。

(九)近代文学

1.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近代前期诗、文、词、小说、戏曲创作概况;

3.龚自珍散文艺术成就;

4.近代后期的诗、文、词、小说、戏曲创作概况;

5.诗界革命、新文体、湖湘派的文体特征;

6.《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与《孽海花》的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2.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二)鲁迅

1.鲁迅的小说创作

2.鲁迅的散文、杂文等创作

(三)郭沫若

1.《女神》及其它诗歌创作

2.郭沫若的历史剧和小说

(四)其他代表作家

1.叶圣陶

2.冰心和朱自清

3.郁达夫

4.闻一多和徐志摩

(五)第二个十年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1.“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2.“左联”的成立及其活动

3.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第三种人”、“自由人”、“两个口号”等论争

(六)茅盾

1.茅盾的文化活动

2.《子夜》及其它小说创作

(七)巴金

1.巴金的文学追求与活动

2.《家》及《寒夜》等小说创作

(八)老舍

1.老舍的创作概况与文化活动

2.《骆驼祥子》

3.《四世同堂》

(九)沈从文

1.沈从文的文学活动及其影响

2.《边城》及其它小说创作

3.沈从文的散文创作

(十)曹禺

1.《雷雨》

2.《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十一)第三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及文学思潮

1.“文协”及其活动

2.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

3.国统区、沦陷区、“上海孤岛”等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十二)国统区的文学创作

1.“七月派”、“九叶派”及艾青、田间、穆旦

2.张天翼、沙汀、艾芜

3.路翎、钱锺书、张爱玲

(十三)解放区的文学

1.解放区的文学思潮与运动

2.赵树理、孙犁

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小说

4.《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民间化创作

(十四)现代通俗文学

1.现代通俗文学与新文学

2.张恨水

(十五)“十七年”文学思潮与运动

1.作家队伍的重新组合

2.文学批评、文化批判运动

3.“双百方针”及文艺政策调整对文学的影响

(十六)“十七年”诗歌

1.“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2.郭小川、贺敬之等的政治抒情诗

3.闻捷、公刘、李瑛等诗人的诗歌

4.“新民歌”运动

(十七)“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1.“十七年”小说的基本状况

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3.和平建设、农村、城市—工商业等社会主义建设题材小说

4.茹志鹃、刘绍棠、王蒙、李凖等作家的创作

(十八)“十七年”散文、戏剧概况

1.杨朔、秦牧、刘白羽、魏巍等人的“十七年”散文、报告文学创作

2.《茶馆》、《关汉卿》等“十七年”戏剧创作

(十九)“文革”文学

1.“文革”的主流文学

2.“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

(二十)“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多元尝试

1.伤痕文学

2.反思文学

3.改革文学

4.寻根文学

5.先锋文学

6.新写实小说

7.历史小说、军事题材小说

(二十一)“新时期”诗歌

1.“朦胧诗”及其崛起

2.北岛、舒婷、顾城

3.艾青、“七月派”等“归来者”的诗歌

4.海子、韩东等及“第三代”诗人

(二十二)“新时期”散文

1.《随想录》及其他老作家的散文

2.贾平凹、史铁生等青年作家的散文

3.文化散文

4.徐迟、邵燕祥等的报告文学、杂文创作

(二十三)“新时期”戏剧

1.《陈毅市长》、《报春花》、《小井胡同》等现实主义剧作

2.《桑树坪纪事》、《狗儿爷涅槃》等戏剧的探索

3.高行健的戏剧实验

(二十四)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

1.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多元格局

2.新媒介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3.陈忠实、张炜、王安忆等人的小说创作

4.余华、韩少功、贾平凹、王朔等人的小说创作

5.女性写作现象

6.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生态

7.1990年代以来的戏剧

8.散文创作状况

【世界文学】

(一)东、西方文学思潮及发展史;

(二)东、西方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三)比较文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文艺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2.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

(二)有关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基本认知

1.什么是文学?

2.什么是文学性?

3.什么是文学理论?

(三)文学本质论

1.什么是文学活动?

2.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及其理论特征。

(四)文学创作论

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2.文学创造的过程

3.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五)文学作品论

1.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3.叙事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批评实践

(六)文学的消费和接受

1.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2.文学接受过程

3.文学批评及其实践

(七)文学的基本文体分类及其特征。

散文、戏剧、诗歌、小说。

(八)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

1.秦汉时代的主要文论成就。

2.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文论成就。

3.隋唐五代的诗论和文论的主要成就。

4.宋、金、元的诗文批评成就。

5.明代的诗文批评和戏剧批评。

6.清代的诗文批评、戏剧批评和小说评点。

7.近代文学理论。

四、掌握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经》《楚辞》《左传》《孟子》的艺术风格;

(二)《史记》《汉书》文风的异同;

(三)汉代乐府以及后代拟乐府创作;

(四)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

(五)南朝诗歌风格;

(六)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杜牧诗歌风格特征;

(七)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的词风;

(八)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的诗风;

(九)关汉卿、王实甫、高明戏剧艺术成就;

(十)杂剧、南戏、散曲的体制特征;

(十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小说艺术成就;

(十二)《长生殿》《桃花扇》的戏剧艺术成就。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影响

(二)鲁迅

(三)现代文学社团与流派

(四)“左联”与文艺大众化

(五)“文协”与抗战文学

(六)现代文学思潮与论争

(七)现代戏剧的发展及其重要现象

(八)“十七年”文学的“一体化”

(九)“双百方针”

(十)“新时期”文学思潮

(十一)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十二)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

【世界文学】

西方文学:

(一)《荷马史诗》及古希腊悲剧;

(二)但丁及《神曲》;

(三)薄伽丘及《十日谈》;塞万提斯及《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

(四)莫里哀及《伪君子》;

(五)卢梭及《新爱洛依丝》;歌德及《浮士德》;

(六)英国“湖畔派”诗歌;拜伦及《唐璜》;雨果及《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麦尔维尔及《白鲸》;惠特曼及《草叶集》;

(七)司汤达及《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及《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及《双城记》;勃朗特姐妹及其代表作品;普希金及《叶甫盖尼.奥涅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及《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卜生及《玩偶之家》;波德莱尔《恶之花》;

(八)托马斯.曼、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品;

(九)T.S.艾略特、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及其代表作品;

(十)萨特、贝克特、马尔克斯及其代表作品;

(十一)当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十二)西方文学历史脉络及文学思潮的流变。

东方文学:

(一)《吉尔伽美什》史诗;印度史诗;

(二)印度古典戏剧及戏剧理论《舞论》;迦梨陀娑及《沙恭达罗》;

(三)东方三大文学圈;古代波斯、阿拉伯文学成就;

(四)《万叶集》、《怀风藻》、紫式部《源氏物语》;松尾芭蕉俳句;

(五)朝鲜诗歌、盘所哩小说《春香传》;

(六)纪伯伦、泰戈尔及其代表作品;

(七)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及其代表作品;

(八)东亚、南亚及阿拉伯地区当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九)东方文学史脉络、文学思潮流变及与西方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基本理论: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二)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三)比较文学的若干研究领域;

(四)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五)当代比较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文艺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

(二)文学本质论

(三)创作论

(四)作品论

(五)接受论

(六)中国文论中的抒情传统。

(七)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独特贡献。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5年7月第2版,2014年5月第3版。

[2]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2014年9月第18次印刷。

[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2017年1月第34次印刷。

 

【中国现当代文学】

[1]郭志刚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钱理群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朱栋霖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4]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

【世界文学】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2]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美)旦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文艺理论】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运煕、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3]畅广元、李西建主编《文学理论研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编制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编制日期:

2018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