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31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殡仪馆改扩建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建设规模及内容 1

1.4研究结论 2

1.5问题与建议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

2.1项目建设背景 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3原有建筑及设施 6

第三章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10

3.1项目选址 10

3.2各项情况分析 10

3.3建设条件 11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5

4.1总平面布置 15

4.2竖向规划 15

4.3建设依据 16

4.4建设原则 16

4.5建设目标 17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17

5.1建筑设计 18

5.2结构设计 19

5.3给排水设计 21

5.4采暖设计 22

5.5电气设计 23

第六章建筑节能 26

6.1设计依据 27

6.2节能措施 27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消防 30

7.1环境保护 30

7.2消防 31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 33

8.1项目组织机构 33

8.2项目监理 34

8.3项目招标 34

第九章工程进度计划 38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10.1编制依据 39

10.2投资估算 39

10.3资金筹措 39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40

11.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0

11.2项目所在地相互适应分析 40

11.3社会评价结论 41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42

Hi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市##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

##县殡仪馆

项目负责人:

建设地点:

##县殡仪馆院内

项目投资:

5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00万元。

项目开竣工日期:

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

1.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GB/T50328-2001);

3、 《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DB23711-2003);

4、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5、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

7、 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试用

版);

8、 建设单位提供的作为编制依据的数据资料;

9、 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等。

1.3建设规模及内容

##县殡仪馆是一所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福利事业窗口单位。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单位:

平方米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规模

建设性质

改扩建面积合计

1

火化间、告别厅

859

新建

1170

2

门卫房

70

新建

3

大门

2个

新建

4

仓库改建存尸间

241

改建

5

火化间告别厅四周地面

1005

改造

修缮面积合计

6

祭祀场

1300

修缮

3930

7

存尸间

275

修缮

8

1#寄存室

200

修缮粉刷

9

2#寄存室

no

修缮(棚顶)

10

综合办公楼的业务大厅、丧属

休息厅、房盖、棚顶、窗口、

锅炉房

800

修缮

11

综合办公楼门前地面的小块方

块、台阶的步踏砖

240

修缮

12

仿古围墙

133米

改建

总合计

总建筑规模

5100

1.4研究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的背景与需求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经济、环境、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

##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一) 本项目建设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丧葬工作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殡仪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丧主对殡葬服务的需求。

项目实施后,将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本项目建设位置合理,给排水、供电、交通、通讯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合殡仪馆建设规划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可行。

1.5问题与建议

1、 由于##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不以运营盈利为目的,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投资和申请上级投资,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给予充分的支持。

2、 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实行健全的建设管理和财务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预算支出以及建设总投资,确保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

3、 ##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应做好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工作,避免发生基础问题。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的殡葬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以“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发展起来的。

1956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身后实行火葬的签名活动,拉开了我国殡葬改革的序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殡葬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丧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殡葬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殡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具体表现在:

一是殡葬法规体系基本形成,殡葬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殡葬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殡葬改革工作由倡导阶段进入依法管理阶段。

1997年7月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殡葬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殡葬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涉及到殡葬管理、殡葬服务的殡葬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配套的殡葬管理法规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

二是实行火葬成效显著,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逐步得到推广o2015年以来全国年均火化量450余万具,火化率保持在63%左右。

东部地区、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地区的火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我县火化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土地、森林资源,为群众节省了大量的丧葬费用。

与此同时,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并逐渐为越

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三是土葬改革区逐步实现了遗体安葬公墓化。

自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按照规定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划分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

各地积极推行遗体埋葬公墓化,加快土葬改革区内殡仪馆、殡仪服务站、公益性墓地、遗体公墓等基础设施,大力倡导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生态土葬方式。

四是丧俗改革稳步推进,文明新颖的丧葬礼仪和祭奠方式蔚然成风。

为了制止丧葬活动中大操大办和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各地一直重视对丧俗改革的宣传的引导,通过各级民政部门、殡葬行业协会、群众自治组织加强管理和宣传、媒体积极引导以及“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等文明祭奠方式的出现,在大中城市的部分农村地区,花圈、花篮、黑纱、白花基本取代了迷信丧葬用品和披麻戴孝,遗体告别、开追悼会等在这些城市普遍采用的祭奠方式正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丧葬礼仪和祭奠方式越来越文明现代。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崇尚科学、提倡文明、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需要。

殡葬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对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推行殡葬改革的目的是保护资源,节约土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殡葬又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一面镜子。

透过它,可以感受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窥视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的兴衰荣辱。

实施该项目可以使群众丧事新办,去除陋习,倡导厚养薄葬,实行文明科学的丧葬方式,逐步形成群众自觉进行丧葬习俗改革的社会新风尚,把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甘南良好形象的需要。

随着##县域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城镇人口逐渐增多,老龄化人口基数增大,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追求日益增长,原有告别厅面积不足,火化炉陈旧。

已不能满足殡葬服务工作的需要。

3、 ##县殡仪馆火化间、告别厅、火化炉等基础设备设施现状。

2.3原有建筑及设施

1、 火化间、告别厅

目前使用的火化间是1968年建成的,结构简单,陈旧老化,已失去维修价值。

遗体告别厅与火化大厅是二位一体的,面积300平方米,1993年在原基础上改建的,到现在使用23年了。

期间进行过多次维修。

但设计落后、面积小、功能不全。

需要重新设计改造,同时更换遗体告别棺,更新遗体告别电子系统。

2、 火化炉

2004年从山东烟台翔宇环保有限公司购进一台火化炉,其设计功能一万具。

该炉已经使用了12年整,每年承担着近1400具尸体火化任务。

在使用过程中做过一次大修,多次中、小修,己火化尸体近二万具。

炉拱、炉墙断裂,炉堂偏离轴心,炕面塌陷,已失去维修的价值。

急需更换新炉,否则一旦出现大的安全故障,将影响到馆里正常工作的运转;将与丧者家属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与纠纷。

更新火化设备设施迫在眉睫。

3、火化炉烟囱

火化炉烟囱是1968年建馆时建成的,高30米,上口直径1.5米,历经年代久远,饱受自然灾害的侵蚀,烟囱整体倾斜偏离中心线,烟囱口上端由上至下出现6米长明显裂痕,随时都会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安全隐患无法估量。

同时县环保局向我馆送达了《行政处罚(听证)事先知书》(甘环法[2016186号)。

针对“尸体火化”工作过程中存在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问题,限期整改,取缔烟囱。

为防范不安全事故发生,和实现废气达标排放,急需安装新型火化炉烟囱、上环保除尘设备,使烟气排放质量达到GB13801-2015国家标准。

4、祭祀场

现在使用的十二生肖祭祀场。

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硬化面积不到15%,四周围墙矮,东临林地、南临耕地春、秋两季存在较高火险隐患。

同时十二生肖祭祀场内,缺少焚烧花圈、遗物、垃圾的焚烧炉。

给馆里和丧属带来极大不便,丧属在祭祀场内四处焚烧花圈、出殡沿途随意丢弃遗物、馆内可燃垃圾无定点处理处。

为满足丧属服务需求,规范丧属祭祀行为,加强防火安全。

需扩大硬化面积,加

高围墙。

新建焚烧炉一台。

5、 遗体冷藏尸间

服务中心现有10个冷藏柜,已满不足了当前尸体冷藏数量的需求。

主要原因:

一是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以后人口死亡率由过去的6%。

逐年递增。

二是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遗体在家停放摆灵堂的旧丧葬习俗已转变为遗体冷藏在殡仪馆的新观念。

三是无名尸体,需按照公安机关规定冷藏30日后,无家属认领方可火化。

四是意外死亡尸体(交通事故、溺水、他杀、服毒等等)存有争议,待尸体解剖、解决完争议、获得赔偿后,丧主家属才同意火化。

在这一过程中尸体冷藏少则一月,多则一年以上。

导致长期占用冷藏柜。

特别是每年夏季,10个冷藏柜,一半以上被非正常死亡尸体长期占用,只有少数冷藏柜正常运转,根本满足不了丧主的需求。

高峰时水常常出现几具尸体无法冷藏。

我馆为了临时救急,免费提供尸体停放场地,家属自己带冰,每隔4小时一换冰。

一方面给丧主带来了及大的不便,同时还易发生腐尸问题。

另一方面影响馆里收入。

为解遗体冷藏问题,急需扩建200平方米存尸间,增加15台冷藏柜。

6、 业务大厅、丧属休息厅

现在使用业务厅和办公楼走一个门,并且面积小,办公条件简陋,使用功能不全。

丧属休息厅棚顶、墙面破损严重,休息条件落后,环境不美观。

急需改造业务大厅、维修丧属休息厅。

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仪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建立和强化政府对殡葬事业的投入机制,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要的要求,为此,县政府决定在县殡仪馆院内对现有设施进行改建、扩建工程。

火化间安装高、中、低档三台火化炉,并设有火化工办公室、休息室。

告别厅设计为大中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