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取向.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223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课程取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教师课程取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教师课程取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教师课程取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教师课程取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课程取向.ppt

《教师课程取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课程取向.ppt(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课程取向.ppt

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应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钱旭升博士/副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l2004年8月,山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科版)培训会在威海举行。

对与会代表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出,14%的教师认为应该忠实地实施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大部分教师还是只从教材入手,一味研习教材。

58.2%的教师认为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操作性文本,另外在开放性问题里也有不少教师反映教材内容太多,又太浅,有点到即止的感觉,让教师很难把握,有的教师甚至建议是否把教材编写的形式变化为“主体+知识点”。

本人访谈情况l“我们主要是按教科书来上课的”l“一般是先讲一些基本原理,再布置一个教学任务,由学生来完成。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往往是选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代替部分教师职能,检查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l“以前的书上有考试的标准,现在的新教材上没有考核知识点,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教些什么”l“学生对于上网是很有兴趣的,特点是一些网络游戏,但一旦讲一些基本知识点,就没有兴趣了”。

教师的课程取向一、课程结构与文本的变化二、课程取向三、课程实施取向四、课堂中的教师。

学校课程结构学校课程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理想课程理想课程现实课程现实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l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l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l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课程。

古德莱德(Goodlad,J.I.)1、理想课程(ideologicalcurriculum)2、正式课程(formalcurriculum)3、领悟课程(perceivedcurriculum)4、运作课程(operationalcurriculum)5、经验课程(experientialcurriculum)。

格拉索(Glatthorn)l

(1)建议的课程;l

(2)书面的课程;l(3)施教的课程;l(4)支援的课程;l(5)评价的课程;l(6)学习的课程;l(7)潜在的课程。

钟启泉的四类文本l第一类、现成文本:

l

(1)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或是咨询报告之类的文本;l

(2)“学科课程标准”所代表的赋予学校教学以方向的教育政策文本;l(3)“教学指导书”所代表的赋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方向的文本;l(4)提供教学内容的科学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文本;l(5)以“教科书”与“教材”为代表的经过教学论加工的专业文本;l(6)以电视、录像、广播为代表的一定媒体结合的视听文本。

l第二类是教案文本:

l(7)以“教案”为代表的沟通策略与沟通计划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本。

l第三类是课堂文本:

l(8)教学设计中教师所准备的提问与问题设定之类的教师的语言行为;l(9)学生作业、考察报告之类的学生预先准备好的语言行为;l(10)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操作;l(11)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操作。

l第四类是教后文本l主要指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和学生所生产的文本:

l(12)教学结束后所生产的文本。

例如,教师的教学记录,学生的作文等等二、课程取向

(一)学科取向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研究学校课程中应该包括哪些科学知识和技能,怎样确定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次,我们要研究怎样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改革现有的课程,力求做到在保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学习的范围内,吸收新的科学成就,更新我们的课程。

学科取向的课程当课程以学科逻辑为根据、围绕学科组织起来的时候,即为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把课程视为“有组织的知识的累积传统”;属于这种取向的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包括:

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二)社会取向这里社会主要指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两方面。

其中生产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具体的学校培养目标对学校课程既提供发展的条件,又提出发展的要求。

社会取向当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根据、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socialissues)组织起来的时候,即是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这种课程组织取向认为,课程是为学生适应或改进社会情境作准备,课程内容应源于社会或整个世界的状况和情境。

学生通过课程研究社会的特征,特别是他们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的特征,如社会机构的功能,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人们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等。

(三)学生取向这里学生主要指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它们是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一方面要受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年龄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的制约;前者要求我们依据学生年龄阶段的学习特点,变知识的科学体系为学科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后者要求我们根据不同条件、不同个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程学习计划,编写多套教科书。

当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逻辑、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组织起来的时候,即为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的课程组织。

这种课程组织取向把课程视为学习者的经验。

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

这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课程取向学科社会学生学术取向社会取向人文取向认知取向科技取向三、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合扎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lt)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

(一)忠实取向忠实取向视野中的课程实际上是专家意志的反映,是由专家在课堂与学校外用自己认为是理想的方法所开发出的、体现在教材等媒体中的具体内容;教师是专家所开发出的课程的被动的“消费者”,课程变革即是将这些课程在学校与课堂中忠实地实现出来的过程。

忠实取向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是一项工程、一种技术;

(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3)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

(二)相互适应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课程概念很“宽容”:

它既包括专家开发的课程,也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的课程,还包括学校与社区的各种情境因素课程变革是课程专家与教师之间、预定的课程计划与具体实践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对专家的开发的课程进村修改,这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三)课程创生取向在课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课程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体验到的教育经验,课程知识不是以教科书、教学指导书等为载体的外部的、静态的、物化的内容,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共同创生的内在的、动态的“人格结构”。

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

(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本体;(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四、课堂中的教师l转变观念:

l

(一)允许学生犯错误;l

(二)两个学校中的教师。

学生的错误l要求:

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标准答案”l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学生的答案l答案1:

l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l答案2:

l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l答案3:

l张海迪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l答案4:

l张海迪姐姐是那么顽强的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l答案5:

l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的学习瘫痪。

l答案6:

l张海迪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山东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

到目前前来参观、听课的人次已达26万。

校长崔其升山东省杜郎口中学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